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單指定受益人 理賠金仍可能實質課稅 - 保險

By James
at 2013-04-27T14:54
at 2013-04-27T14:54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Leepofeng (螢火蟲)》之銘言:
: 3. 哪些行為會實質課稅,目前還沒有確定
請參閱:http://ppt.cc/peLL
連結乃針對「實質課稅」實務適法部分解析文。
我國大法官解釋第460、519、579、620等較為著名。420號解
釋為個人所知最早提及此部分[解釋公布日:86.01.17]之解釋
。(參照420號解釋文脈,可得稅捐稽徵法§12-1之立法來源)
相關大法官解釋建議詳閱,上述連結僅為簡易之整理。
---------------------------------------------------------
●商業保險涉及「實質課稅原則」,兩則新聞例示如下
◎保險業務員不當招攬行銷:http://ppt.cc/eHz7
「很多保險業務員在銷售保單時,都會說保險可以節遺產稅,吸引
大額保戶,其實,有錢人用保單來節遺產稅,根本沒門。」
◎遺產遭追稅民眾勝訴難:http://ppt.cc/8NBn
「不少人認為保險可以節遺產稅,並以為保險金理賠可免遺贈稅,
稅務專家提醒,民眾使用保險節稅一定要小心,若被核定補稅,
最好乖乖繳納,因為近10年民眾類似爭議無一勝訴。
專家指出,類似保險稅務爭議時有所聞,不但年金險死亡給付不
能免遺產稅,連傳統的終身壽險及生死合險,在特定的情況下也
可能被稅捐單位核課遺產稅。到底「保險給付」可不可以節稅?
專家表示,分析近10年稅務官司判例,民眾無一勝訴,與其事後
再打官司及補稅,不如在買保險前三思,莫為節稅買保險。」
-----------------------------------------------------------
§保險從業人員對於商業保險招攬訴求節稅,此時恐有構成「保險
業務員管理規則第19條第1項第五款」;「五、對要保人、被保
險人或第三人以誇大不實之宣傳、廣告或其他不當之方法為招攬。
」之虞。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函覆,第五款態樣有二:
(1)未考量(準)客戶之保險需求,而假借節稅、基金、存款等其
他名義為招攬之訴求
(2)逾越公司授權範圍,擅自利用話術、文宣等方式進行不當陳
述、承諾或保證為招攬行為者
------------------------------------------------------------
◎法院判決要旨如下
法院於判決要旨中揭示:「稅捐規避與合法的(未濫用的)節稅不
同,節稅乃是依據稅捐法規所預定之方式,意圖減少稅捐負擔之行
為,反之,『稅捐規避』則是利用稅捐法規所未預定之異常的或不
相當的法形式,意圖減少稅捐負擔之行為。」
-----------------------------------------------------------
◎實質課稅依據法源
※稅捐稽徵法§12-1
涉及租稅事項之法律,其解釋應本於租稅法律主義之精神,依
各該法律之立法目的,衡酌經濟上之意義及實質課稅之公平原
則為之。
稅捐稽徵機關認定課徵租稅之構成要件事實時,應以實質經濟
事實關係及其所生實質經濟利益之歸屬與享有為依據。
-----------------------------------------------------------
○稅捐稽徵處見解
本於租稅法定主義,稅捐機關要求人民繳納稅捐,均必須依據法律
方得為之。但是經濟活動樣態多端,實際上不可能期待由法律將所
有經濟活動所由生之課稅事實均予鉅細靡遺地加以規範,從而,在
租稅法律之文義不及涵括經濟事實時,稅捐機關即經常援引所謂實
質課稅原則,對於曲意迴避稅法文義規定之經濟活動,核實認定,
予以課稅。就增訂後之稅捐稽徵法第12條之1法律條文之規定貴在明
確。過往稅務訴訟涉及實質課稅爭執所生舉證責任不明的情形,在
該條第3項及第4項的立法下,應可望改善。
--
※小結
已知法院實務見解對『稅捐規避』定義乃:「利用稅捐法規所未預
定之異常的或不相當的法形式,意圖減少稅捐負擔之行為。」故,
消費者於投保商業保險之前中後,同時了解業務人員對於我國所
得稅法(營所、個人綜所等等)認知度之高低,可認為一相當權益自
保事項,以期判別業務員以節稅訴求之情事是否構成違法事由。
提供3則有唆使不當節稅招攬之虞態樣(網路資訊)供參考
(1)http://ppt.cc/nrD4
(2)http://ppt.cc/Afn3
(3)http://ppt.cc/FE55
另法院就「投保動機」與「投保目的」審查,有其立法形成空間,
動機本就「保險法立法目的」之部分,明確無違下自然無實質課稅
原則之適用。然對照相關業務員招攬不當之態樣(新聞參照),可證
明投保之動機或有受業務員教唆之部分,其該當可歸責於業務員之
部分,按不同法令(有民、刑法上適用者),則應尋求相對應之救濟
途徑之。
以上提供參考。
--
: 3. 哪些行為會實質課稅,目前還沒有確定
請參閱:http://ppt.cc/peLL
連結乃針對「實質課稅」實務適法部分解析文。
我國大法官解釋第460、519、579、620等較為著名。420號解
釋為個人所知最早提及此部分[解釋公布日:86.01.17]之解釋
。(參照420號解釋文脈,可得稅捐稽徵法§12-1之立法來源)
相關大法官解釋建議詳閱,上述連結僅為簡易之整理。
---------------------------------------------------------
●商業保險涉及「實質課稅原則」,兩則新聞例示如下
◎保險業務員不當招攬行銷:http://ppt.cc/eHz7
「很多保險業務員在銷售保單時,都會說保險可以節遺產稅,吸引
大額保戶,其實,有錢人用保單來節遺產稅,根本沒門。」
◎遺產遭追稅民眾勝訴難:http://ppt.cc/8NBn
「不少人認為保險可以節遺產稅,並以為保險金理賠可免遺贈稅,
稅務專家提醒,民眾使用保險節稅一定要小心,若被核定補稅,
最好乖乖繳納,因為近10年民眾類似爭議無一勝訴。
專家指出,類似保險稅務爭議時有所聞,不但年金險死亡給付不
能免遺產稅,連傳統的終身壽險及生死合險,在特定的情況下也
可能被稅捐單位核課遺產稅。到底「保險給付」可不可以節稅?
專家表示,分析近10年稅務官司判例,民眾無一勝訴,與其事後
再打官司及補稅,不如在買保險前三思,莫為節稅買保險。」
-----------------------------------------------------------
§保險從業人員對於商業保險招攬訴求節稅,此時恐有構成「保險
業務員管理規則第19條第1項第五款」;「五、對要保人、被保
險人或第三人以誇大不實之宣傳、廣告或其他不當之方法為招攬。
」之虞。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函覆,第五款態樣有二:
(1)未考量(準)客戶之保險需求,而假借節稅、基金、存款等其
他名義為招攬之訴求
(2)逾越公司授權範圍,擅自利用話術、文宣等方式進行不當陳
述、承諾或保證為招攬行為者
------------------------------------------------------------
◎法院判決要旨如下
法院於判決要旨中揭示:「稅捐規避與合法的(未濫用的)節稅不
同,節稅乃是依據稅捐法規所預定之方式,意圖減少稅捐負擔之行
為,反之,『稅捐規避』則是利用稅捐法規所未預定之異常的或不
相當的法形式,意圖減少稅捐負擔之行為。」
-----------------------------------------------------------
◎實質課稅依據法源
※稅捐稽徵法§12-1
涉及租稅事項之法律,其解釋應本於租稅法律主義之精神,依
各該法律之立法目的,衡酌經濟上之意義及實質課稅之公平原
則為之。
稅捐稽徵機關認定課徵租稅之構成要件事實時,應以實質經濟
事實關係及其所生實質經濟利益之歸屬與享有為依據。
-----------------------------------------------------------
○稅捐稽徵處見解
本於租稅法定主義,稅捐機關要求人民繳納稅捐,均必須依據法律
方得為之。但是經濟活動樣態多端,實際上不可能期待由法律將所
有經濟活動所由生之課稅事實均予鉅細靡遺地加以規範,從而,在
租稅法律之文義不及涵括經濟事實時,稅捐機關即經常援引所謂實
質課稅原則,對於曲意迴避稅法文義規定之經濟活動,核實認定,
予以課稅。就增訂後之稅捐稽徵法第12條之1法律條文之規定貴在明
確。過往稅務訴訟涉及實質課稅爭執所生舉證責任不明的情形,在
該條第3項及第4項的立法下,應可望改善。
--
※小結
已知法院實務見解對『稅捐規避』定義乃:「利用稅捐法規所未預
定之異常的或不相當的法形式,意圖減少稅捐負擔之行為。」故,
消費者於投保商業保險之前中後,同時了解業務人員對於我國所
得稅法(營所、個人綜所等等)認知度之高低,可認為一相當權益自
保事項,以期判別業務員以節稅訴求之情事是否構成違法事由。
提供3則有唆使不當節稅招攬之虞態樣(網路資訊)供參考
(1)http://ppt.cc/nrD4
(2)http://ppt.cc/Afn3
(3)http://ppt.cc/FE55
另法院就「投保動機」與「投保目的」審查,有其立法形成空間,
動機本就「保險法立法目的」之部分,明確無違下自然無實質課稅
原則之適用。然對照相關業務員招攬不當之態樣(新聞參照),可證
明投保之動機或有受業務員教唆之部分,其該當可歸責於業務員之
部分,按不同法令(有民、刑法上適用者),則應尋求相對應之救濟
途徑之。
以上提供參考。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23歲女 富邦保單諮詢+澳洲打工

By Carol
at 2013-04-27T00:46
at 2013-04-27T00:46
保單指定受益人 理賠金仍可能實質課稅

By Cara
at 2013-04-27T00:34
at 2013-04-27T00:34
保險理賠 未必能免遺產稅

By Kumar
at 2013-04-27T00:28
at 2013-04-27T00:28
保險理賠 未必能免遺產稅

By Wallis
at 2013-04-27T00:26
at 2013-04-27T00:26
保險理賠 未必能免遺產稅

By Blanche
at 2013-04-26T23:40
at 2013-04-26T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