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投資方式示意 - 投資
By Oliver
at 2008-12-08T11:24
at 2008-12-08T11:24
Table of Contents
本圖及文簡單介紹比較各種投資方式,如有不足或錯誤之處請多指教。(圖示部分
暫時不把 零和的投機工具如期指算入)
本圖圖示
各種投資方式的長期下來獲利分布 *是指各種投資結果分布 $是扣掉交易成本後平均積效。
長期指數投資 長期選股投資 中長線進出 短線進出
高高手 巴菲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手 * * *
* * *
* * *
* * *
* * * *
* * * *
------*-----------*------------*-----------*------長期經濟企業發展利得
* $ * $ * *
* * *$ *
----*-----------*------------*-----------*$-------通膨、定存
* * *
-----------------*----------- *---------- *--------名目零報酬
* * *
* * *
* * *
* * *
選股能力太差 *進出點不佳 * 策略太差 *
或者策略
不差但對
手更強
----------
說明:
1、長期指數投資其實有點像「共產主義」,換句話說就是「有飯大家吃」
如果整體市場20年的平均實質獲利(長期下來整體經濟及企業發展的成果)
是 5%,那大家長期實質拿到的獲利就是5%少一些。 可能會因為投入方式不同有些出入。
如果20年之間經濟表現太差,也可能只拿得到接近或稍遜定存(約近通膨)的獲利。
而因為是有飯大家吃,所以不可能「賺大錢」,只能賺市場上應得的錢,所以如果食量
大想多吃一些,或是不習慣安於平凡想衝一衝的人就不適合選擇這個方式。
另外,在不好年分,必須忍耐的收成不好但還是得有飯大家吃而不能去搶別人的飯。
如果使用指數基金,它的交易及持續成本很小,所以平均而言大家能獲得市場上的平均
報酬少一點的報酬。
2、長期選股投資(也是長期投資的一種)有點像是,每個人試圖選一鍋飯,選到同一
鍋飯的人們有飯一起吃。選到鍋裡飯很多的那些人就賺得多(全世界最會選飯鍋的是
巴菲特),選到飯很少甚至是吃到會拉肚子的爛飯也有可能。
但平均而言,好飯爛飯平均起來就是整個市場上的飯。所以雖然有些人吃得多
有些人吃得少,平均起來就是市場長期的報酬。
長期選股投資的交易成本也低,而持續成本比指數投資更低(因為直接持股)
所以大家平均而言可以拿到比長期市場少一點的報酬。
適合不希望只拿平均報酬,又對自己選股能力有信心,卻不希望像後一種必須爭來爭去的
人可以選擇。
3、中長線和短線進出: 就是典型資本主義競爭非拼得你死我活不可。因為飯鍋在那邊,
長期下來會有一定的飯量,但事先知道什麼時候打開鍋子會有飯,厲害的人算準鍋子
有飯的時候衝進去吃。吃完了就跑,弱的人動作慢可能打開時沒飯吃或只有爛飯可吃。
這兩種投資方式,都會有明顯的贏家和輸家。贏家可以獲得大量的獲利,輸家則可能
連飯都吃不到還付醫藥費。不過因為市場上不會自動生出錢來,所以
照理說長期下來 贏家贏的錢-輸家輸的錢= 市場長期報酬。
中長線和短線進出的差別在於掌握何時有飯的判斷方式技巧不同,開鍋子的頻率也不同。
但每開一次鍋子都要交一次錢,所以平均而言 這兩者的所有參與者,最後
拿到的平均報酬 會明顯低於市場長期報酬,而短線投資者的平均又更低。
(圖示標在通膨附近,因為短線進出的人之中也有長有短,所以平均而言大致如此,
但如果是每天當衝,交易成本會使平均報酬低於名目零報酬)
對於自己的戰力(擇時能力或其他戰略)有信心,且不甘於寂寞拿平均報酬的人適合
這樣的投資方式。
--
暫時不把 零和的投機工具如期指算入)
本圖圖示
各種投資方式的長期下來獲利分布 *是指各種投資結果分布 $是扣掉交易成本後平均積效。
長期指數投資 長期選股投資 中長線進出 短線進出
高高手 巴菲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手 * * *
* * *
* * *
* * *
* * * *
* * * *
------*-----------*------------*-----------*------長期經濟企業發展利得
* $ * $ * *
* * *$ *
----*-----------*------------*-----------*$-------通膨、定存
* * *
-----------------*----------- *---------- *--------名目零報酬
* * *
* * *
* * *
* * *
選股能力太差 *進出點不佳 * 策略太差 *
或者策略
不差但對
手更強
----------
說明:
1、長期指數投資其實有點像「共產主義」,換句話說就是「有飯大家吃」
如果整體市場20年的平均實質獲利(長期下來整體經濟及企業發展的成果)
是 5%,那大家長期實質拿到的獲利就是5%少一些。 可能會因為投入方式不同有些出入。
如果20年之間經濟表現太差,也可能只拿得到接近或稍遜定存(約近通膨)的獲利。
而因為是有飯大家吃,所以不可能「賺大錢」,只能賺市場上應得的錢,所以如果食量
大想多吃一些,或是不習慣安於平凡想衝一衝的人就不適合選擇這個方式。
另外,在不好年分,必須忍耐的收成不好但還是得有飯大家吃而不能去搶別人的飯。
如果使用指數基金,它的交易及持續成本很小,所以平均而言大家能獲得市場上的平均
報酬少一點的報酬。
2、長期選股投資(也是長期投資的一種)有點像是,每個人試圖選一鍋飯,選到同一
鍋飯的人們有飯一起吃。選到鍋裡飯很多的那些人就賺得多(全世界最會選飯鍋的是
巴菲特),選到飯很少甚至是吃到會拉肚子的爛飯也有可能。
但平均而言,好飯爛飯平均起來就是整個市場上的飯。所以雖然有些人吃得多
有些人吃得少,平均起來就是市場長期的報酬。
長期選股投資的交易成本也低,而持續成本比指數投資更低(因為直接持股)
所以大家平均而言可以拿到比長期市場少一點的報酬。
適合不希望只拿平均報酬,又對自己選股能力有信心,卻不希望像後一種必須爭來爭去的
人可以選擇。
3、中長線和短線進出: 就是典型資本主義競爭非拼得你死我活不可。因為飯鍋在那邊,
長期下來會有一定的飯量,但事先知道什麼時候打開鍋子會有飯,厲害的人算準鍋子
有飯的時候衝進去吃。吃完了就跑,弱的人動作慢可能打開時沒飯吃或只有爛飯可吃。
這兩種投資方式,都會有明顯的贏家和輸家。贏家可以獲得大量的獲利,輸家則可能
連飯都吃不到還付醫藥費。不過因為市場上不會自動生出錢來,所以
照理說長期下來 贏家贏的錢-輸家輸的錢= 市場長期報酬。
中長線和短線進出的差別在於掌握何時有飯的判斷方式技巧不同,開鍋子的頻率也不同。
但每開一次鍋子都要交一次錢,所以平均而言 這兩者的所有參與者,最後
拿到的平均報酬 會明顯低於市場長期報酬,而短線投資者的平均又更低。
(圖示標在通膨附近,因為短線進出的人之中也有長有短,所以平均而言大致如此,
但如果是每天當衝,交易成本會使平均報酬低於名目零報酬)
對於自己的戰力(擇時能力或其他戰略)有信心,且不甘於寂寞拿平均報酬的人適合
這樣的投資方式。
--
All Comments
By Faithe
at 2008-12-10T04:07
at 2008-12-10T04:07
By Victoria
at 2008-12-12T18:54
at 2008-12-12T18:54
By Andy
at 2008-12-17T08:42
at 2008-12-17T08:42
By Blanche
at 2008-12-19T04:15
at 2008-12-19T04:15
By Olive
at 2008-12-23T09:39
at 2008-12-23T09:39
By Mia
at 2008-12-24T09:56
at 2008-12-24T09:56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8-12-28T22:19
at 2008-12-28T22:19
By Connor
at 2009-01-01T17:45
at 2009-01-01T17:45
By Edwina
at 2009-01-06T03:59
at 2009-01-06T03:59
By Zora
at 2009-01-07T16:13
at 2009-01-07T16:13
By Frederica
at 2009-01-12T11:35
at 2009-01-12T11:35
By Frederica
at 2009-01-13T20:17
at 2009-01-13T20:17
By Regina
at 2009-01-14T05:09
at 2009-01-14T05:09
By Liam
at 2009-01-15T08:04
at 2009-01-15T08:04
By Ivy
at 2009-01-17T05:06
at 2009-01-17T05:06
Related Posts
雙率夾殺 高息外幣玩完了
By Audriana
at 2008-12-08T11:22
at 2008-12-08T11:22
綠角財經筆記 - 心理與金錢問題(部份轉貼)
By Ina
at 2008-12-08T00:16
at 2008-12-08T00:16
綠角財經筆記 - 心理與金錢問題(部份轉貼)
By Olive
at 2008-12-07T23:45
at 2008-12-07T23:45
有關於股票型基金持股上限
By Victoria
at 2008-12-07T23:37
at 2008-12-07T23:37
綠角財經筆記 - 心理與金錢問題(部份轉貼)
By Zora
at 2008-12-07T23:31
at 2008-12-07T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