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板上的心態」觀念整理(續) - 投資

By Puput
at 2007-08-18T15:29
at 2007-08-18T15:29
Table of Contents
迷思二:
「巴菲特有多少現金 一般散戶有多少現金
他能向下攤平 一般人有辦法嗎?
他可以連續布局好幾年 一般人有這樣的耐心跟眼光嗎?
他可以在空頭市場繼續賺大錢 是因為無數的商品可以操作和複雜的必險工作
股票賠了沒差 可以賺匯差... 」
「每次看到有人提到巴菲特就覺得很XD
股市上漲時都沒人理他 但要是一跌就搬他出來安慰自己要長期投資」
=============================
巴菲特不是一出生就很有錢,
更何況,如果他的投資哲學只是「靠著有很多銀彈一直向下攤平」,
比爾蓋茲也可以用他富可敵國的資產攤平老巴,
他們兩個人也不可能是好朋友。
至於連續布局好幾年,耐心和眼光,
筆者倒是不認為這有什麼困難的。
如果心態正確,也投資自己了解的行業,
投資好幾年又有什麼好大驚小怪?
彷彿短期投資才是常態,而長期持有則是異類一樣?
如果你是麵店老闆,
小小幾坪大,每月有10萬元利潤,
但偶而會有淡季,利潤很低,甚至虧錢,
你會不會找一個有錢人說:
「淡季的時候我的麵店賣你,等賺錢的時候我再買回來」
如果身為一個麵店的「執行長」,
你都知道要長期抱著麵店這隻雞母,
又為甚麼會在自己投資績優股票的時候,
苗頭不對就閃,漲的時候又去追?
至於他如何度過空頭,
那不是靠著龐大的資金操作或商品達到的,
否則在他沒有這麼多資金以前,
要怎麼度過?
另外,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件事情。
資金小的操作靈活性反而高於資金多,
事實上老巴也坦承,
越來越多的現金對他而言是一種困擾,
因為資源的配置顯得更重要,
少1%,多1%,就是數十億美金的波動,
壓力很大,並不是想像中這麼容易。
至於股票賠了還可以賺匯差,
投資基金也可以辦到。
當然,投資基金失利也可以等匯差,
只是匯差這回事如果成為攤平損失的主要來源,
不如拿錢去放「外幣定存」,
會有更好的功效。
================================
最後,股市上揚的時候沒人理老巴,
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誠如筆者說的,
股市大漲的時候,搞不好隔壁沒唸過書的老王都比投資學教授績效好,
但我們能說老王的投資素養筆教授好嗎?
如果要你把錢交給他們兩人,
你又會選擇哪一個?
另外,大家都誤會老巴的投資哲學,
好像只要買了股票就一定長期持有。
這是錯誤的觀念。
他的重點在於買到「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公司,
並且買到「合理價位」,
之後才是長期持有。
他長期持有的理由不是「因為套牢而安慰自己」,
即使「股市休市」他都不擔心了,
怎麼還會擔心套牢這回事?
他只在乎投資的公司績效是否依舊良好,
內在價值是否逐年提昇。
重心在於企業本身,和股票一點關係都沒有。
當然,他也會操作一些風險性套利,
或是特別股與高收益債券,
但他的「安全邊際」原則還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
站在自私的立場上,
如果所有人都不想理他的投資觀念,
對於了解他投資哲學的人或許是一種優勢。
想成功,就要向已經成功的人學習,
更何況,他給投資人的啟發,
一般人也可以做到。
一直認為他的資源很多,
他的眼光獨特學不來,
認為他有的優勢我們都沒有,
所以覺得那是打高射砲...
只是推託的理由而已。
許多投資失敗的理由,
就是不願意用功,也不願意嘗試。
如果嚴長壽先生認為自己就是一個運送行李的小弟而已,
不願意多學習,不願意多嘗試,
總覺得成為大人物就是一定要先有資源才要辦事,
今日也不會成為知名飯店的總裁。
================================
以上 淺見
--
剛申請好的Blog,歡迎大家光臨~
http://tw.myblog.yahoo.com/siriue0
--
All Comments

By Hardy
at 2007-08-21T14:30
at 2007-08-21T14:30

By John
at 2007-08-24T07:38
at 2007-08-24T07:38

By Oscar
at 2007-08-24T20:36
at 2007-08-24T20:36

By Edwina
at 2007-08-27T17:04
at 2007-08-27T17:04

By Bethany
at 2007-08-28T06:59
at 2007-08-28T06:59

By Rae
at 2007-09-01T00:47
at 2007-09-01T00:47

By Liam
at 2007-09-04T13:50
at 2007-09-04T13:50

By Yuri
at 2007-09-05T15:40
at 2007-09-05T15:40

By Elma
at 2007-09-08T07:39
at 2007-09-08T07:39

By Ursula
at 2007-09-13T02:51
at 2007-09-13T02:51

By Callum
at 2007-09-17T06:28
at 2007-09-17T06:28

By Ophelia
at 2007-09-20T01:17
at 2007-09-20T01:17

By Sierra Rose
at 2007-09-20T22:08
at 2007-09-20T22:08

By Jessica
at 2007-09-22T14:14
at 2007-09-22T14:14

By Wallis
at 2007-09-23T16:03
at 2007-09-23T16:03

By Skylar Davis
at 2007-09-24T13:27
at 2007-09-24T13:27

By Suhail Hany
at 2007-09-26T16:23
at 2007-09-26T16:23

By Jake
at 2007-09-29T03:58
at 2007-09-29T03:58

By Doris
at 2007-09-29T23:07
at 2007-09-29T23:07

By Eartha
at 2007-10-01T16:04
at 2007-10-01T16:04

By Linda
at 2007-10-03T09:48
at 2007-10-03T09:48

By Emma
at 2007-10-05T00:30
at 2007-10-05T00:30

By Bennie
at 2007-10-05T18:36
at 2007-10-05T18:36

By Agnes
at 2007-10-10T15:09
at 2007-10-10T15:09

By Charlotte
at 2007-10-11T02:23
at 2007-10-11T02:23

By Selena
at 2007-10-15T11:21
at 2007-10-15T11:21
Related Posts
「現在板上的心態」觀念整理

By Puput
at 2007-08-18T14:56
at 2007-08-18T14:56
投資型保險 真的划算?

By Lydia
at 2007-08-18T13:26
at 2007-08-18T13:26
台新坐享雙利--網路便利存

By Necoo
at 2007-08-18T10:35
at 2007-08-18T10:35
日幣定存或買基金???

By Sarah
at 2007-08-18T02:24
at 2007-08-18T02:24
投資型保險的迷思

By Puput
at 2007-08-18T00:48
at 2007-08-18T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