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為什麼要買保險? - 理財
By Freda
at 2007-03-26T02:38
at 2007-03-26T02:3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bsteven (steven)》之銘言:
: 標題: Re: [問題] 我不懂為什麼要買保險?
: 時間: Sun Mar 25 17:50:02 2007
:
: → bsteven:上禮拜開始接觸基金 所以分散風險 不如股票型基金+債券型 03/25 22:14
: → bsteven:而且基金本身就是分散風險的產品 03/25 22:16
: → bsteven:而意外險部分,保險"公司"畢竟還是賺錢的 03/25 22:17
: → bsteven:版上有些大大形容是彩券 我個人覺得很貼切 03/25 22:23
: → bsteven:一個是披公益的羊,一個則是...(自己想吧!) 03/25 22:24
: → bsteven:講錯~ 是披著公益的羊皮 03/25 22:35
先說明一下,我把人身保險大致上分為三種(實際上複雜很多):
1.人壽保險類型:具有強制儲蓄跟分攤風險作用
2.意外險或定期險類型:單純只有分攤風險作用
3.投資型保險類型:具有強制儲蓄 分攤風險及投資效果
(保險是用分攤風險來形容比較洽當)
至於分散風險的意義,則指保險事故發生,只支付小額的保險費換取龐大的保險金時,
ex:支出1000元購買一年期內一百萬的意外險,結果發生意外車禍死亡,
家屬則可領取一百萬的保險金作為補償,這樣才叫作分攤風險,
分攤當保險事故發生時所造成的損失風險,而不是投資風險分散,穩定獲利率的效果,
兩者效果差很多,請先弄清楚在下定論.
另外,強制儲蓄效果則是,透過每期都要繳交保費,並且在扣除純保險費後的累積價值,
透過這種累積價值,可以很穩定讓平常不會存錢的人逐漸開始存錢,以支應未來退休,
抑或是透過節稅效果給予下一代遺產,而此強制儲蓄效果對不懂存錢者是好東西.
(ps:不論購買哪一種保險都要心裡有底,錢會卡很久很久,所以一定要穩定收入後,
確定有能力長期購買保險時,這樣再買保險比較好.
ex:月付保費2000,而自己本身有工作且穩定收入3萬,即使短期失業也不受影響.)
我覺得原po對保險有點誤解,個人是覺得保險跟投資兩者要分開看比較好,
保險可以購買最基本的來分攤風險,若是不想花心思投資者可以多購買保險,
只要能夠確定自己可以長期把錢拿去支付保費,也暫時不會動這筆資金時,
當然買個壽險也未嘗不是好選擇,反正完全不用花心思去考慮要怎麼投資,
這邊我指的是人壽保險類型的保險,非指投資型保險類型.
原本保險的成立意旨,就是在於互助的觀念,透過大家支出一點保險費的狀況下,
讓災受到保險事故者,可以獲得穩定生活的資金,讓整個家庭不會因事故而倒下,
ex:保險最初在漁村形成,互助會要求所有漁民每個人支出一筆保險費,
萬一有漁民捕魚沒有回來時,則互助會會撥保險金給失去漁夫的家庭,
讓遭受保險事故的家庭可以獲得一筆穩定生活的支出.
這樣解說分攤風險的意思,應該懂保險的原意,保險的原意本來就不是以投資為主,
算的上是一種投資,但是其實際上的意義卻不是以投資目的.
還有版友提到保險公司以賺錢為目的,其實保險有點是榨取保費的,這是不正確觀念,
不可否認保險業務員的服務品質有些很差,還有給予業務獎金的制度很濫,
很討厭賣保險業務員是獲取暴利的行業之一,不過說真的保險很難賣沒錯,
先前當過保險業務員的我也知道保險有很多黑暗面,但是保險的原意是良好的,
制度上也可讓人有多重選擇來分攤風險,我個人比較喜歡購買基本壽險配上意外險,
比較窮的時候就光買意外險或定期險就好,像是我自己現在只買意外險,
人生有很危險,說真的不知自己哪天會掛,花一千保障一年有一百萬,我是覺得很值得,
起碼一百萬夠處理自己的後事跟分擔一點點家計,雖然一百萬不足代表養育之恩.
(大家可能沒看過花小錢買保險,身故後帶給家屬一筆幾百萬讓家屬有依靠的窩心感覺,
家屬的感動不是言語可以形容,如果沒有經歷過,大概很難體會,不過我也沒有經歷過,
我只能夠自己去設想今天花一千買意外險,哪天我車禍掛了,老爸還能拿到一百萬,
拿著一百萬簡單辦個後事,還有一點錢可以支應個一兩年穩固家庭經濟,
大家可以從這樣的角度去了解保險)
我也不認同保險是彩卷的看法,保險有強制儲蓄的功能,彩券又沒有強制儲蓄的功能,
保險有分攤風險的時候,發生悲慘事故的時候可以理賠,但是彩卷不是出車禍就會中獎,
保險有小小投資效果,彩卷只不過是賭博效果不是1就是0,這些都差很多,
雖然保險公司拿保險準備金去投資賺取不少錢,還可以給業務員高報酬獎金,
這些都顯的不合理情況,但是投資賺錢那是保險公司自負盈虧,相對的對保戶來說,
保險公司有契約上義務給予預定利率報酬,而業務獎金是我覺得最令人詬病的,
就業務獎金的制度,就造成很多保險黑暗面,這真的是保險制度最差的地方,
所以我就算買保險,也不會想要找業務員,普通理賠個人認為保戶可以自己處理,
除了自己掛掉之外,其他理賠都可以透過保險公司電話要理賠申請出自己寫(比較麻煩).
再者我也很詬病投資型保單,把投資跟保險合在一起,具有雙重功效是很好,
但是拿來投資效用的錢給我卡了十幾二十年,那這種投資跟買人壽險有何差異,
對我來說,投資的錢就是拿來投資,除非自己不想花心思研究投資理財,
要不然把錢丟給保險公司還要委託不一定專業的業務員投資,真的一切都是運氣,
再者業務員要賣保險就要顧投資,我不是相信每個賣投資型的都可以兼顧到,
所以我一向不考慮買投資型保單,除非有閒錢又不想買人壽險時,我才會考慮.
(ps:據我說知,投資型保單有可能超過五六年以上才能回本金+定存利息狀態,
主要獲利是要靠後10年跟優惠措施方案來獲利,想要靠買的前十年大賺錢是有點難)
以上是我當保險業務員三個月跟唸保險系兩年的感想,現在職業是學生,
我只是對於版上對保險很詬病,但是又說保險像彩卷或賭博沒兩樣,抱持不同意見,
因為自己本身唸保險系,不希望版上大家有觀念是保險公司=騙人公司
以上有錯請指正,謝謝
--
徵求法官 檢察官 警察 勞動檢查員 給我作為論文訪談對象,
有沒有好心人認識,介紹一下,小弟必定請吃飯作為答謝.
苦命的研究生上 @@a
--
: 標題: Re: [問題] 我不懂為什麼要買保險?
: 時間: Sun Mar 25 17:50:02 2007
:
: → bsteven:上禮拜開始接觸基金 所以分散風險 不如股票型基金+債券型 03/25 22:14
: → bsteven:而且基金本身就是分散風險的產品 03/25 22:16
: → bsteven:而意外險部分,保險"公司"畢竟還是賺錢的 03/25 22:17
: → bsteven:版上有些大大形容是彩券 我個人覺得很貼切 03/25 22:23
: → bsteven:一個是披公益的羊,一個則是...(自己想吧!) 03/25 22:24
: → bsteven:講錯~ 是披著公益的羊皮 03/25 22:35
先說明一下,我把人身保險大致上分為三種(實際上複雜很多):
1.人壽保險類型:具有強制儲蓄跟分攤風險作用
2.意外險或定期險類型:單純只有分攤風險作用
3.投資型保險類型:具有強制儲蓄 分攤風險及投資效果
(保險是用分攤風險來形容比較洽當)
至於分散風險的意義,則指保險事故發生,只支付小額的保險費換取龐大的保險金時,
ex:支出1000元購買一年期內一百萬的意外險,結果發生意外車禍死亡,
家屬則可領取一百萬的保險金作為補償,這樣才叫作分攤風險,
分攤當保險事故發生時所造成的損失風險,而不是投資風險分散,穩定獲利率的效果,
兩者效果差很多,請先弄清楚在下定論.
另外,強制儲蓄效果則是,透過每期都要繳交保費,並且在扣除純保險費後的累積價值,
透過這種累積價值,可以很穩定讓平常不會存錢的人逐漸開始存錢,以支應未來退休,
抑或是透過節稅效果給予下一代遺產,而此強制儲蓄效果對不懂存錢者是好東西.
(ps:不論購買哪一種保險都要心裡有底,錢會卡很久很久,所以一定要穩定收入後,
確定有能力長期購買保險時,這樣再買保險比較好.
ex:月付保費2000,而自己本身有工作且穩定收入3萬,即使短期失業也不受影響.)
我覺得原po對保險有點誤解,個人是覺得保險跟投資兩者要分開看比較好,
保險可以購買最基本的來分攤風險,若是不想花心思投資者可以多購買保險,
只要能夠確定自己可以長期把錢拿去支付保費,也暫時不會動這筆資金時,
當然買個壽險也未嘗不是好選擇,反正完全不用花心思去考慮要怎麼投資,
這邊我指的是人壽保險類型的保險,非指投資型保險類型.
原本保險的成立意旨,就是在於互助的觀念,透過大家支出一點保險費的狀況下,
讓災受到保險事故者,可以獲得穩定生活的資金,讓整個家庭不會因事故而倒下,
ex:保險最初在漁村形成,互助會要求所有漁民每個人支出一筆保險費,
萬一有漁民捕魚沒有回來時,則互助會會撥保險金給失去漁夫的家庭,
讓遭受保險事故的家庭可以獲得一筆穩定生活的支出.
這樣解說分攤風險的意思,應該懂保險的原意,保險的原意本來就不是以投資為主,
算的上是一種投資,但是其實際上的意義卻不是以投資目的.
還有版友提到保險公司以賺錢為目的,其實保險有點是榨取保費的,這是不正確觀念,
不可否認保險業務員的服務品質有些很差,還有給予業務獎金的制度很濫,
很討厭賣保險業務員是獲取暴利的行業之一,不過說真的保險很難賣沒錯,
先前當過保險業務員的我也知道保險有很多黑暗面,但是保險的原意是良好的,
制度上也可讓人有多重選擇來分攤風險,我個人比較喜歡購買基本壽險配上意外險,
比較窮的時候就光買意外險或定期險就好,像是我自己現在只買意外險,
人生有很危險,說真的不知自己哪天會掛,花一千保障一年有一百萬,我是覺得很值得,
起碼一百萬夠處理自己的後事跟分擔一點點家計,雖然一百萬不足代表養育之恩.
(大家可能沒看過花小錢買保險,身故後帶給家屬一筆幾百萬讓家屬有依靠的窩心感覺,
家屬的感動不是言語可以形容,如果沒有經歷過,大概很難體會,不過我也沒有經歷過,
我只能夠自己去設想今天花一千買意外險,哪天我車禍掛了,老爸還能拿到一百萬,
拿著一百萬簡單辦個後事,還有一點錢可以支應個一兩年穩固家庭經濟,
大家可以從這樣的角度去了解保險)
我也不認同保險是彩卷的看法,保險有強制儲蓄的功能,彩券又沒有強制儲蓄的功能,
保險有分攤風險的時候,發生悲慘事故的時候可以理賠,但是彩卷不是出車禍就會中獎,
保險有小小投資效果,彩卷只不過是賭博效果不是1就是0,這些都差很多,
雖然保險公司拿保險準備金去投資賺取不少錢,還可以給業務員高報酬獎金,
這些都顯的不合理情況,但是投資賺錢那是保險公司自負盈虧,相對的對保戶來說,
保險公司有契約上義務給予預定利率報酬,而業務獎金是我覺得最令人詬病的,
就業務獎金的制度,就造成很多保險黑暗面,這真的是保險制度最差的地方,
所以我就算買保險,也不會想要找業務員,普通理賠個人認為保戶可以自己處理,
除了自己掛掉之外,其他理賠都可以透過保險公司電話要理賠申請出自己寫(比較麻煩).
再者我也很詬病投資型保單,把投資跟保險合在一起,具有雙重功效是很好,
但是拿來投資效用的錢給我卡了十幾二十年,那這種投資跟買人壽險有何差異,
對我來說,投資的錢就是拿來投資,除非自己不想花心思研究投資理財,
要不然把錢丟給保險公司還要委託不一定專業的業務員投資,真的一切都是運氣,
再者業務員要賣保險就要顧投資,我不是相信每個賣投資型的都可以兼顧到,
所以我一向不考慮買投資型保單,除非有閒錢又不想買人壽險時,我才會考慮.
(ps:據我說知,投資型保單有可能超過五六年以上才能回本金+定存利息狀態,
主要獲利是要靠後10年跟優惠措施方案來獲利,想要靠買的前十年大賺錢是有點難)
以上是我當保險業務員三個月跟唸保險系兩年的感想,現在職業是學生,
我只是對於版上對保險很詬病,但是又說保險像彩卷或賭博沒兩樣,抱持不同意見,
因為自己本身唸保險系,不希望版上大家有觀念是保險公司=騙人公司
以上有錯請指正,謝謝
--
徵求法官 檢察官 警察 勞動檢查員 給我作為論文訪談對象,
有沒有好心人認識,介紹一下,小弟必定請吃飯作為答謝.
苦命的研究生上 @@a
--
All Comments
By Carol
at 2007-03-26T05:41
at 2007-03-26T05:41
By Selena
at 2007-03-30T17:56
at 2007-03-30T17:56
By James
at 2007-03-31T20:55
at 2007-03-31T20:55
By Skylar Davis
at 2007-04-02T13:20
at 2007-04-02T13:20
By Una
at 2007-04-05T02:14
at 2007-04-05T02:14
By Quintina
at 2007-04-08T18:09
at 2007-04-08T18:09
By Steve
at 2007-04-09T20:05
at 2007-04-09T20:05
By Bethany
at 2007-04-11T19:21
at 2007-04-11T19:21
By Odelette
at 2007-04-16T13:38
at 2007-04-16T13:38
By Audriana
at 2007-04-16T17:03
at 2007-04-16T17:03
Related Posts
相關於投資型保單
By Agnes
at 2007-03-26T00:50
at 2007-03-26T00:50
我不懂為什麼要買保險?
By Eden
at 2007-03-25T17:50
at 2007-03-25T17:50
請各位板大給予理財新手一些建議
By Ula
at 2007-03-25T15:25
at 2007-03-25T15:25
我是新手 想入門
By Callum
at 2007-03-25T14:37
at 2007-03-25T14:37
請各位板大給予理財新手一些建議
By Bennie
at 2007-03-25T14:25
at 2007-03-25T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