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化投資裡國際政府債券的必要性 - 投資
By Ida
at 2016-11-27T19:39
at 2016-11-27T19:3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reon (Traveler)》之銘言:
: ※ 引述《cs01580 (哆啦次郎)》之銘言:
: : 大家好
: : 首次在貴版發問提問
: : 最近在計畫去美國開戶然後進行指數化投資
: : 目前資產配置的債券部位有個不解的問題想請教一下大家
: : 我自己認為債券在資產配置中的功能如下
: : 1. 擔任分散風險的角色,在遭遇熊市時總資產的虧損比率可以讓我承受得住
: : 2. 在熊市時可以將債券賣掉讓我有餘力去買特價的股票 (再平衡)
: : 所以我不考慮公司債, 只考慮買中短期全政府公債ETF(如VGSH VGIT IEI等)
: : 波動不大, 和股票ETF的相關性低, 感覺單純買短期美債就可達到我想要的功能
: : 國際配置我知道就股票方面
: : 因為我無法預期未來哪個國家或是哪個區域未來報酬會比較好
: : 所以應該要全球配置盡量買到所有的股票得到市場提供的報酬
: : 但是有關債券的國際配置我就不懂有什麼特別的功能, 如BWX
: : 有什麼風險或是特別功能是非得買BWX嗎?
: : 常常看到會在債券部位買BWX, 但是其總開銷0.5%, 要有充分理由我才想配置他
: : 目前我實在想不到我要在資產配置中擺BWX的理由
: : 麻煩大家指導
: : 謝謝
: 不建議單純從"回測"和"負相關"去做標地選擇~
: 而要回歸債券本身3個最重要的因素
: 1.殖利率
: 2.存續期
: 3.違約率
: 看你的論述大改可以推測你的想法 是傾向最追求最大負相關~
: 而非去考慮上面三個要素~與已知的風險
: 我發現這個可能是~指數化投資因為講求機械在平衡~而把這三者重要性給忽略了
: 自從美國、歐洲、日本大規模QE以後~其實公債市場非常不正常~
: 讓債券的走了整整30年多頭~~多數人都沒看過債券空頭~
: 未來會不會發生? 我不知道~~但是在負利率的時代~就必須去考慮大幅度反轉的風險
: 而非用後視鏡去看負相關~
: 債券是一個收益有限的天花板~老實講利率這麼低的狀況下~
: 你去買太低利率的債券ETF~風險太高~你的資金會被債券存續期給卡死~
: 現在BWX殖利率1%甚至不到..再扣掉內扣費...自己想吧
: 用殖利率1%來算 就是告訴你保證你債券放到到期 每年只有1%收益~不會再多!
: 從殖利率的來看長期下來買BWX 幾乎已經不會賺錢
: 除非你認為以後會負利率-1% -2% 那可能價值還會上升~
: 不然一個貨幣走貶~即便你放到存續期到期~你放5年 10年 獲利就不見了!!!
: 而且你還沒把你換美元的匯差算進去~算進去可能就是保證賠錢!
: 那請問買這種東西幹嘛??? 台幣定存不是更好嗎?? 至少還沒有匯率損失!
: 另外拜近幾年0利率的好處~~~往後你可以很容易推算債券價值最高的天花板~
: 你只要把今年5~6月的價錢吊出來~就知道IEI TLT EDV等等債券的天花板在哪裡~
: 要突破天花板就是更猛烈的負利率
: (個人認認為 機率太低 都無債可買了)
: 債券修正幅度就是 預期升息*債券平均存續期
: 如果長期投資~個人其實會比較偏好VCSH和VCIT~畢竟殖利率比較高一點
: 如果債券走空頭~損失會相較VGSH和VGIT來的小
: 另外你知道即便是高收債~長期下來的績效~即便是經歷金融海嘯~
: 即便是經歷過QE~~高收債因為殖利率的優勢~長期打敗IEI和VGIT
: 當然你要追求負相關再平衡~選擇政府公債也許是對的~
: 但假若環境長期是債券空頭~你也是長期投資~那政府公債的負相關帶來的效益
: 是否會贏過企業債券較高的殖利率?
: 持有政府公債未來30年會不會是最差的報酬 這個很難講~
: 目前我知道的回測系統和標的~都無法模擬債券長期空頭~
: 因為世界第一檔ETF誕生是1993年~這是你需要注意的
: 資產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要完全被負相關綁住~
: 還是要去關心債券殖利率 不是要你預測~
: 但要去想可能的風險的"灰"天鵝~~
: 而不要想著"黑"天鵝降臨 負相關怎麼配比較賺~~
: 黑天鵝就是不可測~就不要嘗試去預測猜測崩盤
: 還是要回歸到注意"資產類型與配置"和"已知的風險"~
: 另外比較早期的資產配置 比較沒有提到VNQ和VNQI的投資~
: 建議再投資組合內可以加入10%到30% 比重
: 目前短期上小弟只會考慮抗通膨債或是短期企業債
: 會等到殖利率已經上升許多才會再考慮買入中期甚至長期債券!
: 供你參考!
首先感謝R大分享 !
近來常常聽到許多網友討論到,
目前貌似正要進入升息循環
因此對債券的投資相對不利,
尤其像是TLT 20y+ Long-term bonds
但小弟想藉這系列文請教大家,
相對中短期的債券(BND)真的不能夠將
1. 相對穩定
2. 微幅股票負相關
視為投資組合中穩健部位嗎?
如同投資金律中提到, 股票雖然在過去的歷史中
確實報酬率長期勝過債券, 但同時也並不能保證未來也是如此
因此建議在投資組合內放進一些中短期債券
稍微壓抑投資組合的波動, 以及視為報酬雖較低但穩定的投資
---------------------
目前我的投資組合比例是這樣
股票:
1. VTI: 40%
2. VWO: 10%
3. VEA: 10%
4. VNQ: 10%
債券:
1. BND: 30%
P.S. 一年電匯一次, 分4Q投入
因此, 想請教是不是中短期債券的部分,
是否真已無法達到小弟所想像的功能性
若是如此, 由於剛開始投入資金
投資組合勢必要稍作調整
萬分感謝 :)
--
: ※ 引述《cs01580 (哆啦次郎)》之銘言:
: : 大家好
: : 首次在貴版發問提問
: : 最近在計畫去美國開戶然後進行指數化投資
: : 目前資產配置的債券部位有個不解的問題想請教一下大家
: : 我自己認為債券在資產配置中的功能如下
: : 1. 擔任分散風險的角色,在遭遇熊市時總資產的虧損比率可以讓我承受得住
: : 2. 在熊市時可以將債券賣掉讓我有餘力去買特價的股票 (再平衡)
: : 所以我不考慮公司債, 只考慮買中短期全政府公債ETF(如VGSH VGIT IEI等)
: : 波動不大, 和股票ETF的相關性低, 感覺單純買短期美債就可達到我想要的功能
: : 國際配置我知道就股票方面
: : 因為我無法預期未來哪個國家或是哪個區域未來報酬會比較好
: : 所以應該要全球配置盡量買到所有的股票得到市場提供的報酬
: : 但是有關債券的國際配置我就不懂有什麼特別的功能, 如BWX
: : 有什麼風險或是特別功能是非得買BWX嗎?
: : 常常看到會在債券部位買BWX, 但是其總開銷0.5%, 要有充分理由我才想配置他
: : 目前我實在想不到我要在資產配置中擺BWX的理由
: : 麻煩大家指導
: : 謝謝
: 不建議單純從"回測"和"負相關"去做標地選擇~
: 而要回歸債券本身3個最重要的因素
: 1.殖利率
: 2.存續期
: 3.違約率
: 看你的論述大改可以推測你的想法 是傾向最追求最大負相關~
: 而非去考慮上面三個要素~與已知的風險
: 我發現這個可能是~指數化投資因為講求機械在平衡~而把這三者重要性給忽略了
: 自從美國、歐洲、日本大規模QE以後~其實公債市場非常不正常~
: 讓債券的走了整整30年多頭~~多數人都沒看過債券空頭~
: 未來會不會發生? 我不知道~~但是在負利率的時代~就必須去考慮大幅度反轉的風險
: 而非用後視鏡去看負相關~
: 債券是一個收益有限的天花板~老實講利率這麼低的狀況下~
: 你去買太低利率的債券ETF~風險太高~你的資金會被債券存續期給卡死~
: 現在BWX殖利率1%甚至不到..再扣掉內扣費...自己想吧
: 用殖利率1%來算 就是告訴你保證你債券放到到期 每年只有1%收益~不會再多!
: 從殖利率的來看長期下來買BWX 幾乎已經不會賺錢
: 除非你認為以後會負利率-1% -2% 那可能價值還會上升~
: 不然一個貨幣走貶~即便你放到存續期到期~你放5年 10年 獲利就不見了!!!
: 而且你還沒把你換美元的匯差算進去~算進去可能就是保證賠錢!
: 那請問買這種東西幹嘛??? 台幣定存不是更好嗎?? 至少還沒有匯率損失!
: 另外拜近幾年0利率的好處~~~往後你可以很容易推算債券價值最高的天花板~
: 你只要把今年5~6月的價錢吊出來~就知道IEI TLT EDV等等債券的天花板在哪裡~
: 要突破天花板就是更猛烈的負利率
: (個人認認為 機率太低 都無債可買了)
: 債券修正幅度就是 預期升息*債券平均存續期
: 如果長期投資~個人其實會比較偏好VCSH和VCIT~畢竟殖利率比較高一點
: 如果債券走空頭~損失會相較VGSH和VGIT來的小
: 另外你知道即便是高收債~長期下來的績效~即便是經歷金融海嘯~
: 即便是經歷過QE~~高收債因為殖利率的優勢~長期打敗IEI和VGIT
: 當然你要追求負相關再平衡~選擇政府公債也許是對的~
: 但假若環境長期是債券空頭~你也是長期投資~那政府公債的負相關帶來的效益
: 是否會贏過企業債券較高的殖利率?
: 持有政府公債未來30年會不會是最差的報酬 這個很難講~
: 目前我知道的回測系統和標的~都無法模擬債券長期空頭~
: 因為世界第一檔ETF誕生是1993年~這是你需要注意的
: 資產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要完全被負相關綁住~
: 還是要去關心債券殖利率 不是要你預測~
: 但要去想可能的風險的"灰"天鵝~~
: 而不要想著"黑"天鵝降臨 負相關怎麼配比較賺~~
: 黑天鵝就是不可測~就不要嘗試去預測猜測崩盤
: 還是要回歸到注意"資產類型與配置"和"已知的風險"~
: 另外比較早期的資產配置 比較沒有提到VNQ和VNQI的投資~
: 建議再投資組合內可以加入10%到30% 比重
: 目前短期上小弟只會考慮抗通膨債或是短期企業債
: 會等到殖利率已經上升許多才會再考慮買入中期甚至長期債券!
: 供你參考!
首先感謝R大分享 !
近來常常聽到許多網友討論到,
目前貌似正要進入升息循環
因此對債券的投資相對不利,
尤其像是TLT 20y+ Long-term bonds
但小弟想藉這系列文請教大家,
相對中短期的債券(BND)真的不能夠將
1. 相對穩定
2. 微幅股票負相關
視為投資組合中穩健部位嗎?
如同投資金律中提到, 股票雖然在過去的歷史中
確實報酬率長期勝過債券, 但同時也並不能保證未來也是如此
因此建議在投資組合內放進一些中短期債券
稍微壓抑投資組合的波動, 以及視為報酬雖較低但穩定的投資
---------------------
目前我的投資組合比例是這樣
股票:
1. VTI: 40%
2. VWO: 10%
3. VEA: 10%
4. VNQ: 10%
債券:
1. BND: 30%
P.S. 一年電匯一次, 分4Q投入
因此, 想請教是不是中短期債券的部分,
是否真已無法達到小弟所想像的功能性
若是如此, 由於剛開始投入資金
投資組合勢必要稍作調整
萬分感謝 :)
--
All Comments
By Adele
at 2016-11-29T11:34
at 2016-11-29T11:34
By Yedda
at 2016-12-01T12:27
at 2016-12-01T12:27
By Margaret
at 2016-12-01T13:28
at 2016-12-01T13:28
By Oliver
at 2016-12-02T08:41
at 2016-12-02T08:41
By Kama
at 2016-12-04T11:31
at 2016-12-04T11:31
By Irma
at 2016-12-06T00:33
at 2016-12-06T00:33
By Tristan Cohan
at 2016-12-09T09:57
at 2016-12-09T09:57
By Genevieve
at 2016-12-11T14:49
at 2016-12-11T14:49
By Kristin
at 2016-12-14T01:15
at 2016-12-14T01:15
By Andy
at 2016-12-14T20:39
at 2016-12-14T20:39
By Faithe
at 2016-12-17T09:49
at 2016-12-17T09:49
Related Posts
指數化投資裡國際政府債券的必要性
By James
at 2016-11-26T11:36
at 2016-11-26T11:36
投資美股ETF選"複委託"還是"美國券商"?
By Adele
at 2016-11-25T22:48
at 2016-11-25T22:48
指數化投資中資產配置裡面國際政府債券的必要性
By Jake
at 2016-11-25T11:25
at 2016-11-25T11:25
請問複委託 今年賺7百萬 未平倉 會課稅嗎?
By Candice
at 2016-11-24T13:53
at 2016-11-24T13:53
請問"美股複委託"可以申請股利退稅嗎?
By Olive
at 2016-11-21T08:00
at 2016-11-21T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