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列呆帳損失的問題 - 所得稅

By Bennie
at 2008-08-13T03:34
at 2008-08-13T03:34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diepeople (改變命運)》之銘言:
: 最近碰到一個問題
: A.營利事業提列壞帳是依照應收的1%提列的
: 但是稅法上又有一條是說
: B."前三年度依法得列報實際發生呆帳之比率平均數"
: 以上這條我就不太懂 若我要申報97年的所得稅
: 各年度申報的數字如下壞帳損失 94年 100,000
: 95年 200,000
: 96年 300,000
: 所以 我97年可以申報的壞帳損失就是(100,000+200,000+300,000)/3=200,000
: 這條的意涵是這樣嗎?
: 那 "1% 的限額" 跟 "前三年平均數" 這2種上限可以一起合併計算嗎?
: 還是說 只能擇一計算之?
原則上,稅法是規定 備抵壞帳可依 應收的1%提列。但如果前三年的實際發生
呆帳金額 都遠大於 應收的1% 那麼才可以採取 前三年度依法得列報實際發生
呆帳之平均數 來提列備抵呆帳 (我印象是這樣~~若版上列有高人知道,
歡迎指正)
: 看完法條實在還是很模糊 ~~ ><
--
: 最近碰到一個問題
: A.營利事業提列壞帳是依照應收的1%提列的
: 但是稅法上又有一條是說
: B."前三年度依法得列報實際發生呆帳之比率平均數"
: 以上這條我就不太懂 若我要申報97年的所得稅
: 各年度申報的數字如下壞帳損失 94年 100,000
: 95年 200,000
: 96年 300,000
: 所以 我97年可以申報的壞帳損失就是(100,000+200,000+300,000)/3=200,000
: 這條的意涵是這樣嗎?
: 那 "1% 的限額" 跟 "前三年平均數" 這2種上限可以一起合併計算嗎?
: 還是說 只能擇一計算之?
原則上,稅法是規定 備抵壞帳可依 應收的1%提列。但如果前三年的實際發生
呆帳金額 都遠大於 應收的1% 那麼才可以採取 前三年度依法得列報實際發生
呆帳之平均數 來提列備抵呆帳 (我印象是這樣~~若版上列有高人知道,
歡迎指正)
: 看完法條實在還是很模糊 ~~ ><
--
Tags:
所得稅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取消軍教免稅 賦改會本周重頭戲

By Iris
at 2008-08-11T21:58
at 2008-08-11T21:58
提列呆帳損失的問題

By Agatha
at 2008-08-11T20:21
at 2008-08-11T20:21
逾期退稅,一般都多久會退稅?

By Sarah
at 2008-08-11T16:00
at 2008-08-11T16:00
未僱用員工 民宿五房內適用住家房屋稅

By Olivia
at 2008-08-09T16:40
at 2008-08-09T16:40
退稅

By Yuri
at 2008-08-07T17:35
at 2008-08-07T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