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存多少錢才能退休呢? - 理財
By Lucy
at 2020-12-26T20:28
at 2020-12-26T20:2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hellohero73 (神奇傑克)》之銘言:
: 好讀圖文版:https://hellohero73.blogspot.com/2020/10/blog-post.html
: 最後作者有提到,若你想要提早跟工作說掰掰達到完全的提前退休,且假設你的投資焦點
: 是股市投資(指數型ETF被動投資也算),那麼你的存款目標就是離職後每年開銷的25~35倍
: ,取決倍數依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而定,想快速粗略的算出完全提前退休的金額大約就是
: $$=〈你的年度開銷〉*30+〈額外的一次性開銷〉;如果你的退休投資重點是當包租公,
: 那麼完全提前退休的金額大約就是$$=年度必要所得÷現金報酬率。
(害羞的聲明:我這篇仍是閒聊文,沒有什麼理財知識。)
前文提到不少數字與算式,
但身為一個40歲以前就退休的人,容我分享一下不太一樣的生活心得。
(退休 = 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可是我從一開始就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了)
(所以我沒有真的退休,我指的是我投資年化報酬率 = 目前工作的年薪,
類似領兩份薪水的概念。)
(相信這裡的板友都懂得:我報酬讓人滿意,不會是因為報酬百分率高,
而是因為我本金龐大。)
記錄並精算自己的收支,當然是及早達成退休目的的方法之一。
但我有一個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從來沒有算過東西。
其實我不太清楚自己年薪的細節,
(因為工作上有很多繁瑣的額外細目收入,每年又不同,)
總等到報稅時才比較有感,
所以我對自己的年薪只有一個大概的概念。
而每年末總會有一點驚訝的發現:
為何我的銀行存款增長量幾乎等於我的年薪?
一種我根本是喝空氣過活的感覺。
但我食材都買有機,
娛樂生活也很豐富,
不是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苦行僧。
我認為我可以幾乎不花錢的原因是:我的音樂底子。
因為天生有音樂細胞,所以小時學鋼琴學得很充實很快樂(好吧我花了我媽媽的錢),
這份技能一直持續到現在,且應該會持續到死。
這世界上應該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比音樂陪伴我更久。
因為接觸音樂和節奏,導致我舞蹈細胞也跟著練起來,
一開始是光聽音樂就能跳出自己的舞(沒有模仿),
後來看網路影片來練技,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就能cover一支編舞。
再後來開始參加露天社交舞會。
(以上不用花錢。)
經常練舞,
所以不用去健身房,身材也維持得不錯。
肢體律動練起來後,
我不知不覺暗中加點一個攀岩的技能:
第一次參加拉繩團(台灣郊山,也不用花錢),
就技驚四座,紛紛問我以前是不是練過。
所以拉繩攀岩成了我很愛的冒險運動。
(然後有一個陌生山友曾問我:「你是不是會跳舞?」)
因為喜歡肢體藝術,於是鑑賞力也跟著練起來,
曾幸運被選入劇場寫手團,
看劇不用錢。
因為爬山拉繩,意外結交到很多程式設計師,
(對,宅宅愛爬山,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全台通況,)
聽他們在閒聊之中生出了一個以「資訊透明化」為主旨的社群與黑客松構想,
然後g0v就誕生了,
於是我開始跟著朋友參與社會運動(但其實只是去吃喝與見識)。
於是,彈琴、跳舞、攀岩、劇場、社會運動黑客松(含美食),
我的娛樂生活就滿了,還統統不用錢。
這一切都源自我從小接觸音樂。
不過,即使娛樂生活不用錢,
我還得有足夠的工作收入來增加本金。
那這該怎麼達成呢?
這我不太確定可否給出答覆。
容我暫時引用與一位年輕朋友的對話,
他看到我辦公室裡的鋼琴後,
說:
「音樂對我的人生也非常重要。
如果我將來有小孩,我一定讓他從小接觸音樂。」
(P.S. 這位朋友也投資ETF,但年紀小我一大截,所以當然還不能退休。)
我:「對,音樂是唯一能夠陪伴我一輩子的東西。」
他:「不只是陪伴,我覺得音樂還能讓人變聰明。」
這點我就不太確定了,但在我身上似乎是成功驗證的,
因為我小時候很蠢(我媽在日記上寫的,XD
不過她絕對沒有當我面這麼表示過,她總是誇獎我,)
所以我媽本以為就讓我平平凡凡健康長大就好。
但我自從學音樂後,
不僅小小年紀被某音樂系主任讚稱「未來之星」,
學校考試還都考一百分。(咦)
我媽沒錢栽培我正式學音樂,(只能當娛樂用,)
但至少那啟蒙機制很明顯,
我凡事思考都用音感與律動,
任何節奏不對的事物,我都有警覺。
(上述聽來很抽象,但在我感官裡很明確,只是我不容易用文字表達。)
但這沒有浪漫到可以延伸到我的物理能力(我目前工作是研發人員),
我看物理時完全沒有音樂圖像,甚至沒什麼直覺,
可以說我其實是沒有物理天賦的。
但為何我還聲稱這是我很喜歡的工作呢?
因為我本來就喜歡解難題、喜歡成就感,更喜歡團隊合作時的熱血感,
(上面這段過程是有音樂性與節奏性的,)
所以我還是很享受。
「喜歡解難題」是在我變聰明後,
還沒啟蒙時(= 我媽還認為我很蠢時XD),
我媽是放任我去田裡抓福壽螺卵來玩扮家家酒的,
從早玩到晚,沒有任何訓練。
(變聰明後,求知欲明顯變強,
我媽就不能放我玩了,必須提供更多資源來餵養我與滿足我。)
喔,還有,
更小的時候,
當我還不會說話、只會走路時,
我媽會給我好幾捲錄音帶(古老磁帶那種),
讓我自己使用放音機播放,
然後我就可以配著音樂跳舞一整個下午,不必去煩她。
所以,其實「跳舞」這能力,比我彈琴更早。
以上,正是我如何變聰明(才能找到收入不錯的工作)的過程。
仍跟音樂有關。
雖然板上各位都有些年紀,可能來不及翻轉人生,
但我朋友和我都很推薦「音樂育兒」,
你的孩子還有機會!XD
--
: 好讀圖文版:https://hellohero73.blogspot.com/2020/10/blog-post.html
: 最後作者有提到,若你想要提早跟工作說掰掰達到完全的提前退休,且假設你的投資焦點
: 是股市投資(指數型ETF被動投資也算),那麼你的存款目標就是離職後每年開銷的25~35倍
: ,取決倍數依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而定,想快速粗略的算出完全提前退休的金額大約就是
: $$=〈你的年度開銷〉*30+〈額外的一次性開銷〉;如果你的退休投資重點是當包租公,
: 那麼完全提前退休的金額大約就是$$=年度必要所得÷現金報酬率。
(害羞的聲明:我這篇仍是閒聊文,沒有什麼理財知識。)
前文提到不少數字與算式,
但身為一個40歲以前就退休的人,容我分享一下不太一樣的生活心得。
(退休 = 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可是我從一開始就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了)
(所以我沒有真的退休,我指的是我投資年化報酬率 = 目前工作的年薪,
類似領兩份薪水的概念。)
(相信這裡的板友都懂得:我報酬讓人滿意,不會是因為報酬百分率高,
而是因為我本金龐大。)
記錄並精算自己的收支,當然是及早達成退休目的的方法之一。
但我有一個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從來沒有算過東西。
其實我不太清楚自己年薪的細節,
(因為工作上有很多繁瑣的額外細目收入,每年又不同,)
總等到報稅時才比較有感,
所以我對自己的年薪只有一個大概的概念。
而每年末總會有一點驚訝的發現:
為何我的銀行存款增長量幾乎等於我的年薪?
一種我根本是喝空氣過活的感覺。
但我食材都買有機,
娛樂生活也很豐富,
不是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苦行僧。
我認為我可以幾乎不花錢的原因是:我的音樂底子。
因為天生有音樂細胞,所以小時學鋼琴學得很充實很快樂(好吧我花了我媽媽的錢),
這份技能一直持續到現在,且應該會持續到死。
這世界上應該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比音樂陪伴我更久。
因為接觸音樂和節奏,導致我舞蹈細胞也跟著練起來,
一開始是光聽音樂就能跳出自己的舞(沒有模仿),
後來看網路影片來練技,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就能cover一支編舞。
再後來開始參加露天社交舞會。
(以上不用花錢。)
經常練舞,
所以不用去健身房,身材也維持得不錯。
肢體律動練起來後,
我不知不覺暗中加點一個攀岩的技能:
第一次參加拉繩團(台灣郊山,也不用花錢),
就技驚四座,紛紛問我以前是不是練過。
所以拉繩攀岩成了我很愛的冒險運動。
(然後有一個陌生山友曾問我:「你是不是會跳舞?」)
因為喜歡肢體藝術,於是鑑賞力也跟著練起來,
曾幸運被選入劇場寫手團,
看劇不用錢。
因為爬山拉繩,意外結交到很多程式設計師,
(對,宅宅愛爬山,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全台通況,)
聽他們在閒聊之中生出了一個以「資訊透明化」為主旨的社群與黑客松構想,
然後g0v就誕生了,
於是我開始跟著朋友參與社會運動(但其實只是去吃喝與見識)。
於是,彈琴、跳舞、攀岩、劇場、社會運動黑客松(含美食),
我的娛樂生活就滿了,還統統不用錢。
這一切都源自我從小接觸音樂。
不過,即使娛樂生活不用錢,
我還得有足夠的工作收入來增加本金。
那這該怎麼達成呢?
這我不太確定可否給出答覆。
容我暫時引用與一位年輕朋友的對話,
他看到我辦公室裡的鋼琴後,
說:
「音樂對我的人生也非常重要。
如果我將來有小孩,我一定讓他從小接觸音樂。」
(P.S. 這位朋友也投資ETF,但年紀小我一大截,所以當然還不能退休。)
我:「對,音樂是唯一能夠陪伴我一輩子的東西。」
他:「不只是陪伴,我覺得音樂還能讓人變聰明。」
這點我就不太確定了,但在我身上似乎是成功驗證的,
因為我小時候很蠢(我媽在日記上寫的,XD
不過她絕對沒有當我面這麼表示過,她總是誇獎我,)
所以我媽本以為就讓我平平凡凡健康長大就好。
但我自從學音樂後,
不僅小小年紀被某音樂系主任讚稱「未來之星」,
學校考試還都考一百分。(咦)
我媽沒錢栽培我正式學音樂,(只能當娛樂用,)
但至少那啟蒙機制很明顯,
我凡事思考都用音感與律動,
任何節奏不對的事物,我都有警覺。
(上述聽來很抽象,但在我感官裡很明確,只是我不容易用文字表達。)
但這沒有浪漫到可以延伸到我的物理能力(我目前工作是研發人員),
我看物理時完全沒有音樂圖像,甚至沒什麼直覺,
可以說我其實是沒有物理天賦的。
但為何我還聲稱這是我很喜歡的工作呢?
因為我本來就喜歡解難題、喜歡成就感,更喜歡團隊合作時的熱血感,
(上面這段過程是有音樂性與節奏性的,)
所以我還是很享受。
「喜歡解難題」是在我變聰明後,
還沒啟蒙時(= 我媽還認為我很蠢時XD),
我媽是放任我去田裡抓福壽螺卵來玩扮家家酒的,
從早玩到晚,沒有任何訓練。
(變聰明後,求知欲明顯變強,
我媽就不能放我玩了,必須提供更多資源來餵養我與滿足我。)
喔,還有,
更小的時候,
當我還不會說話、只會走路時,
我媽會給我好幾捲錄音帶(古老磁帶那種),
讓我自己使用放音機播放,
然後我就可以配著音樂跳舞一整個下午,不必去煩她。
所以,其實「跳舞」這能力,比我彈琴更早。
以上,正是我如何變聰明(才能找到收入不錯的工作)的過程。
仍跟音樂有關。
雖然板上各位都有些年紀,可能來不及翻轉人生,
但我朋友和我都很推薦「音樂育兒」,
你的孩子還有機會!XD
--
All Comments
By Christine
at 2020-12-28T22:29
at 2020-12-28T22:29
By Olga
at 2020-12-30T23:26
at 2020-12-30T23:26
By Steve
at 2021-01-04T17:20
at 2021-01-04T17:20
By Noah
at 2021-01-08T09:59
at 2021-01-08T09:59
By James
at 2021-01-11T00:44
at 2021-01-11T00:44
By Valerie
at 2021-01-11T23:30
at 2021-01-11T23:30
By Tom
at 2021-01-16T13:11
at 2021-01-16T13:11
By John
at 2021-01-20T22:14
at 2021-01-20T22:14
By Edward Lewis
at 2021-01-21T11:39
at 2021-01-21T11:39
By James
at 2021-01-25T12:45
at 2021-01-25T12:45
By Kelly
at 2021-01-29T03:51
at 2021-01-29T03:51
By Michael
at 2021-01-30T12:30
at 2021-01-30T12:30
By Edith
at 2021-01-31T11:39
at 2021-01-31T11:39
By Oliver
at 2021-01-31T16:06
at 2021-01-31T16:06
By Ophelia
at 2021-02-01T17:22
at 2021-02-01T17:22
By Kristin
at 2021-02-03T15:29
at 2021-02-03T15:29
By Ivy
at 2021-02-06T17:03
at 2021-02-06T17:03
By Freda
at 2021-02-10T04:01
at 2021-02-10T04:01
By James
at 2021-02-11T21:10
at 2021-02-11T21:10
By Zora
at 2021-02-12T03:19
at 2021-02-12T03:19
By Rachel
at 2021-02-12T08:16
at 2021-02-12T08:16
By Todd Johnson
at 2021-02-13T12:12
at 2021-02-13T12:12
By Gary
at 2021-02-17T20:14
at 2021-02-17T20:14
By Queena
at 2021-02-19T13:33
at 2021-02-19T13:33
By Daniel
at 2021-02-23T13:48
at 2021-02-23T13:48
By George
at 2021-02-28T11:26
at 2021-02-28T11:26
By William
at 2021-03-01T11:21
at 2021-03-01T11:21
By Belly
at 2021-03-04T02:21
at 2021-03-04T02:21
By Belly
at 2021-03-05T01:00
at 2021-03-05T01:00
By Iris
at 2021-03-06T17:38
at 2021-03-06T17:38
By George
at 2021-03-09T16:39
at 2021-03-09T16:39
By Noah
at 2021-03-14T11:04
at 2021-03-14T11:04
By Wallis
at 2021-03-18T05:30
at 2021-03-18T05:30
By Hazel
at 2021-03-22T12:26
at 2021-03-22T12:26
By William
at 2021-03-23T13:28
at 2021-03-23T13:28
By Bennie
at 2021-03-27T06:13
at 2021-03-27T06:13
By Kama
at 2021-03-28T07:38
at 2021-03-28T07:38
By Blanche
at 2021-03-31T23:55
at 2021-03-31T23:55
By Wallis
at 2021-04-03T03:01
at 2021-04-03T03:01
By Freda
at 2021-04-03T05:34
at 2021-04-03T05:34
Related Posts
請問用嘉信購買空白支票公司合併後
By Valerie
at 2020-12-25T23:30
at 2020-12-25T23:30
要存多少錢才能退休呢?
By Jake
at 2020-12-25T10:49
at 2020-12-25T10:49
嘉信單次提款上限有改嗎?
By Jacky
at 2020-12-25T09:37
at 2020-12-25T09:37
Firstrade出金
By Puput
at 2020-12-25T00:27
at 2020-12-25T00:27
長期內扣費用造成的價值損失
By Hardy
at 2020-12-24T16:02
at 2020-12-24T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