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策略經理人的部位規模 - 財經

By Barb Cronin
at 2012-12-18T01:30
at 2012-12-18T01:30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are2 (R2)》之銘言:
: ※ 引述《kilrow (寬哥)》之銘言:
: : 小弟這兩天玩了一下策略經理人的 "部位規模" 功能
: : (雖說沒有自己寫的部位管理表現來得好)
: 可以請分享一下您的方法 該如何使用是正確的
: 最近cocoin看了很多PZ分享文 也都是在複利計算@@
: 我有點不懂大家對這個東西的定義到底是怎樣
: 好像都是在幫自己的回測績效不停擴張口數就叫PZ
相信大家都知道凌波大的名言吧
(不好意思,每次都要搬前輩的名言)
1. 當你獲利之後持艙規模是否會放大 (複利)
2. 當你虧損之後持倉規模是否會縮小 (不破產)
3. 你的系統是否有將"風險"量化,用以控制口數變動,
在不同市場亂度(熵,entropy)下,投入適當比例
4. 投入的資金越多, Drawdown % 會越相對"穩定"
簡言之就是 複利 + 不破產 => 贏要衝,輸要縮
小弟再細說一下這幾點給我的心得與幫助
市場對於我而言,就是時間與行情的結果
在波段交易裡,做到像 11月底至12月中這樣的行情
是一直都有機會的,而也因為這樣的行情,會使得 equity 增加
可是當這一波走出來之前或之後,會有大家所擔心的 "盤整"
或是說籌碼開始凌亂、黑手開始洗盤為下一次的波段時
也就是凌波大的名言"市場亂度(熵)"
沒人可以預測盤整何時會來,而重點也不會是單純的對與錯
所以才要順勢交易,當一個順勢系統,"參與"到盤整(或市場亂度高)時,
通常是吃幾次悶棍才會出頭的
我們就是要透過部位管理來做調節
這些顛坡是必然的,像是 ATR、標準差
之類的東西來當作是風險的考量值,進而調節部位
---
我們把賺到的錢,再滾進資金裡來增加口數
這個動作叫做 "再投資 (reinvestment)"
(感謝 SM 作者,點出這一點)
也就會有"可能的"複利效果(為何說可能,因為不一定都會是賺的嘛~)
當資金規模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是 PZ 的功勞,還是只是"再投資"的關係?
"再投資" 能不能只是單純的以 fix dollar 的方式去增加你的口數?
小弟以為 PZ 廣義來講,已經包含了 "再投資" 與 "資金風險管理"
時間和行情的結果,使得這個系統可以在這個市場賺到錢的時候
它可以增加口數,但並不是只是單純的把口數增加而已
是透過 PZ 的規則來增加口數
而這個規則是參考市場的亂度與風險
---
寫到這邊,並不是說加了 PZ 的系統,
就像是吃了無敵星星一樣,可以任何行情都橫衝直撞
小弟覺得它倒是像加命菇
讓系統立於不失效的地步
---
大大有問到小弟是如何應用的
再借一下凌波大的名言 "太細節的地方不要問"
點到為止的說法就是...
"在整體資金可承受之風險下,去決定每口能下的比例是多少"
---
結論:
1. "再投資(或複利)"不是單純的把口數放大而已
2. PZ要做的就是評估帳戶價值與風險來決定該進場多少部位
3. 不是說任何系統加了PZ就可以無敵或起死回生
先要條件是,這個系統必須是順勢交易(非多即空)
4. 要搞多策略不如先把單一策略搞好
策略不用太強,但基本能力是在系統導入PZ之前,
跑每個有波動的市場都能有相同的效果
別炮小弟阿,我也很容易受傷的 囧"
Position Sizing is the Key to Meeting Your Trading Objectives. XD
---
--
: ※ 引述《kilrow (寬哥)》之銘言:
: : 小弟這兩天玩了一下策略經理人的 "部位規模" 功能
: : (雖說沒有自己寫的部位管理表現來得好)
: 可以請分享一下您的方法 該如何使用是正確的
: 最近cocoin看了很多PZ分享文 也都是在複利計算@@
: 我有點不懂大家對這個東西的定義到底是怎樣
: 好像都是在幫自己的回測績效不停擴張口數就叫PZ
相信大家都知道凌波大的名言吧
(不好意思,每次都要搬前輩的名言)
1. 當你獲利之後持艙規模是否會放大 (複利)
2. 當你虧損之後持倉規模是否會縮小 (不破產)
3. 你的系統是否有將"風險"量化,用以控制口數變動,
在不同市場亂度(熵,entropy)下,投入適當比例
4. 投入的資金越多, Drawdown % 會越相對"穩定"
簡言之就是 複利 + 不破產 => 贏要衝,輸要縮
小弟再細說一下這幾點給我的心得與幫助
市場對於我而言,就是時間與行情的結果
在波段交易裡,做到像 11月底至12月中這樣的行情
是一直都有機會的,而也因為這樣的行情,會使得 equity 增加
可是當這一波走出來之前或之後,會有大家所擔心的 "盤整"
或是說籌碼開始凌亂、黑手開始洗盤為下一次的波段時
也就是凌波大的名言"市場亂度(熵)"
沒人可以預測盤整何時會來,而重點也不會是單純的對與錯
所以才要順勢交易,當一個順勢系統,"參與"到盤整(或市場亂度高)時,
通常是吃幾次悶棍才會出頭的
我們就是要透過部位管理來做調節
這些顛坡是必然的,像是 ATR、標準差
之類的東西來當作是風險的考量值,進而調節部位
---
我們把賺到的錢,再滾進資金裡來增加口數
這個動作叫做 "再投資 (reinvestment)"
(感謝 SM 作者,點出這一點)
也就會有"可能的"複利效果(為何說可能,因為不一定都會是賺的嘛~)
當資金規模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是 PZ 的功勞,還是只是"再投資"的關係?
"再投資" 能不能只是單純的以 fix dollar 的方式去增加你的口數?
小弟以為 PZ 廣義來講,已經包含了 "再投資" 與 "資金風險管理"
時間和行情的結果,使得這個系統可以在這個市場賺到錢的時候
它可以增加口數,但並不是只是單純的把口數增加而已
是透過 PZ 的規則來增加口數
而這個規則是參考市場的亂度與風險
---
寫到這邊,並不是說加了 PZ 的系統,
就像是吃了無敵星星一樣,可以任何行情都橫衝直撞
小弟覺得它倒是像加命菇
讓系統立於不失效的地步
---
大大有問到小弟是如何應用的
再借一下凌波大的名言 "太細節的地方不要問"
點到為止的說法就是...
"在整體資金可承受之風險下,去決定每口能下的比例是多少"
---
結論:
1. "再投資(或複利)"不是單純的把口數放大而已
2. PZ要做的就是評估帳戶價值與風險來決定該進場多少部位
3. 不是說任何系統加了PZ就可以無敵或起死回生
先要條件是,這個系統必須是順勢交易(非多即空)
4. 要搞多策略不如先把單一策略搞好
策略不用太強,但基本能力是在系統導入PZ之前,
跑每個有波動的市場都能有相同的效果
別炮小弟阿,我也很容易受傷的 囧"
Position Sizing is the Key to Meeting Your Trading Objectives. XD
---
--
Tags:
財經
All Comments

By Kama
at 2012-12-22T10:50
at 2012-12-22T10:50

By Mary
at 2012-12-25T05:27
at 2012-12-25T05:27

By Victoria
at 2012-12-27T05:14
at 2012-12-27T05:14

By Franklin
at 2012-12-30T03:59
at 2012-12-30T03:59

By Harry
at 2013-01-01T07:43
at 2013-01-01T07:43

By Dorothy
at 2013-01-02T19:34
at 2013-01-02T19:34

By Frederic
at 2013-01-06T08:40
at 2013-01-06T08:40

By Isabella
at 2013-01-07T14:32
at 2013-01-07T14:32

By Michael
at 2013-01-07T20:54
at 2013-01-07T20:54

By Odelette
at 2013-01-09T05:31
at 2013-01-09T05:31

By Zenobia
at 2013-01-13T13:58
at 2013-01-13T13:58

By Lauren
at 2013-01-16T11:13
at 2013-01-16T11:13
Related Posts
關於策略經理人的部位規模

By Callum
at 2012-12-17T15:53
at 2012-12-17T15:53
Fw: 二人創業的 台指期貨程式交易加強版

By Tracy
at 2012-12-15T05:08
at 2012-12-15T05:08
X-程式交易全紀錄12/13

By Adele
at 2012-12-13T20:53
at 2012-12-13T20:53
請問 深滬300 盤中即時報價

By James
at 2012-12-11T01:29
at 2012-12-11T01:29
關於策略經理人的部位規模

By Noah
at 2012-12-10T17:11
at 2012-12-10T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