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推測 - 股票

By Isla
at 2020-03-16T00:21
at 2020-03-16T00:21
Table of Contents
以下淺見
先說疫苗方面,為什麼再怎麼快都要一年後才有辦法大規模接種,是因為許多疫苗產生的
嚴重副作用是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出來,總不能免除武漢肺炎,但是出現一堆去髓鞘神經病
變四肢癱瘓吧,所以除非殭屍病毒,否則疫苗不可能「緊急大規模接種」。
再來,美國現在消除恐慌的方式,其實是靠「選擇性大規模篩檢」,利用得來速篩檢站等
方式,大幅增加輕症感染比例,降低死亡率。如果美國可以把死亡率壓到1趴以下 (現在
約1.9%),那民眾的恐慌一定會減少很多。
最後,這波美股下跌和金融海嘯不一樣,目前下跌的20.6%大多來自於恐慌,而不像金融
海嘯開始時已經實在造成經濟傷害。疫情造成封城鎖國等等一定會傷害經濟,但如果之後
營收財報出來 (尤其扣除旅遊航空業)後減損只有30趴,和已經下跌的幅度其實差不多,
合乎預期,那股票就不一定會跌,甚至有上漲可能 (類似老巴對這波「恐慌海嘯」的看法
)。
※ 引述《skyprayer (SkyBotany)》之銘言:
: 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 應該會是朝 "適應" 而不是 "消滅" 武漢肺炎的趨勢走
: 因為全世界已經發生多國大規模擴散 且未有趨緩的狀況
: 病毒的疫苗開發速度和臨床實驗看起來趕不上病毒的擴散速度
: 另外就算疫苗研發了 接種率和疫苗取得 跟各國公衛系統還有國民經濟水準有關
: 並不可能像瘟疫公司的遊戲中 一但疫苗研發後 全世界就迅速獲得疫苗
: 就像是狂犬病疫苗在已開發國家很容易取得 但很多開發中國家還是只有大城市有
: 鄉下人被野生動物咬傷 往往也沒錢就醫
: 每年仍有5萬~6萬人死於狂犬病
: 特效藥的部分 病毒通常不像細菌 有特定的抗生素有直接的消滅效果
: 大多還是靠干擾病毒的合成或擴散 最後由自身的免疫系統解決
: 所以病毒的用藥 成效可能不如大眾想的那麼神奇 (不過還是會降低死亡率)
: 另外一樣面臨 世界國家 公衛和經濟水準的影響 用藥取得會有很大差異
: 為何1918年西班牙流感沒有對股市造成巨大衝擊?
: 因為那個年代 各國在醫療上的差距沒現在大
: 而且當時更多嚴重的傳染病本來就存在生活中
: 天花 小兒麻痺 麻瘋病.......
: 得西班牙流感症狀其實遠比不上面幾種疾病
: 所以社會很能適應這種天災
: (美國人那時平均壽命也只有50歲左右)
: 但近代 多數已開發國家已經幾十年沒有發生過類似重大的疫情
: (最多就是嚴重流感)
: 民眾對突然得到傳染病死亡的情況十分陌生 也因此感到恐懼
: 我們也生在人類平均壽命最長的年代
: 對於早逝這件事往往難以接受
: (但人類史上 99%時間 早逝才是普遍的)
: 理性來說 盡一定力量防堵疫情失效後
: 轉為協助各系統在民眾普遍染病後 仍能運作
: 這樣的模式對經濟衝擊應該會是最小的
: 但在已開發的國家中 用盡全力防堵疫情並挽救生命 才是多數民眾想要政府做的
: 也符合多數英雄或災難片的好結局
: 不過這樣的決策存在更大的風險
: 那就是盡全力可能還是無法防堵疫情
: (因為有時顧及 自由和人權的情況下 無法第一時間採用最強硬手段)
: 但前期所花的努力和措施 反而造成社會巨大衝擊 並且快速耗費資源和人力
: 導致連調整各系統在民眾普遍染病時 尚能正常運作的能力都失去
: 這時就會造成更大的崩壞和失控
: 這樣的災難型態 是經濟全球化後從未遇過的狀態
: 這情況正在發生中 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陸續封鎖國與國之間的往來
: 嘗試控制疫情
: 如果這方式早幾個星期進行 那麼成果應該可以像台灣或新加坡受到一定控制
: 可是現在看起來已經有點晚了
: 多數國家依照中國封城的過程和官方說法 推估封閉一個月有機會大量降低感染人數
: 但這個前提 非常有可能是有問題的
: 而且多數歐美國家做不到中國那樣的封鎖強度
: 如果封鎖超過一個月 對於重度仰賴世界貿易的已開發國家會是嚴重打擊
: 到時的決策無論怎麼做都會很為難 恐怕政治災難亦伴隨而來
: (很有可能幾年後回頭看 英國 日本的決策或許是某程度較佳的決定)
: 醫療和生活的系統崩潰 除了讓武漢肺炎重症者死亡率更高外
: 連帶其他重症患者死亡率也會飆高 某些國家地區甚至有機會引爆重大動亂
: 台灣周末的六個境外移入個案顯示台灣也將面臨艱難的選擇
: 國內防疫有效 但境外不斷的失控造成破口
: 台灣目前最大的防疫潛在破口會是 東南亞和日本
: 因為這些地區疫情很有可能處於極度低估狀態
: 又是台灣旅次十分頻繁往返的區域
: 如果是東南亞的移工意外染病進入
: 因為工作和工作場所的特性 恐怕會造成大規模的群聚感染
: (尤其是看護 更可能接觸體弱和年長者)
: 是否要擴大對出入境的管制 會是艱困的抉擇
: 但如果這兩個潛在破口沒有應對方案
: 出現單日兩位數的新增病例機會會越來越高.....
: ------
: 就股市來說 目前尚屬起跌階段中後期
: 所以會有幾波較大的反彈是很正常的
: 這時候利多利空解讀困難 多空各說各話
: 各種資訊也是混雜在一塊 令人難以摸索全貌
: 空手觀察 會是一個相對不會錯的決定
: 想要放空的 最好有相當的認知 操作經驗和風險控管能力
: 不然這個月應該是今年中最容易多空雙巴的月份
: (預估如果世界各地採更強硬狀態防疫而疫情還是失控 台股破9000後進入主跌段 )
--
先說疫苗方面,為什麼再怎麼快都要一年後才有辦法大規模接種,是因為許多疫苗產生的
嚴重副作用是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出來,總不能免除武漢肺炎,但是出現一堆去髓鞘神經病
變四肢癱瘓吧,所以除非殭屍病毒,否則疫苗不可能「緊急大規模接種」。
再來,美國現在消除恐慌的方式,其實是靠「選擇性大規模篩檢」,利用得來速篩檢站等
方式,大幅增加輕症感染比例,降低死亡率。如果美國可以把死亡率壓到1趴以下 (現在
約1.9%),那民眾的恐慌一定會減少很多。
最後,這波美股下跌和金融海嘯不一樣,目前下跌的20.6%大多來自於恐慌,而不像金融
海嘯開始時已經實在造成經濟傷害。疫情造成封城鎖國等等一定會傷害經濟,但如果之後
營收財報出來 (尤其扣除旅遊航空業)後減損只有30趴,和已經下跌的幅度其實差不多,
合乎預期,那股票就不一定會跌,甚至有上漲可能 (類似老巴對這波「恐慌海嘯」的看法
)。
※ 引述《skyprayer (SkyBotany)》之銘言:
: 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 應該會是朝 "適應" 而不是 "消滅" 武漢肺炎的趨勢走
: 因為全世界已經發生多國大規模擴散 且未有趨緩的狀況
: 病毒的疫苗開發速度和臨床實驗看起來趕不上病毒的擴散速度
: 另外就算疫苗研發了 接種率和疫苗取得 跟各國公衛系統還有國民經濟水準有關
: 並不可能像瘟疫公司的遊戲中 一但疫苗研發後 全世界就迅速獲得疫苗
: 就像是狂犬病疫苗在已開發國家很容易取得 但很多開發中國家還是只有大城市有
: 鄉下人被野生動物咬傷 往往也沒錢就醫
: 每年仍有5萬~6萬人死於狂犬病
: 特效藥的部分 病毒通常不像細菌 有特定的抗生素有直接的消滅效果
: 大多還是靠干擾病毒的合成或擴散 最後由自身的免疫系統解決
: 所以病毒的用藥 成效可能不如大眾想的那麼神奇 (不過還是會降低死亡率)
: 另外一樣面臨 世界國家 公衛和經濟水準的影響 用藥取得會有很大差異
: 為何1918年西班牙流感沒有對股市造成巨大衝擊?
: 因為那個年代 各國在醫療上的差距沒現在大
: 而且當時更多嚴重的傳染病本來就存在生活中
: 天花 小兒麻痺 麻瘋病.......
: 得西班牙流感症狀其實遠比不上面幾種疾病
: 所以社會很能適應這種天災
: (美國人那時平均壽命也只有50歲左右)
: 但近代 多數已開發國家已經幾十年沒有發生過類似重大的疫情
: (最多就是嚴重流感)
: 民眾對突然得到傳染病死亡的情況十分陌生 也因此感到恐懼
: 我們也生在人類平均壽命最長的年代
: 對於早逝這件事往往難以接受
: (但人類史上 99%時間 早逝才是普遍的)
: 理性來說 盡一定力量防堵疫情失效後
: 轉為協助各系統在民眾普遍染病後 仍能運作
: 這樣的模式對經濟衝擊應該會是最小的
: 但在已開發的國家中 用盡全力防堵疫情並挽救生命 才是多數民眾想要政府做的
: 也符合多數英雄或災難片的好結局
: 不過這樣的決策存在更大的風險
: 那就是盡全力可能還是無法防堵疫情
: (因為有時顧及 自由和人權的情況下 無法第一時間採用最強硬手段)
: 但前期所花的努力和措施 反而造成社會巨大衝擊 並且快速耗費資源和人力
: 導致連調整各系統在民眾普遍染病時 尚能正常運作的能力都失去
: 這時就會造成更大的崩壞和失控
: 這樣的災難型態 是經濟全球化後從未遇過的狀態
: 這情況正在發生中 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陸續封鎖國與國之間的往來
: 嘗試控制疫情
: 如果這方式早幾個星期進行 那麼成果應該可以像台灣或新加坡受到一定控制
: 可是現在看起來已經有點晚了
: 多數國家依照中國封城的過程和官方說法 推估封閉一個月有機會大量降低感染人數
: 但這個前提 非常有可能是有問題的
: 而且多數歐美國家做不到中國那樣的封鎖強度
: 如果封鎖超過一個月 對於重度仰賴世界貿易的已開發國家會是嚴重打擊
: 到時的決策無論怎麼做都會很為難 恐怕政治災難亦伴隨而來
: (很有可能幾年後回頭看 英國 日本的決策或許是某程度較佳的決定)
: 醫療和生活的系統崩潰 除了讓武漢肺炎重症者死亡率更高外
: 連帶其他重症患者死亡率也會飆高 某些國家地區甚至有機會引爆重大動亂
: 台灣周末的六個境外移入個案顯示台灣也將面臨艱難的選擇
: 國內防疫有效 但境外不斷的失控造成破口
: 台灣目前最大的防疫潛在破口會是 東南亞和日本
: 因為這些地區疫情很有可能處於極度低估狀態
: 又是台灣旅次十分頻繁往返的區域
: 如果是東南亞的移工意外染病進入
: 因為工作和工作場所的特性 恐怕會造成大規模的群聚感染
: (尤其是看護 更可能接觸體弱和年長者)
: 是否要擴大對出入境的管制 會是艱困的抉擇
: 但如果這兩個潛在破口沒有應對方案
: 出現單日兩位數的新增病例機會會越來越高.....
: ------
: 就股市來說 目前尚屬起跌階段中後期
: 所以會有幾波較大的反彈是很正常的
: 這時候利多利空解讀困難 多空各說各話
: 各種資訊也是混雜在一塊 令人難以摸索全貌
: 空手觀察 會是一個相對不會錯的決定
: 想要放空的 最好有相當的認知 操作經驗和風險控管能力
: 不然這個月應該是今年中最容易多空雙巴的月份
: (預估如果世界各地採更強硬狀態防疫而疫情還是失控 台股破9000後進入主跌段 )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Doris
at 2020-03-18T16:48
at 2020-03-18T16:48

By Belly
at 2020-03-22T16:31
at 2020-03-22T16:31

By Cara
at 2020-03-26T00:30
at 2020-03-26T00:30

By Sierra Rose
at 2020-03-26T15:13
at 2020-03-26T15:13

By Olga
at 2020-03-27T18:24
at 2020-03-27T18:24

By Emma
at 2020-03-30T02:16
at 2020-03-30T02:16

By Hedda
at 2020-04-01T21:21
at 2020-04-01T21:21

By Thomas
at 2020-04-05T01:29
at 2020-04-05T01:29

By Audriana
at 2020-04-06T17:02
at 2020-04-06T17:02

By Olive
at 2020-04-10T18:59
at 2020-04-10T18:59

By Ina
at 2020-04-12T21:25
at 2020-04-12T21:25

By Anthony
at 2020-04-16T06:16
at 2020-04-16T06:16

By Kyle
at 2020-04-17T19:45
at 2020-04-17T19:45

By Joseph
at 2020-04-21T12:15
at 2020-04-21T12:15

By Lydia
at 2020-04-23T20:43
at 2020-04-23T20:43

By Hedy
at 2020-04-25T01:18
at 2020-04-25T01:18

By Regina
at 2020-04-26T23:43
at 2020-04-26T23:43

By Lauren
at 2020-04-30T05:07
at 2020-04-30T05:07

By Rebecca
at 2020-05-03T07:21
at 2020-05-03T07:21

By Callum
at 2020-05-05T23:17
at 2020-05-05T23:17

By Iris
at 2020-05-06T08:02
at 2020-05-06T08:02

By Genevieve
at 2020-05-10T14:00
at 2020-05-10T14:00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0-05-11T01:02
at 2020-05-11T01:02

By Odelette
at 2020-05-15T19:50
at 2020-05-15T19:50

By Hardy
at 2020-05-17T18:15
at 2020-05-17T18:15

By Jacky
at 2020-05-19T10:12
at 2020-05-19T10:12

By Harry
at 2020-05-21T06:25
at 2020-05-21T06:25

By Heather
at 2020-05-25T03:51
at 2020-05-25T03:51

By Emma
at 2020-05-27T03:18
at 2020-05-27T03:18

By Genevieve
at 2020-05-27T10:02
at 2020-05-27T10:02

By Tristan Cohan
at 2020-05-28T17:16
at 2020-05-28T17:16

By Skylar Davis
at 2020-05-30T19:12
at 2020-05-30T19:12

By Ingrid
at 2020-06-02T18:06
at 2020-06-02T18:06

By Eartha
at 2020-06-06T10:21
at 2020-06-06T10:21

By Ethan
at 2020-06-07T08:05
at 2020-06-07T08:05

By Ingrid
at 2020-06-07T23:40
at 2020-06-07T23:40

By Vanessa
at 2020-06-10T01:29
at 2020-06-10T01:29

By Edwina
at 2020-06-14T18:46
at 2020-06-14T18:46

By Daph Bay
at 2020-06-15T00:26
at 2020-06-15T00:26

By Eden
at 2020-06-16T00:05
at 2020-06-16T00:05

By Dinah
at 2020-06-17T11:07
at 2020-06-17T11:07

By Quintina
at 2020-06-22T06:31
at 2020-06-22T06:31

By Donna
at 2020-06-22T11:34
at 2020-06-22T11:34

By Kelly
at 2020-06-26T06:28
at 2020-06-26T06:28

By Wallis
at 2020-06-30T08:33
at 2020-06-30T08:33

By Vanessa
at 2020-07-04T23:17
at 2020-07-04T23:17

By Blanche
at 2020-07-07T02:35
at 2020-07-07T02:35

By Victoria
at 2020-07-10T15:03
at 2020-07-10T15:03

By Sandy
at 2020-07-11T12:53
at 2020-07-11T12:53

By Joseph
at 2020-07-13T19:49
at 2020-07-13T19:49

By Lydia
at 2020-07-17T05:54
at 2020-07-17T05:54

By Sandy
at 2020-07-20T05:41
at 2020-07-20T05:41

By Lydia
at 2020-07-23T12:43
at 2020-07-23T12:43

By Candice
at 2020-07-27T06:41
at 2020-07-27T06:41

By Vanessa
at 2020-07-30T00:32
at 2020-07-30T00:32

By Daniel
at 2020-08-02T00:35
at 2020-08-02T00:35

By Callum
at 2020-08-02T13:22
at 2020-08-02T13:22

By Edith
at 2020-08-04T15:30
at 2020-08-04T15:30

By Iris
at 2020-08-08T13:25
at 2020-08-08T13:25

By Ophelia
at 2020-08-08T17:31
at 2020-08-08T17:31

By Irma
at 2020-08-12T12:10
at 2020-08-12T12:10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0-08-13T09:14
at 2020-08-13T09:14

By Connor
at 2020-08-16T05:43
at 2020-08-16T05:43

By Olive
at 2020-08-20T17:26
at 2020-08-20T17:26

By Hedwig
at 2020-08-22T19:13
at 2020-08-22T19:13

By Bennie
at 2020-08-25T23:30
at 2020-08-25T23:30

By Agatha
at 2020-08-27T21:17
at 2020-08-27T21:17

By Cara
at 2020-08-30T08:47
at 2020-08-30T08:47

By Bennie
at 2020-09-03T13:12
at 2020-09-03T13:12

By Kristin
at 2020-09-03T19:55
at 2020-09-03T19:55

By Yedda
at 2020-09-05T18:05
at 2020-09-05T18:05

By Aaliyah
at 2020-09-10T06:28
at 2020-09-10T06:28

By Victoria
at 2020-09-13T09:59
at 2020-09-13T09:59

By Linda
at 2020-09-16T08:12
at 2020-09-16T08:12

By Zanna
at 2020-09-19T17:06
at 2020-09-19T17:06

By Lauren
at 2020-09-23T10:37
at 2020-09-23T10:37

By Vanessa
at 2020-09-24T11:14
at 2020-09-24T11:14

By Catherine
at 2020-09-26T08:00
at 2020-09-26T08:00

By Annie
at 2020-09-27T21:26
at 2020-09-27T21:26

By Heather
at 2020-09-30T03:47
at 2020-09-30T03:47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0-10-01T00:56
at 2020-10-01T00:56

By Olga
at 2020-10-03T00:28
at 2020-10-03T00:28

By Annie
at 2020-10-06T15:08
at 2020-10-06T15:08

By George
at 2020-10-07T10:41
at 2020-10-07T10:41

By Lauren
at 2020-10-08T13:40
at 2020-10-08T13:40

By Agnes
at 2020-10-09T15:33
at 2020-10-09T15:33

By Todd Johnson
at 2020-10-10T23:55
at 2020-10-10T23:55

By Dinah
at 2020-10-11T09:31
at 2020-10-11T09:31

By Joseph
at 2020-10-12T21:31
at 2020-10-12T21:31

By Jack
at 2020-10-17T03:58
at 2020-10-17T03:58

By Sarah
at 2020-10-18T00:30
at 2020-10-18T00:30

By David
at 2020-10-21T03:03
at 2020-10-21T03:03

By Isla
at 2020-10-22T05:26
at 2020-10-22T05:26

By Puput
at 2020-10-26T01:31
at 2020-10-26T01:31

By Gary
at 2020-10-29T03:56
at 2020-10-29T03:56

By Edith
at 2020-10-31T14:03
at 2020-10-31T14:03

By Carol
at 2020-11-01T07:12
at 2020-11-01T07:12
Related Posts
到今天的一點小感想

By John
at 2020-03-16T00:16
at 2020-03-16T00:16
一位買股票永遠賠錢的男人

By Robert
at 2020-03-16T00:08
at 2020-03-16T00:08
分析美股道瓊目前的可能性

By Mason
at 2020-03-16T00:08
at 2020-03-16T00:08
讓你理解現在美國防疫觀有多麼"好"

By Donna
at 2020-03-16T00:01
at 2020-03-16T00:01
急了!李克強:企業只要還活著,就享受疫

By Skylar Davis
at 2020-03-15T23:48
at 2020-03-15T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