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財規劃藍圖 - 理財
![Dinah avatar](/img/woman-glasses.jpg)
By Dinah
at 2010-01-20T15:17
at 2010-01-20T15:17
Table of Contents
本文根據以往所上課程、所學知識、所讀書籍、所得經驗而成,不具客觀性,僅為個人心
得分享。
<我的理財規劃藍圖>
首先,理財規劃對我而言,最終的目的是什麼?思考了很久以後,決定以下兩項:
1.一輩子生活不虞匱乏
2.完成人生夢想
如果一輩子生活要不虞匱乏,那就必需做到:「一輩子有收入」,如果只靠工作產生收入
,我可能沒辦法一輩子工作,我也不想一輩子只為了生活而工作,所以,我一定要有其他
「非工作收入」來漸漸取代「工作收入」,才能達到這個目的。
那麼,「非工作收入」要達到多少金額才算是滿足呢?我的想法是:
第一階段,要達到「非工作收入>每月目前開銷」,例如每月4萬
第二階段,要達到「非工作收入>每月理想開銷」,例如每月10萬
第三限段,越多越好
而什麼是「非工作收入」呢?
在「富爸爸」系列叢書裡,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類:
1.系統收入-會自動產生現金的系統,如擁有賺錢的公司,成為直銷天王等
2.不動產收入-如房租收入
3.票據收入-如股票、基金、債券...等
(p.s.富爸爸系列的<有錢有理>、<提早享受財富1.2>很推薦大家去看,第
一本就不用了,廢話太多)
當以上三種收入的總合,能夠大於每月目前開銷時,就達成了第一階段的目標。
所以,我第一階段的目標假設是每月4萬元,那麼,我就會希望我的「非工作收入」能提
供我每年4萬*12個月=48萬的金額。
我們可以思考一下,當達成第一階段目標時,我們的未來可以有怎麼樣的選擇?
1.我們可以不用只是為了生活而工作
2.我們可以做自己喜歡、有興趣、熱愛的工作,而不必考慮薪水
3.我們可以休長假,陪拌家人
4....
就算我們非常熱愛現在的工作,可以一直做下去,但是,當到了退休的那一天,還是必需
用工作期間累積的財富成果,來支付退休後的生活,還是面臨必需用「非工作收入」來支
付「每月開銷」的情況。所以,我選擇努力研究如何產生「非工作收入」,期待在45歲
時,可以完成第一階段。
那麼,接下來要怎麼做呢?
我的理財順序是這樣的:
1.保費(人身保險、財產保險、責任保險)
1.生活急用金
2.資產增長
3.固定收益
4.資產轉移、節稅、...
兩個1不是打錯了,是我會同時進行這兩件事。1做完了才會做2,2做完了才會做3。
<1.保費>
我所花的保費一定要能夠做到:在風險發生時
1.若工作收入中斷能補償工作收入
2.若發生需支付大額金錢時,能填補花費
什麼樣的事情會照成工作收入中斷?
(1)失業-請加強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吧
(2)失能-如生病受傷住院、殘廢、死亡等
什麼樣的事情會照成需要支付大額金錢?
(1)失能-如生病受傷住院的病房費、看護費、特殊用藥或檢查等健保不支付的項目。
或是殘廢時的請看護或住療養院費用
(2)財產損失-如貸款買的房子遭受921地震倒塌,房貸仍要繼續繳,未來租房或
重新購買又要產生新的支出
(3)責任賠償-如開車發生意外造成第三人生命財產的損失,需要支付大筆賠償金額
(4)投資損失-如果不學如何管理投資風險,最好只放定存以測安全。
(5)被騙-我實在不能說什麼
(6)幫助親友-親友也有可能會發生上述風險,所以,除非是保險做不到的,否則,保
險仍舊是目前看來最有效的解決方案(請不要阻止您的親友買保險,若有能力,請協助他
們正確地規劃)
因此,如果很年輕就買房、買車,收入又不是很高的狀態下,那麼,除了人身保險費,還
需要多增加財產保險費和責任保險費(當然大部份人都選擇無視於風險),再加上償還貸
款、養車等費用,會大大侵蝕後面資產增長時的資金投入。
所以如果沒買過保險,我會能用定期險,就用定期險規劃,務必做到用最低保費做到「工
作收入補償」和「填補大額支出」
<1.急用金>
這個部份主要是因應失業之用,因為其他風險可以由保險來承擔。所以,這部份的準備主
要的評估在於「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和「非工作收入的多寡」,競爭力越好、非工作收入
越多,就可以準備越少,反之,就準備自己可以安心的金額。我自己會準備至少6個月的
生活開銷所需,放在活存定存裡。
<2.資產增長>
當保費和急用金都準備妥當了,我才會進行資產增長的動作,也就是創造「非工作收入」
如果前面這兩件事不先做,我會認為就好像蓋房子不打地基,只有死得比較快而已。我自
己對於資產增長這部份的目標是設定年化報酬率12%以上(實際數字是12.25%,
以單筆來說,我希望6年增長一倍),所以,所有的金融商品,有可能達到這個報酬率以
上的,才會是我投資的對象。由於個性懶惰的原因,我的主力是放在「非工作收入」的第
三種:票據收入,而且以基金為大宗。理由是:1.選股好麻煩2.網銀定期定額很方便
3.資金不需很大4.風險較分散(我知道股票很好,費用很低,但我就是懶得去選股.
..)5.研究得最久...
我覺得,投資只有兩種方式:
1.定期定額
2.單筆投資
其他的定期不定額、不定期不定額..都是這兩種方式的衍生型。而定期定額到最後,其
實也是單筆投資。舉例來說,你每個月扣款1萬元,扣了100個月,投入總額是100
萬,而帳戶總值已有180萬,假設這時發生金融海嘯,基金跌了60%,你的180萬
變成了72萬,你能不把這180萬看成是單筆嗎?
我自己的想法是:在第一個景氣循環時(高-低-高),定期定額是定期定額。而在第二
個景氣循環時,就要把第一個景氣循環所累積的錢,視為單筆。
╲ ╱╲ ╱
╲ ╱ ╲ ╱
╲ ╱ ╲ ╱
╲ ╱ ╲ ╱
╲╱ ╲╱
├─第一個景氣循環─┼─第二個景氣循環─┤
單筆投資要獲利,只有一個辦法:「低買高賣,做好停利停損」,高賣是為了低點有錢可
買,所以,我們不求賣在最高點,但是至少要賣在相對高點。(比如一支基金的近期歷史
高價是100元,低價是15元,那麼賣在7、80以上,都算是相對高點,即使是賠錢
賣出)而定期定額在低點時停扣,就完全違反了「低買高賣」的原則。單筆投資需要不斷
地練習,失敗不算什麼,但是要能從錯誤中記取經驗,保有大部份的本錢繼續下次的投資
決策。例如:100元買進,90元停損,總比在30元停損好得多,而且,在90元停
損的錢,在30元時可以買到3單位,如果標的從30元漲到60元,資產總值等於60
元*3單位=180元...至於我怎麼知道90元停損後它會不會不跌反漲?跌到30
元後會不會繼續下跌?30元能不能漲到60元那麼好?...這些問題請自己研究。我
的建議是,多看看歷史。過去雖然不能代表未來,但是金融風暴好像每隔一陣子就一定會
來不是嗎?
停扣的原因通常有兩種:
1.急需用錢-
請在回頭想想你的急用金和保障做好了沒。另外,我自己在做定期定額時,通常都有扣6
年以上的打算和資金(我自己設定的景氣循環是6年,不要問我為什麼,前面說了,這篇
文章不客觀),所以,如果你的資金很短,請隨時注意停利停損的動作。
2.心理障礙-
我自己是認為股票型基金倒的風險很小,如果你很怕基金倒,那麼就不用玩了。因為財富
倍增的最佳時機,通常都是在跌得最慘的時候。
我選擇的標的都是漲跌幅超大的標的,因為「富貴險中求」,既然希望年化報酬率能達到
12%以上,波輻太小的標的做起來就「事倍功半」。只要我能做到:
1.賣在相對高點(這樣低點才能單筆加碼)
2.低點持續扣款(定期定額的王道就是違反人性,越怕越要扣)
3.良好的資金控管
4.學會放空(這點正在研究)
那麼,即使是波幅超大的標的,風險都是可以控制的。富爸爸有句名言:「投資沒有風險
,有風險的是投資人本身」,非常值得細細品味哦!
(p.s.我的定期定額基金從2006年9月開始到目前為止,共扣款40個月,總報
酬率是+52.37%,換算年化報酬率是+23.43%,中間經過金融海嘯,有進行
股基轉債基、債基轉股基的動作,雖然比起高手可能不算是太好的成績,但是有達到我自
己設定的目標)
我認為<資產增長>這部份,是創造「非工作收入」最主要的部份,而我選擇的金融工具
,會強烈地受景氣循環的影響,所以我不會預期每年都會有12%的報酬率,而是希望每
6年結算下來,年化報酬率是12%。因此,在我第一階段的期望值是每月4萬的狀態下
,我的做法是,用投資累積到4萬*12個月*6年*2=576萬,之後其中的一半
288萬分6年花,即每個月花4萬(這個部份我會放在台幣外幣活定存,目前正在研究
中),另外的一半288萬想辦法在6年內成長1倍變成576萬,這樣6年期滿,我就
會又有二個288萬可以花和投資。而且因為花的錢和投資的資金是分開的,所以不會互
相影響,也更有能力等待好的進場點。
或許這是很理想化的想法,但是,藍圖架構有了,去做,總會離目標近些。
所以,在<資產增長>這個部份,第二階段的目標假設是10萬,那麼,在資產沒有累積
到10萬*12個月*6年*2=1440萬以前,我會一直進行獲利12%以上的動作
而不會考慮較穩較低的獲利方式。
<固定收益>
當我的<資產增長>部份已經達到1440萬,如果有超過,我會開始把超過的部份放在
這個部份,畢竟,我的個性是懶惰的,要是能躺在沙灘上不用看電腦也會有錢進來,當然
是最理想的。在<固定收益>這個部份,我的期待報酬率是5%,我認為世界上很多投資
等級的債券要做到這個數字是不困難的,重點是要有$$而已,如果以第二階段的目標
10萬來說,那麼10萬*12個月/5%=2400萬,那麼,在<固定收益>這個部
分,要累積到這個金額以上,接下來才是第4步<資產轉移、節稅等>
<資產轉移、節稅等>
終身壽險、分紅保單、儲蓄險的功能是什麼?我以為是在這個部份,不管國內國外的產品
都一樣,所以,當錢很少的時候,我只會全力做1.2,因為,我的錢要效益最大化。如
果不等資產累積到一定程度而來買終身壽險、儲蓄險,只會延長自己達到「非工作收入>
每月開銷」的時間而已。但是,如果是對研究投資沒有興趣,又極度害怕風險的人,那麼
請努力增加自己的賺錢能力,努力存國債、定存、儲蓄險吧。不然,請花時間找到你能信
任的投資管理者(不是花錢,就是花時間,對吧?)。
結語:
要偷懶以前,一定要勤勞,所以自從決定了這個理財規劃藍圖,就一直按表操課,研究投
資,期待早日達到可以偷懶的境界,買房買車沒有列在目標設定中是因為:如果能夠很熟
練地產生非工作收入之後,到時要揹車貸、房貸、子女教育基金..等等,都會比只靠工
作收入支持輕鬆得多(這裡指一般人,超高收入者請無視)。每個人有自己人生的夢想和
財務目標,所以,請不用和別人比(12.25%?股票兩個漲停版就贏你了...好,
我承認輸了,但我還是會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p)
花時間思考自己要怎麼做,邊實行邊修正錯誤,我以為財務自由的夢,是可以企及的。
--
我是簽名檔
----------
X的金管會,還我買多倍放空型指數的權利來~~~~~~
--
得分享。
<我的理財規劃藍圖>
首先,理財規劃對我而言,最終的目的是什麼?思考了很久以後,決定以下兩項:
1.一輩子生活不虞匱乏
2.完成人生夢想
如果一輩子生活要不虞匱乏,那就必需做到:「一輩子有收入」,如果只靠工作產生收入
,我可能沒辦法一輩子工作,我也不想一輩子只為了生活而工作,所以,我一定要有其他
「非工作收入」來漸漸取代「工作收入」,才能達到這個目的。
那麼,「非工作收入」要達到多少金額才算是滿足呢?我的想法是:
第一階段,要達到「非工作收入>每月目前開銷」,例如每月4萬
第二階段,要達到「非工作收入>每月理想開銷」,例如每月10萬
第三限段,越多越好
而什麼是「非工作收入」呢?
在「富爸爸」系列叢書裡,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類:
1.系統收入-會自動產生現金的系統,如擁有賺錢的公司,成為直銷天王等
2.不動產收入-如房租收入
3.票據收入-如股票、基金、債券...等
(p.s.富爸爸系列的<有錢有理>、<提早享受財富1.2>很推薦大家去看,第
一本就不用了,廢話太多)
當以上三種收入的總合,能夠大於每月目前開銷時,就達成了第一階段的目標。
所以,我第一階段的目標假設是每月4萬元,那麼,我就會希望我的「非工作收入」能提
供我每年4萬*12個月=48萬的金額。
我們可以思考一下,當達成第一階段目標時,我們的未來可以有怎麼樣的選擇?
1.我們可以不用只是為了生活而工作
2.我們可以做自己喜歡、有興趣、熱愛的工作,而不必考慮薪水
3.我們可以休長假,陪拌家人
4....
就算我們非常熱愛現在的工作,可以一直做下去,但是,當到了退休的那一天,還是必需
用工作期間累積的財富成果,來支付退休後的生活,還是面臨必需用「非工作收入」來支
付「每月開銷」的情況。所以,我選擇努力研究如何產生「非工作收入」,期待在45歲
時,可以完成第一階段。
那麼,接下來要怎麼做呢?
我的理財順序是這樣的:
1.保費(人身保險、財產保險、責任保險)
1.生活急用金
2.資產增長
3.固定收益
4.資產轉移、節稅、...
兩個1不是打錯了,是我會同時進行這兩件事。1做完了才會做2,2做完了才會做3。
<1.保費>
我所花的保費一定要能夠做到:在風險發生時
1.若工作收入中斷能補償工作收入
2.若發生需支付大額金錢時,能填補花費
什麼樣的事情會照成工作收入中斷?
(1)失業-請加強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吧
(2)失能-如生病受傷住院、殘廢、死亡等
什麼樣的事情會照成需要支付大額金錢?
(1)失能-如生病受傷住院的病房費、看護費、特殊用藥或檢查等健保不支付的項目。
或是殘廢時的請看護或住療養院費用
(2)財產損失-如貸款買的房子遭受921地震倒塌,房貸仍要繼續繳,未來租房或
重新購買又要產生新的支出
(3)責任賠償-如開車發生意外造成第三人生命財產的損失,需要支付大筆賠償金額
(4)投資損失-如果不學如何管理投資風險,最好只放定存以測安全。
(5)被騙-我實在不能說什麼
(6)幫助親友-親友也有可能會發生上述風險,所以,除非是保險做不到的,否則,保
險仍舊是目前看來最有效的解決方案(請不要阻止您的親友買保險,若有能力,請協助他
們正確地規劃)
因此,如果很年輕就買房、買車,收入又不是很高的狀態下,那麼,除了人身保險費,還
需要多增加財產保險費和責任保險費(當然大部份人都選擇無視於風險),再加上償還貸
款、養車等費用,會大大侵蝕後面資產增長時的資金投入。
所以如果沒買過保險,我會能用定期險,就用定期險規劃,務必做到用最低保費做到「工
作收入補償」和「填補大額支出」
<1.急用金>
這個部份主要是因應失業之用,因為其他風險可以由保險來承擔。所以,這部份的準備主
要的評估在於「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和「非工作收入的多寡」,競爭力越好、非工作收入
越多,就可以準備越少,反之,就準備自己可以安心的金額。我自己會準備至少6個月的
生活開銷所需,放在活存定存裡。
<2.資產增長>
當保費和急用金都準備妥當了,我才會進行資產增長的動作,也就是創造「非工作收入」
如果前面這兩件事不先做,我會認為就好像蓋房子不打地基,只有死得比較快而已。我自
己對於資產增長這部份的目標是設定年化報酬率12%以上(實際數字是12.25%,
以單筆來說,我希望6年增長一倍),所以,所有的金融商品,有可能達到這個報酬率以
上的,才會是我投資的對象。由於個性懶惰的原因,我的主力是放在「非工作收入」的第
三種:票據收入,而且以基金為大宗。理由是:1.選股好麻煩2.網銀定期定額很方便
3.資金不需很大4.風險較分散(我知道股票很好,費用很低,但我就是懶得去選股.
..)5.研究得最久...
我覺得,投資只有兩種方式:
1.定期定額
2.單筆投資
其他的定期不定額、不定期不定額..都是這兩種方式的衍生型。而定期定額到最後,其
實也是單筆投資。舉例來說,你每個月扣款1萬元,扣了100個月,投入總額是100
萬,而帳戶總值已有180萬,假設這時發生金融海嘯,基金跌了60%,你的180萬
變成了72萬,你能不把這180萬看成是單筆嗎?
我自己的想法是:在第一個景氣循環時(高-低-高),定期定額是定期定額。而在第二
個景氣循環時,就要把第一個景氣循環所累積的錢,視為單筆。
╲ ╱╲ ╱
╲ ╱ ╲ ╱
╲ ╱ ╲ ╱
╲ ╱ ╲ ╱
╲╱ ╲╱
├─第一個景氣循環─┼─第二個景氣循環─┤
單筆投資要獲利,只有一個辦法:「低買高賣,做好停利停損」,高賣是為了低點有錢可
買,所以,我們不求賣在最高點,但是至少要賣在相對高點。(比如一支基金的近期歷史
高價是100元,低價是15元,那麼賣在7、80以上,都算是相對高點,即使是賠錢
賣出)而定期定額在低點時停扣,就完全違反了「低買高賣」的原則。單筆投資需要不斷
地練習,失敗不算什麼,但是要能從錯誤中記取經驗,保有大部份的本錢繼續下次的投資
決策。例如:100元買進,90元停損,總比在30元停損好得多,而且,在90元停
損的錢,在30元時可以買到3單位,如果標的從30元漲到60元,資產總值等於60
元*3單位=180元...至於我怎麼知道90元停損後它會不會不跌反漲?跌到30
元後會不會繼續下跌?30元能不能漲到60元那麼好?...這些問題請自己研究。我
的建議是,多看看歷史。過去雖然不能代表未來,但是金融風暴好像每隔一陣子就一定會
來不是嗎?
停扣的原因通常有兩種:
1.急需用錢-
請在回頭想想你的急用金和保障做好了沒。另外,我自己在做定期定額時,通常都有扣6
年以上的打算和資金(我自己設定的景氣循環是6年,不要問我為什麼,前面說了,這篇
文章不客觀),所以,如果你的資金很短,請隨時注意停利停損的動作。
2.心理障礙-
我自己是認為股票型基金倒的風險很小,如果你很怕基金倒,那麼就不用玩了。因為財富
倍增的最佳時機,通常都是在跌得最慘的時候。
我選擇的標的都是漲跌幅超大的標的,因為「富貴險中求」,既然希望年化報酬率能達到
12%以上,波輻太小的標的做起來就「事倍功半」。只要我能做到:
1.賣在相對高點(這樣低點才能單筆加碼)
2.低點持續扣款(定期定額的王道就是違反人性,越怕越要扣)
3.良好的資金控管
4.學會放空(這點正在研究)
那麼,即使是波幅超大的標的,風險都是可以控制的。富爸爸有句名言:「投資沒有風險
,有風險的是投資人本身」,非常值得細細品味哦!
(p.s.我的定期定額基金從2006年9月開始到目前為止,共扣款40個月,總報
酬率是+52.37%,換算年化報酬率是+23.43%,中間經過金融海嘯,有進行
股基轉債基、債基轉股基的動作,雖然比起高手可能不算是太好的成績,但是有達到我自
己設定的目標)
我認為<資產增長>這部份,是創造「非工作收入」最主要的部份,而我選擇的金融工具
,會強烈地受景氣循環的影響,所以我不會預期每年都會有12%的報酬率,而是希望每
6年結算下來,年化報酬率是12%。因此,在我第一階段的期望值是每月4萬的狀態下
,我的做法是,用投資累積到4萬*12個月*6年*2=576萬,之後其中的一半
288萬分6年花,即每個月花4萬(這個部份我會放在台幣外幣活定存,目前正在研究
中),另外的一半288萬想辦法在6年內成長1倍變成576萬,這樣6年期滿,我就
會又有二個288萬可以花和投資。而且因為花的錢和投資的資金是分開的,所以不會互
相影響,也更有能力等待好的進場點。
或許這是很理想化的想法,但是,藍圖架構有了,去做,總會離目標近些。
所以,在<資產增長>這個部份,第二階段的目標假設是10萬,那麼,在資產沒有累積
到10萬*12個月*6年*2=1440萬以前,我會一直進行獲利12%以上的動作
而不會考慮較穩較低的獲利方式。
<固定收益>
當我的<資產增長>部份已經達到1440萬,如果有超過,我會開始把超過的部份放在
這個部份,畢竟,我的個性是懶惰的,要是能躺在沙灘上不用看電腦也會有錢進來,當然
是最理想的。在<固定收益>這個部份,我的期待報酬率是5%,我認為世界上很多投資
等級的債券要做到這個數字是不困難的,重點是要有$$而已,如果以第二階段的目標
10萬來說,那麼10萬*12個月/5%=2400萬,那麼,在<固定收益>這個部
分,要累積到這個金額以上,接下來才是第4步<資產轉移、節稅等>
<資產轉移、節稅等>
終身壽險、分紅保單、儲蓄險的功能是什麼?我以為是在這個部份,不管國內國外的產品
都一樣,所以,當錢很少的時候,我只會全力做1.2,因為,我的錢要效益最大化。如
果不等資產累積到一定程度而來買終身壽險、儲蓄險,只會延長自己達到「非工作收入>
每月開銷」的時間而已。但是,如果是對研究投資沒有興趣,又極度害怕風險的人,那麼
請努力增加自己的賺錢能力,努力存國債、定存、儲蓄險吧。不然,請花時間找到你能信
任的投資管理者(不是花錢,就是花時間,對吧?)。
結語:
要偷懶以前,一定要勤勞,所以自從決定了這個理財規劃藍圖,就一直按表操課,研究投
資,期待早日達到可以偷懶的境界,買房買車沒有列在目標設定中是因為:如果能夠很熟
練地產生非工作收入之後,到時要揹車貸、房貸、子女教育基金..等等,都會比只靠工
作收入支持輕鬆得多(這裡指一般人,超高收入者請無視)。每個人有自己人生的夢想和
財務目標,所以,請不用和別人比(12.25%?股票兩個漲停版就贏你了...好,
我承認輸了,但我還是會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p)
花時間思考自己要怎麼做,邊實行邊修正錯誤,我以為財務自由的夢,是可以企及的。
--
我是簽名檔
----------
X的金管會,還我買多倍放空型指數的權利來~~~~~~
--
All Comments
![Leila avatar](/img/woman-ring.jpg)
By Leila
at 2010-01-23T11:06
at 2010-01-23T11:06
![Bethany avatar](/img/cat1.jpg)
By Bethany
at 2010-01-23T22:10
at 2010-01-23T22:10
![Hedy avatar](/img/cat2.jpg)
By Hedy
at 2010-01-25T03:56
at 2010-01-25T03:56
![Hedda avatar](/img/cat3.jpg)
By Hedda
at 2010-01-29T15:22
at 2010-01-29T15:22
![Steve avatar](/img/cat1.jpg)
By Steve
at 2010-02-01T22:36
at 2010-02-01T22:36
![Michael avatar](/img/cat4.jpg)
By Michael
at 2010-02-04T23:28
at 2010-02-04T23:28
![Bennie avatar](/img/cat5.jpg)
By Bennie
at 2010-02-05T20:08
at 2010-02-05T20:08
![Una avatar](/img/girl.jpg)
By Una
at 2010-02-07T09:21
at 2010-02-07T09:21
![Jacky avatar](/img/cat2.jpg)
By Jacky
at 2010-02-11T08:34
at 2010-02-11T08:34
![Andrew avatar](/img/cat3.jpg)
By Andrew
at 2010-02-12T10:57
at 2010-02-12T10:57
![Dinah avatar](/img/girl1.jpg)
By Dinah
at 2010-02-12T21:59
at 2010-02-12T21:59
![Noah avatar](/img/girl2.jpg)
By Noah
at 2010-02-16T12:53
at 2010-02-16T12:53
![James avatar](/img/cat4.jpg)
By James
at 2010-02-16T22:54
at 2010-02-16T22:54
![Xanthe avatar](/img/cat5.jpg)
By Xanthe
at 2010-02-21T06:54
at 2010-02-21T06:54
![Margaret avatar](/img/girl3.jpg)
By Margaret
at 2010-02-25T09:31
at 2010-02-25T09:31
![Gary avatar](/img/dog1.jpg)
By Gary
at 2010-02-26T01:21
at 2010-02-26T01:21
![Mia avatar](/img/girl4.jpg)
By Mia
at 2010-02-28T20:33
at 2010-02-28T20:33
![Andrew avatar](/img/dog2.jpg)
By Andrew
at 2010-03-04T18:37
at 2010-03-04T18:37
![Ethan avatar](/img/girl5.jpg)
By Ethan
at 2010-03-09T05:41
at 2010-03-09T05:41
![Ophelia avatar](/img/elephant.jpg)
By Ophelia
at 2010-03-11T10:23
at 2010-03-11T10:23
![Bennie avatar](/img/woman.jpg)
By Bennie
at 2010-03-12T16:11
at 2010-03-12T16:11
![Doris avatar](/img/woman-biz.jpg)
By Doris
at 2010-03-16T15:55
at 2010-03-16T15:55
![Yedda avatar](/img/woman-glasses.jpg)
By Yedda
at 2010-03-19T08:19
at 2010-03-19T08:19
![Dora avatar](/img/woman-ring.jpg)
By Dora
at 2010-03-20T02:28
at 2010-03-20T02:28
![Hedy avatar](/img/cat1.jpg)
By Hedy
at 2010-03-23T04:56
at 2010-03-23T04:56
![Ivy avatar](/img/cat2.jpg)
By Ivy
at 2010-03-23T17:56
at 2010-03-23T17:56
![Callum avatar](/img/beaver.jpg)
By Callum
at 2010-03-24T21:15
at 2010-03-24T21:15
![Catherine avatar](/img/cat3.jpg)
By Catherine
at 2010-03-26T04:51
at 2010-03-26T04:51
![Noah avatar](/img/cat4.jpg)
By Noah
at 2010-03-26T22:42
at 2010-03-26T22:42
![Irma avatar](/img/cat5.jpg)
By Irma
at 2010-03-30T06:23
at 2010-03-30T06:23
![Leila avatar](/img/girl.jpg)
By Leila
at 2010-04-03T22:34
at 2010-04-03T22:34
![Quintina avatar](/img/girl1.jpg)
By Quintina
at 2010-04-06T09:27
at 2010-04-06T09:27
Related Posts
Re: 壽險保單貼現基金的風險
![Jack avatar](/img/bee.jpg)
By Jack
at 2010-01-19T20:14
at 2010-01-19T20:14
Re: 壽險保單貼現基金的風險
![Christine avatar](/img/girl5.jpg)
By Christine
at 2010-01-19T14:58
at 2010-01-19T14:58
Re: 壽險保單貼現基金的風險
![Ethan avatar](/img/woman.jpg)
By Ethan
at 2010-01-19T14:16
at 2010-01-19T14:16
有人又在莊孝維了
![Suhail Hany avatar](/img/boy1.jpg)
By Suhail Hany
at 2010-01-19T03:09
at 2010-01-19T03:09
壽險保單貼現基金的風險
![Zanna avatar](/img/cat1.jpg)
By Zanna
at 2010-01-18T22:01
at 2010-01-18T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