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市場的好處 - 經濟

By Eartha
at 2009-11-23T22:58
at 2009-11-23T22:5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deathwomen (綠茶啾一下)》之銘言:
: 問題回到台灣。台灣的貿易若不設防,是否會讓台灣許多產業被整倒。我認為
: 這個見解是對的,但是那又怎樣?如果台灣製造的商品一個需要十元,同品質
: 的商品,中國進口卻只需要五元,我何必為了保護台灣產業,而故意提高中國
: 商品的關稅?無法競爭的廠商,就該讓他虧損進而倒閉。
你的立論是沒錯啦...
但你再把這想法套到現實生活來看
大陸多少低價劣質品傾銷到台灣後,讓原本製造成本較高、品質較好的產品製造商倒掉了
假設完全不設防...當台灣廠商倒光之後
只剩大陸廠商成了獨佔市場或寡佔市場(我這裡是把大陸廠商視為一整體來看)
是不是台灣市場的價格就任人予取予求了?
純粹拼價格的競爭市場很容易流於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
且這種競爭到後來也常呈現一種 M型市場
高消費族群有錢用他們的高價高品質商品
但中低階層就只能接受劣質低價物品(因為中等品質及價錢商品都被鬥垮了)
個人認為這裡純用一種觀點來看易於偏頗
經濟學本就該多方觀點切入討論,才會較合現實情形
不過我經濟學其實很糟,很多只記得一丁點觀念了
有錯再請大家指正
: 接著談惡意的傾銷行為。
: 我也讀了國際經濟學,可是我資質駑頓,對於國際經濟學只看了Thomas Sowell
: 的《超簡單經濟學》,理論與您的說法完全不符。對於傾銷行為,Sowell認為
: ,抱持「外國競爭對手以低價商品使本國製造業倒閉」的論點,對於經濟並無
: 好處。
我不太懂這的意思...是對哪的經濟???
另外對誰的經濟有無好處...對"外國競爭對手"有差嗎?
傾銷通常只是一種短期方式手段
:因為我們很難判斷外國製造商是否刻意用低於生產成本的價格來傾銷商
: 品,而且在逼迫他人倒閉前,恐怕自己會先倒閉。
: 倘若為了保護台灣的廠商,設立
關稅,事實上卻犧牲了國內消費者,到底有什
: 麼絕對必要,我實在搞不明白。
國與國之間的傾銷...常伴隨著傾銷國政府的協助
如韓國政府補貼現代車,讓現代在美國低價搶進市場
大陸的瘋狂傾銷...美國也早就感冒很久了
如果如你講的只用消費者剩餘來看...
當然是不要設關稅最好,因為關稅一定反應在售價上
不過關稅這東西的著眼點本就不是在消費者方了
所以...你討論方向應該是偏了
再回到我上面講過的...
如果把大陸的傾銷方式跟那個量倒到台灣來,而台灣完全零關稅
你想台灣還有多少產業能活?
當台灣完全沒了抗衡的力量時,大陸一旦不供給了
或大大拉高價格...
你不想買也沒別的選擇時...
你會做何感想?
--
: 問題回到台灣。台灣的貿易若不設防,是否會讓台灣許多產業被整倒。我認為
: 這個見解是對的,但是那又怎樣?如果台灣製造的商品一個需要十元,同品質
: 的商品,中國進口卻只需要五元,我何必為了保護台灣產業,而故意提高中國
: 商品的關稅?無法競爭的廠商,就該讓他虧損進而倒閉。
你的立論是沒錯啦...
但你再把這想法套到現實生活來看
大陸多少低價劣質品傾銷到台灣後,讓原本製造成本較高、品質較好的產品製造商倒掉了
假設完全不設防...當台灣廠商倒光之後
只剩大陸廠商成了獨佔市場或寡佔市場(我這裡是把大陸廠商視為一整體來看)
是不是台灣市場的價格就任人予取予求了?
純粹拼價格的競爭市場很容易流於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
且這種競爭到後來也常呈現一種 M型市場
高消費族群有錢用他們的高價高品質商品
但中低階層就只能接受劣質低價物品(因為中等品質及價錢商品都被鬥垮了)
個人認為這裡純用一種觀點來看易於偏頗
經濟學本就該多方觀點切入討論,才會較合現實情形
不過我經濟學其實很糟,很多只記得一丁點觀念了
有錯再請大家指正
: 接著談惡意的傾銷行為。
: 我也讀了國際經濟學,可是我資質駑頓,對於國際經濟學只看了Thomas Sowell
: 的《超簡單經濟學》,理論與您的說法完全不符。對於傾銷行為,Sowell認為
: ,抱持「外國競爭對手以低價商品使本國製造業倒閉」的論點,對於經濟並無
: 好處。
我不太懂這的意思...是對哪的經濟???
另外對誰的經濟有無好處...對"外國競爭對手"有差嗎?
傾銷通常只是一種短期方式手段
:因為我們很難判斷外國製造商是否刻意用低於生產成本的價格來傾銷商
: 品,而且在逼迫他人倒閉前,恐怕自己會先倒閉。
: 倘若為了保護台灣的廠商,設立
關稅,事實上卻犧牲了國內消費者,到底有什
: 麼絕對必要,我實在搞不明白。
國與國之間的傾銷...常伴隨著傾銷國政府的協助
如韓國政府補貼現代車,讓現代在美國低價搶進市場
大陸的瘋狂傾銷...美國也早就感冒很久了
如果如你講的只用消費者剩餘來看...
當然是不要設關稅最好,因為關稅一定反應在售價上
不過關稅這東西的著眼點本就不是在消費者方了
所以...你討論方向應該是偏了
再回到我上面講過的...
如果把大陸的傾銷方式跟那個量倒到台灣來,而台灣完全零關稅
你想台灣還有多少產業能活?
當台灣完全沒了抗衡的力量時,大陸一旦不供給了
或大大拉高價格...
你不想買也沒別的選擇時...
你會做何感想?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Elvira
at 2009-11-26T05:35
at 2009-11-26T05:35

By Hedda
at 2009-11-30T03:24
at 2009-11-30T03:24

By Ida
at 2009-12-01T12:37
at 2009-12-01T12:37

By Lydia
at 2009-12-06T00:29
at 2009-12-06T00:29
Related Posts
傳說中的消費券報告

By Jacky
at 2009-11-23T00:26
at 2009-11-23T00:26
Re: 提出新論點--印錢來縮小貧富差距

By Odelette
at 2009-11-22T21:35
at 2009-11-22T21:35
Re: 提出新論點--印錢來縮小貧富差距

By Jacob
at 2009-11-22T17:17
at 2009-11-22T17:17
Re: 提出新論點--印錢來縮小貧富差距

By Thomas
at 2009-11-22T15:36
at 2009-11-22T15:36
消費者選擇理論

By Linda
at 2009-11-22T14:56
at 2009-11-22T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