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品質量化指標 - 專利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09-11-05T12:20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gct (~~)》之銘言:
: 現今存在的專利品質量化指標,有不少是以"被引用"的情形來做為專利品質量化的判斷,
: 針對"高引用勢必就是個好專利"的想法,我一直存在下列之困惑:

專利品質、價值 ... 其這之間有一點落差

(1) 品質:堅固度、耐用度叫品質。

堅固:專利範圍大小、說明書、答辯...是否經得起審查、舉發或訴訟的考驗。

耐用:你願意繳幾年年費? 再耐用極限..也是 10~20年。

其他:例如程序糾紛..申請人非發明人之爭而消滅...等等。


(2) 價值:利益、影響力。

私人利益: 顯態專利獲利含侵權訴訟 + 隱態阻卻他人獲利。

公眾利益: a.公開技術手段來換取專利權供他人研究。

b.專利權消滅眾人皆可為之。



業界比較關心的是 : 私人利益/年 (時間很重要) ;而研究單位是通盤考量。

簡單說,要看是從什麼角度當作出發點來看專利"質量"

所有參數的比重或加權情況,也必須因應標的而有所不同,

引用"專利"是指引用專利技術來進行比對,

若專利引用數的加權比較重,就比較偏公眾利益、社會價值、技術貢獻度。

要看一件專利是否為好專利,應該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



--
Tags: 專利

All Comments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09-11-09T15:55
還有一種可以衡量專利質量~~~~~~~~~~~頁數多寡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09-11-09T17:01
還有專利家族數目
Rae avatar
By Rae
at 2009-11-13T14:02
發明人數目
申請專利範圍項數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09-11-13T22:02
"乾脆攙在一起做撒尿牛丸吧"~~ 食神... XD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09-11-15T18:00
好啦~不開玩笑,要建立品質的議題前,要建立品質的目的,也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09-11-20T16:17
就是 objective-oriented , 品質是一種強度,一種防止錯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09-11-23T14:52
誤與避免損(傷)害產生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09-11-28T00:18
推版大"隱態阻卻他人獲利"觀點 亦因不易被觀察而常被忽略

專利品質量化指標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09-11-05T10:03
: 我覺得有一些問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思考一下: : Q1: 專利的品質主體是否可區分為技術與專利說明書? 當然 : Q2: 技術品質是否可以衡量? 邏輯上可以 事實上很難 : 如果可以,衡量的依據是否可以根據技術強度區分? 我認為專利地圖的問題多多少少和這 ...

專利品質量化指標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09-11-04T22:54
現今存在的專利品質量化指標,有不少是以and#34;被引用and#34;的情形來做為專利品質量化的判斷, 針對and#34;高引用勢必就是個好專利and#34;的想法,我一直存在下列之困惑: 就專利申請實務而言,一個好的專利應該是具有很好的claim scope 以及 prosecution history ...

請問專利過期後?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09-11-03T20:08
不好意思 剛剛看了精華區好像沒有看到想要的解答 因此上來請問大家 就是 如果國外的專利期限已經過期 然後我國又去申請同樣的專利 這樣有違法嗎? 印象中之前有看到一個新聞 義大利告訴台灣廠商侵權 但是專利權已經過期了 還是有判賠好幾億 請問是如何造成的 還有原因是什麼? 如果精華區 ...

台灣可否主張PCT的國際優先權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09-11-03T14:40
請教版上大大 就我以前的認知,優先權的認知我國是採較寬鬆的標準,即所謂平等互惠原則, 只要對方承認本國優先權,我國就承認對方的優先權。 台灣的專利於PCT申請時,並不能主張台灣的國際優先權。 但今天做專利檢索的時候發現,有一件申請案的優先權欄位填有PCT的主張, 不知道是不是特例?? - ...

請問台灣有無類似美國CIP案的申請方式?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09-11-03T09:17
因為實驗室裡的研究作到一段落 想先把目前的成果申請專利(A案) 但之後這項研究還會有新的東西加進去(也許會當作B案) 而這部份有概略的想法 不過目前還沒有完整的研究結果 這種情況 B案在美國那邊似乎適用CIP案 那在台灣有沒有類似的方式可以用呢 如果沒有的話 對於未來申請B案時有沒有什麼建議呢? 如果把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