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什麼條件可以適合將股票做全職? - 股票

By Connor
at 2018-02-20T08:21
at 2018-02-20T08:21
Table of Contents
年經文用年經回應:
https://stasistw.blogspot.tw/2009/04/or.html
1.除非你打算做當沖,否則全職操作基本上沒有特別意義
(做中長線的人,研究用閒暇時間就夠了
反正財報就長那樣,周線一個星期才一根)
只是讓自己少一份收入來源而已
2.再來請考量自己的原始資本和預期報酬率:
年報酬率 -- 原始資本 --- 年收入 -- 原始資本 ---- 年收入 --- 原始資本 -- 年收入
---- 30% ----- 100萬 ----- 30萬 ----- 500萬 ----- 150萬 ----- 1000萬 --- 300萬
---- 20% ----- 100萬 ----- 20萬 ----- 500萬 ----- 100萬 ----- 1000萬 --- 200萬
---- 10% ----- 100萬 ----- 10萬 ----- 500萬 ------ 50萬 ----- 1000萬 --- 100萬
一般新鮮人年薪+獎金算30-40萬,薪資會隨經驗和年資增加
由上表可知,如果初期本不夠大或績效不夠好
全職操作的收入很可能會不如一般上班族且更不穩定
如果最後發現自己不適合走這行,這段空白時光又該如何向未來的雇主交代?
績效部份,巴神和林區的年績效也不過30%不到
一般人目標擺在10-20%會比較好,當然在勝算對自己大幅有利時
靠槓桿或者或集中下注,在短期拼高報酬也是一種作法
但個人覺得這只適合在本小時用,因為夜路走多了總會碰到鬼
在期待年年翻倍的同時,也要考慮腰斬和吃歸零糕的可能性
3.以我本身的經驗來說,研究公司很有趣,但操作其實很無聊
反正就是低檔沒量的時候買,順利的話就等到漲個50-100%再隨便賣
這段時間很可能會超過三個月甚至半年
換句話說操作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等待
短線操作很刺激,也有少數的人可以穩定的賺錢
把股市期市當作收銀機,每天叮咚一下就有幾十萬入袋是大家的夢想
但是大部分的人下場都是負責送錢給政府和券商而已
交易越頻繁,被抽走的部份就越多,這是不變的鐵則
再來,我不認為全職操作可以讓長期績效獲得爆發性的提昇,像從10%->50%
(如果你判斷夠準,衝績效最直接的方法是槓桿,不過這是兩面刃就是)
15%->20%是比較可能的狀態,但是如果一天花8小時研究只為了多賺那5%
那跟一般上班族又有啥不同?
結論:
一般人還是邊工作邊操作較好,同時累積資本與經驗
通過幾個多空循環,證明自己即使兼職操作也可以獲得不錯的報酬率
同時累積一定的資本,在操作的收入可以涵蓋家庭支出和基礎儲蓄後
再轉全職操作會是比較安全的選擇
我個人認為可以用閒置資金1000萬,平均績效15%做為基本門檻
當然上面的數字不是絕對,還要考慮每個人想要的生活品質就是
我心目中理想的全職操作是季報出來掃一下,月營收出來掃一下
頂多再看看週線,判斷目前的強弱勢族群
目標長期平均賺個20%-30%(這樣被極端行情毀滅的機率較低)
剩下的時間就拿來遊山玩水享受人生,自由又快樂的活著
這才是財務自由的意義所在,別只為了賺錢而賺錢,這樣是本末倒置
2009/3 @ ptt
==
此文要感謝nomercyjack的啟發:
https://www.ptt.cc/bbs/Stock/M.1229101209.A.5DB.html
--
FB: http://0rz.tw/l3Kcq █◣ ▊ ◥\◣◣\◣▼▼◣◣█◣ ▌ ╬╬
█銀ˊ どんだけ── ◥█◣ )) ▲▲██▲╴▲██▲ ▲ ▌ "囧█ ╬╬
█ˊ魂 好文要推── ◥█◣ ◢ ▏ ▼██▼ ▼██▼▏███▌m@▼▄ ╬╬
EVERYBODY SAY ◥█◣█ ▼█▇▇█‥ ▇▇█▏◣ ▌ ▲◇" ╬╬
市場求生手冊─ (( ╲ ╲ ◣▼ ▇▇▇ ▼ ◣ ▌▆▆▆ ╬╬
http://stasistw.blogspot.com/╲█╲█ ◥██████ ◤████▆▅▄▃▂▁
--
https://stasistw.blogspot.tw/2009/04/or.html
1.除非你打算做當沖,否則全職操作基本上沒有特別意義
(做中長線的人,研究用閒暇時間就夠了
反正財報就長那樣,周線一個星期才一根)
只是讓自己少一份收入來源而已
2.再來請考量自己的原始資本和預期報酬率:
年報酬率 -- 原始資本 --- 年收入 -- 原始資本 ---- 年收入 --- 原始資本 -- 年收入
---- 30% ----- 100萬 ----- 30萬 ----- 500萬 ----- 150萬 ----- 1000萬 --- 300萬
---- 20% ----- 100萬 ----- 20萬 ----- 500萬 ----- 100萬 ----- 1000萬 --- 200萬
---- 10% ----- 100萬 ----- 10萬 ----- 500萬 ------ 50萬 ----- 1000萬 --- 100萬
一般新鮮人年薪+獎金算30-40萬,薪資會隨經驗和年資增加
由上表可知,如果初期本不夠大或績效不夠好
全職操作的收入很可能會不如一般上班族且更不穩定
如果最後發現自己不適合走這行,這段空白時光又該如何向未來的雇主交代?
績效部份,巴神和林區的年績效也不過30%不到
一般人目標擺在10-20%會比較好,當然在勝算對自己大幅有利時
靠槓桿或者或集中下注,在短期拼高報酬也是一種作法
但個人覺得這只適合在本小時用,因為夜路走多了總會碰到鬼
在期待年年翻倍的同時,也要考慮腰斬和吃歸零糕的可能性
3.以我本身的經驗來說,研究公司很有趣,但操作其實很無聊
反正就是低檔沒量的時候買,順利的話就等到漲個50-100%再隨便賣
這段時間很可能會超過三個月甚至半年
換句話說操作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等待
短線操作很刺激,也有少數的人可以穩定的賺錢
把股市期市當作收銀機,每天叮咚一下就有幾十萬入袋是大家的夢想
但是大部分的人下場都是負責送錢給政府和券商而已
交易越頻繁,被抽走的部份就越多,這是不變的鐵則
再來,我不認為全職操作可以讓長期績效獲得爆發性的提昇,像從10%->50%
(如果你判斷夠準,衝績效最直接的方法是槓桿,不過這是兩面刃就是)
15%->20%是比較可能的狀態,但是如果一天花8小時研究只為了多賺那5%
那跟一般上班族又有啥不同?
結論:
一般人還是邊工作邊操作較好,同時累積資本與經驗
通過幾個多空循環,證明自己即使兼職操作也可以獲得不錯的報酬率
同時累積一定的資本,在操作的收入可以涵蓋家庭支出和基礎儲蓄後
再轉全職操作會是比較安全的選擇
我個人認為可以用閒置資金1000萬,平均績效15%做為基本門檻
當然上面的數字不是絕對,還要考慮每個人想要的生活品質就是
我心目中理想的全職操作是季報出來掃一下,月營收出來掃一下
頂多再看看週線,判斷目前的強弱勢族群
目標長期平均賺個20%-30%(這樣被極端行情毀滅的機率較低)
剩下的時間就拿來遊山玩水享受人生,自由又快樂的活著
這才是財務自由的意義所在,別只為了賺錢而賺錢,這樣是本末倒置
2009/3 @ ptt
==
此文要感謝nomercyjack的啟發:
https://www.ptt.cc/bbs/Stock/M.1229101209.A.5DB.html
--
FB: http://0rz.tw/l3Kcq █◣ ▊ ◥\◣◣\◣▼▼◣◣█◣ ▌ ╬╬
█銀ˊ どんだけ── ◥█◣ )) ▲▲██▲╴▲██▲ ▲ ▌ "囧█ ╬╬
█ˊ魂 好文要推── ◥█◣ ◢ ▏ ▼██▼ ▼██▼▏███▌m@▼▄ ╬╬
EVERYBODY SAY ◥█◣█ ▼█▇▇█‥ ▇▇█▏◣ ▌ ▲◇" ╬╬
市場求生手冊─ (( ╲ ╲ ◣▼ ▇▇▇ ▼ ◣ ▌▆▆▆ ╬╬
http://stasistw.blogspot.com/╲█╲█ ◥██████ ◤████▆▅▄▃▂▁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Daph Bay
at 2018-02-22T16:55
at 2018-02-22T16:55

By Rosalind
at 2018-02-25T04:20
at 2018-02-25T04:20

By Zora
at 2018-02-25T12:59
at 2018-02-25T12:59

By Barb Cronin
at 2018-02-28T08:22
at 2018-02-28T08:22

By Kama
at 2018-03-01T18:26
at 2018-03-01T18:26

By Linda
at 2018-03-02T17:53
at 2018-03-02T17:53

By Heather
at 2018-03-06T19:56
at 2018-03-06T19:56

By Daph Bay
at 2018-03-08T12:00
at 2018-03-08T12:00

By Frederic
at 2018-03-13T02:42
at 2018-03-13T02:42

By Kelly
at 2018-03-15T21:32
at 2018-03-15T21:32

By Odelette
at 2018-03-19T16:21
at 2018-03-19T16:21

By Michael
at 2018-03-22T01:01
at 2018-03-22T01:01

By Hedda
at 2018-03-26T10:29
at 2018-03-26T10:29

By Adele
at 2018-03-28T18:16
at 2018-03-28T18:16

By Elma
at 2018-03-30T13:25
at 2018-03-30T13:25

By Rebecca
at 2018-04-02T07:11
at 2018-04-02T07:11

By Anthony
at 2018-04-06T09:11
at 2018-04-06T09:11

By Zenobia
at 2018-04-07T16:06
at 2018-04-07T16:06

By Edward Lewis
at 2018-04-08T18:09
at 2018-04-08T18:09

By Bethany
at 2018-04-13T04:40
at 2018-04-13T04:40

By Hazel
at 2018-04-14T04:57
at 2018-04-14T04:57

By Belly
at 2018-04-17T06:58
at 2018-04-17T06:58

By Ophelia
at 2018-04-19T13:38
at 2018-04-19T13:38

By Elvira
at 2018-04-20T03:41
at 2018-04-20T03:41

By Olga
at 2018-04-21T16:03
at 2018-04-21T16:03

By Caroline
at 2018-04-23T07:37
at 2018-04-23T07:37

By Andrew
at 2018-04-27T11:54
at 2018-04-27T11:54
Related Posts
基本面是否為無用落後指標?

By Thomas
at 2018-02-20T01:32
at 2018-02-20T01:32
基本面是否為無用落後指標?

By Ula
at 2018-02-20T00:30
at 2018-02-20T00:30
基本面是否為無用落後指標?

By Todd Johnson
at 2018-02-20T00:25
at 2018-02-20T00:25
基本面是否為無用落後指標?

By Eden
at 2018-02-20T00:18
at 2018-02-20T00:18
基本面是否為無用落後指標?

By Faithe
at 2018-02-19T22:35
at 2018-02-19T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