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三通? - 經濟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06-10-01T18:50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douglash (順從本能)》之銘言:
: ※ 引述《Redfield (唸書是很幸福的)》之銘言:
: 感謝Redfield兄提出來的新資訊 我的確是太快下了結論
: : 資訊需要更新
: : 第一、那些租稅優惠跟補貼開始有砍掉的動作了
: : 缺工(這很難想像…)、缺電的問題也慢慢浮現出來
: :    一星期總有一兩天限電,缺電時用柴油發電機也很貴的
: :        
: : 第二、就因為產業上下游的關連,所以西進往往是整個生產鏈外移
: : 反對三通的其中一種說詞,就是避免技術過去
: :    中國要三通,難道不會想得到台灣的技術嗎?
: :    你還用"如果技術領先的部分沒有過去…"的理由,很難說服人
: : 再看看《兩岸經濟統計月報》第 161 期:
: :    至於臺商投資行業2006年1-4月主要分佈於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
: :    產品製造業、化學材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精密、光學、醫療器材
: :    及鐘錶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金屬基本工業及金屬製品
: :    製造業,投資金額依序為5.37億美元(占總金額24.90%)、1.58億
: :    美元(占總金額7.31%)、1.50 億美元(占總金額6.94%)、1.20
: :    億美元(占總金額5.55%)、1.17億美元(占總金額5.44%)。
: :    (全文:http://www.chinabiz.org.tw/chang/Eco/161-2006-03/menu.htm
: 關於資訊的部分:
: 1. 以行業別來分 並不能反映出所謂"高科技"的部分
: 如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業 很多產品都已經進入低階量產階段
: 2. 如果大陸基本的投資環境不好 那三通豈不是更沒有阻擋的必要?
: 顯然這不是反對三通的有效理由: 如果廠商過去會死 又何必政府限制?
: 政治風險 投資風險等 並不是只有政府在看 企業的眼睛未必沒有政府雪亮
: 相對而言 技術較不密集的中小企業 比較有可能是缺乏資訊的一群
: 這些中小企業西進 風險高之外 對於台灣的中低階層就業的衝擊很大
: 而擁有領導技術的廠商 通常是有能力和誘因蒐集資訊者
: 且屬於資金和技術密集的產業 技術勞工移動能力高 較能隨著廠商移動
: 您的說明點出了另外一個疑問: 現在的限制西進 究竟是為了誰的利益?
: 如果是為了高科技的上市櫃公司 政府未必看得有它們清楚
: 就算有 提供資訊亦已足夠 又何必加以限制?
: 如果是為了台灣的勞工 12吋晶圓廠去不去大陸 和大部分的勞工未必休戚相關

針對這兩點,

1.前引文重點是要關注產業結構的變遷跟兩岸的競合關係
一如前面說的,農業也可以跟專利與科技有關

2.我已經說過,
 中國政府(不論中央或地方),要吸引你的資本、技術時,一開始什麼都說好

中國是個叢林,就跟股市一樣,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起,可以說自己有賺錢的不多
 台商在大陸求生存的過程,足夠寫成一冊厚厚的血淚史
 "如果炒股票不賺錢的話,不會有一堆人前仆後繼進場操作",你看到這種話作何感想?
 理論跟中國官方、媒體畫畫,你就真的覺得那塊餅若不好吃的話
 不會有一堆人搶著吃?

這本書值得一讀:《與龍共舞——中國十億顧客商機大解密》(天下雜誌)

: : 你自己都認為很難留了
: : 那就不要再用"如果技術領先的部分沒有過去"這樣的說詞
: 這裡要謝謝您指出我太快下了結論
: 要留住技術領先的廠商 的確是一個需要達成的假設
: 我想指出的是 限制西進對台灣政府而言 是一個部分替代投資環境改善的做法
: 也就是說 硬性阻擋廠商西進 會讓台灣政府沒有改善投資環境的誘因 但這只是駝鳥心態
: 如果大陸如您所說的環境惡劣則已 如果不是的話呢?
: 這可能就是為什麼 有很多台商已經在香港或新加坡掛牌籌資
: 因為在台灣籌資 資金技術都會被綁在台灣
: 另一方面 對於高科技產業"很難留" 我並沒有這麼說
: 就像幾天前的新聞 半導體曝光機設備廠商ASML要把研發中心設在台灣
: (http://www.rti.org.tw/News/NewsContentHome.aspx?NewsID=45893&t=1)
: 我想說的只是 與其宣稱西進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並加以限制
: 不如想想怎麼讓該留下的自願留下

不要老是做一廂情願的預設
為什麼目前政府只擋西進,不擋其他?
或者說,有什麼證據說明:沒有跟大陸三通,就沒有改善投資環境的誘因?
看你從頭到尾好像只有竹科那邊才夠資格稱為技術似的,你對"技術"有多少認識?
中國從台灣學走哪些技術,你知道嗎?
就拿你說的"技術領先部份",這部份的消長你掌握的夠清楚嗎?

回顧這幾個年頭,某種類型的論述蠻常見的:
一開始是"西進的只是傳統產業,我們還有 bluh bluh"
到"西進的只是低階代工,我們還有 bluh bluh"
"bluh bluh"的範圍越來越小,現在一看到所謂的"高科技產業"把XX設在台灣
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這樣的心態讓人看了難過

: : 這樣是在對一個需要質疑的地方做假設
: : 三通離不開政治風險
: : 有一份《大陸及兩岸經濟情勢報告1998~1999》(麥朝成)
: : 在第二章第十三頁底下:
: :   2.因應兩岸情勢,利用對台商一系列「依法施壓」措施對台灣形成「以商圍政」
: :    中共雖自1999年起開始開始「嚴打走私」,但自2000年台灣總統大選
: :    後,雖然中共官員強調是針對所有的加工貿易企業,但對台商之查緝
: :    頻率與範圍明顯加大,尤其中共將台商一分為二,欲針對不同立場台
: :    商採取不同政策:對「公開」支持陳水扁總統的台商或企業集團展開
: :    經貿鬥爭,進行「硬遏制」;另一方面,則維持過去一貫吸引台資、
: :    發展兩岸經貿的作法,進行「軟遏制」,意圖透過這些「以商圍政」
: :    的軟硬手段,迫使陳水扁鬆動台獨立場接受「一個中國」,同時迫使
: :    新政府加速兩岸全面「三通」,以及接受政治性議題談判。故台商在
: :    此時遭受中共較嚴密的「依法」查緝漏稅走私行動,實是因兩岸緊張
: :    對峙所無可避免的政治風險。
: : http://www.chinabiz.org.tw/chang/book/appendix87-88/menu.htm
: 關於政治風險 這的確是較不可預測的部分 也是台灣特別的concern
: 但還是那句老話....經濟部知道的 台積電未必不清楚
: 而與其讓廠商面對台灣國內和大陸境內的不確定性
: 附條件或給予確定的開放時程 可能會更好
: 就像台灣金融業要登陸 前提是必須簽署監理備忘錄 (MOU)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的涵義很寫實、深刻
而且你有把政府(or 國家)的利益跟企業的利益混為一談的傾向
區分兩者是政治經濟學的 ABC
連這個都搞不定,怎麼跟人談政策?

: : 這牽涉到生產合同模式的缺陷跟海關的裁量權
: : 說你走私(海關方面),或說你逃漏稅(國稅方面),也百口莫辯
: : 國稅好一點,最多罰錢;海關就可以先抓人了
: : 不過台商自己也是要負一部分責任:照理說,內銷跟外銷的倉庫要區隔,有人根本就不分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06-10-04T19:36
不過 美國拓荒時代 西部很危險
Ida avatar
By Ida
at 2006-10-07T00:51
航海時代 除了投資西方列強以外 全世界都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06-10-08T05:28
很危險 風險成本應該是可以估計的吧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06-10-10T09:17
並不是有風險就沒有投資價值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06-10-11T02:35
恩 多謝Redfield的指教
我對技術懂得的確少 但是我並沒有說"竹科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06-10-15T00:01
的技術才是技術" 也沒有那樣的意思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06-10-17T09:31
而到底什麼技術被學走 會違及"國家利益"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06-10-20T15:05
而不會損及"企業利益"呢?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06-10-25T03:48
而這個"外部性"有多大? 這個的確要請教您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06-10-28T13:50
另外 我的意思是"減少"誘因 並非"沒有"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06-10-30T13:49
多謝指正~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06-11-01T09:13
美國西部的危險和現在台灣西方的危險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06-11-03T20:10
會一樣嗎?

Parkin 的Economics解答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06-10-01T11:47
想請問有沒有人有呢? 我用書上附的KIT試過了,一直沒辦法註冊, 想請問有沒有人可以給我解答Orz -- 我在自己的頻道裡 恣肆地歌唱叫鬧 反正頻率不同的人 http://www.w ...

Convexity的重要性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06-09-30T20:26
※ 引述《warep (我不知道)》之銘言: : 請問Convexity : 在經濟分析中 : 有什麼重要性呢? : 在分析消費者選擇的時候 : 嚴格凸向原點的無異曲線 : 能保證和預算線只切於一點 : 能夠簡化分析 : 我只能用例子來說明 : 想要請問怎麼用更一般化的說法 : 來說明凸性的重要性呢? : 感 ...

Re: 三通?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06-09-30T18:21
※ 引述《Redfield (唸書是很幸福的)》之銘言: 感謝Redfield兄提出來的新資訊 我的確是太快下了結論 : 資訊需要更新 : 第一、那些租稅優惠跟補貼開始有砍掉的動作了 : 缺工(這很難想像…)、缺電的問題也慢慢浮現出來 :    一星期總有一兩天限電,缺電時用柴油發電機也很貴的 : ...

Re: 三通?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06-09-30T00:40
※ 引述《douglash (順從本能)》之銘言: : 大陸比台灣吸引力強的地方 在於勞工的價格與租稅優惠和補貼 : 而台灣強的地方 以高科技產業而言 在於較完整的上下游產業聚落 : 若是開放三通 未必會造成and#34;連根拔起and#34;的局面 : 由於產業上下游的關聯 如果技術領先的部分沒有過去 : ...

Re: 三通?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06-09-29T23:13
※ 引述《QnQ ()》之銘言: : ※ 引述《ianlin45 (Ian)》之銘言: : : 先不考慮政治上的角力(定位) : : 三通本身在經濟上來說 會有什麼影響呢? : : 看過前面的討論 但是好像沒有人解釋邏輯推導過程 : : 希望有淺顯易懂的說明 謝謝 : 三通當中 通郵電通航很直覺的是可以讓兩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