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鑑定報告左右成敗的討論 - 專利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08-12-23T18:31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yaudeh (我在竹北用3.5G上網)》之銘言:
: → hotwingking:micro大真的點出了嚴重的問題所在 當事人辯論主義卻加 12/21 19:03
: → hotwingking:入了技審官自為決定心證 不是反而使法官變事主了嘛? 12/21 19:04
: → hotwingking:如為上訴 上訴審一樣是事實審? 那上訴的技審官憑什麼
: → hotwingking:推翻一審技審官的決定? 制度到此還能怎麼玩下去?
: 就小弟所知,技審官並沒有自為決定心證的權責。
: 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 (民國 96 年 03 月 28 日公布 )
: 第 4 條
: 法院於必要時,得命技術審查官執行下列職務:
: 一、為使訴訟關係明確,就事實上及法律上之事項,基於專業知識對當事
: 人為說明或發問。
: 二、對證人或鑑定人為直接發問。
: 三、就本案向法官為意見之陳述。
: 四、於證據保全時協助調查證據。
: 也就是說,技審官主要的工作是整理爭點,協助法官行使闡明權,
: 技審官不是證人,也不是鑑定人,所以技審官說的話是沒有證據能力的。
: 而決定心證的工作仍是法官的權責,
: 所以沒有上訴審技審官推翻一審技審官的決定的問題。

我好奇的是 y大認為訴訟指揮權如何分
技審官的資料 列為判決的基礎 要先讓當事人辯論
但技審官的介入 又與判決無關 那問是問心酸的啊
當事人的勞力時間費用 法之所在呢
換言之 就是當事人已經夠烏盧賽了 還有一個和案情可能無關的人
在旁邊講一些有的沒的 這和邱老師的理論 根本茅頓

至於爭點 是雙方有爭執 而不是法院有爭執
法院爭執雙方不爭執的事 處分權主義何在
而且當事人雙方有失權效 技審官愛問就問
說真的有點糾問主義的色彩

至於辯論主義 重點在於當事人能否完全的攻擊防禦
技審官的重點在於法官無法自由心證 多了個人還是不能幫法官唸書
更何況技審官是否算專家都是問題 那法院的公正第三者地位增或減

個人認為法條並沒有那麼偉大 還闡明云云
說的白話 小孩都懂的
這條是說 當法官不懂時
可以命技審官叫
當事人雙方不要在說了 法官大人不懂 說白話一點
證人不要在上課了 法官大人不懂 說簡單一點
證人 當事人說的法官大人都不懂 技審官 你講一遍
技審官 你看當事人說的喇叭是樂器還是器官 不要害我法官大人鬧笑話

這樣的制度 有那麼偉大嗎





--
Tags: 專利

All Comments

今天主管跟我抱怨某同事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08-12-18T21:46
今天一大早主管跟我抱怨某同事(剛滿1年) 因為今天他請假 所以主管趁隙跑來跟我說 他覺得他的幾件案件處理的很不好,舉了一些例子來佐證 之後,又說最近投進來的履歷很多 如果他真的不改進 要把他FIRE 儘管我也覺得他說的話部分很同意 但是會趁人請假去跟別人亂說話的主管 讓我覺得很吃驚 1.如果他不好,你怎麼等 ...

台灣的訴訟案例@@

Una avatar
By Una
at 2008-12-15T14:28
各位大大抱歉打擾 小弟我因做論文的關係 需要查詢台灣近期的專利訴訟案 可是這幾天在網路上找的結果 卻都找不到 所以來貴版 有請板上神人指點小弟一條明路 感謝各位大大 andlt;(_ _)andgt; - ...

請教各位關於台灣案核駁的問題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08-12-12T17:49
請問板上各位先進..... 最近是否有遇過台灣審查委員先以進步性不符為由核駁..... 申復後同一審查委員又再以不符專利法第26條第2或3項為由核駁呢? 小的我最近就碰到一件.... 第一次申復完全沒有修改說明書或申請專利範圍..... 結果第二次審查意見通知書居然同一審查委員改以第26條核駁.... 實在令 ...

各國類似專利師執業範圍比較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08-12-11T19:31
專利師的職業範圍比較 台:台灣專利師 日:日本弁理士 英:UK Patent Attorney 德:Patentanwalt 法:Conseil en propriete industrielle 美L:Patent Lawyer 美A:Patent Agent 台 ...

鑑定報告不只司法院公告的專業機構鑑定能作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08-12-11T19:05
關於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事業發侵害著作權、商標權或專利權警告函案件之處理原則第3條第1項: 事業踐行下列確認權利受侵害程序之一,始發警告函者,為依照著作權法、商標法或專利法行使權利之正當行為: (一)經法院一審判決確屬著作權、商標權或專利權受侵害者。 (二)經著作權審議及調解委員會調解認定確屬著作權受侵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