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半導體人才不足,蔡明介指聯發科不 - 股票

By Quanna
at 2019-09-20T12:47
at 2019-09-20T12:47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cjol 信箱]
作者: titigirl ( ) 看板: Tech_Job
標題: [新聞] 國內半導體人才不足,蔡明介指聯發科不
時間: Fri Sep 20 10:09:01 2019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9/09/20/mediatek-merger-plan/
國內半導體人才不足,蔡明介指聯發科不排除藉購併來取得人才
就在日前,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才對政府發出國內半導體人才嚴重不足,希望政府能思考
補救措施的訊息之後,19 日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也同樣表示,國內半導體人才的確面臨
斷層的情況。因此,聯發科為解決這個問題,除了投入相關經費與學校合作培養人才之外
,未來也不排除透過購併 (M&A) 的方式,進一步取的相關的人才。
蔡明介在聯發科無線通訊研發大樓的落成記者會上,一方面以新居落成的心情歡迎媒體採
訪,並請媒體吃湯圓之外,另一方面則是表示,聯發科在過去 20 多年的努力下,日前在
調查機構的全球市值前 15 大半導體公司中名列第 15 名,也是亞洲唯一一家上榜的 IC
設計公司。而這也歸功於從過去在 UMC 拆分出來時,聯發科的業務一路從光碟機、DVD
晶片,再到後來的手機晶片,一直到現在的 4G、5G 晶片發展,看過了整個產業的變化之
後,錡維持創新舊一直是聯發科的重要優勢。
蔡明介直言,現在聯發科在 5G 上具有優勢,是聯發科累積了自 2001 年進入手機晶片市
場之後,18 年來從 2G、3G、4G 所累積下來的基礎。而且,除了台灣總部之外,還包括
歐洲、印度、美國,新加坡都有相關據點的數千位研發人員來共同研發所獲得的成果。不
過,即便在全球都由據點,但聯發科仍超過 7 成的研發人員部署在台灣,顯示台灣仍是
全球布局的重點。至於,聯發科會持續投資並深耕台灣的原因,蔡明介強調就是因為台灣
擁有很強的創新力。
蔡明介進一步指出,聯發科的創新範圍不僅限技術,還囊括營運及人才,如此這才能使得
一個商品,從研發生產到客戶服務,都能夠與時俱進。其中,就技術上來說,聯發科的核
心競爭力就是解決方案。因此,以 5G 解決方案來看,具備低延遲、低功耗的特性,在未
來設備將不僅限於手機,可望藉由擴散至其他應用,提升營運動能。至於,營運上,則是
要讓服務從客戶的角度出發,在全球推廣 5G 發展下,建構為整個生態系提供的更完善服
務,包括電信運營商、消費者,運用整合想法來往前推進,這將能有助聯發科全球布局。
最後,在人才的方面,蔡明介坦言國內的半導體人才的確不足,而且還要面臨國外廠商進
來競爭人才的挑戰。不過,相較外商雖在台灣設有中心據點來說,其業務範圍相對侷限的
情況下,聯發科所提供的環境更能提供台灣人才完整的願景。因此,對於人才的投資,除
了藉由與大學院校的合作,提供獎學金來培養人才之外,還透過針對高中以下各級學校合
作科普教育,來將人才培與計畫向下延伸,以求未來能有更多的人才釋出。
另一方面,聯發科也將不排除透過尋找適合標的進行購併的方式來取得更多優秀的人才。
對此,蔡明介指出,過去聯發科購併晨星、立錡、雷凌的經驗,不但將分別將擅長的相關
業務及在應用延伸下,進一步提供客戶更完整的解決,而有助提升營運之外,還因此獲得
了優秀的人才。因此,未來不排除持續透過購併取得人才,而且不局限於手機領域,以擴
大營運領域及規模。蔡明介還笑著說,對於尋找購併對象的訊息,天天都在看。
心得: 聯發科沒人才所以要靠購併
還是人家會併購不怕沒人才
該多還是空?
--
作者: titigirl ( ) 看板: Tech_Job
標題: [新聞] 國內半導體人才不足,蔡明介指聯發科不
時間: Fri Sep 20 10:09:01 2019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9/09/20/mediatek-merger-plan/
國內半導體人才不足,蔡明介指聯發科不排除藉購併來取得人才
就在日前,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才對政府發出國內半導體人才嚴重不足,希望政府能思考
補救措施的訊息之後,19 日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也同樣表示,國內半導體人才的確面臨
斷層的情況。因此,聯發科為解決這個問題,除了投入相關經費與學校合作培養人才之外
,未來也不排除透過購併 (M&A) 的方式,進一步取的相關的人才。
蔡明介在聯發科無線通訊研發大樓的落成記者會上,一方面以新居落成的心情歡迎媒體採
訪,並請媒體吃湯圓之外,另一方面則是表示,聯發科在過去 20 多年的努力下,日前在
調查機構的全球市值前 15 大半導體公司中名列第 15 名,也是亞洲唯一一家上榜的 IC
設計公司。而這也歸功於從過去在 UMC 拆分出來時,聯發科的業務一路從光碟機、DVD
晶片,再到後來的手機晶片,一直到現在的 4G、5G 晶片發展,看過了整個產業的變化之
後,錡維持創新舊一直是聯發科的重要優勢。
蔡明介直言,現在聯發科在 5G 上具有優勢,是聯發科累積了自 2001 年進入手機晶片市
場之後,18 年來從 2G、3G、4G 所累積下來的基礎。而且,除了台灣總部之外,還包括
歐洲、印度、美國,新加坡都有相關據點的數千位研發人員來共同研發所獲得的成果。不
過,即便在全球都由據點,但聯發科仍超過 7 成的研發人員部署在台灣,顯示台灣仍是
全球布局的重點。至於,聯發科會持續投資並深耕台灣的原因,蔡明介強調就是因為台灣
擁有很強的創新力。
蔡明介進一步指出,聯發科的創新範圍不僅限技術,還囊括營運及人才,如此這才能使得
一個商品,從研發生產到客戶服務,都能夠與時俱進。其中,就技術上來說,聯發科的核
心競爭力就是解決方案。因此,以 5G 解決方案來看,具備低延遲、低功耗的特性,在未
來設備將不僅限於手機,可望藉由擴散至其他應用,提升營運動能。至於,營運上,則是
要讓服務從客戶的角度出發,在全球推廣 5G 發展下,建構為整個生態系提供的更完善服
務,包括電信運營商、消費者,運用整合想法來往前推進,這將能有助聯發科全球布局。
最後,在人才的方面,蔡明介坦言國內的半導體人才的確不足,而且還要面臨國外廠商進
來競爭人才的挑戰。不過,相較外商雖在台灣設有中心據點來說,其業務範圍相對侷限的
情況下,聯發科所提供的環境更能提供台灣人才完整的願景。因此,對於人才的投資,除
了藉由與大學院校的合作,提供獎學金來培養人才之外,還透過針對高中以下各級學校合
作科普教育,來將人才培與計畫向下延伸,以求未來能有更多的人才釋出。
另一方面,聯發科也將不排除透過尋找適合標的進行購併的方式來取得更多優秀的人才。
對此,蔡明介指出,過去聯發科購併晨星、立錡、雷凌的經驗,不但將分別將擅長的相關
業務及在應用延伸下,進一步提供客戶更完整的解決,而有助提升營運之外,還因此獲得
了優秀的人才。因此,未來不排除持續透過購併取得人才,而且不局限於手機領域,以擴
大營運領域及規模。蔡明介還笑著說,對於尋找購併對象的訊息,天天都在看。
心得: 聯發科沒人才所以要靠購併
還是人家會併購不怕沒人才
該多還是空?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Edith
at 2019-09-24T01:37
at 2019-09-24T01:37

By Margaret
at 2019-09-28T07:55
at 2019-09-28T07:55

By Jacky
at 2019-10-01T15:54
at 2019-10-01T15:54

By Connor
at 2019-10-04T13:04
at 2019-10-04T13:04

By Lily
at 2019-10-07T00:54
at 2019-10-07T00:54

By Ivy
at 2019-10-07T14:32
at 2019-10-07T14:32

By Olive
at 2019-10-08T12:42
at 2019-10-08T12:42

By Dora
at 2019-10-12T10:54
at 2019-10-12T10:54

By Genevieve
at 2019-10-14T20:31
at 2019-10-14T20:31

By Kumar
at 2019-10-15T01:34
at 2019-10-15T01:34

By Annie
at 2019-10-16T19:37
at 2019-10-16T19:37

By Tom
at 2019-10-21T14:46
at 2019-10-21T14:46

By Noah
at 2019-10-24T15:59
at 2019-10-24T15:59

By Necoo
at 2019-10-26T05:01
at 2019-10-26T05:01

By Ina
at 2019-10-31T03:42
at 2019-10-31T03:42

By David
at 2019-11-02T05:04
at 2019-11-02T05:04

By Olga
at 2019-11-03T14:42
at 2019-11-03T14:42

By Margaret
at 2019-11-05T22:45
at 2019-11-05T22:45

By Ida
at 2019-11-08T06:47
at 2019-11-08T06:47

By Anonymous
at 2019-11-11T13:20
at 2019-11-11T13:20

By Hardy
at 2019-11-16T05:39
at 2019-11-16T05:39

By Ina
at 2019-11-18T01:24
at 2019-11-18T01:24

By Tracy
at 2019-11-22T07:15
at 2019-11-22T07:15

By Ursula
at 2019-11-25T13:06
at 2019-11-25T13:06

By Elma
at 2019-11-25T17:35
at 2019-11-25T17:35

By Margaret
at 2019-11-26T06:57
at 2019-11-26T06:57

By Hedy
at 2019-11-29T08:13
at 2019-11-29T08:13

By Dorothy
at 2019-12-03T08:46
at 2019-12-03T08:46

By Jake
at 2019-12-06T02:53
at 2019-12-06T02:53

By Queena
at 2019-12-10T07:57
at 2019-12-10T07:57

By Jake
at 2019-12-13T20:55
at 2019-12-13T20:55

By Eden
at 2019-12-14T01:13
at 2019-12-14T01:13

By Hardy
at 2019-12-18T23:24
at 2019-12-18T23:24

By Liam
at 2019-12-22T21:17
at 2019-12-22T21:17

By Christine
at 2019-12-26T08:51
at 2019-12-26T08:51

By Frederica
at 2019-12-28T21:30
at 2019-12-28T21:30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12-30T00:51
at 2019-12-30T00:51

By Hazel
at 2020-01-02T02:11
at 2020-01-02T02:11
Related Posts
選後…電價調漲壓力就大了

By Bethany
at 2019-09-20T12:24
at 2019-09-20T12:24
白邦瑞警告:川普沒在虛張聲勢 對中關稅

By Caroline
at 2019-09-20T12:23
at 2019-09-20T12:23
6233 旺玖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9-20T11:09
at 2019-09-20T11:09
WSJ:中國房產巨人可能會後悔榨取中產階級

By Bethany
at 2019-09-20T10:49
at 2019-09-20T10:49
上證指數,A50指

By Belly
at 2019-09-20T10:37
at 2019-09-20T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