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齊平:巴菲特為什麼看空所有貨幣 - 經濟

By Hedy
at 2010-05-17T08:21
at 2010-05-17T08:21
Table of Contents
http://blog.udn.com/ifengblog/4026593
“股神”巴菲特5月1日在股東年會上說,各國政府在金融危機後面臨的龐大赤字,讓他對
所有貨幣維持長期價值的能力感到悲觀,他說:“我看空所有貨幣。”
與此同時,美國民主黨提出的金融改革議案,在國會一再面對阻力,共和黨在否決議案時
,甚至提出了自家版本的金改議案,建議消減美國聯儲局的救市許可權,以免影響其獨立
角色。
兩件新聞,關注的其實是同一件事情:現在,在全球範圍內的各國流動性都太多了,始作
俑者就是美國。以美國為首的各國央行,為了“急救”因全球巨大泡沫破滅導致的金融海
嘯所造成的衰退,無不開足印鈔機,釋出大量貨幣。這相當於以製造一個新的巨大泡沫,
來對付舊泡沫破滅所產生的問題。所以,巴菲特看空所有貨幣,美國共和黨則質疑聯儲局
的獨立性。
為什麼會這樣?恐怕與貨幣政策作為中央銀行最重要的宏觀調控手段,通常存在著一些誤
區及面臨著若干制約有關。這些誤區制約,一部分已見諸傳統貨幣學的討論,但常為人忽
略,一部分則因這次金融海嘯而特別浮現出來。兩者均值得一評,才有利於透視當前經濟
問題的本質。
(一)任何貨幣政策都存在著時間的“滯後性”。貨幣當局如果因經濟形勢決定將貨幣政
策“從緊”或“從寬”,其效果通常會滯後一至兩年後才出現。舉例言之,為了救市,採
取寬鬆貨幣政策。救市效果如何,因必須考量其他因素,暫不置論,但其對物價則不免產
生膨脹壓力,然而物價一時卻不會上漲,須待12個月或18個月或更久一些,才會出現通膨
,如果要等見到CPI已明顯上漲才趕忙將貨幣政策從緊,便為時已晚。現在各國流動性普
遍偏多,物價卻仍多呈穩定,恐怕是時候未到。貨幣學中有一經典名言:貨幣政策總是來
得太遲與太猛,就是指往往看到物價迅猛上升才發覺貨幣太松了,這時又往往可能採取過
激的收縮手段。
(二)傳統貨幣政策的操作僅鎖定物價指數,而不太關注資產尤其是房市價格,而一般
CPI的統計也因技術問題不納入房地產價格。這在樓市未有泡沫時,沒有問題。但若樓市
已現泡沫,CPI卻仍相對穩定時,就像目前中國及其他類似國家的情況,貨幣政策若仍僅
考慮CPI就會出大問題。事實上,美國在後金融海嘯時代的政策已悄悄調整,將資產價格
與一般物價變化同時納入考慮。這樣做是對的。
(三)貨幣政策宜用於宏調而非微調。貨幣政策是一個宏觀調控手段,調控的物件都是宏
觀指標,如經濟增長、CPI、就業指標等。一調,它的效應就是全經濟層面的。房屋、教
育、醫療等都是個別產業,若出現問題,更多的應依賴微調手段,以樓市為例,可以採取
的政策如土地政策、金融信貸政策、租稅政策等。當然,如果樓價飆漲主因是來自流動性
太多的話,這即是宏觀問題,即須收緊貨幣政策。
(四)如果說過寬的貨幣政策與過緊的貨幣政策都是政策錯誤的話,那麼,一個普通發生
在各國貨幣當局身上的現象是,從寬的錯誤遠多於從緊的錯誤。因為決策者也是人,也都
有其自身的政治考量--從緊造成的衰退,其衝擊遠大於通常需在一、兩年後才發生的通膨
。
正是以上諸種原因,所以一個好的中央銀行往往被期待具有高度的專業性、獨立性,而其
領導人,更要具有超然無私的人格特質。可惜的是,美國的聯儲局近年的表現讓人擔心正
在失去這些素質,以致共和黨才會針對此點設計新的金改方案。更遺憾的是,美國聯儲局
因為擁有全球唯一的獨佔性的印鈔權而走上過度寬鬆貨幣政策的路,卻讓其他國家也有樣
學樣地走上了同一條路。巴菲特“看空所有貨幣”也就不足令人為異了。
(本文原載於最新一期《理財週刊》)
-----------------------------------------------------------------------------
昨天在文茜阿姨世界財經週報第一次看到本尊...
才發現他不是台灣人...@@"
不過他的個經教科書寫得實在不錯...
--
◣ ◢
<◢. .◣ 野ブタパワー ~~~
╰◥ @@ ◤ 注入!!
>
︱﹨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Kama
at 2010-05-21T05:14
at 2010-05-21T05:14

By Sarah
at 2010-05-22T09:59
at 2010-05-22T09:59

By Jake
at 2010-05-23T21:58
at 2010-05-23T21:58

By Andy
at 2010-05-28T02:10
at 2010-05-28T02:10
Related Posts
關於ECFA辯論的疑問

By Doris
at 2010-05-17T02:06
at 2010-05-17T02:06
信保基金的運作與實際現況

By Adele
at 2010-05-16T17:34
at 2010-05-16T17:34
[好文] 台灣淪為不義之島 (天下雜誌最新 …

By William
at 2010-05-16T13:30
at 2010-05-16T13:30
希臘債務問題

By Eden
at 2010-05-16T11:34
at 2010-05-16T11:34
[好文] 台灣淪為不義之島 (天下雜誌最新 …

By Todd Johnson
at 2010-05-16T02:31
at 2010-05-16T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