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美國通貨膨脹 - 股票

By Mary
at 2018-12-09T17:04
at 2018-12-09T17:04
Table of Contents
Hi 版上大家安安
上次發了一篇心得後,信箱裡面多了蠻多信,也讓我認識有趣的人XD
說好有機會要分享總經的東西,希望能對版上投資人有幫助,有任何想法也可以討論(或
許可以讓我得到新的想法)。
這次要分享的東西是有關「通貨膨脹」,大家都知道自2015年底起開始啟動升息循環,目
前的聯邦基金利率已經從0.25%來到2.25%,如果本月聯準會一如市場預期升息,則會使聯
邦基金利率來到2.5%。
https://i.imgur.com/3VvsbKO.jpg
聯準會的核心目標是要盡可能讓景氣擴張的時間延長,達到核心目標的方式有2個:
1. 充分就業(低失業率)
2. 對抗通貨膨脹(物價穩定)
而目前就業狀況相當緊俏,失業率來到歷史低點,根據經濟理論中的飛利浦曲線應該要伴
隨高通貨膨脹,然而當前卻未見高通貨膨脹反而還有通縮疑慮,不過飛利浦曲線平坦化的
成因不是這篇要分享的東西,只要知道目前處在低失業率極低通膨的狀況就好。
如果通膨沒有上行的壓力,那麼聯準會就沒有必要大幅升息,加上目前除了升息外還有每
個月500億美元的縮表,事實上全球經濟體歷史上沒有經歷過這樣的狀況,說是聯準會在
做一個實驗也不為過,這個實驗只能成功,一旦失敗全球陷入衰退的機率會大大提高,這
也是為什麼聯準會越來越謹慎的主要原因,升息太快會讓金融市場爆掉,升息太慢則會讓
未來貨幣政策的空間不足,充分的流動性就像是吃藥一樣,雖然有效但不能一直吃,不然
以後真的要吃藥的時候就沒用了。
所以以鮑威爾為首的聯準會升息依據主要就是通貨膨脹率,首要觀察指標就是核心PCE,
順帶一提,葉倫時代的聯準會是以失業率為升息主要依據呦。PCE是美國個人支出的狀況
,所謂的核心(core)是因為物價裡面有一些東西價格波動大,如果不把這些價格波動大的
商品去除(食品跟能源),物價看起來會有很大的波動性,去除掉食品跟能源的PCE就叫做
核心PCE。
目前美國的核心PCE自今年7月以來持續碰到聯準會設定的2%目標,這也堅定了聯準會升息
的信心,然而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因為即便是核心PCE當中仍然有其他因素需要考量,
所以接下來就要進入今天分享的重點。
根據聯邦儲備銀行舊金山分行在11月26日所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標題是
「Has Inflation Sustainably Reached Target?」
有興趣的可以直接估狗,有完整的PDF可以看,我簡單摘要裡面的重點就好。
首先這篇研究報告指出,核心PCE物價指數裡面又可以在分成循環性因子(Cyclical)跟非
循環性因子(acyclical),所謂的循環性因子就是指那些受到景氣循環影響的通膨因素,
景氣好的時候通膨自然高,景氣差時通膨就低,一般而言除非受到政策因素影響,否則循
環性因子的通膨因素都相當穩定。
https://i.imgur.com/RiL5kGC.jpg
而循環性因子跟非循環性因子自2012年以來大概各自貢獻了通貨膨脹的一半,重點來了,
「2018年以來通膨升溫都是靠非周期性因子推升」,換句話說比較穩定的循環性因子並沒
有上揚甚至還小幅下跌,這代表美國目前仍然有通縮的疑慮,因為非周期性因子的通膨當
前略高於2002-2007年的平均值,直觀來說就是有可能會縮回去,這對目前的美國來說不
是個好消息。
然而另一方面,美國的通貨膨脹仍然有上行的壓力,等等,這搞得我好亂啊,上面說有下
行壓力,現在又說有上行壓力,到底是怎樣?其實這就是聯準會難為的地方,也是為什麼
聯準會不斷說「要看數據」,換句話說就是聯準會自己也不確定啦。
如果將美國的失業率缺口(實際失業率與自然失業率的差距)與週期性因子對於通膨的貢獻
度做圖(Figure 2),可以發現最近9個月的數據低於歷史回歸線,這代表這些紅色點點有
往上跑的誘因,往上跑代表的意思是通膨升溫,這個時候聯準會就得透過升息來打擊通膨
,懂了嗎~?
https://i.imgur.com/mhFab41.jpg
整體來說,美國目前處在一個相當關鍵的時刻,這份研究報告其實沒有告訴我們美國通膨
會往上還是往下,因為他們自己也不知道XD,對照褐皮書裡面不斷說「通膨的上行與下行
風險大致平衡」,兩者是一致的,2019年絕對不會是個平靜的一年,對聯準會來說也是個
難度非常高的考驗。
以上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謝謝。
--
上次發了一篇心得後,信箱裡面多了蠻多信,也讓我認識有趣的人XD
說好有機會要分享總經的東西,希望能對版上投資人有幫助,有任何想法也可以討論(或
許可以讓我得到新的想法)。
這次要分享的東西是有關「通貨膨脹」,大家都知道自2015年底起開始啟動升息循環,目
前的聯邦基金利率已經從0.25%來到2.25%,如果本月聯準會一如市場預期升息,則會使聯
邦基金利率來到2.5%。
https://i.imgur.com/3VvsbKO.jpg
聯準會的核心目標是要盡可能讓景氣擴張的時間延長,達到核心目標的方式有2個:
1. 充分就業(低失業率)
2. 對抗通貨膨脹(物價穩定)
而目前就業狀況相當緊俏,失業率來到歷史低點,根據經濟理論中的飛利浦曲線應該要伴
隨高通貨膨脹,然而當前卻未見高通貨膨脹反而還有通縮疑慮,不過飛利浦曲線平坦化的
成因不是這篇要分享的東西,只要知道目前處在低失業率極低通膨的狀況就好。
如果通膨沒有上行的壓力,那麼聯準會就沒有必要大幅升息,加上目前除了升息外還有每
個月500億美元的縮表,事實上全球經濟體歷史上沒有經歷過這樣的狀況,說是聯準會在
做一個實驗也不為過,這個實驗只能成功,一旦失敗全球陷入衰退的機率會大大提高,這
也是為什麼聯準會越來越謹慎的主要原因,升息太快會讓金融市場爆掉,升息太慢則會讓
未來貨幣政策的空間不足,充分的流動性就像是吃藥一樣,雖然有效但不能一直吃,不然
以後真的要吃藥的時候就沒用了。
所以以鮑威爾為首的聯準會升息依據主要就是通貨膨脹率,首要觀察指標就是核心PCE,
順帶一提,葉倫時代的聯準會是以失業率為升息主要依據呦。PCE是美國個人支出的狀況
,所謂的核心(core)是因為物價裡面有一些東西價格波動大,如果不把這些價格波動大的
商品去除(食品跟能源),物價看起來會有很大的波動性,去除掉食品跟能源的PCE就叫做
核心PCE。
目前美國的核心PCE自今年7月以來持續碰到聯準會設定的2%目標,這也堅定了聯準會升息
的信心,然而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因為即便是核心PCE當中仍然有其他因素需要考量,
所以接下來就要進入今天分享的重點。
根據聯邦儲備銀行舊金山分行在11月26日所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標題是
「Has Inflation Sustainably Reached Target?」
有興趣的可以直接估狗,有完整的PDF可以看,我簡單摘要裡面的重點就好。
首先這篇研究報告指出,核心PCE物價指數裡面又可以在分成循環性因子(Cyclical)跟非
循環性因子(acyclical),所謂的循環性因子就是指那些受到景氣循環影響的通膨因素,
景氣好的時候通膨自然高,景氣差時通膨就低,一般而言除非受到政策因素影響,否則循
環性因子的通膨因素都相當穩定。
https://i.imgur.com/RiL5kGC.jpg
而循環性因子跟非循環性因子自2012年以來大概各自貢獻了通貨膨脹的一半,重點來了,
「2018年以來通膨升溫都是靠非周期性因子推升」,換句話說比較穩定的循環性因子並沒
有上揚甚至還小幅下跌,這代表美國目前仍然有通縮的疑慮,因為非周期性因子的通膨當
前略高於2002-2007年的平均值,直觀來說就是有可能會縮回去,這對目前的美國來說不
是個好消息。
然而另一方面,美國的通貨膨脹仍然有上行的壓力,等等,這搞得我好亂啊,上面說有下
行壓力,現在又說有上行壓力,到底是怎樣?其實這就是聯準會難為的地方,也是為什麼
聯準會不斷說「要看數據」,換句話說就是聯準會自己也不確定啦。
如果將美國的失業率缺口(實際失業率與自然失業率的差距)與週期性因子對於通膨的貢獻
度做圖(Figure 2),可以發現最近9個月的數據低於歷史回歸線,這代表這些紅色點點有
往上跑的誘因,往上跑代表的意思是通膨升溫,這個時候聯準會就得透過升息來打擊通膨
,懂了嗎~?
https://i.imgur.com/mhFab41.jpg
整體來說,美國目前處在一個相當關鍵的時刻,這份研究報告其實沒有告訴我們美國通膨
會往上還是往下,因為他們自己也不知道XD,對照褐皮書裡面不斷說「通膨的上行與下行
風險大致平衡」,兩者是一致的,2019年絕對不會是個平靜的一年,對聯準會來說也是個
難度非常高的考驗。
以上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謝謝。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Sierra Rose
at 2018-12-10T07:06
at 2018-12-10T07:06

By Connor
at 2018-12-11T21:48
at 2018-12-11T21:48

By Puput
at 2018-12-14T06:10
at 2018-12-14T06:10

By Lucy
at 2018-12-16T03:39
at 2018-12-16T03:39

By Wallis
at 2018-12-20T01:26
at 2018-12-20T01:26

By Ethan
at 2018-12-24T07:17
at 2018-12-24T07:17

By Zanna
at 2018-12-28T22:14
at 2018-12-28T22:14

By Donna
at 2018-12-29T14:37
at 2018-12-29T14:37

By Mia
at 2018-12-30T05:42
at 2018-12-30T05:42

By Sandy
at 2019-01-03T18:11
at 2019-01-03T18:11

By Barb Cronin
at 2019-01-08T08:34
at 2019-01-08T08:34

By Robert
at 2019-01-11T15:20
at 2019-01-11T15:20

By Andrew
at 2019-01-13T23:29
at 2019-01-13T23:29

By Ivy
at 2019-01-17T05:45
at 2019-01-17T05:45

By Genevieve
at 2019-01-21T16:05
at 2019-01-21T16:05

By Ingrid
at 2019-01-24T23:27
at 2019-01-24T23:27

By Annie
at 2019-01-25T21:40
at 2019-01-25T21:40

By Christine
at 2019-01-26T16:32
at 2019-01-26T16:32

By Joe
at 2019-01-31T07:01
at 2019-01-31T07:01

By Erin
at 2019-02-04T02:45
at 2019-02-04T02:45

By Oliver
at 2019-02-07T03:41
at 2019-02-07T03:41

By Annie
at 2019-02-11T09:27
at 2019-02-11T09:27

By Dorothy
at 2019-02-14T11:34
at 2019-02-14T11:34

By Daph Bay
at 2019-02-19T08:03
at 2019-02-19T08:03

By Caitlin
at 2019-02-23T22:52
at 2019-02-23T22:52

By Lucy
at 2019-02-27T06:30
at 2019-02-27T06:30

By Megan
at 2019-02-28T02:06
at 2019-02-28T02:06

By Connor
at 2019-03-01T22:16
at 2019-03-01T22:16

By Brianna
at 2019-03-03T17:27
at 2019-03-03T17:27

By Eden
at 2019-03-05T12:06
at 2019-03-05T12:06

By Charlie
at 2019-03-07T20:01
at 2019-03-07T20:01

By Audriana
at 2019-03-12T07:10
at 2019-03-12T07:10

By Wallis
at 2019-03-14T23:49
at 2019-03-14T23:49

By Gilbert
at 2019-03-18T17:53
at 2019-03-18T17:53

By Agatha
at 2019-03-20T16:21
at 2019-03-20T16:21

By Anonymous
at 2019-03-23T08:50
at 2019-03-23T08:50

By Audriana
at 2019-03-25T08:14
at 2019-03-25T08:14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3-26T23:39
at 2019-03-26T23:39

By Anonymous
at 2019-03-28T18:17
at 2019-03-28T18:17

By Wallis
at 2019-03-29T22:14
at 2019-03-29T22:14

By Oliver
at 2019-04-02T05:22
at 2019-04-02T05:22

By Ursula
at 2019-04-05T21:15
at 2019-04-05T21:15

By Ursula
at 2019-04-09T03:19
at 2019-04-09T03:19

By Gary
at 2019-04-09T15:44
at 2019-04-09T15:44

By Irma
at 2019-04-11T07:06
at 2019-04-11T07:06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4-14T00:25
at 2019-04-14T00:25

By Audriana
at 2019-04-18T11:54
at 2019-04-18T11:54

By Quintina
at 2019-04-22T14:46
at 2019-04-22T14:46

By Oscar
at 2019-04-23T22:34
at 2019-04-23T22:34

By Elma
at 2019-04-26T23:00
at 2019-04-26T23:00

By Daph Bay
at 2019-04-30T22:37
at 2019-04-30T22:37

By David
at 2019-05-01T23:24
at 2019-05-01T23:24

By Yuri
at 2019-05-03T22:31
at 2019-05-03T22:31

By Aaliyah
at 2019-05-08T05:26
at 2019-05-08T05:26

By Hedy
at 2019-05-12T21:26
at 2019-05-12T21:26

By Queena
at 2019-05-16T08:15
at 2019-05-16T08:15

By Charlotte
at 2019-05-17T09:19
at 2019-05-17T09:19

By Olive
at 2019-05-17T15:54
at 2019-05-17T15:54

By Olivia
at 2019-05-17T18:37
at 2019-05-17T18:37

By Callum
at 2019-05-21T15:24
at 2019-05-21T15:24

By Olivia
at 2019-05-25T00:13
at 2019-05-25T00:13

By Eartha
at 2019-05-27T00:17
at 2019-05-27T00:17

By Rachel
at 2019-05-28T19:31
at 2019-05-28T19:31

By Selena
at 2019-06-01T00:09
at 2019-06-01T00:09

By Edwina
at 2019-06-02T16:13
at 2019-06-02T16:13

By Carol
at 2019-06-06T20:29
at 2019-06-06T20:29

By Dinah
at 2019-06-10T00:27
at 2019-06-10T00:27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9-06-12T14:11
at 2019-06-12T14:11

By Ophelia
at 2019-06-17T05:51
at 2019-06-17T05:51

By Gary
at 2019-06-19T17:11
at 2019-06-19T17:11

By Bennie
at 2019-06-21T04:27
at 2019-06-21T04:27

By Lauren
at 2019-06-21T07:28
at 2019-06-21T07:28

By Damian
at 2019-06-25T03:59
at 2019-06-25T03:59

By Lily
at 2019-06-28T04:51
at 2019-06-28T04:51

By Daniel
at 2019-06-29T01:48
at 2019-06-29T01:48

By Bethany
at 2019-07-01T18:08
at 2019-07-01T18:08
Related Posts
中鋼五大事業群 具競爭優勢

By Mason
at 2018-12-09T16:31
at 2018-12-09T16:31
韓「人均所得3萬美金」達成 台「633願景

By Robert
at 2018-12-09T16:21
at 2018-12-09T16:21
迪士尼收購福斯 全球媒體版圖大洗牌

By Catherine
at 2018-12-09T15:39
at 2018-12-09T15:39
明年機車加裝Abs

By Zanna
at 2018-12-09T15:07
at 2018-12-09T15:07
有人有開始用ML或NN在作操作了嗎?

By Mary
at 2018-12-09T15:03
at 2018-12-09T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