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的觀念與心得 - 投資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07-12-24T01:07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siriue (siriue)》之銘言:
: 這裡的金融市場是指?
: 金融市場有被概分成資本市場與貨幣市場,
: 不曉得這種大魚吃小魚的觀點有沒有特別針對哪一個市場操作?
: 如果有,那麼哪一個比較適用?
: 如果沒有,何以金融市場會產生這樣的現象?
其實講白了任何「市場」一定有莊家與閒家
或者更世俗的講法就是組頭與賭徒
所以我這邊講的市場沒有針對性....
: 「擺脫習慣性思考」對於現代而言自然再重要不過,
: 這或許也是大前研一先生所說的
:  「現代已經沒有所謂一個問題一個解答這回事」
: 簡單說就是要獨立思考。
: 然而筆者不解的是,
: 獨立思考對於上述所言的「食物鏈」概念,
: 相關性是什麼?
: 相信裡面應該大有內容,
: 值得r大與我們分享。
如果從賭場與賭博角度來看
莊家與閒家在賭場廝殺的目的就是要從對方口袋裡撈錢
但是為啥我們會說十賭九詐,甚至會說莊家「幾乎」穩贏不賠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認知?

其實金融市場、法規都是政府定的
所以各國政府對其國內金融市場就是最大的莊家(抽頭)
接著就是底下的金融機構等次級莊家(看市場實力而定)

以金融市場而言,誰的籌碼多、交易策略與技巧好
就是市場交易的大莊家與贏家...
而且西方金融市場是Winer Take All
這就是西方金融資本市場的殘酷現實...

所以在我眼裡這就是一種食物鏈關係....
如何在這種食物鏈裡求得生存避免被剝削
便是底層的生物(如我們散戶)要思考的地方

: : 2.交易風險的本質本身就是一種機率,大魚(大咖)也不見每次一定贏
: : 但是大咖永遠會動腦筋去獵殺小咖與散戶
: 不知道是筆者對於文字太過要求還是龜毛,
: 通常我比較喜歡在關鍵字上面用詞精準一些,
: 比較不容易造成誤解。
: 「交易風險的本質本身是一種機率」這句話,
: 筆者不懂的是,何謂「交易風險」?定義是什麼?
: 另外,風險本身就代表著不確定性,
: 但若說「風險=機率」,似乎又有點不同。
: 畢竟我們通常只會談論
: 「發生A事件的機率為何?」
: 而不會談論
: 「發生A事件的風險為何?」
: 因此,「交易風險的本質本身是一種機率」這句話想談論的重點,
: 究竟是交易風險所產生的可能性?
: 還是這些風險的機率? 
: 大咖不見得贏的理由在於「他們面對的風險比我們小?一樣?大?」
: 還是「他們掌握贏的條件比我們好?普通?差?」
非常好~果然是S大..切問題就是切重點...:)

一般來說做交易最care的會是以下幾種風險:

1.價格衝擊
2.低於預期甚低的報酬
3.連續虧損導致帳戶破產
4.系統失靈


例如「價格衝擊」意思是發生於某些變動所導致的價格快速變化
這些變動通常來自於政治、經濟層面的劇烈衝擊
例如911事件、1987年道瓊大崩盤、長期資本公司崩盤事件

我們一般人會去思考未來的「可能性」
但是很少人會去思考未來發生的「機率」
會去思考未來發生某件事機率的人,一定會去找應對的方法

就像達賴說過「明天與來世,你永遠不知道何者先來」
那麼明天與來世何者先來就是「機率」問題
而不是「可能性」問題....

所以各位投保的意外險是跟保險公司「賭」未來發生保險事故的機率
而不是「保險事故的可能性」
因為每個人未來都一定發生意外,保險公司幹嘛跟你賭...= =a
它在這段賭博期間穩輸的...

交易的本質其實就是「機率」
這段話其實精神衍生自先前有提到一個觀念:
「我們永遠不知道價格走勢圖的右邊會是怎麼走」
所以往上、往下、盤整的「機率」都是一樣大

對交易者來說,某種程度來看
交易就是針對這些行情未來走勢機率做一種「保險」動作
換做上面「保險」的觀念來詮釋的話就是「賭」行情走法....
所以交易本身就是一種對未來事件發生機率的判斷問題
也是對未來的風險一種「保護作用」:
保護不被軋空手、不會錯失行情、不會賺不到可以賺到的機會
或者是當市場風險發生時可以得到某種程度的補償
但是相對也會有看錯的「風險」(這還是機率問題)
會賠錢、會變成輸家、投資金額被大魚吃掉....

所以追根究底談市場風險
從交易者眼中不是可不可能發生的問題
而是會研究這個事件發生的機率多高?
要不要為這個發生機率做交易(投保動作)
這也就是「避險」的由來...

另外題外話...
避險」資金(也就是「保費」)基本上就是用來「賠」的
是用來當市場風險發生時可以當作保護使用

: : 3.操作上要用「買高買更高,賣低賣更低」,而非買低賣高
: : 散戶最大的毛病是永遠想「摸頭猜底」,想要賣在高點與買在低點
: 或許筆者對於「買高買更高,賣低賣更低」的體認比較膚淺,
: 有幾個想法和r大互相交流。
: 所謂「買高買更高」,看起來似乎就是要「追高」?
: 所謂「賣低賣更低」,看起來似乎就是要「殺低」?
: 用具有比較神秘的說詞應該是「順勢而為」,
: 萬不可「逆勢操作」。
: 根據筆者身邊熱愛期權的朋友們的說法,
: 確實有很多有長期經驗的前輩會用這樣的方式操作。
: 如果是站在「頻繁交易」的情況下,
: 他們都會有自己的「一條線」-->高過它就是買;低於它就是賣。
: 不帶感情,沒有主觀,
: 完全就是把自己當成機器人。
: 線型展示出什麼資訊就做什麼決定..
: 不曉得筆者的理解是否有誤?
: 假設筆者的解讀是正確的,
: 那麼這樣的方式是用在基金投資還是什麼投資?
: 如果用在基金與股票上,又算是一種投機還是投資?
: 散戶確實常常會有希望買在最低賣在最高的念頭,
: 筆者同樣認為,這種觀念其實不可能做到。
: 然而「買低賣高」卻是財務裡面最重要的精髓所在,
: 無論是老巴還是學術界,都不曾提倡過要「買在最低or賣在最高」的思維邏輯。
: 那麼怎麼樣才算是低點?高點?
: 基本上那得看是投資什麼工具而定。
: 若站在個別股票來說,
: 確實可以透過各種方式辨別高低點,
: 但這種說法是站在「價值投資」的立場上闡述。
: 倘若如此,就連筆者也可以因為知識與經驗的累積,
: 進而評估出「大概」的價位區間,
: 了解「被折扣」的買進價位為何。
: 為甚麼不說低點?
: 因為老巴通常只用價值的方式去判斷「買點」。
: 舉例來說,
: 如果100元老巴覺得太貴,
: 正好遭逢股市大災難的時候,
: 該股跌到70元,
: 老巴如果認為30%的折扣夠符合他的安全邊際,
: 自然就會買進。
: 至於這70元是不是「低點」or「相對低點」,
: 對他而言並不重要。
: 當然,可以買得越低自然風險越小,
: 這應該是一般常識了。
s大這點理解正確,要傳達的觀念s大有闡釋出來...

「買高買更高、賣低賣更低」很少人會這樣想
再以我前文裡面解釋的例子來說明一次好了...
因為我看推文有人也是對這觀念有點疑惑...

當某種好吃的蘋果供不應求,價格節節上升
而你也正需要這蘋果...
我們會是等這蘋果價格「拉回」再買?還是追價去買?

再應用到前面的「機率」概念
未來蘋果的走勢可能有直線噴出上升...回檔再上升...崩跌...
這些都有可能....

那麼現在我們有幾種看法與選擇

1.行情直線噴出上升:這時候我們該做的就是馬上搶買...
因為不立刻做「交易」蘋果這個動作
未來我們要遇到的「風險」就是會買更貴
所以立刻做交易就是對未來行情風險的「保險」動作
而因為我們也認為蘋果未來價格會更高
所以我們也會將來買更高價的蘋果

但是這種看法我們也必須面對「崩跌」走勢的「機率」
所以如果有蘋果期貨的話,可以放空做避險..XD

2.回檔再上升:這時候我們該做的就是等待交易時機...
等到行情回到我們認為可以買入時做交易
未來我們要遇到的「風險」(還是機率問題)
則是跟上面一樣

3.崩跌:這時候我們該做的是不交易
因為我們對未來蘋果價格會發生崩跌
做交易有可能會套在最高點

但是持這種看法的交易者
有可能會面對蘋果價格越漲越高最後被迫追價的結果

其實我覺得老巴做交易的精神簡單來說一句話歸納就是:

如果某物有其價值,就算漲上天他也會追買它
不會因為它「變貴」就沒有「價值」
反之,如果某物沒有「價值」,就算跌到地版他也不會去買
並不會因為它跌價「變便宜」而變得有價值....:)

另外交易還有很重要的原則不是買貴或買便宜
而是進場的「優勢」(Edge)是什麼?

這點我跟s大的看法接近,老巴的作法是很好的
因為有了進場優勢等於是有了某種「保險」
所以不會怕未來發生與預期走勢相反的風險所帶來的傷害

: : 4.交易在傳聞時,賣出在傳聞證實時
: 老巴無論做任何投資,
: 包括「風險性套利交易」的時候,
: 都會希望是消息被證實,被確定之後才行動。
: 簡單說,如果有公司打算買回股票庫藏;
: 宣告當年度股利;或是合併等消息..
: 若產生任何風險性套利機會,
: 老巴也還是寧可等到消息被確認之後才行動,
: 因為他說,根據他長久的交易經驗,
: 這樣做雖然會降低預期報酬率,
: 卻會大大提高成功率。
這點就我經驗無法評論...:p

因為交易者的「交易」就是「賭」未來走勢的「發生機率問題」
當未來走勢已經明朗化時,交易本身已經沒有「期望」價值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實務上常會有當某項重大消息公佈後
市場走勢不是快速往上噴出就是往下噴出
不然就是開高走低、開低走高之類的...

當然這跟老巴的作法某種程度上不大符合...:p
在這點上我就不如s大對老巴的瞭解了...

: : 5.交易時要冷血,拋開任何情感,因為這就是戰場,贏家才能生存
: 這第五點或許也符合了筆者上述的預期。
: 對於「冷血」二字,
: 筆者倒是認為可以用「理性」取代,
: 因為冷血似乎代表著機械化。
: 當然,如果真是談論「投資」,
: 那麼「冷血」就更不適合用在這裡。
: 畢竟機器人沒辦法辨別經理人誠信問題,
: 或是公司當局的管理風格。
其實該位講師有一句話我沒有寫出來
因為我一直認為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看到S兄對於「冷血」一詞覺得用在交易比較不適合
我想想還是講一下好了

「其實東方人做金融交易比西方人具有先天上的『劣勢』
文化背景上我們比較會想留餘地給他人,但是做投機交易則不能夠這樣想
因為在金融戰場上,這是一場戰爭,沒有什麼和平相處問題
只有誰贏誰輸的結果,輸者的籌碼會被贏者拿走
只要有一點點猶豫、仁慈、退讓就會讓自己在交易戰場上失敗」

聽起來很殘忍嗎?事實上這就是生存遊戲!!
「冷血」只不過是恰如其份的點出這事實
「理性」只是裝飾或者修飾它本質的用語...:)
: : 舉一般生活例子來說
: : 當你認為某件你認為很有價值的東西在市場上價格開始飆漲
: : 而且飆漲速度已經加快,您是勇於追價還是想說等價格拉回再買?
: 站在Graham的投資定義:
: 「投資是根據詳盡的分析,
:  本金安全和滿意回報有保證的動作,
:  除此之外即稱為投機。」
: 所以如果我買入某項資產後價格狂飆,
: 這已經符合了上述的投資定義,
: 就不需要再追價買入。
: 但之所以會產生想要「再買入」的心態,
: 深究其理不過就是想賺更多的「貪心念頭」罷了。
: 看到大家一窩蜂去買導致價格飆漲,
: 所以追價?
: 這樣的作法符合理性嗎?
: 別忘了「市場先生」與「旅鼠」的比喻。
: 筆者個人不會因為股價飆漲所以追價買入;
: 或是為了攤平成本而買入。
: 根據筆者對老巴的了解,
: 他也不會。
太好了!s大講的這就是重點!
再搭配我先前講的「價值」與「價格」那段總結
「價值不會因為價格的高低而有變化,除非它自己產生變化」

所以攤平常常是「越攤越平,最後躺平」...= =a
: : 這時候你就必須要負擔的「交易風險」就是可能會買的更貴、更高的價錢
: : 還有可能...買不到....而不是價格拉回可以讓你買的機會....
: r大對於「交易風險」的定義是:
: 「買入後如果再買可能買到更貴的價位;或是根本買不到」。
: 所以這裡的「風險」意思是「再買的時候可能產生更高or買不到」的不確定性,
: 是吧?
: 如果是這樣,
: 可能和筆者所認知的「交易風險」有一些落差。
: 一般在談論交易風險,
: 概念上通常比較和「作業風險」接近。
: 是指「交易時產生非預期的動作,而導致投資人得到非預期的結果」。
: 比方說,
: 原本交易內容是下單200股,結果寫成2000股;
: 或是想買聯發,卻買成聯發科..etc..
那不同啦...我上面回覆...(未來走勢機率性問題)
: : 反之當市場上大家都不看好的一件東西開始跌價,跌的速度越來越快
: : 你會因為它已經價格跌深、變的「好便宜」會去買嗎?
: 一般在談論投資時,
: 真的很少人用「交易風險」去代表「價格」的不確定性;
: 因為價格之所以產生不確定性,
: 財務學是談論「產生不確定性的現象」,導致價格波動。
: 以大家最熟悉的說法,
: 投資股票有兩種風險:
:  1.系統風險(市場風險) 2.非系統風險
: 當上述兩者風險產生時,
: 就會導致價格波動。
: 可能是筆者比較少聽到用「交易風險去代表價格波動」的說法,
: 因此著墨甚多,稍嫌無聊,
: 還請大家見諒。
其實我倒不認為投資跟交易一定是「二分法」或者彼此切割很清楚

因為交易者往往看的是「價格」
但是投資者往往看的是「價值」
兩者的可能的交集會在於「價值」大於或等於「價格」時
而投機者則是會找價值與價格出現落差的狀況時出手交易

投機者一定是壞人嗎?投資者一定是好人嗎?
我想這是出自道德上的誤解...

對投資者而言除非有符合該「價值」的價格才會動作
但是對交易者而言只會關心「價格」變動是否符合趨勢
是否符合自身對於未來走勢的預期與發生的機率

事實上在我眼中某種程度來說,價值投資者也是一種「投機者」
只是這個「投機」是等待時機切入做交易
當價值與價值沒有出現某種程度差異時
就不會有超額利潤可以賺取...

: 這句話我也聽期權老前輩說過:
: 「不要想著避開風險,但我們可以用機率去壓倒風險」
: 簡單說,他們試圖透過「機械化」的操作方式,
: 提高交易獲利的機率與金額。
: 雖然筆者還是認為這是投機,
: 不過,對於「投資還是投機」這回事,
: 還真的是見仁見智了。

: 通常分析師說底部,
: 大概是因為自己曾言上揚,
: 但是結果急轉直下,
: 只好趕緊求一個解套的說法。
: 如果丟銅板人頭-->向上-->那他說的就不是鬼話;
: 反之自然就是鬼話中的鬼話,
: 但下次還是會有一篇滿腹經綸的報告。
: (因為協理說要趕快交,反正沒人會在意準不準~~我同學說的XD)
: : 如果當初在3美元附近進場的「底部投資人」
: : 現在應該已經在想「地下停車場會不會太深了點」
: : 所以為什麼散戶會套牢?一般進階高手會死在反彈山腰上?
: : 一句話:沒有順著價格趨勢操作,以為自己可以打敗市場...
: 恩...越看就越覺得這好像是
: 「外匯交易」與「期權交易」...
: 那種「只針對數字做交易」的人員會說出口的想法。
: 如果身份是交易員,
: 每天都有這麼頻繁的進出要求,
: 那的確需要「冷血」,需要順勢而為沒錯。
: 因為霸菱銀行的交易員李森,
: 就是一個逆勢而為最後變成狗熊的悲情人物。
: 但我想,如果他成功了,
: 今天的歷史又會改寫了吧...
可惜他沒成功...XD
但是銀行卻倒了...Orz

然後...歷史按照既有的軌跡前進.....
繼續上演貪婪與懲罰的無窮迴圈...
: : ============================================================
: : 另外我分享一下我blog中節錄的一些交易偏差的相關效應
: : ● 損失趨避
: : <解釋>人們對於避免損失的慾望比賺錢還要強烈的傾向
: 這是因為一般投資人多半具備「趨避風險的效用偏好」所致。
: 說白話就是:
:   「寧可少賺,也不要賠錢。」
: : ● 沈沒成本效應
: : <解釋>把已經投入獲花費的金錢,看的比未來可能賺取
: : 的金錢還重要。
: 財務上的「沉沒成本」(sunk cost)是專有名詞,
: 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 但是如果用在「投資」來說,
: 付出去的金錢基本上是「本金」,
: 不能說是「沉沒成本」。
: 這看起來好像是「投資之後,就當作投入的金錢已經賠光而不會回收」的想法。
這邊講的不能算是正統財務的講法
而是這些投入的本金因為賠掉而不能因為投資報酬而「回收」
對投資人而言是「沈沒成本」

但是對投資人而言因為想要避免損失的期望
使得會特別在意這些「沈沒成本」
經過心理投射會覺得這些投入的錢會比未來能賺的錢還重要

: : ● 處分效應
: : <解釋>太早獲利了結,太晚停損出場。
: : ● 結果偏差
: : <解釋>不考量決策當時的情況,而以結果論成敗的傾向
: 如果是根據上述的「冷血」原則,
: 基本上,這些交易員是不會犯這種錯誤的。
: 因為他們的買入賣出點非常明確,
: 好比是一條平均線一樣,
: 高過就是買;低過就是賣。
: 所以他們不考慮新聞,不相信小道消息,
: 除非.....
: 這些新聞、消息直接反應在他所看到的數字變化
: 進而在那條「平均線」上跳動,足以影響他的交易行為
: : ● 近期偏差效應
: : <解釋>太偏重最近的數據或經驗、而輕早期數據或經驗
: : 的傾向。
: : ● 定錨效應
: : <解釋>太過依賴或鎖定既得資訊
: : ● 跟風效應
: : <解釋>因為許多人相信,而跟著相信的傾向。
: : ● 相信少數法則
: : <解釋>從少量資訊歸結出不當結論的傾向。
: : 因為工作關係常會看到手上客戶有些投資狀況
: : 對於前三個效應感受特別強烈
: : 特別是「沈沒成本」,虧損7成也不思考出脫的可能性
: ^^^^^^^^^
: 同上述。
:
: 以上讀後心得~~~

呼~寫完了..

可是覺得很棒的地方是s大與其他人對於一些觀念問題掌握得很好
讓我感覺可以交流更多與切入更多重點...

其實坦白講,做交易前用"機率"去思考未來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然後擬定進場策略與優勢,基本上你的勝率就比一般散戶贏了一大半
被大魚吃掉的機會就比較小了很多...

另外最多人問我「買高買更高,賣低賣更低」那樣報酬率怎麼算?
其實我要表達的意見還是那句老話:

當市場表態突破時,有價值的東西不會因為價格漲上天而減少
沒價值的東西不會因為價格變便宜而變得有價值...

價值不會因為價格而有變化,只有它自己會去變化...
因為價格永遠不會充分反應價值所在...

ryanchao

--

All Comments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07-12-25T06:04
越晚越推~好討論~好文章(R大.....應該是Winner吧 )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07-12-27T14:51
價格真的不會影響價值嗎 最近看到索羅斯的反射理論 ^^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07-12-31T09:05
我覺得交易並不是一種 "保險" 的概念, 因為一般的保險,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08-01-02T03:38
就整體期望值而言,對你是不划算的,但是因為想區避大風險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08-01-06T00:53
所以你才會願意去花一些小成本來買個保險~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08-01-07T12:19
但我之所以進場交易,原則上就是我已經認定就長期機率來說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08-01-09T15:47
我會獲利的機率高於賠錢的機率!! 也就是整體期望值大於0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08-01-12T10:50
這跟保險的基本用意完全不一樣了~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08-01-17T05:39
而且對我而言, 我不怕被嘎空手, 有段走勢我沒吃到沒關係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08-01-18T13:23
因為我覺得我要進場,就是要在機率有利於我的進場點才動作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08-01-21T05:12
我會檢討錯過的原因,但不會硬是要進場, 因為股市永遠在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08-01-23T02:31
永遠有明天, 下次我總會有好進場點~~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08-01-24T12:31
感謝r大詳細的回應~~很棒的討論過程!^__^y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08-01-27T03:46
1)交易員的周期和老巴不一樣,這兩者不應混為一談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08-02-01T02:06
其實上面很多點會有歧見,只是大家對於操作週期認定不一樣而造
成的。交易員一天不追價,到了明天就可能追不到了,但老巴沒這
Mia avatar
By Mia
at 2008-02-02T17:45
種問題。就像拿賭局來比擬,其實也有一些些問題,在期權市場中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08-02-07T07:29
是和賭場比較接近的,都是零(負)和市場,但股票市場“長期“下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08-02-07T08:52
來不太可能是如此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08-02-07T16:07
jww高手~~
Joe avatar
By Joe
at 2008-02-10T19:58
PO文的、回文的都是高手 推~~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08-02-15T17:13
PUSH

整理:台灣銀行、國泰世華 網銀規定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07-12-23T23:26
※ 引述《dragonttl (卡丁賽車真好玩~~~)》之銘言: : : ───────────────────────────────────── : : 國泰世華 6.5折/6.5折 50/50 3000/US100 0.2%/y 200 二 200 : : ...

「交易」的觀念與心得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07-12-23T20:56
提出其他觀點, 順便請教一些筆者看不太清楚的地方, 還請ryanchao大大指教, 也和大家一起討論。 ※ 引述《ryanchao (養貓咪的牛)》之銘言: : 昨天去上公司內訓的課 : 其中有堂課的老師背景是兆豐交易室的外匯交易員 : 他講到「交易」的觀念讓 ...

15年的定期定額基金配置請益~~~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07-12-23T20:38
小弟最近想做定期定額投資~ 一個月大概 NT16000,作15年的定期定額投資~ 以第一年(2008年)來說,有以下4種配置~ 中間當然會作基金轉換,不會一直不變~~~ 請板上大大們,幫我看哪種配置較好(包掛百分比的配置)~ 或是有更好的配置方法(包掛百分比的配置)~ 感激不盡~ 配置1:首域環球傘子基金 ...

巴克萊基金 有人聽過嗎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07-12-23T18:40
※ 引述《piadora (皮多羅)》之銘言: : 好像是英國的基金 : 有人聽說過嗎? : 要查詢他有哪些基金 和基金投資大陸有沒有超過上限 : 要在哪邊查詢呢 : 希望有人可以指點一下 你說的應該是英國巴克萊銀行旗下資產管理公司發行名為ishares的ETF 你說的投資大陸超限的應該是 香港在賣的 ...

拾人牙慧--泡沫化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07-12-23T18:18
這篇提到了泡沫化的原因跟最初的源頭 以及股市的形成 文中點出了泡沫化的本質在於夢想 而非理想 買賣夢想 開啟了股市 而操弄人心與夢想 造就了泡沫 影響股市最大的力量 除了資金之外 還有人心 ===================本==文==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