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經濟學 - 經濟

By Tracy
at 2012-01-03T03:14
at 2012-01-03T03:14
Table of Contents
: 「功利主義的中心思想,即每個人都應該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促進幸福,並避免不幸」
: 「一種行為如有助於增進幸福,則為正確的;若導致產生和幸福相反的東西,則為錯誤的。
: 幸福不僅涉及行為的當事人,也涉及受該行為影響的每一個人。」
: 而在福利經濟學中也表現出功利主義的基本神精神
: 用「比較愛好」取代表「比較效用」
: 但在羅爾斯的正義論中提出
: 「最大滿足社會之總體偏好,並不表示社會不公必然得到矯正」
: 「滿足社會的總福利,有能同時以犧牲個人之利益為代價,甚至踐踏少數人 之自由」
: 「當功利主義將個人選擇模式擴展到全社會的範圍時,這說明了功利主義不重視個人之
: 間的差別,當社會之偏好凌駕於個人偏好之上時,個人被當成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 而我的問題是說
: 在我的印象之中所謂的社會利益最大化,在除去樓上己位回覆者外部性、資訊不對稱的
: 原因之後奠立在個人追尋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 但就羅爾斯的主張滿足社會利益,會犧牲掉少部分人的利益
: 這兩者的「社會利益」代表的意義是否不同呢??
: 福利經濟學第一定律依舊能成立嗎?
不好意思,由於之前回應有點亂,所以重新回覆
把握一個重點:社會利益、社會價值取決於社會福利函數。社會福利函數,由
個體單元的偏好,經由特定的程序或方法取得加總,即為社會福利函數。
最常見的兩人模型,通常會表述成:
羅爾斯: SW=Min(Ua, Ub, Uc ...) ;個體完全互補,不得犧牲。
功利主義: SW=Ua+Ub+Uc+.... ;個體完全替代,可以任意犧牲。
如
要注意的是,羅爾斯SW=Min(Ua, Ub)的主張,僅侷限於基本權利(自由權)上面
除此之外,由於個體的生產力不同,有生產力的人可以有較多報酬,讓社會產出更大
。這與傳統的商品平等主義(主張每個人齊頭式的平等)全域的SW=Min(Ua, Ub)
不同。羅爾斯的SW=Min(Ua, Ub)只有在原點附近的一個小範圍內適用。超過部分,
他是允許自由交換的。
由此,有些經濟學家重新闡述羅爾斯的主張時,會借用保險的觀念來解說,主張
其實這是保險:「作為基本自由,每個人的基本人權,是不容許犧牲的。」等於「在
糟糕狀況發生時,保障基本權利」
舉例而言,電車問題:
兩個鐵路工人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且馬上就要輾過他們
。幸運的是,你可以拉一個拉桿,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但是在那另一條軌道上
有另一鐵路工人。假定我們都同意人生而平等這句話,這個情況,應該拉拉桿嗎?
假設:
存活效用為1,死亡效用為0。
功利主義分析:SW=Ua+Ub+Uc
拉 :SW=(1+1)+0=2
不拉 :SW=(0+0)+1=1
兩條人命價值大於一條人命,拉。
批評:個人價值未獲保障。
羅爾斯的分析:社會利益取決於社會成員中,所得效用最低的人。SW=Min(Ua, Ub, Uc)
拉 :SW=Min(1, 1, 0)=0
不拉 :SW=Min(0, 0 ,1)=0
從社會利益來看,兩條人命價值等於一條人命價值。任何人的自由都不能被犧牲。
(拉不拉無差異)
批評:陳義過高,沒有實質意義。淪為道德口號。
調和派的轉化:
事前A、B、C三人都不知道誰可能是瘋子的目標,但是他們都怕成為犧牲者,因此
承諾每人提撥保險費,一旦成為犧牲者時,其他人給予死者保險金。
事前(第一期):
三人結拜,承諾互助(保險)
事後(第二期):
由於互助承諾,死者的生存利益,均由生存者全額補貼(保險金)
視人之子亦猶如己出。死者雖死猶生。
特點:
1.概念上同羅爾斯,事後的社會利益取決於社會成員中,所得效用最低的人。
(任何人的自由都不能被迫犧牲。)
2.務實作法,事後實際的選擇是犧牲一人,符合功利主義的最小犧牲原則。
(在此前提下,設身處地,只有一人的鐵路工將會選擇自殺:拉拉桿,使電車衝過向自
己而來)
3.概念上手法透過事前、事後的兩階段觀念,引入新的商品:互助保險,
能夠誘使自願犧牲。
(如果死者事前已同意有萬一情況可被犧牲,則屬於自願犧牲,不存在道德兩難。)
→因此滿足社會利益,並未犧牲掉少部分人的利益
批評:
1.社群成員需「一致同意」此社會契約。否則仍有社會偏好凌駕於個人偏好之上的問題。
→解:(Voting by Feet.)給予社群成員自由居住遷徙的額外自由度,於均衡時
在此居住的人,均為事前同意此社會契約的人;不同意此社會契約的人均已離開。
但是遷徙成本多半不低,故有待討論。
如:經常被引導到「槍決一人以避免兩人被殺,或縱放一人而坐視兩人被殺的選
擇」的死刑議題。死刑犯事前能否自由遷徙到無死刑的國家?
2.目前對財產權的有適用的餘地。對於生存權的討論則尚待深究。
參考:
羅爾斯,《正義論》
朱敬一、李念祖,《基本人權》
--
: 「一種行為如有助於增進幸福,則為正確的;若導致產生和幸福相反的東西,則為錯誤的。
: 幸福不僅涉及行為的當事人,也涉及受該行為影響的每一個人。」
: 而在福利經濟學中也表現出功利主義的基本神精神
: 用「比較愛好」取代表「比較效用」
: 但在羅爾斯的正義論中提出
: 「最大滿足社會之總體偏好,並不表示社會不公必然得到矯正」
: 「滿足社會的總福利,有能同時以犧牲個人之利益為代價,甚至踐踏少數人 之自由」
: 「當功利主義將個人選擇模式擴展到全社會的範圍時,這說明了功利主義不重視個人之
: 間的差別,當社會之偏好凌駕於個人偏好之上時,個人被當成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 而我的問題是說
: 在我的印象之中所謂的社會利益最大化,在除去樓上己位回覆者外部性、資訊不對稱的
: 原因之後奠立在個人追尋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 但就羅爾斯的主張滿足社會利益,會犧牲掉少部分人的利益
: 這兩者的「社會利益」代表的意義是否不同呢??
: 福利經濟學第一定律依舊能成立嗎?
不好意思,由於之前回應有點亂,所以重新回覆
把握一個重點:社會利益、社會價值取決於社會福利函數。社會福利函數,由
個體單元的偏好,經由特定的程序或方法取得加總,即為社會福利函數。
最常見的兩人模型,通常會表述成:
羅爾斯: SW=Min(Ua, Ub, Uc ...) ;個體完全互補,不得犧牲。
功利主義: SW=Ua+Ub+Uc+.... ;個體完全替代,可以任意犧牲。
如
要注意的是,羅爾斯SW=Min(Ua, Ub)的主張,僅侷限於基本權利(自由權)上面
除此之外,由於個體的生產力不同,有生產力的人可以有較多報酬,讓社會產出更大
。這與傳統的商品平等主義(主張每個人齊頭式的平等)全域的SW=Min(Ua, Ub)
不同。羅爾斯的SW=Min(Ua, Ub)只有在原點附近的一個小範圍內適用。超過部分,
他是允許自由交換的。
由此,有些經濟學家重新闡述羅爾斯的主張時,會借用保險的觀念來解說,主張
其實這是保險:「作為基本自由,每個人的基本人權,是不容許犧牲的。」等於「在
糟糕狀況發生時,保障基本權利」
舉例而言,電車問題:
兩個鐵路工人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且馬上就要輾過他們
。幸運的是,你可以拉一個拉桿,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但是在那另一條軌道上
有另一鐵路工人。假定我們都同意人生而平等這句話,這個情況,應該拉拉桿嗎?
假設:
存活效用為1,死亡效用為0。
功利主義分析:SW=Ua+Ub+Uc
拉 :SW=(1+1)+0=2
不拉 :SW=(0+0)+1=1
兩條人命價值大於一條人命,拉。
批評:個人價值未獲保障。
羅爾斯的分析:社會利益取決於社會成員中,所得效用最低的人。SW=Min(Ua, Ub, Uc)
拉 :SW=Min(1, 1, 0)=0
不拉 :SW=Min(0, 0 ,1)=0
從社會利益來看,兩條人命價值等於一條人命價值。任何人的自由都不能被犧牲。
(拉不拉無差異)
批評:陳義過高,沒有實質意義。淪為道德口號。
調和派的轉化:
事前A、B、C三人都不知道誰可能是瘋子的目標,但是他們都怕成為犧牲者,因此
承諾每人提撥保險費,一旦成為犧牲者時,其他人給予死者保險金。
事前(第一期):
三人結拜,承諾互助(保險)
事後(第二期):
由於互助承諾,死者的生存利益,均由生存者全額補貼(保險金)
視人之子亦猶如己出。死者雖死猶生。
特點:
1.概念上同羅爾斯,事後的社會利益取決於社會成員中,所得效用最低的人。
(任何人的自由都不能被迫犧牲。)
2.務實作法,事後實際的選擇是犧牲一人,符合功利主義的最小犧牲原則。
(在此前提下,設身處地,只有一人的鐵路工將會選擇自殺:拉拉桿,使電車衝過向自
己而來)
3.概念上手法透過事前、事後的兩階段觀念,引入新的商品:互助保險,
能夠誘使自願犧牲。
(如果死者事前已同意有萬一情況可被犧牲,則屬於自願犧牲,不存在道德兩難。)
→因此滿足社會利益,並未犧牲掉少部分人的利益
批評:
1.社群成員需「一致同意」此社會契約。否則仍有社會偏好凌駕於個人偏好之上的問題。
→解:(Voting by Feet.)給予社群成員自由居住遷徙的額外自由度,於均衡時
在此居住的人,均為事前同意此社會契約的人;不同意此社會契約的人均已離開。
但是遷徙成本多半不低,故有待討論。
如:經常被引導到「槍決一人以避免兩人被殺,或縱放一人而坐視兩人被殺的選
擇」的死刑議題。死刑犯事前能否自由遷徙到無死刑的國家?
2.目前對財產權的有適用的餘地。對於生存權的討論則尚待深究。
參考:
羅爾斯,《正義論》
朱敬一、李念祖,《基本人權》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Vanessa
at 2012-01-05T19:21
at 2012-01-05T19:21
Related Posts
福利經濟學中的公平

By Heather
at 2012-01-03T01:33
at 2012-01-03T01:33
IS模型與資金市場

By Valerie
at 2012-01-02T22:28
at 2012-01-02T22:28
福利經濟學

By Daniel
at 2012-01-01T01:07
at 2012-01-01T01:07
金融深化

By Tristan Cohan
at 2011-12-31T22:32
at 2011-12-31T22:32
福利經濟學

By Poppy
at 2011-12-31T20:42
at 2011-12-31T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