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外匯流動性 - 經濟

By Hedwig
at 2006-08-06T13:55
at 2006-08-06T13:55
Table of Contents
高外匯儲備並非高枕無憂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旭敏
2006年3月29日 星期三
意料之中。8537億美元——中國截至2月末的外匯儲備總額。如果中國媒體日前刊登的這個數據被央行確認,這意味著中國外匯儲備,這個數據此前一般都是按季度或按年公布。
如以千元美鈔堆積,目前的中國外匯儲備已相當於五個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如無意外,中國外匯儲備短期內仍將維持目前的增速。
但是,巨額的外匯儲備並不等於中國經濟就可高枕無憂,高額的外匯儲備不僅累積了巨大的匯率風險,增加了中國配置這些資金的難度,還增加了央行和外管局管理國內各個微觀主體的外匯管理難度,只要稍有不慎,前功盡棄不說,整個國民經濟的風險將暴露於外。
不錯,中國巨額外匯儲備,表面上是為國民經濟安全構成了一道堅固的「萬裡長城」,即使中國今後資本管制放松,國家經濟出現波動,國際投機力量對中國有所覬覦,也會投鼠忌器,而不敢輕舉妄動。
中國外匯儲備的強大,還增強了中國國際話語權的籌碼,在目前美國經濟「雙赤字」居高不下、中國外匯儲備繼續高速增長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將會替代日本成為美國國債的最大買家,從而對美國金融市場收益率曲線產生影響,即使美國堅持通過貿易或者匯率大棒對中國經濟指手劃腳,也會考慮對美國自身經濟的影響。
雖然目前各方對中國外匯儲備數量看法多有分歧,但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的姿態是:「如果相似國家外債水平不同、FDI總存量水平不同,外匯儲備可能也不同。從人均尺度來看,中國的外匯儲備是不高的。」他在日前一論壇作了明確的表示。
從技術看,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實際上是對居民、企業、銀行以及政府的外幣負債,在目前中國日益放松資本管制的情況下,一旦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逆轉,或中國經濟出現波動,這些部門在利益誘惑下,其中的一部分肯定會爭相將手中本幣換成外幣,從而可能釀成金融危機或金融風險。
從結構上看,中國外匯儲備數量並不樂觀。截至去年9月末,中國外債余額已達2,674.58億美元,其中短期外債余額就為1,439.72億美元, 如果加上外資企業歷年在中國滾存的利潤,和一些流動性較好的國際收支項目對應的金額,以及近年來流入中國短期套利的「國際熱錢」, 這些可能見風使舵的外匯資金數量就非常可觀。
除了安全性、收益性外,中國在配置這些外匯儲備時,還一定要注意流動性。千萬不要迫於一時壓力,而聽從此前一些經濟學家和大行人士的建議去買一些戰略物資。畢竟,資金的流動性遠高於物資的流動性。如果一旦資金期限不能匹配,金融風險也將接踵而至。
1998年的韓國、印度尼西亞金融危機就是前車之鑒,從外匯儲備看,這兩個國家當時應該足以應付外逃資本,但是由於這兩個國家的外匯儲備流動性太差,從而導致整個國家的金融市場失守。
目前中國正逐步放寬資本管制、國際收支壓力仍未解除,國民經濟外部環境日益復雜,中國宏觀管理當局不能沉醉於高外匯儲備的虛榮,應密切關注企業,部門, 銀行、國家等各層次主體貨幣錯配狀況, 監控所有的外幣貸款外債狀況, 以及銀行客戶的外幣資金缺口, 未雨綢繆,為中國經濟構築一個實實在在的「萬裡長城。」
想請問一下:畢竟,資金的流動性遠高於物資的流動性。如果一旦資金期限不能匹配,金融風險也將接踵而至。
可否舉例呢? 還有可否說明一下韓國 印度的例子
--
--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旭敏
2006年3月29日 星期三
意料之中。8537億美元——中國截至2月末的外匯儲備總額。如果中國媒體日前刊登的這個數據被央行確認,這意味著中國外匯儲備,這個數據此前一般都是按季度或按年公布。
如以千元美鈔堆積,目前的中國外匯儲備已相當於五個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如無意外,中國外匯儲備短期內仍將維持目前的增速。
但是,巨額的外匯儲備並不等於中國經濟就可高枕無憂,高額的外匯儲備不僅累積了巨大的匯率風險,增加了中國配置這些資金的難度,還增加了央行和外管局管理國內各個微觀主體的外匯管理難度,只要稍有不慎,前功盡棄不說,整個國民經濟的風險將暴露於外。
不錯,中國巨額外匯儲備,表面上是為國民經濟安全構成了一道堅固的「萬裡長城」,即使中國今後資本管制放松,國家經濟出現波動,國際投機力量對中國有所覬覦,也會投鼠忌器,而不敢輕舉妄動。
中國外匯儲備的強大,還增強了中國國際話語權的籌碼,在目前美國經濟「雙赤字」居高不下、中國外匯儲備繼續高速增長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將會替代日本成為美國國債的最大買家,從而對美國金融市場收益率曲線產生影響,即使美國堅持通過貿易或者匯率大棒對中國經濟指手劃腳,也會考慮對美國自身經濟的影響。
雖然目前各方對中國外匯儲備數量看法多有分歧,但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的姿態是:「如果相似國家外債水平不同、FDI總存量水平不同,外匯儲備可能也不同。從人均尺度來看,中國的外匯儲備是不高的。」他在日前一論壇作了明確的表示。
從技術看,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實際上是對居民、企業、銀行以及政府的外幣負債,在目前中國日益放松資本管制的情況下,一旦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逆轉,或中國經濟出現波動,這些部門在利益誘惑下,其中的一部分肯定會爭相將手中本幣換成外幣,從而可能釀成金融危機或金融風險。
從結構上看,中國外匯儲備數量並不樂觀。截至去年9月末,中國外債余額已達2,674.58億美元,其中短期外債余額就為1,439.72億美元, 如果加上外資企業歷年在中國滾存的利潤,和一些流動性較好的國際收支項目對應的金額,以及近年來流入中國短期套利的「國際熱錢」, 這些可能見風使舵的外匯資金數量就非常可觀。
除了安全性、收益性外,中國在配置這些外匯儲備時,還一定要注意流動性。千萬不要迫於一時壓力,而聽從此前一些經濟學家和大行人士的建議去買一些戰略物資。畢竟,資金的流動性遠高於物資的流動性。如果一旦資金期限不能匹配,金融風險也將接踵而至。
1998年的韓國、印度尼西亞金融危機就是前車之鑒,從外匯儲備看,這兩個國家當時應該足以應付外逃資本,但是由於這兩個國家的外匯儲備流動性太差,從而導致整個國家的金融市場失守。
目前中國正逐步放寬資本管制、國際收支壓力仍未解除,國民經濟外部環境日益復雜,中國宏觀管理當局不能沉醉於高外匯儲備的虛榮,應密切關注企業,部門, 銀行、國家等各層次主體貨幣錯配狀況, 監控所有的外幣貸款外債狀況, 以及銀行客戶的外幣資金缺口, 未雨綢繆,為中國經濟構築一個實實在在的「萬裡長城。」
想請問一下:畢竟,資金的流動性遠高於物資的流動性。如果一旦資金期限不能匹配,金融風險也將接踵而至。
可否舉例呢? 還有可否說明一下韓國 印度的例子
--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By Wallis
at 2006-08-09T01:52
at 2006-08-09T01:52

By Edward Lewis
at 2006-08-12T18:47
at 2006-08-12T18:47

By Rosalind
at 2006-08-17T07:08
at 2006-08-17T07:08
Related Posts
lagrange

By Jack
at 2006-08-05T17:21
at 2006-08-05T17:21
Mankiw的經濟學參考書

By Olive
at 2006-08-05T14:19
at 2006-08-05T14:19
強勢美元政策

By Lydia
at 2006-08-05T03:43
at 2006-08-05T03:43
lagrange

By Catherine
at 2006-08-05T00:36
at 2006-08-05T00:36
lagrange

By Edith
at 2006-08-05T00:11
at 2006-08-05T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