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賣ARM》NVIDIA斥資400億美元併購Ar - 股票
By Dora
at 2020-09-14T17:07
at 2020-09-14T17:07
Table of Contents
《軟銀賣ARM》NVIDIA斥資400億美元併購Arm,可能挑戰才要開始
1.原文連結:
https://bit.ly/33q57Aj
2.原文內容:
喧騰一時的Softbank轉賣Arm案件,現階段終於確定NVIDIA雀屏中選。NVIDIA以市值3000
億美金砸下400億美元收購Arm,並宣稱合併打造AI時代的世界頂級計算公司。
NVIDIA和軟銀集團公司(Softbank)於2020年9月13日聯合宣布了一項最終協議,根據該
協議,NVIDIA將以400億美元從SBG和SoftBank Vision Fund(統稱為“ SoftBank”)收
購Arm Limited公司。其中,軟銀將繼續持股NVIDIA比例(預計低於10%)。
輝達宣稱,兩者的結合將NVIDIA領先的AI計算平台與Arm廣闊的生態系統結合在一起,打
造AI人工智慧時代的頂級計算公司,同時擴展未來業務大幅高增長的機會。也就是說,對
於Arm的生態系統,該組合將增強NVIDIA的研發能力,並藉助NVIDIA世界領先的GPU和AI技
術擴展其IP產品組合。
NVIDIA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表示:兩家的合併將創建一家AI時代的世界頂級計算公
司。將計算從雲端,智能手機,PC,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技術推進到邊緣物聯網,並將
AI計算擴展到全球每個角落。作為NVIDIA的一部分,Arm將繼續運營其開放授權模式,同
時保持全球客戶中立性,這是其成功的基礎。迄今為止,Arm已授權1800億個晶片,包括
NVIDIA的眾多創新產品。
本交易完成後,NVIDIA打算保留Arm的名稱和強大的品牌形象並擴大在劍橋的規模,將成
為最先進的Arm-Powered AI超級計算機基地,面向開發人員的培訓設施和一個新創孵化器
基地,這將吸引世界一流的研究人才,並為醫療保健、機器人技術和自動駕駛汽車等領域
的行業創新和合作建立平台。
根據已獲得NVIDIA,SBG和Arm董事會批准的交易條款,NVIDIA將向軟銀支付總計215億美
元的NVIDIA普通股和120億美元的現金,其中包括20億美元簽署時付款。軟銀可能會根據
收益結構獲得最多50億美元的現金或普通股。還有,NVIDIA將向Arm員工發行15億美元的
股本。
該交易不包括Arm的IoT服務部門 (IoT Services Group)。也就是,Softbank並未將物聯
網服務賣給Nvidia。同時,Softbank仍保留Arm (低於)10%股份。
挑戰一:須取得主要國家監管機關的批准
Arm轉售案確定買家後,將進入第二階段就是取得主要國家監管機關的同意。依照慣例,
此交易案還須取得監管機關的批准,包括:英國、中國、歐盟和美國,該交易預計將在大
約18個月內完成。第二階段也是市場上認為很大的不確定風險,因為,此刻美中兩國劍拔
弩張之際,中國可能以危及中國市場利益而打翻這場交易案,正如2018年高通併購荷蘭
NXP案因中國政府反對而破局。
挑戰二:NVIDIA入主Arm後,可能構成利益衝突
還有從晶片營運來看,Arm是透過授權費和權利金獲利的公司,現今智慧型手機的行動應
用程式處理器(AP),多採用Arm架構,包含: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三星的Exynos處理器
、高通的Snapdragon處理器等。最後由NVIDIA或任何一家晶片科技企業入主Arm,可能構
成利益衝突,這對於Arm的未來營運將產生極大矛盾。雖然,NVIDIA一再表示Arm將維持中
立及獨立運作,但實際上很難撇清瓜田李下之嫌。該交易案是否真正達成,就等待18個月
裡變化。
未來觀察指標
或許不用等18個月,可以從近期收購Tiktok美國業務,中國政府已明確拒絕賣給任何美國
企業。因為,既然美國政府不允許ARM對中國授權,市場上預期中國政府也不會同意
NVIDIA收購Arm,而且,因此,可以推測中國對抗去美化策略,短期內選擇開放系統
RISC-V,然後延伸發展自主技術,就像當年中國發展自主智慧財產TD-SCDMA通訊系統,等
待中國技術趕上外國技術,而且要求國際廣泛接受並認可中國自主的技術。
3.心得/評論:
NVIDIA宣布以400億美元收購軟銀下的Arm,打造AI時代的計算公司。此交易涉及許多國家
及公司利益,能否完成仍待觀察。
--
1.原文連結:
https://bit.ly/33q57Aj
2.原文內容:
喧騰一時的Softbank轉賣Arm案件,現階段終於確定NVIDIA雀屏中選。NVIDIA以市值3000
億美金砸下400億美元收購Arm,並宣稱合併打造AI時代的世界頂級計算公司。
NVIDIA和軟銀集團公司(Softbank)於2020年9月13日聯合宣布了一項最終協議,根據該
協議,NVIDIA將以400億美元從SBG和SoftBank Vision Fund(統稱為“ SoftBank”)收
購Arm Limited公司。其中,軟銀將繼續持股NVIDIA比例(預計低於10%)。
輝達宣稱,兩者的結合將NVIDIA領先的AI計算平台與Arm廣闊的生態系統結合在一起,打
造AI人工智慧時代的頂級計算公司,同時擴展未來業務大幅高增長的機會。也就是說,對
於Arm的生態系統,該組合將增強NVIDIA的研發能力,並藉助NVIDIA世界領先的GPU和AI技
術擴展其IP產品組合。
NVIDIA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表示:兩家的合併將創建一家AI時代的世界頂級計算公
司。將計算從雲端,智能手機,PC,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技術推進到邊緣物聯網,並將
AI計算擴展到全球每個角落。作為NVIDIA的一部分,Arm將繼續運營其開放授權模式,同
時保持全球客戶中立性,這是其成功的基礎。迄今為止,Arm已授權1800億個晶片,包括
NVIDIA的眾多創新產品。
本交易完成後,NVIDIA打算保留Arm的名稱和強大的品牌形象並擴大在劍橋的規模,將成
為最先進的Arm-Powered AI超級計算機基地,面向開發人員的培訓設施和一個新創孵化器
基地,這將吸引世界一流的研究人才,並為醫療保健、機器人技術和自動駕駛汽車等領域
的行業創新和合作建立平台。
根據已獲得NVIDIA,SBG和Arm董事會批准的交易條款,NVIDIA將向軟銀支付總計215億美
元的NVIDIA普通股和120億美元的現金,其中包括20億美元簽署時付款。軟銀可能會根據
收益結構獲得最多50億美元的現金或普通股。還有,NVIDIA將向Arm員工發行15億美元的
股本。
該交易不包括Arm的IoT服務部門 (IoT Services Group)。也就是,Softbank並未將物聯
網服務賣給Nvidia。同時,Softbank仍保留Arm (低於)10%股份。
挑戰一:須取得主要國家監管機關的批准
Arm轉售案確定買家後,將進入第二階段就是取得主要國家監管機關的同意。依照慣例,
此交易案還須取得監管機關的批准,包括:英國、中國、歐盟和美國,該交易預計將在大
約18個月內完成。第二階段也是市場上認為很大的不確定風險,因為,此刻美中兩國劍拔
弩張之際,中國可能以危及中國市場利益而打翻這場交易案,正如2018年高通併購荷蘭
NXP案因中國政府反對而破局。
挑戰二:NVIDIA入主Arm後,可能構成利益衝突
還有從晶片營運來看,Arm是透過授權費和權利金獲利的公司,現今智慧型手機的行動應
用程式處理器(AP),多採用Arm架構,包含: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三星的Exynos處理器
、高通的Snapdragon處理器等。最後由NVIDIA或任何一家晶片科技企業入主Arm,可能構
成利益衝突,這對於Arm的未來營運將產生極大矛盾。雖然,NVIDIA一再表示Arm將維持中
立及獨立運作,但實際上很難撇清瓜田李下之嫌。該交易案是否真正達成,就等待18個月
裡變化。
未來觀察指標
或許不用等18個月,可以從近期收購Tiktok美國業務,中國政府已明確拒絕賣給任何美國
企業。因為,既然美國政府不允許ARM對中國授權,市場上預期中國政府也不會同意
NVIDIA收購Arm,而且,因此,可以推測中國對抗去美化策略,短期內選擇開放系統
RISC-V,然後延伸發展自主技術,就像當年中國發展自主智慧財產TD-SCDMA通訊系統,等
待中國技術趕上外國技術,而且要求國際廣泛接受並認可中國自主的技術。
3.心得/評論:
NVIDIA宣布以400億美元收購軟銀下的Arm,打造AI時代的計算公司。此交易涉及許多國家
及公司利益,能否完成仍待觀察。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Linda
at 2020-09-17T21:54
at 2020-09-17T21:54
By Ida
at 2020-09-21T16:13
at 2020-09-21T16:13
By Hedda
at 2020-09-22T03:59
at 2020-09-22T03:59
By Anthony
at 2020-09-22T08:56
at 2020-09-22T08:56
By Suhail Hany
at 2020-09-22T23:08
at 2020-09-22T23:08
By Rebecca
at 2020-09-27T10:11
at 2020-09-27T10:11
By Zenobia
at 2020-09-28T04:29
at 2020-09-28T04:29
By Ida
at 2020-09-28T12:24
at 2020-09-28T12:24
By Edith
at 2020-09-30T04:18
at 2020-09-30T04:18
By Olivia
at 2020-10-01T20:57
at 2020-10-01T20:57
By Susan
at 2020-10-04T23:16
at 2020-10-04T23:16
By Kama
at 2020-10-08T00:30
at 2020-10-08T00:30
By Zenobia
at 2020-10-08T21:10
at 2020-10-08T21:10
By Rae
at 2020-10-11T21:40
at 2020-10-11T21:40
By Genevieve
at 2020-10-14T12:32
at 2020-10-14T12:32
By Zora
at 2020-10-15T15:50
at 2020-10-15T15:50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0-10-16T07:49
at 2020-10-16T07:49
Related Posts
準千金昇佳 法人力挺
By Doris
at 2020-09-14T16:48
at 2020-09-14T16:48
Re: 這樣的存股方法可行性
By Erin
at 2020-09-14T15:57
at 2020-09-14T15:57
Oracle 據傳買下 TikTok U.S
By Blanche
at 2020-09-14T15:34
at 2020-09-14T15:34
BP宣告 石油需求不斷成長的時代結束
By Sierra Rose
at 2020-09-14T15:29
at 2020-09-14T15:29
買房還是買股?
By Tracy
at 2020-09-14T15:18
at 2020-09-14T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