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入股課稅 經部:緩課有利技術輸入 - 所得稅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04-05-28T10:31

Table of Contents

中國時報 2004.05.28
于國欽/台北報導 

經濟部次長施顏祥昨晚指出,包括南韓、大陸及美國對技術入股所產生的所得皆有
課稅,相較這些國家,未來我國所採取的延遲課稅(緩課)方式,對技術擁有者相對
有利,這將有利於我國企業以技術入股方式引進相關技術。

依財政部規定,公司股東自今年一月一日起,無形資產所抵充出資股款的金額超出
原取得成本部分,即屬財產交易所得,應依法課所得稅。

 經濟部表示,技術入股課稅最具爭議的地方,就是出售技術取得股票者,僅取得股票
而非現金,短期間也不能移轉,但卻需籌錢繳稅,對於這個問題,昨天跨部會協商決定
給予為期五年的「緩課」,施顏祥表示,這將有利於國內產業的發展。

施顏祥說,經濟部認同有所得就須課稅這個法則,而且包括美國、日本、南韓、大陸
皆對於技術入股所產生的所得課以所得稅,有些國家訂的標準比台灣更高,因此預料在
採取「緩課」的方式下,擁有技術者入股台灣的企業,應是相對有利的。

 不過,施顏祥也表示,財政部要課這個稅仍須先評定出取得技術的成本,才能據以計
算技術擁有者入股後的所得(抵充股款的金額扣除技術取得成本),進而加以課稅。但
問題是研發技術的人可能認為該項技術是畢身心血,這個成本該如何評價?是一個大問
題。

--

All Comments

認股權課稅 財部堅不讓步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04-05-28T10:24
2004.05.28 林文義/台北報導  財政部賦稅署昨(二十七)日發表措辭強硬新聞稿,拒絕科技業者對員工認股權 課稅的陳情意見!並明確表示,科技業者要求在九十三年八月一日前,執行認股權 者不予課稅的建議,不宜採行;在去年有執行員工認股權證者,仍須依規定在今年 八月二日前,申報這筆所得的綜所稅。 ...

技術入股所得稅 五年內緩課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04-05-28T10:12
2004.05.28 中國時報 尤子彥/台北報導 有鑒於科技產業界近來十分關切技術入股的課稅議題,在游揆指示下,經建會 昨邀集財經部會研商後達成共識,將以增修促產條例的方式,對於以技術作價抵 充出資股款,且取得之股權合計超過廿%的個別技術投資股東,其所得稅將可獲 得最長五年的緩課期間。經建會副主委業明峰 ...

直銷收入也要計稅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04-05-28T10:03
2004.05.28 中國時報 劉宗志 從事直銷業的納稅人的收入怎麼計稅?國稅局指出,個人參加直銷業如果沒有固 定營業場所,可免辦理營業登記,並且免納營業稅及營利事業所得稅,不過仍須依 法課徵個人綜合所得稅。 從事直銷業者,因下層直銷商向傳銷事業購進商品達一定標準,而自該事業取得 業績獎金,該收入 ...

新聞分析》加稅成態勢 稅改受考驗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04-05-28T00:38
■ 記者 陳美珍 財政部長林全上任後,從捐地按實際購入價認列,到技術作價入股在取得股票日計稅、員 工認股權在執行年度課稅等等重大租稅政策,已經延燒出一股稅改烈火,使加稅態勢隱然 成形。被加稅者的不滿與反撲,考驗著執政黨與財政部稅制改革的能力與決心。 包括有錢購買公地捐贈節稅的高所得者、以技術入股的專門 ...

會師:時價課稅 可帶動認股權憑證風潮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04-05-28T00:30
■ 記者林杰兒/台北報導 會計師指出,員工分紅配股以時價課稅,與其他獎勵機制的租稅負擔相當,較為公平,間 接影響企業改採員工認股權憑證的發放,將有助於留住優秀人才。 根據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第19之1條規定,為鼓勵員工參與公司經營並分享成果,公司以其 紅利轉增資,員工因而取得的新股採面額課徵所得稅。不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