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ETF和基金 - 投資

By Selena
at 2007-10-13T19:05
at 2007-10-13T19:0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ericwinner (接近期望失望)》之銘言:
: 最近上了Scott和Firsttrade的網站瀏覽了一下
: 發現美國發行的ETF種類也很多~
: 幾乎各種基金上熟悉的市場(東歐 拉美 北美 歐洲 房地產 物料 黃金 能源...)
: ETF也都有~
: 這就讓我想到~
: 如果是這樣的話
: 那買ETF就好啦 因為交割方便 手續費又很低廉~
: 要基金幹嘛?
: 後來才想到說
: 其實像是東歐好了 基金可能有經理人代為操盤 比較靈活
: 多頭時大漲 空頭時可以抗跌(理想狀況XD)
: 而ETF只是被動追蹤指數 所以跌時可能有比較大風險
: 所以 基金收的高額手續費是花在這裡
: 如果某基金經理人也被動放著其基金讓他追蹤指數而不加以理會
: 那真的是.....!#)_)*(&^$...
一般有經理人積極管理的共同基金,
總喜歡說自己的管理方式可以在多頭時漲得多、空頭時表現得抗跌,
但真正有做到有幾支??
我是指長期而言能夠持續做得追漲抗跌的基金能有幾支??
如果人類有那麼厲害、可以預測市場的未來,
那麼現在應該多得是像巴菲特或柯斯托蘭尼這樣的人,
而非只有少數幾個傳奇人物被我們當成神一樣崇拜。
連巴菲特和Peter Lynch本人都承認,
他們沒看過 -- 包括他們自己 -- 有哪個人可以長期有效預測市場的。
或許是廣告、行銷的手法夠高明,
很多人都相信積極管理的共同基金長期績效可以超越指數、打敗大盤、追漲抗跌,
然而事實證明這樣的基金實在太少太少了,
我們怎麼有把握自己買的基金將會是長期績效鶴立雞群的那支??
再者,
一般我們在台灣買得到的共同基金,尤其是股票型基金,
都有投資比重的限制 -- 規定現金部位最多不能超過多少比例,
這樣子就算基金經理人本領通天、可以預測市場變化,
他能做的事情又有多少??
他也不能變賣所有的股票、轉而持有現金啊!!
更何況前面已經說過的,
這世界上到底有沒有人可以長期有效地掌握市場都是個大問號,
怎能預期基金經理人可以動燭先機呢!?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拿美林環球資產配置那支基金來argue我,
因為那就是一支經理人可以自由調整股、債、現金比例的基金,
但我還是要回到最前面所說的,
即使經理人握有自由調配資產比例的彈性,
這樣的彈性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仍舊很難說,
畢竟沒人能保證他們的決策永遠是對的。
我們也可以來假設一個情況:
也許今天某檔基金的經理人看到市場即將反轉的訊號,
故而賣出股票、大幅提高現金比例,
但市場可能要好幾個月後才會真正轉向,
你是經理人的話你要忍受未來幾個月內績效輸給人家的壓力嗎??
如果每個投資人都短視近利、一天到晚只知道比績效,
你能夠承擔搞砸公司招牌的罪名嗎??
更何況市場是不是真的會如你所預期的反轉還不知道ㄌㄟ,
萬一那是一年之後才發生的事怎麼辦??
關於指數型基金〈包含這裡討論的ETF〉,
他就是單純地只追蹤一個指數、並依此買進一籃子股票,
由於是被動式的管理,所以不需要什麼成本。
記不記得
很多基金說他們的研究團隊每年都要參訪上百家公司,
養這些研究團隊不需要錢嗎??
這些人搭飛機不用買機票嗎??
你覺得這些錢是他們沿路化緣來的還是從我們的身上拿走??
如果他們真能夠幫我們找到好公司也就算了,
但事實證明、歷史證明、數據證明這樣的理想很少很少發生,
長期績效能夠打敗大盤的基金少之又少。
想講的講完了,下面補充幾件事情。
首先要澄清的是,
我沒有說一般積極管理的共同基金不能買,
買這些基金也是可以賺錢的,而且可能是賺大錢,
只是覺得太多人被他們的廣告和文宣迷惑,
尤其是那些長期績效超越大盤、能夠超漲又抗跌的謊言,
想把實際的情況拿出來談一談。
其次,剛剛提到美林環球資產配置,
我絕不是要詆毀他或者要替他做廣告,
純粹是剛好想到他、並以他為例,
希望不要有人多做猜想 ^_^
: 不過ETF的方便性真的很吸引人
: 隨時交割 真正達到不定期不定額的精神
: 不必受到傳統定期定額的日期限制 (當然如果跟投信直接買單筆也可以達到相同目的)
: 缺點可能就是利空時可能會跌很慘
: 但如果把投資時間拉長(5~15年) 加上每天去關心一下世界的總體經濟
: 報酬率其實可以比基金更好?
: 加上美股ETF空頭時還可放空(?)
: 不知道大家覺得如何?
--
: 最近上了Scott和Firsttrade的網站瀏覽了一下
: 發現美國發行的ETF種類也很多~
: 幾乎各種基金上熟悉的市場(東歐 拉美 北美 歐洲 房地產 物料 黃金 能源...)
: ETF也都有~
: 這就讓我想到~
: 如果是這樣的話
: 那買ETF就好啦 因為交割方便 手續費又很低廉~
: 要基金幹嘛?
: 後來才想到說
: 其實像是東歐好了 基金可能有經理人代為操盤 比較靈活
: 多頭時大漲 空頭時可以抗跌(理想狀況XD)
: 而ETF只是被動追蹤指數 所以跌時可能有比較大風險
: 所以 基金收的高額手續費是花在這裡
: 如果某基金經理人也被動放著其基金讓他追蹤指數而不加以理會
: 那真的是.....!#)_)*(&^$...
一般有經理人積極管理的共同基金,
總喜歡說自己的管理方式可以在多頭時漲得多、空頭時表現得抗跌,
但真正有做到有幾支??
我是指長期而言能夠持續做得追漲抗跌的基金能有幾支??
如果人類有那麼厲害、可以預測市場的未來,
那麼現在應該多得是像巴菲特或柯斯托蘭尼這樣的人,
而非只有少數幾個傳奇人物被我們當成神一樣崇拜。
連巴菲特和Peter Lynch本人都承認,
他們沒看過 -- 包括他們自己 -- 有哪個人可以長期有效預測市場的。
或許是廣告、行銷的手法夠高明,
很多人都相信積極管理的共同基金長期績效可以超越指數、打敗大盤、追漲抗跌,
然而事實證明這樣的基金實在太少太少了,
我們怎麼有把握自己買的基金將會是長期績效鶴立雞群的那支??
再者,
一般我們在台灣買得到的共同基金,尤其是股票型基金,
都有投資比重的限制 -- 規定現金部位最多不能超過多少比例,
這樣子就算基金經理人本領通天、可以預測市場變化,
他能做的事情又有多少??
他也不能變賣所有的股票、轉而持有現金啊!!
更何況前面已經說過的,
這世界上到底有沒有人可以長期有效地掌握市場都是個大問號,
怎能預期基金經理人可以動燭先機呢!?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拿美林環球資產配置那支基金來argue我,
因為那就是一支經理人可以自由調整股、債、現金比例的基金,
但我還是要回到最前面所說的,
即使經理人握有自由調配資產比例的彈性,
這樣的彈性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仍舊很難說,
畢竟沒人能保證他們的決策永遠是對的。
我們也可以來假設一個情況:
也許今天某檔基金的經理人看到市場即將反轉的訊號,
故而賣出股票、大幅提高現金比例,
但市場可能要好幾個月後才會真正轉向,
你是經理人的話你要忍受未來幾個月內績效輸給人家的壓力嗎??
如果每個投資人都短視近利、一天到晚只知道比績效,
你能夠承擔搞砸公司招牌的罪名嗎??
更何況市場是不是真的會如你所預期的反轉還不知道ㄌㄟ,
萬一那是一年之後才發生的事怎麼辦??
關於指數型基金〈包含這裡討論的ETF〉,
他就是單純地只追蹤一個指數、並依此買進一籃子股票,
由於是被動式的管理,所以不需要什麼成本。
記不記得
很多基金說他們的研究團隊每年都要參訪上百家公司,
養這些研究團隊不需要錢嗎??
這些人搭飛機不用買機票嗎??
你覺得這些錢是他們沿路化緣來的還是從我們的身上拿走??
如果他們真能夠幫我們找到好公司也就算了,
但事實證明、歷史證明、數據證明這樣的理想很少很少發生,
長期績效能夠打敗大盤的基金少之又少。
想講的講完了,下面補充幾件事情。
首先要澄清的是,
我沒有說一般積極管理的共同基金不能買,
買這些基金也是可以賺錢的,而且可能是賺大錢,
只是覺得太多人被他們的廣告和文宣迷惑,
尤其是那些長期績效超越大盤、能夠超漲又抗跌的謊言,
想把實際的情況拿出來談一談。
其次,剛剛提到美林環球資產配置,
我絕不是要詆毀他或者要替他做廣告,
純粹是剛好想到他、並以他為例,
希望不要有人多做猜想 ^_^
: 不過ETF的方便性真的很吸引人
: 隨時交割 真正達到不定期不定額的精神
: 不必受到傳統定期定額的日期限制 (當然如果跟投信直接買單筆也可以達到相同目的)
: 缺點可能就是利空時可能會跌很慘
: 但如果把投資時間拉長(5~15年) 加上每天去關心一下世界的總體經濟
: 報酬率其實可以比基金更好?
: 加上美股ETF空頭時還可放空(?)
: 不知道大家覺得如何?
--
All Comments

By Lucy
at 2007-10-14T01:24
at 2007-10-14T01:24

By Megan
at 2007-10-14T07:42
at 2007-10-14T07:42

By Una
at 2007-10-17T09:20
at 2007-10-17T09:20

By Susan
at 2007-10-17T23:39
at 2007-10-17T23:39

By Iris
at 2007-10-22T02:57
at 2007-10-22T02:57
Related Posts
請問一下ETF和基金

By Hardy
at 2007-10-13T18:25
at 2007-10-13T18:25
買到已關閉的基金

By Ethan
at 2007-10-13T18:24
at 2007-10-13T18:24
請問一下ETF和基金

By Iris
at 2007-10-13T17:52
at 2007-10-13T17:52
請問一下ETF和基金

By Noah
at 2007-10-13T17:27
at 2007-10-13T17:27
我們需要 FAQ

By Lydia
at 2007-10-13T17:25
at 2007-10-13T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