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策略經理人的部位規模 - 財經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2-12-10T17:11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pou (Ocean Deep)》之銘言:
: 前文恕刪
: 多策略 跟 單一策略加減碼(類多策略)
: 要組成投組的多策略 必須相關性低 達到互補的效果
: 但是在單一策略發展出來的加減碼訊號
: 要說是多策略 在我的認知裡面不算多策略
: 單一策略加減碼 這肯定相關性高 頂多就是類多策略
: 那這樣用到互補效果的效率有限
: 基本上PZ是不管多空方向 就是部位的縮放 大家都知道 (謝謝凌波大的推廣)
: PZ 跟 "單一策略 多策略" 是兩件事情
: 單一策略加上PZ 不要說這也是多策略的運用 這充其量就是類多策略
: 凌波大說的 PZ的橫向使用是多策略 這個在我認知裡面不是多策略
: 多策略需要具備相關性低的特性 但是這個低沒有各標準 看個人喜好
: 我自己是認為低於相關性 0.3 就能達到不錯的效果
: 前提是 多策略裡面的 策略最好都是正期望值

炮大跟凌波大比較不同的地方,
大概就在於多策略包含PZ, 還是PZ包含多策略.
關於這點, 我跟炮大的觀點比較類似..
我也比較傾向讓各種不同觀點的策略各自打架 (順向+逆勢 or 多單+空單 or 波段+當沖)
一但這個組合成立, 策略組的MDD的重要性就比個別的MDD的來得高了
畢竟要成"組"的原因就是希望在打架的過程中,掩蓋住單一MDD的傷害
前幾篇文章中 s 大與 et 大的交鋒中..
我實在看不出結論到底是 (A+B)破組MDD容易, 還是A, B破各自的MDD容易.. XD

單一策略的PZ, 可以用多策略的方法寫出來
加碼單或者提前出場的單子, 在我的概念是基本單的子集合
在基本單的條件中, 加入更嚴格的限制就可以達成
唯一比較特別, 而我目前也還沒有寫到的, 就是拿績效回歸系統.
換句話就是說, 一般的策略只會參考標的物的價格,
通常不會"拿帳戶的餘額當作指數"加入系統計算來調整部位的大小
不過套句之前與ETHZ大的討論, 或許有些人認為這兩種的差別只在於
Y = aX + b;
Z = cY + d; 和 Z = c(aX + b) + d
不過直接要從X(標的物價格), 跳過Y(系統過去績效), 到Z(部位大小)
個人覺得需要更詳細的分析與計算邏輯

至於MDD重不重要? 我覺得個跟打算"用多少錢來玩一口"比較有關係.
MDD%對我來說大概就是這個觀念..
我不曉得MDD如果不放在分母的話, MDD%這個東西要怎麼算..XD
一般人苦惱的就是分母太小, 所以MDD這個東西就會影響很大
當然, 我想板友中能提供大分母的人不在少數..
但應該也有不少人跟我一樣, 因為資金很小, 只能提供 -1, 0, +1 三種選項... XD
以上所提供的工具幾乎用不上.. =.=
還是乖乖存錢, 寫程式當練功比較實在..

--
Tags: 財經

All Comments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2-12-13T13:23
算資金準備度 用尾端期望損失去估 就不用管MDD
用MDD去算資金準備度是很可怕的事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12-12-16T16:30
另外你講的打架的例子很貼切~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12-12-21T05:51
尾端期望損失...是啥.. XD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2-12-22T06:11
推 PZ即為多策略的子集合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2-12-24T20:50
PZ 指的是系統vs資金,講什麼PZv.s多策略,實在是笑話。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2-12-25T03:04
再多策略也不過是你的完整系統一部份,接下來才是PZ的事
單一策略的PZ,除非你的系統只有單一策略,不然算什麼PZ..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12-12-28T07:46
很明顯的是定義的問題.. w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2-12-30T14:58
請先定義一下你的"策略"是甚麼..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13-01-03T18:10
就ETL google一下應該有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3-01-05T13:43
如果是我的文,像那種半桶水又沒禮貌的推文,我一律刪不用客氣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3-01-07T03:21
歷史每日虧損中取樣倒數1% 中的每日平均虧損 (期望尾端損失)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3-01-07T11:59
答對了 那個Lipper現在把這個東西放在標準化的績效計算中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13-01-08T23:19
或是換另一個說法就是Conditional VaR 一樣的意思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13-01-09T13:34
這邊真的是人才濟濟,非常的專業摸透交易的知識,我猜這是台股
總是領頭羊的原因之一.:)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13-01-09T17:22
根據我的經驗法則,只要你的積效符合幾個很通俗的績效計量法,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13-01-10T12:41
ex. PF,MDD%,SQN,Sharp R etc.只要算出來不錯,大概就真的不錯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3-01-11T09:23
贊成ET的建議,"愛看"挑釁撒野的話,shift+e刪掉就是了,不需
跟他廢話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13-01-12T03:02
在ptt久了..刪推文都很小心.. =.= 處處是地雷..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3-01-13T05:08
恩...我容易受傷的心靈...每次都被迫不小心再抖一些東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13-01-14T23:57
西出來....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13-01-19T02:45
感謝凌波願意分享~~小弟受用無窮

關於策略經理人的部位規模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2-12-09T11:03
前文恕刪 多策略 跟 單一策略加減碼(類多策略) 要組成投組的多策略 必須相關性低 達到互補的效果 但是在單一策略發展出來的加減碼訊號 要說是多策略 在我的認知裡面不算多策略 單一策略加減碼 這肯定相關性高 頂多就是類多策略 那這樣用到互補效果的效率有限 基本上PZ是不管多空方向 就是部位的縮 ...

關於策略經理人的部位規模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2-12-09T10:29
→ sheehan:不要拿破MDD來跟我說吧 至少拿平均DD來說吧....拜託 12/09 01:36 是你自己一開始斬釘截鐵地說我說的and#34;portfolio破MDD的機會會比較大 完全錯誤and#34;啊... ----------------------------------------- ...

有關於損益上下緣的應用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12-12-09T03:05
※ 引述《kilrow (寬哥)》之銘言: : 感謝 PTT 上眾多大大們熱心的討論 : 小弟覺得很讚,也學習到很多東西 : 現在想請教有關於損益上下緣的應用與實做經驗 : --- : 小弟也是參考 and#34;策略經理人and#34; 裡的歷史回測功能 : 當中提供的一項分析 and#34;布林 ...

有關於損益上下緣的應用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2-12-09T02:54
感謝 PTT 上眾多大大們熱心的討論 小弟覺得很讚,也學習到很多東西 現在想請教有關於損益上下緣的應用與實做經驗 --- 小弟也是參考 and#34;策略經理人and#34; 裡的歷史回測功能 當中提供的一項分析 and#34;布林通道and#34; 測量方式 (感謝凌波大的建議與 SM ...

關於策略經理人的部位規模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12-12-09T01:02
※ 引述《sheehan (喝哈哈)》之銘言: : → et220870:很期盼聽到您的論證~XD 12/09 00:35 : 假設我有A策略 我把他的損益定義成隨機變數X1 他的變異數就是Var(Xa) : 又假設我有B策略 我把他的損益定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