關於策略經理人的部位規模 - 財經

By Noah
at 2012-12-10T17:11
at 2012-12-10T17:11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pou (Ocean Deep)》之銘言:
: 前文恕刪
: 多策略 跟 單一策略加減碼(類多策略)
: 要組成投組的多策略 必須相關性低 達到互補的效果
: 但是在單一策略發展出來的加減碼訊號
: 要說是多策略 在我的認知裡面不算多策略
: 單一策略加減碼 這肯定相關性高 頂多就是類多策略
: 那這樣用到互補效果的效率有限
: 基本上PZ是不管多空方向 就是部位的縮放 大家都知道 (謝謝凌波大的推廣)
: PZ 跟 "單一策略 多策略" 是兩件事情
: 單一策略加上PZ 不要說這也是多策略的運用 這充其量就是類多策略
: 凌波大說的 PZ的橫向使用是多策略 這個在我認知裡面不是多策略
: 多策略需要具備相關性低的特性 但是這個低沒有各標準 看個人喜好
: 我自己是認為低於相關性 0.3 就能達到不錯的效果
: 前提是 多策略裡面的 策略最好都是正期望值
炮大跟凌波大比較不同的地方,
大概就在於多策略包含PZ, 還是PZ包含多策略.
關於這點, 我跟炮大的觀點比較類似..
我也比較傾向讓各種不同觀點的策略各自打架 (順向+逆勢 or 多單+空單 or 波段+當沖)
一但這個組合成立, 策略組的MDD的重要性就比個別的MDD的來得高了
畢竟要成"組"的原因就是希望在打架的過程中,掩蓋住單一MDD的傷害
前幾篇文章中 s 大與 et 大的交鋒中..
我實在看不出結論到底是 (A+B)破組MDD容易, 還是A, B破各自的MDD容易.. XD
單一策略的PZ, 可以用多策略的方法寫出來
加碼單或者提前出場的單子, 在我的概念是基本單的子集合
在基本單的條件中, 加入更嚴格的限制就可以達成
唯一比較特別, 而我目前也還沒有寫到的, 就是拿績效回歸系統.
換句話就是說, 一般的策略只會參考標的物的價格,
通常不會"拿帳戶的餘額當作指數"加入系統計算來調整部位的大小
不過套句之前與ETHZ大的討論, 或許有些人認為這兩種的差別只在於
Y = aX + b;
Z = cY + d; 和 Z = c(aX + b) + d
不過直接要從X(標的物價格), 跳過Y(系統過去績效), 到Z(部位大小)
個人覺得需要更詳細的分析與計算邏輯
至於MDD重不重要? 我覺得個跟打算"用多少錢來玩一口"比較有關係.
MDD%對我來說大概就是這個觀念..
我不曉得MDD如果不放在分母的話, MDD%這個東西要怎麼算..XD
一般人苦惱的就是分母太小, 所以MDD這個東西就會影響很大
當然, 我想板友中能提供大分母的人不在少數..
但應該也有不少人跟我一樣, 因為資金很小, 只能提供 -1, 0, +1 三種選項... XD
以上所提供的工具幾乎用不上.. =.=
還是乖乖存錢, 寫程式當練功比較實在..
--
: 前文恕刪
: 多策略 跟 單一策略加減碼(類多策略)
: 要組成投組的多策略 必須相關性低 達到互補的效果
: 但是在單一策略發展出來的加減碼訊號
: 要說是多策略 在我的認知裡面不算多策略
: 單一策略加減碼 這肯定相關性高 頂多就是類多策略
: 那這樣用到互補效果的效率有限
: 基本上PZ是不管多空方向 就是部位的縮放 大家都知道 (謝謝凌波大的推廣)
: PZ 跟 "單一策略 多策略" 是兩件事情
: 單一策略加上PZ 不要說這也是多策略的運用 這充其量就是類多策略
: 凌波大說的 PZ的橫向使用是多策略 這個在我認知裡面不是多策略
: 多策略需要具備相關性低的特性 但是這個低沒有各標準 看個人喜好
: 我自己是認為低於相關性 0.3 就能達到不錯的效果
: 前提是 多策略裡面的 策略最好都是正期望值
炮大跟凌波大比較不同的地方,
大概就在於多策略包含PZ, 還是PZ包含多策略.
關於這點, 我跟炮大的觀點比較類似..
我也比較傾向讓各種不同觀點的策略各自打架 (順向+逆勢 or 多單+空單 or 波段+當沖)
一但這個組合成立, 策略組的MDD的重要性就比個別的MDD的來得高了
畢竟要成"組"的原因就是希望在打架的過程中,掩蓋住單一MDD的傷害
前幾篇文章中 s 大與 et 大的交鋒中..
我實在看不出結論到底是 (A+B)破組MDD容易, 還是A, B破各自的MDD容易.. XD
單一策略的PZ, 可以用多策略的方法寫出來
加碼單或者提前出場的單子, 在我的概念是基本單的子集合
在基本單的條件中, 加入更嚴格的限制就可以達成
唯一比較特別, 而我目前也還沒有寫到的, 就是拿績效回歸系統.
換句話就是說, 一般的策略只會參考標的物的價格,
通常不會"拿帳戶的餘額當作指數"加入系統計算來調整部位的大小
不過套句之前與ETHZ大的討論, 或許有些人認為這兩種的差別只在於
Y = aX + b;
Z = cY + d; 和 Z = c(aX + b) + d
不過直接要從X(標的物價格), 跳過Y(系統過去績效), 到Z(部位大小)
個人覺得需要更詳細的分析與計算邏輯
至於MDD重不重要? 我覺得個跟打算"用多少錢來玩一口"比較有關係.
MDD%對我來說大概就是這個觀念..
我不曉得MDD如果不放在分母的話, MDD%這個東西要怎麼算..XD
一般人苦惱的就是分母太小, 所以MDD這個東西就會影響很大
當然, 我想板友中能提供大分母的人不在少數..
但應該也有不少人跟我一樣, 因為資金很小, 只能提供 -1, 0, +1 三種選項... XD
以上所提供的工具幾乎用不上.. =.=
還是乖乖存錢, 寫程式當練功比較實在..
--
Tags:
財經
All Comments

By Kumar
at 2012-12-13T13:23
at 2012-12-13T13:23

By Heather
at 2012-12-16T16:30
at 2012-12-16T16:30

By Quanna
at 2012-12-21T05:51
at 2012-12-21T05:51

By Ida
at 2012-12-22T06:11
at 2012-12-22T06:11

By Ida
at 2012-12-24T20:50
at 2012-12-24T20:50

By Gilbert
at 2012-12-25T03:04
at 2012-12-25T03:04

By Edith
at 2012-12-28T07:46
at 2012-12-28T07:46

By Necoo
at 2012-12-30T14:58
at 2012-12-30T14:58

By Hardy
at 2013-01-03T18:10
at 2013-01-03T18:10

By Irma
at 2013-01-05T13:43
at 2013-01-05T13:43

By Sarah
at 2013-01-07T03:21
at 2013-01-07T03:21

By Hedwig
at 2013-01-07T11:59
at 2013-01-07T11:59

By Hardy
at 2013-01-08T23:19
at 2013-01-08T23:19

By Hamiltion
at 2013-01-09T13:34
at 2013-01-09T13:34

By Jacky
at 2013-01-09T17:22
at 2013-01-09T17:22

By Ophelia
at 2013-01-10T12:41
at 2013-01-10T12:41

By Mia
at 2013-01-11T09:23
at 2013-01-11T09:23

By Edith
at 2013-01-12T03:02
at 2013-01-12T03:02

By Andrew
at 2013-01-13T05:08
at 2013-01-13T05:08

By Valerie
at 2013-01-14T23:57
at 2013-01-14T23:57

By Harry
at 2013-01-19T02:45
at 2013-01-19T02:45
Related Posts
關於策略經理人的部位規模

By Agnes
at 2012-12-09T11:03
at 2012-12-09T11:03
關於策略經理人的部位規模

By Noah
at 2012-12-09T10:29
at 2012-12-09T10:29
有關於損益上下緣的應用

By Catherine
at 2012-12-09T03:05
at 2012-12-09T03:05
有關於損益上下緣的應用

By Elizabeth
at 2012-12-09T02:54
at 2012-12-09T02:54
關於策略經理人的部位規模

By Harry
at 2012-12-09T01:02
at 2012-12-09T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