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提出新論點--印錢來縮小貧富差距 - 經濟

By Eden
at 2009-11-20T13:57
at 2009-11-20T13:57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pig030 (貓仔伯)》之言:
: 據實証的結果有幾篇AER的文章,說明長期而言
: 貨幣供給增加率上升,對整個國家的經濟成長率是負相關。
: 當貨幣供給增加率上升,貨幣供給的水準一定上升,但對整個
: 國家長期的經濟成長率而言,卻未必是好事。
: 如果是短期的政策的話,實証是支持你的論點。
: 可是長期而言,大多都是不利於整個經濟体系。
: 因此很多經濟的政策才會在這中間作了很多取捨。
: 也就是到底貨幣供給控制,應該如何控制,有沒有法則可尋?
: 故而有很多貨幣供給的法則的產生。
: 實証結果:印錢會使短期的產出增加,但是長期而言對經濟成長是不利。
其實每個國家都有增加貨幣供給(印錢) 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增加貨幣供給的方法不外下列幾點:
賣政府公債 賺外匯換回本國貨幣 升降息(影響市場資金及民眾存款利息)
我的用意是:
目前央行 控制貨幣政策的方式是 調整利率 當景氣過熱時 升息
當景氣差時 降息(如現在時間點) 如果央行改為控制貨幣量 利率由市場決定
如果市場利率太高 提高(降低)貨幣供給 或是景氣不好時 提高貨幣供給
我認為提高貨幣供給的方式 直接印錢 發給人民 或弱勢族群
或是給政府(人民可減稅)
這樣的好處是 讓原本提高貨幣供給的受益者由有資金的人 轉到 全民大眾或弱勢族群
是否你可以請你用以上模式 經由數學來實證可不可行
: 並非是有利!很多的經濟政策都強調短期的作用,而非長期的經濟成長!
: 因為短期的經濟波動,使得整個社會陷入了不安。為了平撫這個不安,政府
: 應該有積極的作為!可是如果政府長期積極的印錢,在實証結果告訴我們
: 只會使整個國家的經濟惡化,其中辛巴威就是最好的例子。
: 老實說,因為我使傳統的研究作法而綁住,所以並非這就是真理,請大家不要誤會。
: 一般都是看實証的結果,或是一般理論模型的推論的結論作推論,因此也許
: 會有一種看圖說故事的感覺,也造就給人理論格格不入現實。
: 說了那麼多我仿造課本,建一個政府無限印鈔票的模型,來說明貨幣
: 與經濟成長率的關系。
: 利用一個簡單的SOLOW模型加入貨幣市場,來看。
: 假設整個經濟體系有以下幾個市場,其均衡條件分別如下:
: 商品市場均衡條件:
: dk/dt = sf(k)-nk k=K/L
: 貨幣市場均衡條件:
: G(Y,R)= m m=M/PL
: 資產市場的無套利條件
: R=f'(k)-pi
: 政府的貨幣供給行為:
: dM/dt/M = u
: 定義上述的符號 k為每人平均資本水準 s為邊際儲蓄率
: G(Y,R)為實質貨幣需求函數 R為名目利率
: pi為物價上漲率
: u政府貨幣供給經增加率。
: 這個模型導出的結果是貨幣供給增加率不影響k,故也不影響y。
: 因此我們作一個小小的修正,我們引入有貨幣進人生產函數,
: 假設Y=F(K,L,M/P) 因此 y=f(k,m) 其中m=M/PL
: 而且f1=df/dk f2=df/dm f12=f21=d(df/dk)/dm
: 引入上述模型後,其可以修改成:
: 商品市場均衡條件:
: dk/dt = sf(k,m)-nk k=K/L
: 貨幣市場均衡條件:
: G(Y,R)= m m=M/PL
: 資產市場的無套利條件
: R=f1(k,m)-pi
: 政府的貨幣供給行為:
: dM/dt/M = u
: 這個模型的結論是,如果u貨幣供給增加率增加,在假設sf1-n<0之下,
: 整個經濟體系在steady state的時候,產出y會下降。
: 因為我沒有設定平衡預算,體系的u貨幣供給增加率上升,M就會上升。
: 因而可以很符合 政府無限印鈔票的實例。在這個模型的一些結果中
: 只會看到經濟成長下降。也許第一個模型會有Tobin effect的效用
: 使產出上升。但是比較符合實証結論應該是下降!當然你也可以說
: 我用了不同模型,所以找出支持了我想要的結果,在這一點上
: 我並不加以否認!
--
: 據實証的結果有幾篇AER的文章,說明長期而言
: 貨幣供給增加率上升,對整個國家的經濟成長率是負相關。
: 當貨幣供給增加率上升,貨幣供給的水準一定上升,但對整個
: 國家長期的經濟成長率而言,卻未必是好事。
: 如果是短期的政策的話,實証是支持你的論點。
: 可是長期而言,大多都是不利於整個經濟体系。
: 因此很多經濟的政策才會在這中間作了很多取捨。
: 也就是到底貨幣供給控制,應該如何控制,有沒有法則可尋?
: 故而有很多貨幣供給的法則的產生。
: 實証結果:印錢會使短期的產出增加,但是長期而言對經濟成長是不利。
其實每個國家都有增加貨幣供給(印錢) 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增加貨幣供給的方法不外下列幾點:
賣政府公債 賺外匯換回本國貨幣 升降息(影響市場資金及民眾存款利息)
我的用意是:
目前央行 控制貨幣政策的方式是 調整利率 當景氣過熱時 升息
當景氣差時 降息(如現在時間點) 如果央行改為控制貨幣量 利率由市場決定
如果市場利率太高 提高(降低)貨幣供給 或是景氣不好時 提高貨幣供給
我認為提高貨幣供給的方式 直接印錢 發給人民 或弱勢族群
或是給政府(人民可減稅)
這樣的好處是 讓原本提高貨幣供給的受益者由有資金的人 轉到 全民大眾或弱勢族群
是否你可以請你用以上模式 經由數學來實證可不可行
: 並非是有利!很多的經濟政策都強調短期的作用,而非長期的經濟成長!
: 因為短期的經濟波動,使得整個社會陷入了不安。為了平撫這個不安,政府
: 應該有積極的作為!可是如果政府長期積極的印錢,在實証結果告訴我們
: 只會使整個國家的經濟惡化,其中辛巴威就是最好的例子。
: 老實說,因為我使傳統的研究作法而綁住,所以並非這就是真理,請大家不要誤會。
: 一般都是看實証的結果,或是一般理論模型的推論的結論作推論,因此也許
: 會有一種看圖說故事的感覺,也造就給人理論格格不入現實。
: 說了那麼多我仿造課本,建一個政府無限印鈔票的模型,來說明貨幣
: 與經濟成長率的關系。
: 利用一個簡單的SOLOW模型加入貨幣市場,來看。
: 假設整個經濟體系有以下幾個市場,其均衡條件分別如下:
: 商品市場均衡條件:
: dk/dt = sf(k)-nk k=K/L
: 貨幣市場均衡條件:
: G(Y,R)= m m=M/PL
: 資產市場的無套利條件
: R=f'(k)-pi
: 政府的貨幣供給行為:
: dM/dt/M = u
: 定義上述的符號 k為每人平均資本水準 s為邊際儲蓄率
: G(Y,R)為實質貨幣需求函數 R為名目利率
: pi為物價上漲率
: u政府貨幣供給經增加率。
: 這個模型導出的結果是貨幣供給增加率不影響k,故也不影響y。
: 因此我們作一個小小的修正,我們引入有貨幣進人生產函數,
: 假設Y=F(K,L,M/P) 因此 y=f(k,m) 其中m=M/PL
: 而且f1=df/dk f2=df/dm f12=f21=d(df/dk)/dm
: 引入上述模型後,其可以修改成:
: 商品市場均衡條件:
: dk/dt = sf(k,m)-nk k=K/L
: 貨幣市場均衡條件:
: G(Y,R)= m m=M/PL
: 資產市場的無套利條件
: R=f1(k,m)-pi
: 政府的貨幣供給行為:
: dM/dt/M = u
: 這個模型的結論是,如果u貨幣供給增加率增加,在假設sf1-n<0之下,
: 整個經濟體系在steady state的時候,產出y會下降。
: 因為我沒有設定平衡預算,體系的u貨幣供給增加率上升,M就會上升。
: 因而可以很符合 政府無限印鈔票的實例。在這個模型的一些結果中
: 只會看到經濟成長下降。也許第一個模型會有Tobin effect的效用
: 使產出上升。但是比較符合實証結論應該是下降!當然你也可以說
: 我用了不同模型,所以找出支持了我想要的結果,在這一點上
: 我並不加以否認!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Emma
at 2009-11-23T07:04
at 2009-11-23T07:04

By Selena
at 2009-11-24T16:16
at 2009-11-24T16:16
Related Posts
Re: 提出新論點--印錢來縮小貧富差距

By Olga
at 2009-11-20T13:34
at 2009-11-20T13:34
Re: 提出新論點--印錢來縮小貧富差距

By Rachel
at 2009-11-20T13:33
at 2009-11-20T13:33
Re: 提出新論點--印錢來縮小貧富差距

By Ula
at 2009-11-20T12:50
at 2009-11-20T12:50
從經濟看中國第072集--樊家忠:討論中國所得不均問題(上)

By Carol
at 2009-11-20T10:40
at 2009-11-20T10:40
Re: 提出新論點--印錢來縮小貧富差距

By Hardy
at 2009-11-20T04:23
at 2009-11-20T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