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於投資型保單 - 投資
By Daniel
at 2007-03-18T13:25
at 2007-03-18T13:2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frank8421 ((^_^)ˊ )》之銘言:
: 老實說我的經驗
: 八年期的投資型保單
: 我是用季繳3萬的
: 相當於月繳1萬
: 第一年60%拿去買保險40%投資
: 第二年40%保險60%投資
先說一聲 我也是一般想買保險的民眾
我想你所說的第一年60%第二年40%
就是所謂的前置費用吧
很多保險員都會稱為所謂的基本保費(家母也曾經因為這樣被混淆過)
如果說 扣完前置費用之後
還要再扣危險保費和帳戶管理費 最後剩下的 才是丟入基金帳戶的金額
(據我所知 危險保費是以定期險的方式去算出來的)
那我就會有一個問題
為什麼這張保單只有壽險 前幾年我卻要交兩次保費??!!(ex:第一年60% and 危險保費)
我會覺得這些前置費用 就是像丟到水裡一樣 給業務和公司拿去
說好聽 是改個好聽的名稱 那我們這些購買者混淆
講難聽 我覺得有欺騙的成分在裡面(業務沒有事前說清楚的話,用所謂的保險費包裝)
我也是新手 最近因為知道家母一年多前買了國泰的創丙 才開始研究
這一兩周看起來,以我一般民眾的看法
此種保單與單純買基金和定期險來比較
1.前幾年的前置費用(大部分保單是六年,約年保費的150%)
根本是扣好玩的 白白送錢給公司和業務(與你的保險,基金無密切相關)
2.公司還可以以此保單 順便長期賺到危險保費錢
也就是長期擁有一個定期險客戶
就算你年紀增長 保費大幅調高 危險保費會扣更多而不自覺
隨著貨幣貶值 危險保費調高 二三十年後也有可能危險保費會比計畫書上扣更多
這樣 是不是每年進基金帳戶的又更少了????
3.保單唯一的好處是 一年有限次的不扣轉換手續費(其實還有其他費用可以扣你的錢)
也只能期望 這些沒被扣掉的手續費 變成本金
看有沒有辦法滾出多一點錢 來打敗之前的150%前置費用
或許有的業務 會幫你注意基金 讓你賺的更快
不過那也只是service 業務不提醒你轉換投資標的 也是合約上站的住腳的
(偏偏這種簽後不理的很多)
4.所謂的節稅 我想這也不需要拿出來混淆視聽了
事實證明 不論是基金收益還是最後身故提出基金帳戶的錢
政府也已經在往科稅的方面走了
或許有人會說,我說的第3點是可能的,也有很多人靠第3點賺到錢
也有人會說 有的保單可以調整壽險額度 減少危險保費(這樣看來就失去保障意義)
不過那只是少數人 大部分會買包含基金商品的人
我想還是以少有研究的的人居多
要是說要以長期繳費打敗 基金加保險
我會覺得是保留態度 也是取決於 第3點基金投資成效 還有危險保費的漲幅
這種商品 真的很聰明
保險公司先賺你前六年的前置費用 每年再賺你危險保費
而基金盈虧自理 虧錢也不能怪公司
公司看起來是賺的比賠的多了 也難怪這幾年很多公司靠此賺了不少
--
這是我身為一般民眾觀點,之前也是很高興的想買,不過看越多越退縮
還是有其他顯著的優點我沒有看到的??
--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
: 老實說我的經驗
: 八年期的投資型保單
: 我是用季繳3萬的
: 相當於月繳1萬
: 第一年60%拿去買保險40%投資
: 第二年40%保險60%投資
先說一聲 我也是一般想買保險的民眾
我想你所說的第一年60%第二年40%
就是所謂的前置費用吧
很多保險員都會稱為所謂的基本保費(家母也曾經因為這樣被混淆過)
如果說 扣完前置費用之後
還要再扣危險保費和帳戶管理費 最後剩下的 才是丟入基金帳戶的金額
(據我所知 危險保費是以定期險的方式去算出來的)
那我就會有一個問題
為什麼這張保單只有壽險 前幾年我卻要交兩次保費??!!(ex:第一年60% and 危險保費)
我會覺得這些前置費用 就是像丟到水裡一樣 給業務和公司拿去
說好聽 是改個好聽的名稱 那我們這些購買者混淆
講難聽 我覺得有欺騙的成分在裡面(業務沒有事前說清楚的話,用所謂的保險費包裝)
我也是新手 最近因為知道家母一年多前買了國泰的創丙 才開始研究
這一兩周看起來,以我一般民眾的看法
此種保單與單純買基金和定期險來比較
1.前幾年的前置費用(大部分保單是六年,約年保費的150%)
根本是扣好玩的 白白送錢給公司和業務(與你的保險,基金無密切相關)
2.公司還可以以此保單 順便長期賺到危險保費錢
也就是長期擁有一個定期險客戶
就算你年紀增長 保費大幅調高 危險保費會扣更多而不自覺
隨著貨幣貶值 危險保費調高 二三十年後也有可能危險保費會比計畫書上扣更多
這樣 是不是每年進基金帳戶的又更少了????
3.保單唯一的好處是 一年有限次的不扣轉換手續費(其實還有其他費用可以扣你的錢)
也只能期望 這些沒被扣掉的手續費 變成本金
看有沒有辦法滾出多一點錢 來打敗之前的150%前置費用
或許有的業務 會幫你注意基金 讓你賺的更快
不過那也只是service 業務不提醒你轉換投資標的 也是合約上站的住腳的
(偏偏這種簽後不理的很多)
4.所謂的節稅 我想這也不需要拿出來混淆視聽了
事實證明 不論是基金收益還是最後身故提出基金帳戶的錢
政府也已經在往科稅的方面走了
或許有人會說,我說的第3點是可能的,也有很多人靠第3點賺到錢
也有人會說 有的保單可以調整壽險額度 減少危險保費(這樣看來就失去保障意義)
不過那只是少數人 大部分會買包含基金商品的人
我想還是以少有研究的的人居多
要是說要以長期繳費打敗 基金加保險
我會覺得是保留態度 也是取決於 第3點基金投資成效 還有危險保費的漲幅
這種商品 真的很聰明
保險公司先賺你前六年的前置費用 每年再賺你危險保費
而基金盈虧自理 虧錢也不能怪公司
公司看起來是賺的比賠的多了 也難怪這幾年很多公司靠此賺了不少
--
這是我身為一般民眾觀點,之前也是很高興的想買,不過看越多越退縮
還是有其他顯著的優點我沒有看到的??
--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
All Comments
By Genevieve
at 2007-03-20T10:43
at 2007-03-20T10:43
Related Posts
關於投資型保單 VS 銀行基金
By Vanessa
at 2007-03-18T01:49
at 2007-03-18T01:49
關於投資型保單 VS 銀行基金
By Dorothy
at 2007-03-18T01:38
at 2007-03-18T01:38
Re: 本週六高雄的免費現金流101-財務操作遊戲中學
By Irma
at 2007-03-17T23:51
at 2007-03-17T23:51
請問大家的"儲蓄"
By Ina
at 2007-03-17T21:58
at 2007-03-17T21:58
關於投資型保單 VS 銀行基金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7-03-17T11:36
at 2007-03-17T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