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了 理財素養才是重點 - 理財
By Dora
at 2009-12-11T12:38
at 2009-12-11T12:3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dgc (逍遙遊)》之銘言:
: ※ 引述《DarthRaider (越醜的越跩正夯?)》之銘言:
: 請問你的結論出處為何?
: 我查到的結論出處是:http://book.sir.com.tw/pdf/H129-2.pdf
: 馬歇爾(Marshall)經濟效率:
: 馬歇爾的經濟率指的是淨效果,
: 如果一個制度改變使得有些人處境變好,有些人處境變壞,
: 惟總和為正值,也就是總利率高於總損失,那就是經濟效率,
: 否則便是經濟不效率。
: 你的結論跟上述是完全相反的!
: 我想請問你:如果沒有正負值,你如何區分經濟效率?經濟不效率?
1.我的出處在書店任何一本經濟學教科書都可以看到
如果要具體指幾本的話,你可以翻翻中文的四人幫《經濟學理論與實際》
張守鈞《個體經濟理論與應用》
英文有 Steven Landsburg《Price Theory》、
Hal Varian《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A Modern Approach》
這些我手邊都還留著,你可以看看他們對經濟效率跟無謂損失的定義
哪裡講的跟我不一樣,一般財政學的教科書也可以
2.你沒看到自己資料上面的 Pareto 嗎?經濟模型所用的效率都是採 Pareto
雖然某些書還有其他如 Hayek、Friedman、X 效率介紹,也僅此而已
實際上普遍還是用 Pareto 效率來分析,包括你膜拜的《一課經濟學》
因為用起來的問題最少
Marshall 牽涉個人間效用是否可比較性的問題,而 Pareto 可以避免
臨時急就章,從網路找個普考講義,抓根稻草就當救星
這只能證明你對經濟學的認識真的不夠
3.遷就你一下,看看到底是結論相反,還是有人急了,根本在張飛打岳飛
我說的(Pareto)經濟效率:
如果想提高某些人的利得,必然要以其他人的損失為代價的狀態
也就是說,不存在不損害他人,而又能提高某些人利得的狀態
此時稱為經濟效率(也就是不存在 Pareto 改善的空間,Pareto optimum)
描述的是一種是否存在不傷害某些人而又能提升社會福利的狀態
Marshall 式的經濟效率:
不存在一個使總利益大於總損失(因而使淨值為正)的狀態
總利益以得利者為取得利益所願付的最高價額衡量
總損失則為受損害者的成本
也就是說,如果存在另一個總利益大於總損失的狀態,也就是 Marshall 改善空間
則此狀態就不具 Marshall 式的經濟效率
描述的是一種是否有一方案能使社會淨值為正的狀態
4.回到你原來的問題:
政府政策「提高某些人的利得」,以「其他人的損失為代價」,是有經濟效率啊,
但是我想請問你:「總體而言,是正的經濟效率?還是負的經濟效率?」
怎麼最後又變成:
我想請問你:如果沒有正負值,你如何區分經濟效率?經濟不效率?
你要不要先回答經濟學裡有誰在談正的跟負的經濟效率?
老話一句,不信的話,你可以轉到經濟學版接受考驗
我也可以到那邊 po 文回你,錯的話其他人自然會吐槽
就看你敢不敢而已
: : 看是哪個不學無術,自以為讀本經濟學入門就想包山包海談政策的保險業務員囉 XD
: 喔?不學無術?
: 你先回答上述的問題吧,科科。
回答了
: : 這種連個影子都沒有理財教育
: : 你是怎樣很簡單地認為是少數人維護利益來操控多數人權益而產生無謂損失?
: : 靠保險業務話唬爛的本事嗎?
: : 順便再提醒你,經濟學的無謂損失,指的是沒有任何人得到好處的狀態下,
: : 社會福利卻減少
: : 如果有哪本經濟學的書說無謂損失是「政策」往往只是片面照顧到「少數人」,
: : 卻犧牲「大多數人」的利益,請指出來,好拜讀一下
: : (作者該不會是 dgc 吧? XD)
: 以政策面來看:
: 1.關稅政策
: 2.救某產業
: 3.補貼政策
: 在實際面來看:
: 1.高雄捷運虧損
: 2.台灣高鐵虧損
: 3.核四停建虧損
: 4.北市貓空纜車
: 5.各地的蚊子館
: 難道不是片面照顧到「少數人」嗎?沒有無謂損失嗎?
答非所問,你還是沒回答有哪本經濟學教科書,
會說無謂損失是「政策」往往只是片面照顧到「少數人」
而不是指沒有任何人得到好處的狀態下,社會福利卻減少
是不是發現普考講義沒有別的定義了,先講一堆政策再說?
對了,另外你說的,關於無謂損失的概念跟理財教育的關係時提到:
很簡單,少數人為了維護利益,而操控多數人權益,政策執行下,損失自然產生。
就算很牽強地根據你自己引的 Marshall 效率
只要這少數人的利益大過多數人的損害,還是有 Marshall 效率的
這時就自打嘴巴了
: : 這不是斷章取義的問題
: : 如果金融市場是敵手
: : 按同樣的邏輯,在有限門檻競爭的同學,也可以是敵手
: : 試著想一個情境:
: : 如果你是一位 GRE 贏家,
: : 你念三個月可接近滿分,你會告訴別人你都怎麼念嗎?
: : 別傻啦!排名一定會被拉近,贏都是贏在「他人知識的落後上」。
: 你錯了!這就是斷章取義!
: 我想請問你:
: 股神巴菲特會在「事先」告訴大家說,
: 何時會買進A股嗎?在何時會賣出B股嗎?
: 你去問stock、option、trading版真正有賺錢的人,
: 那個人願意無私分享他自己賺錢的系統?
: 在金融市場上,贏得就是「資訊不對稱」,跟你舉的例子完全是兩碼子的事!
1.完全都照你的敵人邏輯,哪裡斷章取義?
2.他們不分享怎麼賺錢,跟推廣理財教育的失敗有多少關聯?
你會這樣說,只是建立在"最終都會談到投資"的前題
但這只是你自己設定的,問題在於這前提根本不穩
A.對於為何理財教育最終會談到投資,你的理由也只是根據人性,這就是市場要的
a.市場要的並非永恆不變,這我提過了
b.對於人性的看法,我最前面的文章也有提到
有些人即使無法在完善的教育下免除人性弱點,如捅籠子的華爾街菁英
但不能推斷所有人都無法透過後天環境的教育來避免
我舉的例子出自 Sternberg 的《普通心理學》(雙葉)
他每個章節最前面都會有個小故事當契子
如果你這個路人甲自認為比心理學家更懂得人性,well…
B.真正對理財有點認識的人,也該知道裡面區分好幾塊
保險也是其中一種,難道如何規劃保險的教育最終也會談到投資?
一看到"理財"最終就想到投資的人,原因可能正是因為他根本沒受過理財相關的學習
這個做一下問調就可以知道了
--
: ※ 引述《DarthRaider (越醜的越跩正夯?)》之銘言:
: 請問你的結論出處為何?
: 我查到的結論出處是:http://book.sir.com.tw/pdf/H129-2.pdf
: 馬歇爾(Marshall)經濟效率:
: 馬歇爾的經濟率指的是淨效果,
: 如果一個制度改變使得有些人處境變好,有些人處境變壞,
: 惟總和為正值,也就是總利率高於總損失,那就是經濟效率,
: 否則便是經濟不效率。
: 你的結論跟上述是完全相反的!
: 我想請問你:如果沒有正負值,你如何區分經濟效率?經濟不效率?
1.我的出處在書店任何一本經濟學教科書都可以看到
如果要具體指幾本的話,你可以翻翻中文的四人幫《經濟學理論與實際》
張守鈞《個體經濟理論與應用》
英文有 Steven Landsburg《Price Theory》、
Hal Varian《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A Modern Approach》
這些我手邊都還留著,你可以看看他們對經濟效率跟無謂損失的定義
哪裡講的跟我不一樣,一般財政學的教科書也可以
2.你沒看到自己資料上面的 Pareto 嗎?經濟模型所用的效率都是採 Pareto
雖然某些書還有其他如 Hayek、Friedman、X 效率介紹,也僅此而已
實際上普遍還是用 Pareto 效率來分析,包括你膜拜的《一課經濟學》
因為用起來的問題最少
Marshall 牽涉個人間效用是否可比較性的問題,而 Pareto 可以避免
臨時急就章,從網路找個普考講義,抓根稻草就當救星
這只能證明你對經濟學的認識真的不夠
3.遷就你一下,看看到底是結論相反,還是有人急了,根本在張飛打岳飛
我說的(Pareto)經濟效率:
如果想提高某些人的利得,必然要以其他人的損失為代價的狀態
也就是說,不存在不損害他人,而又能提高某些人利得的狀態
此時稱為經濟效率(也就是不存在 Pareto 改善的空間,Pareto optimum)
描述的是一種是否存在不傷害某些人而又能提升社會福利的狀態
Marshall 式的經濟效率:
不存在一個使總利益大於總損失(因而使淨值為正)的狀態
總利益以得利者為取得利益所願付的最高價額衡量
總損失則為受損害者的成本
也就是說,如果存在另一個總利益大於總損失的狀態,也就是 Marshall 改善空間
則此狀態就不具 Marshall 式的經濟效率
描述的是一種是否有一方案能使社會淨值為正的狀態
4.回到你原來的問題:
政府政策「提高某些人的利得」,以「其他人的損失為代價」,是有經濟效率啊,
但是我想請問你:「總體而言,是正的經濟效率?還是負的經濟效率?」
怎麼最後又變成:
我想請問你:如果沒有正負值,你如何區分經濟效率?經濟不效率?
你要不要先回答經濟學裡有誰在談正的跟負的經濟效率?
老話一句,不信的話,你可以轉到經濟學版接受考驗
我也可以到那邊 po 文回你,錯的話其他人自然會吐槽
就看你敢不敢而已
: : 看是哪個不學無術,自以為讀本經濟學入門就想包山包海談政策的保險業務員囉 XD
: 喔?不學無術?
: 你先回答上述的問題吧,科科。
回答了
: : 這種連個影子都沒有理財教育
: : 你是怎樣很簡單地認為是少數人維護利益來操控多數人權益而產生無謂損失?
: : 靠保險業務話唬爛的本事嗎?
: : 順便再提醒你,經濟學的無謂損失,指的是沒有任何人得到好處的狀態下,
: : 社會福利卻減少
: : 如果有哪本經濟學的書說無謂損失是「政策」往往只是片面照顧到「少數人」,
: : 卻犧牲「大多數人」的利益,請指出來,好拜讀一下
: : (作者該不會是 dgc 吧? XD)
: 以政策面來看:
: 1.關稅政策
: 2.救某產業
: 3.補貼政策
: 在實際面來看:
: 1.高雄捷運虧損
: 2.台灣高鐵虧損
: 3.核四停建虧損
: 4.北市貓空纜車
: 5.各地的蚊子館
: 難道不是片面照顧到「少數人」嗎?沒有無謂損失嗎?
答非所問,你還是沒回答有哪本經濟學教科書,
會說無謂損失是「政策」往往只是片面照顧到「少數人」
而不是指沒有任何人得到好處的狀態下,社會福利卻減少
是不是發現普考講義沒有別的定義了,先講一堆政策再說?
對了,另外你說的,關於無謂損失的概念跟理財教育的關係時提到:
很簡單,少數人為了維護利益,而操控多數人權益,政策執行下,損失自然產生。
就算很牽強地根據你自己引的 Marshall 效率
只要這少數人的利益大過多數人的損害,還是有 Marshall 效率的
這時就自打嘴巴了
: : 這不是斷章取義的問題
: : 如果金融市場是敵手
: : 按同樣的邏輯,在有限門檻競爭的同學,也可以是敵手
: : 試著想一個情境:
: : 如果你是一位 GRE 贏家,
: : 你念三個月可接近滿分,你會告訴別人你都怎麼念嗎?
: : 別傻啦!排名一定會被拉近,贏都是贏在「他人知識的落後上」。
: 你錯了!這就是斷章取義!
: 我想請問你:
: 股神巴菲特會在「事先」告訴大家說,
: 何時會買進A股嗎?在何時會賣出B股嗎?
: 你去問stock、option、trading版真正有賺錢的人,
: 那個人願意無私分享他自己賺錢的系統?
: 在金融市場上,贏得就是「資訊不對稱」,跟你舉的例子完全是兩碼子的事!
1.完全都照你的敵人邏輯,哪裡斷章取義?
2.他們不分享怎麼賺錢,跟推廣理財教育的失敗有多少關聯?
你會這樣說,只是建立在"最終都會談到投資"的前題
但這只是你自己設定的,問題在於這前提根本不穩
A.對於為何理財教育最終會談到投資,你的理由也只是根據人性,這就是市場要的
a.市場要的並非永恆不變,這我提過了
b.對於人性的看法,我最前面的文章也有提到
有些人即使無法在完善的教育下免除人性弱點,如捅籠子的華爾街菁英
但不能推斷所有人都無法透過後天環境的教育來避免
我舉的例子出自 Sternberg 的《普通心理學》(雙葉)
他每個章節最前面都會有個小故事當契子
如果你這個路人甲自認為比心理學家更懂得人性,well…
B.真正對理財有點認識的人,也該知道裡面區分好幾塊
保險也是其中一種,難道如何規劃保險的教育最終也會談到投資?
一看到"理財"最終就想到投資的人,原因可能正是因為他根本沒受過理財相關的學習
這個做一下問調就可以知道了
--
All Comments
By Rebecca
at 2009-12-11T15:32
at 2009-12-11T15:32
Related Posts
夠了 理財素養才是重點
By Joe
at 2009-12-11T07:59
at 2009-12-11T07:59
夠了 理財素養才是重點
By Rosalind
at 2009-12-11T06:13
at 2009-12-11T06:13
親子理財有這麼重要嗎???
By Heather
at 2009-12-10T11:40
at 2009-12-10T11:40
夠了 理財素養才是重點
By Noah
at 2009-12-10T11:30
at 2009-12-10T11:30
儲蓄險的報酬率
By Tracy
at 2009-12-10T11:17
at 2009-12-10T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