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貿理論的兩題問題 - 經濟

By Audriana
at 2011-06-07T23:41
at 2011-06-07T23:41
Table of Contents
我想出來了。
※ 引述《dino6427 (Benjamin)》之銘言:
: 經濟問題--國貿理論
: 1. 三國、兩種產品的李嘉圖模型
: 假設有α、β及γ三國生產酒(W)與布(C)
: 兩種產品。在固定生產成本的假設下,我們
: 可將這三個國家的生產可能線合併成式界的
: 生產可能線FF,至於貿易型態的決定,則必須考
: 慮需求因素。如果世界消費無異曲線為I1,與世
: ==============================
: 界生產可能線切於D點,則α國專業生產酒病出口酒,
: =============================================
: β國及γ國專業生產布並出口布;如果世界消費無異
: ============================ ================
: 曲線為I2,與世界生產可能線切於E點,則γ國專業
: =============================================
: 生產且出口布,α國與β國專業生產酒並出口酒。
: ==========================================
: 劃線部分,不明瞭為什麼。
1. (1)
世界消費無異曲線I1與世界生產可能曲線切於D點
因為α國產的W較β+γ多,
所以β+γ國產的C較α國多。
所以α國專業生產酒(W),β+γ國專業生產布(C)。
(2)
世界消費無異曲線為I2,與世界生產可能曲線切於E點。
因為γ國產的W較α+β少,γ國產的C較α+β多。
所以α+β國專業生產酒(W),γ國專業生產布(C)。
: 2. 兩國、多種(連續)產品李嘉圖模型之供給面型態決定
: 假設兩國每一位消費者花費在某一種產品的所得比例
: 均相同-設為d(Z),全世界(兩國)對A國需求(即A國生產
: 且出口)的產品數目為1至Z-bar(請將Z-bar看成Z上有一槓
: 那個),則全世界(兩國)所得花費在A國產品的比例D(Z-bar)為:
:
D(Z-bar)=d(1) +d(2) +...+d(Z-bar)
上式中,Z-bar的值越大,D(Z-bar)也越大。全世界花在A
: 國產品的開支構成A國的所得,而A國所得為A國工資率(Wa)
: 與就業勞動(La)的乘積,因此
:
Wa * La=D(Z-bar) * Y-bar (1)
:
式中Y-bar為世界所得,其為A國所得(Wa*La)與B國所得(Wb*Lb)之和,
: 所以上式可以改寫成:
:
Wa*La=D(Z-bar) * Y-bar = D(Z-bar) *(Wa*La+Wb*Lb) (2)
此式又可改寫為:
: Wa/(e*Wb) = D(Z-bar)/(1-D(Z-bar) * Lb/La =F(Z-bar),F'>0 (3)
: 請問(3)式如何從(2)式轉變來?
: 感謝答覆!
2. Wa * La =D(Z-bar) * Y-bar
=D(Z-bar) *(Wa * La +e * Wb *Lb)
=D(Z-bar) *(Wa * La) + D(Z-bar) *(e * Wb *Lb)
Wa * La * (1 - D(Z-bar)) = D(Z-bar) *(e * Wb *Lb)
Wa/ (e * Wb) = D(Z-bar)/ [1 - D(Z-bar)] * Lb/La =F(Z-bar); F'>0 。
--
--
※ 引述《dino6427 (Benjamin)》之銘言:
: 經濟問題--國貿理論
: 1. 三國、兩種產品的李嘉圖模型
: 假設有α、β及γ三國生產酒(W)與布(C)
: 兩種產品。在固定生產成本的假設下,我們
: 可將這三個國家的生產可能線合併成式界的
: 生產可能線FF,至於貿易型態的決定,則必須考
: 慮需求因素。如果世界消費無異曲線為I1,與世
: ==============================
: 界生產可能線切於D點,則α國專業生產酒病出口酒,
: =============================================
: β國及γ國專業生產布並出口布;如果世界消費無異
: ============================ ================
: 曲線為I2,與世界生產可能線切於E點,則γ國專業
: =============================================
: 生產且出口布,α國與β國專業生產酒並出口酒。
: ==========================================
: 劃線部分,不明瞭為什麼。
1. (1)
世界消費無異曲線I1與世界生產可能曲線切於D點
因為α國產的W較β+γ多,
所以β+γ國產的C較α國多。
所以α國專業生產酒(W),β+γ國專業生產布(C)。
(2)
世界消費無異曲線為I2,與世界生產可能曲線切於E點。
因為γ國產的W較α+β少,γ國產的C較α+β多。
所以α+β國專業生產酒(W),γ國專業生產布(C)。
: 2. 兩國、多種(連續)產品李嘉圖模型之供給面型態決定
: 假設兩國每一位消費者花費在某一種產品的所得比例
: 均相同-設為d(Z),全世界(兩國)對A國需求(即A國生產
: 且出口)的產品數目為1至Z-bar(請將Z-bar看成Z上有一槓
: 那個),則全世界(兩國)所得花費在A國產品的比例D(Z-bar)為:
:
D(Z-bar)=d(1) +d(2) +...+d(Z-bar)
上式中,Z-bar的值越大,D(Z-bar)也越大。全世界花在A
: 國產品的開支構成A國的所得,而A國所得為A國工資率(Wa)
: 與就業勞動(La)的乘積,因此
:
Wa * La=D(Z-bar) * Y-bar (1)
:
式中Y-bar為世界所得,其為A國所得(Wa*La)與B國所得(Wb*Lb)之和,
: 所以上式可以改寫成:
:
Wa*La=D(Z-bar) * Y-bar = D(Z-bar) *(Wa*La+Wb*Lb) (2)
此式又可改寫為:
: Wa/(e*Wb) = D(Z-bar)/(1-D(Z-bar) * Lb/La =F(Z-bar),F'>0 (3)
: 請問(3)式如何從(2)式轉變來?
: 感謝答覆!
2. Wa * La =D(Z-bar) * Y-bar
=D(Z-bar) *(Wa * La +e * Wb *Lb)
=D(Z-bar) *(Wa * La) + D(Z-bar) *(e * Wb *Lb)
Wa * La * (1 - D(Z-bar)) = D(Z-bar) *(e * Wb *Lb)
Wa/ (e * Wb) = D(Z-bar)/ [1 - D(Z-bar)] * Lb/La =F(Z-bar); F'>0 。
--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二次探底的可能性

By Ingrid
at 2011-06-07T23:05
at 2011-06-07T23:05
總經問題

By Olivia
at 2011-06-07T15:31
at 2011-06-07T15:31
一個大外行問個關於匯率的問題

By Connor
at 2011-06-07T12:29
at 2011-06-07T12:29
一個大外行問個關於匯率的問題

By Jake
at 2011-06-07T11:03
at 2011-06-07T11:03
總經問題

By Tristan Cohan
at 2011-06-07T09:24
at 2011-06-07T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