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此不彼 戳穿美元貶值的真相 - 投資

By Rachel
at 2011-04-22T23:43
at 2011-04-22T23:43
Table of Contents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11-04-22 11:18:09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0422/KDW9E4EIKCUSI.shtml
本周四(21日),美元刷新了2008年8月以來的低點,這種慢慢下跌路恐怕還沒有到盡頭。
打開美元季線圖,自2001年觸及121.02高位后便一路下跌不回頭,美元十年的下跌,不但
沒有令其霸權地位受到威脅,還給美國帶來了享不盡的好處,而那些美元債權國卻時常擔
憂美元貶值,財富的不斷縮水令這些國家暗暗叫苦。面對國際指責,美國毫無羞愧之色,
而這一切究竟藏著怎樣的秘密?
自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黃金轟然倒塌,美元站起來了!同時也為包括美國在內
的國家濫發貨幣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從此之后,美國在清除“金本位”障礙之后,濫發美元變成美聯儲樂此不彼的行為,美元
成為掠奪全球各國財富的工具,而這種肆無忌憚的行為背后,隱藏著怎樣的真相呢?
美國獨享“鑄幣稅”好處
首先,讓我們了解下鑄幣稅的含義。鑄幣稅,也稱為“貨幣稅”,指發行貨幣的組織或國
家,在發行貨幣并吸納等值黃金等財富后,貨幣貶值,使持幣方財富減少,發行方財富增
加的經濟現象。
簡單地講就是發行貨幣的收益。一張100美元的鈔票印刷成本也許只有1美元,但是卻能購
買100美元的商品,其中的99美元差價就是鑄幣稅,是政府財政的重要來源。
在美元成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背景下,全球貿易中的大多數商品均為美元計價,而各國
貿易結算就不得不用美元了。在這種條件下,美國享盡這種站著撿錢的好處,唯一能形成
對抗的歐元問世后,美國也是想盡辦法攻擊歐元,甚至不惜發動戰爭,即便殘根冷炙也不
想讓與歐元。
這種做法完全是為了維持美元獨霸格局,美國不想看到有能夠替代美元的貨幣出現,從而
令鑄幣稅的收益獨自納入囊中。
只需要開動印鈔機,向全球各國支付綠色的紙幣,就可以輕松地享受各國經濟發展帶來的
成果,這種不用付出任何代價的好處誰不想?
由此美元成為掠奪全球經濟文明發展成果的工具,即便美元債權人手中的財富不斷縮水、
全球經濟危機不斷上演,美國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斷印鈔猶如廁紙般廉價的美元。也
無怪美國前財政部長康納利“無恥”地說:“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問題。”
美元貶值促出口且減少債務
記得2010年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稱,未來5年將使美國出口翻一番,為美
國創造200萬個就業機會。要實現這個宏偉目標,除了產品質量過硬之外,美元貶值恐怕
是唯一的手段了。
面對國內勞動力市場疲軟,失業率高企,制造業低迷的狀況,奧巴馬總統加快了他的步伐
,奧巴馬變得異常忙碌,他不斷出訪印度、韓國、日本、巴西等經濟體,并簽訂貿易協定
,甚至不惜支持印度、巴西進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來贏得這些國家的貿易訂單。
美國作為農業、軍工、高科技等產品出口大國,美元貶值有助於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同時
還可以令其貿易逆差得到改善。
此外,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債務國家,美元貶值可以減少美國自身的債務,中國、日本及
英國等美國主要美債持有國賬面將不斷縮水,美國的債務也神不知鬼不覺地蒸發了。
事實上,像中國、日本等外匯儲備巨大的國家購買美國國債真是“冤大頭”,到頭來手上
捏著地可能就是猶如廢紙般的美元,而美國卻利用中國等國家的外匯儲備發展了國內經濟
。
這種邏輯是這樣的:中國等主要債權國向美國出口產品——美國發行美鈔享受產品帶來的
服務——中國等債權國得到美元(外匯儲備)——美國財政部向中國等兜售美債——美元(
外匯儲備)重新回流美國——為美國經濟增長帶來所需資金——美國繼續印鈔令美元貶值
——中國等手中的美債(價值用美元體現)不斷縮水。
由此可以看出,美元最後空手套白狼,不但得到了債權國的產品,還令其債務減少,這種
美事令美國政府興奮不已。
美國經濟低通脹的秘密
按照常理,美國濫發貨幣造成美元貶值,將引發美國國內通貨膨脹,甚至惡性通脹,然令
人不可思議的是,2010年中旬,美聯儲官員不斷釋放信號,表示美國將陷入通縮。
這種現象真是令人費解!然,我們想到美元是全球商品結算及儲備貨幣,就不難理解其中
緣由了。其實美元超額發行后,新幣很少國內流通,而通脹的根本原因是貨幣流通,只要
新幣不大量流通,通脹是不可能發生的。
同時,美聯儲發行的新幣70%流出美國,進入國際市場形成熱錢,進入新興經濟體國家尋
找投資機會。這也就是為什么發展中國家面臨通脹風險時,美國官員卻擔憂通縮風險。
此外,來自中國、東南亞等國家的低廉產品,為緩解美國通脹壓力起著一定作用。即便目
前全球通脹高企的情況下,美國通脹目標仍維持在2%以下的溫和水準。
(邱建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
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mail protected]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0422/KDW9E4EIKCUSI.shtml
本周四(21日),美元刷新了2008年8月以來的低點,這種慢慢下跌路恐怕還沒有到盡頭。
打開美元季線圖,自2001年觸及121.02高位后便一路下跌不回頭,美元十年的下跌,不但
沒有令其霸權地位受到威脅,還給美國帶來了享不盡的好處,而那些美元債權國卻時常擔
憂美元貶值,財富的不斷縮水令這些國家暗暗叫苦。面對國際指責,美國毫無羞愧之色,
而這一切究竟藏著怎樣的秘密?
自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黃金轟然倒塌,美元站起來了!同時也為包括美國在內
的國家濫發貨幣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從此之后,美國在清除“金本位”障礙之后,濫發美元變成美聯儲樂此不彼的行為,美元
成為掠奪全球各國財富的工具,而這種肆無忌憚的行為背后,隱藏著怎樣的真相呢?
美國獨享“鑄幣稅”好處
首先,讓我們了解下鑄幣稅的含義。鑄幣稅,也稱為“貨幣稅”,指發行貨幣的組織或國
家,在發行貨幣并吸納等值黃金等財富后,貨幣貶值,使持幣方財富減少,發行方財富增
加的經濟現象。
簡單地講就是發行貨幣的收益。一張100美元的鈔票印刷成本也許只有1美元,但是卻能購
買100美元的商品,其中的99美元差價就是鑄幣稅,是政府財政的重要來源。
在美元成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背景下,全球貿易中的大多數商品均為美元計價,而各國
貿易結算就不得不用美元了。在這種條件下,美國享盡這種站著撿錢的好處,唯一能形成
對抗的歐元問世后,美國也是想盡辦法攻擊歐元,甚至不惜發動戰爭,即便殘根冷炙也不
想讓與歐元。
這種做法完全是為了維持美元獨霸格局,美國不想看到有能夠替代美元的貨幣出現,從而
令鑄幣稅的收益獨自納入囊中。
只需要開動印鈔機,向全球各國支付綠色的紙幣,就可以輕松地享受各國經濟發展帶來的
成果,這種不用付出任何代價的好處誰不想?
由此美元成為掠奪全球經濟文明發展成果的工具,即便美元債權人手中的財富不斷縮水、
全球經濟危機不斷上演,美國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斷印鈔猶如廁紙般廉價的美元。也
無怪美國前財政部長康納利“無恥”地說:“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問題。”
美元貶值促出口且減少債務
記得2010年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稱,未來5年將使美國出口翻一番,為美
國創造200萬個就業機會。要實現這個宏偉目標,除了產品質量過硬之外,美元貶值恐怕
是唯一的手段了。
面對國內勞動力市場疲軟,失業率高企,制造業低迷的狀況,奧巴馬總統加快了他的步伐
,奧巴馬變得異常忙碌,他不斷出訪印度、韓國、日本、巴西等經濟體,并簽訂貿易協定
,甚至不惜支持印度、巴西進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來贏得這些國家的貿易訂單。
美國作為農業、軍工、高科技等產品出口大國,美元貶值有助於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同時
還可以令其貿易逆差得到改善。
此外,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債務國家,美元貶值可以減少美國自身的債務,中國、日本及
英國等美國主要美債持有國賬面將不斷縮水,美國的債務也神不知鬼不覺地蒸發了。
事實上,像中國、日本等外匯儲備巨大的國家購買美國國債真是“冤大頭”,到頭來手上
捏著地可能就是猶如廢紙般的美元,而美國卻利用中國等國家的外匯儲備發展了國內經濟
。
這種邏輯是這樣的:中國等主要債權國向美國出口產品——美國發行美鈔享受產品帶來的
服務——中國等債權國得到美元(外匯儲備)——美國財政部向中國等兜售美債——美元(
外匯儲備)重新回流美國——為美國經濟增長帶來所需資金——美國繼續印鈔令美元貶值
——中國等手中的美債(價值用美元體現)不斷縮水。
由此可以看出,美元最後空手套白狼,不但得到了債權國的產品,還令其債務減少,這種
美事令美國政府興奮不已。
美國經濟低通脹的秘密
按照常理,美國濫發貨幣造成美元貶值,將引發美國國內通貨膨脹,甚至惡性通脹,然令
人不可思議的是,2010年中旬,美聯儲官員不斷釋放信號,表示美國將陷入通縮。
這種現象真是令人費解!然,我們想到美元是全球商品結算及儲備貨幣,就不難理解其中
緣由了。其實美元超額發行后,新幣很少國內流通,而通脹的根本原因是貨幣流通,只要
新幣不大量流通,通脹是不可能發生的。
同時,美聯儲發行的新幣70%流出美國,進入國際市場形成熱錢,進入新興經濟體國家尋
找投資機會。這也就是為什么發展中國家面臨通脹風險時,美國官員卻擔憂通縮風險。
此外,來自中國、東南亞等國家的低廉產品,為緩解美國通脹壓力起著一定作用。即便目
前全球通脹高企的情況下,美國通脹目標仍維持在2%以下的溫和水準。
(邱建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
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mail protected]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All Comments

By Ina
at 2011-04-26T02:34
at 2011-04-26T02:34

By Zanna
at 2011-04-29T21:24
at 2011-04-29T21:24

By Kama
at 2011-04-30T20:36
at 2011-04-30T20:36

By Joseph
at 2011-05-02T08:30
at 2011-05-02T08:30

By Kumar
at 2011-05-04T03:40
at 2011-05-04T03:40

By Leila
at 2011-05-07T18:15
at 2011-05-07T18:15

By Frederic
at 2011-05-11T13:26
at 2011-05-11T13:26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1-05-13T03:31
at 2011-05-13T03:31

By Odelette
at 2011-05-16T05:07
at 2011-05-16T05:07

By Emma
at 2011-05-18T07:36
at 2011-05-18T07:36

By Iris
at 2011-05-21T15:14
at 2011-05-21T15:14

By Todd Johnson
at 2011-05-24T19:41
at 2011-05-24T19:41

By Edward Lewis
at 2011-05-25T16:08
at 2011-05-25T16:08

By Queena
at 2011-05-29T06:01
at 2011-05-29T06:01

By Sarah
at 2011-06-01T23:42
at 2011-06-01T23:42

By Susan
at 2011-06-03T11:50
at 2011-06-03T11:50

By Anthony
at 2011-06-06T08:02
at 2011-06-06T08:02

By Vanessa
at 2011-06-08T11:52
at 2011-06-08T11:52

By Skylar Davis
at 2011-06-12T11:19
at 2011-06-12T11:19

By Carol
at 2011-06-16T14:55
at 2011-06-16T14:55

By Tom
at 2011-06-17T19:33
at 2011-06-17T19:33

By Hedda
at 2011-06-22T07:03
at 2011-06-22T07:03

By Hamiltion
at 2011-06-26T03:00
at 2011-06-26T03:00

By Ingrid
at 2011-06-29T17:09
at 2011-06-29T17:09

By Dinah
at 2011-07-02T19:01
at 2011-07-02T19:01

By Olga
at 2011-07-05T04:29
at 2011-07-05T04:29

By John
at 2011-07-06T02:50
at 2011-07-06T02:50

By Liam
at 2011-07-06T08:02
at 2011-07-06T08:02

By Carol
at 2011-07-09T07:40
at 2011-07-09T07:40

By Xanthe
at 2011-07-12T11:40
at 2011-07-12T11:40

By Thomas
at 2011-07-15T17:24
at 2011-07-15T17:24

By Oliver
at 2011-07-17T04:58
at 2011-07-17T04:58

By Elizabeth
at 2011-07-17T22:26
at 2011-07-17T22:26

By Margaret
at 2011-07-21T19:21
at 2011-07-21T19:21

By Gary
at 2011-07-25T07:08
at 2011-07-25T07:08

By Hardy
at 2011-07-28T06:19
at 2011-07-28T06:19

By Connor
at 2011-07-28T14:42
at 2011-07-28T14:42

By Xanthe
at 2011-08-01T23:02
at 2011-08-01T23:02

By Joe
at 2011-08-05T12:10
at 2011-08-05T12:10

By Skylar Davis
at 2011-08-06T05:00
at 2011-08-06T05:00
Related Posts
有沒有理財,長期下來真的差很大

By Quanna
at 2011-04-22T21:06
at 2011-04-22T21:06
台幣升破29 央行雙招守匯

By Joe
at 2011-04-22T14:57
at 2011-04-22T14:57
有沒有理財,長期下來真的差很大

By Frederica
at 2011-04-22T14:54
at 2011-04-22T14:54
金價飆 銀行金塊賣翻

By Caroline
at 2011-04-22T14:49
at 2011-04-22T14:49
史上最暢銷 笑鴗鳥、生肖銀幣50萬枚賣光

By Ula
at 2011-04-22T14:43
at 2011-04-22T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