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投資大調查》新興亞洲 金光超強 (內含個人觀點) - 理財

By Mary
at 2008-01-02T18:48
at 2008-01-02T18:4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RichieChen (分享的快樂)》之銘言:
: 個人觀點
: 其實不用說什麼金鑽十一國 金磚四國
: 一語以蔽之,就是"新興市場" 就對了
: 要獲得高報酬,一定要投資新興市場
: 基本上之前曾提過標準差,個人認為標準差不能稱之為"風險"
: 只能稱之為波動幅度,試想,波動度不是表示"下跌的幅度"
: 他只是反應一個上下的區間,而要有高報酬,向上的區間一定會拉大
: 那麼..波動度小可能有很大的報酬嗎? 相信很難
: 真正風險不來自於波動度,因為沒有波動就沒有股市的漲跌
: 真正風險是來自於沒有深入的研究和嚴守紀律
: 昨天看了一本舊的今週刊,巴菲特提到自己是死多頭,認為這世紀結束
: 前道瓊會到兩百萬點,其實我個人是認同這個觀點(這觀點也是長期
: 投資非常重要的概念,之後有機會寫篇文章再述)
前幾天才剛看過巴非特年報
以下引自 巴菲特年報2005 節錄
How to Minimize Investment Returns
如何減少投資收益
這些年來,對Berkshire及其它美國股市投資人來說,
要賺錢實在是再容易不過的事了,
從1899年12月31日到1999年12月31日期間,這應該算是相當長一段期間了,
道瓊指數從66點漲到11,497點,
(請各位猜猜需要多少年複合成長率,才能達到這個目標,令人訝異的答案會在稍後揭曉)
,如此大幅上漲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這一個世紀以來,
美國企業的表現的確相當優異,而投資人則有幸隨著企業繁榮而受惠,
如今企業的表現依舊相當不錯,
但投資人由於一連串地自我引發的傷害,導致本身所能夠獲得的投資報酬大幅縮水。
要解釋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首先必須從事情的本質談起,
(扣除一些不重要的例外,例如說公司倒閉,這其中有部份損失是由債權人所承擔),
股東們所能夠賺取的,應該是約當於公司從現在到審判日為止的獲利總合,確實,
經由買進賣出,投資人A只要夠聰明或夠幸運,
有可能從投資人B那裡奪取較大的一塊餅,也確實,當股市上漲時,
所有的投資人都覺得自己變得更富有了,
但有股東要出場就代表必須找到另外一位股東來接手,如果他要賣高價,
則代表接手的股東必須高價買入,對於整體股東來說,
這中間並沒有什麼神奇的空間,天上不會掉下意外的禮物,
使得股東們能夠得到比公司本身賺取的還要多,甚至於由於中間存在著許多摩擦成本,
使得股東最後拿到的遠比公司賺取的還要少,在這裡我要提出我個人的看法,
那就是目前這些飆升的交易成本已使得股東們拿到的,遠低於歷史的水平。
為了要了解這中間的成本爆漲的原因,請大家想像一下,
假設全美的企業皆由同一個家族所擁有,我們姑且將之稱呼為Gotrocks家族,
本來在支付相關的稅負之後,這個家族在公司每年賺取的利潤累積之下,
一代比一代富有,到今天這筆財富已累積到7,000億美元之譜,
當然這個家族也會有必要的開支,但剩下的部份依舊會繼續累積賺取複利,
對於Gotrocks的家族成員來說,大家都以一致的速度累積財富,家族間和諧相處。
但現在讓我們假設,有一群口才便給的外人突然出現,跑來說服家族成員,
聲稱可以利用買進或賣出部份股權而拿到比其它家族成員更多的財富,
當然這群外人經由處理這些買賣也能賺取部份佣金,
當然Gotrocks依舊擁有美國企業所有的股權,這些交易只是決定那些
成員擁有那些公司的股權,就這樣整個家族每年的所得因而減少,
因為原來可以領取的盈餘,必須再扣除支付出去的佣金,而交易的越頻繁,
家族可以分到的餅就越少,支付給外人的佣金就越多,
當然外人很清楚這中間的遊戲規則,一再鼓勵家族成員大量從事交易。
漸漸地,家族成員慢慢地了解,這種擊敗兄弟的遊戲沒有想像中好玩,
這時另一群外人又出現了,這群新人告訴家族成員說,
光是靠自己的力量並不足以打敗其它兄弟。
他們建議家族成員應該雇用專業經理人,也就是他們來管理,
不過這群經理外人卻依舊雇用原來的經紀外人進行交易,
有時這些經理外人甚至會故意提高交易量好讓經紀外人多賺一些,結果到頭來,
更多的餅都被這兩群人所分走,當然可想而知,家族成員失望的情緒也日益升高,
結果所有的成員都有自己專屬的專業經理人,但家族的財務狀況卻是每況愈下,
該怎麼辦呢?? 當然是再尋求更多的協助囉,這時理財專員跟投資顧問適時地出現了
,他們協助家族成員如何挑選適合的經理外人,頭昏腦脹的家族欣然地接受其建議,
到現在家族成員終於明瞭,他們自己實在是沒有能力去挑選股票或是股票挑選人,
當然有人或許會問,他們自己怎麼有可能會找到對的顧問呢??
Gotrocks家族不會想到這個問題,而投資顧問也不會主動提出來。
現在由於Gotrocks家族要養三個階層的外人,使得收入銳減,陷入了絕望地步,
而就在希望破滅之際,第四個團體適時出現了,我們姑且稱之為超級好幫手,
這群友善的人士向Gotrocks家族解釋說,
他們之所以會有這樣令人感到不滿意的結果出現,完全是因為現有的幫手,
包含經紀人、經理人及投資顧問在內受到的激勵手段不夠所致,
所以他們只會照章行事,這些新幫手問到,
你能期望這群麻木不仁的人替你做些什麼呢?? 方法很簡單,
這群新貴提出了令人窒息的解決方案,那就是「付更多的錢」,充滿了自信,
這群超級幫手信誓旦旦地說,除了固定的費用之外,再加上高額的獎金,
將是一舉戰勝其它家族成員的不法門
比較機警的家族成員或許會發現,
這些所謂的超級幫手只不過是原來的經理人穿上新的制服上面繡著醒目的
”避險基金”或是”私募基金”的字眼罷了,
但這些新貴卻告訴Gotrocks家族,這樣衣著的改變確實相當重要,
就像是原本平庸的克拉克,在換上超人的衣服後,就脫胎換骨一樣,
接受這樣的解釋之後,Gotrocks家族決定買單。
而這就是我們現在的處境,本來只要大家安份地待在搖椅上,
全部都可以進入口袋的盈餘,現在卻必須由一大堆米蟲所瓜分,
最離譜的是最近流行的約定是,當這群人夠聰明或幸運時,賺了錢,
他們先分一大半,而若他們太笨或運氣不佳(有時甚至心懷鬼胎),
一旦發生損失,包含高昂的固定開支,卻都必須由家族成員來承擔。
有很多合約都是這樣安排的,賺錢,超級幫手分一大半,虧錢,
Gotrocks家族承擔,同時還要支付一筆可觀的管理費用,
我想將這個家族改名叫做冤大頭應該比較貼切,時至今日,
美國投資人必須負擔的摩擦成本可能高達盈餘的20%,換句話說,
整個家族最後拿到手的,可能只有原來的八成。
很久以前,牛頓就告訴我們三大運動定律,但我想牛頓的智慧並未擴及到投資領域,
他在南海泡沫中賠了一大筆錢,之後他檢討說,「我可以準確計算出天體的運轉,
但卻不能理解人類的瘋狂」,我想要不是受到投資損失的創傷,
他極有可能會發現第四運動定律,那就是「對於整體投資人來說,
收益會隨著變動而遞減」。
現在答案揭曉,若要精確一點的話,回顧20世紀道瓊指數從65.73點上漲至11
,497.12點,換算年複合成長率為5.3%(當然這期間股東另外還會收到一些股利),
而21世紀若要有相同的成長率,則在2099/12/31以前,
道瓊必須要漲到2,011,011.23點才行,好啦,掐頭去尾二百萬就好,
只是到目前為止,這個世紀已經過了六年了,道瓊指數卻連一點都沒有漲。
R大不必改天寫一篇文章
現在回答就好了 這篇文章是巴非特2005年報 翻譯節錄
他可沒有說道瓊一世紀後會漲到200萬點
(若是還搞不懂 我把英文原本巴大師的原文貼上來大家自己翻譯)
不知道是我解讀錯誤嗎 這篇文章在說的是降低交易成本
還有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幫你理財 除非你確信他有這個能力
: 這裡要跟投資朋友分享的是個人研究基金投資創出的一套投資心法,
: 在此簡短分享其中一個小概念,以新興市場來說,因為開發較晚
: 因此自然資源較為豐富,以股市概念來說,這是一種
: 快速成長型股+資產股的概念,以美國來說GDP一年了不起2~4%
: 看起來很遜,但是以美國的經濟規模來說2~4%是非常恐怖的事
: 新興市場由於經濟規模較小"成長空間較大" 因此成長自然快速
: 尤其全世界經濟是一種追求處於不平衡中的傾向平衡
: 簡單來說,窮苦的國家很難立即追上富有強國,但卻會受惠於全世界
: 的經濟成長而加速縮小這個差距,新鑽十一國即使以金磚四國週圍地
: 區為主,基本上就是一種經濟帶動經濟的方式,而新興市場絕對是
: 最具爆發力的區塊,因為他們是從零開始潛力無窮
: 所有經歷新興國家期的已開發國家,在新興時期的爆發力也是
: 明顯優於現在,而觀望2008年,我個人認為新興拉美和東歐的股市價
: 值會優於東協和部份新興亞洲(中國除外)
: 當然
: 印度的潛力大於巴西
: 但是我們買不是買國家
: 而是買這個國家的股市
: 相較於巴西我認為印度近期已經將其價值反應在股市上
: 依風險回報率來看我會選巴西(拉美)
: 但市場上除了基本面還有信心面
: 印度或中國靠的就是基本面加信心面
: 但是目前信心面都已經反應出來,會再上去多少沒人知道
: 但是當信心面成為撐盤的比重越來越大時
: 信心一崩
: 就泡沫化了
: 而目前東協和新興拉美東歐相比,也相對較貴,因此我個人較看好
: 新興拉美和東歐
每次看到R大的文章總是嘆為觀止
常常把牛頭不對馬嘴 接在一起
那個波動率的結論也很奇怪
每篇文章反正買就對了 大力看好那一個國家的基金 或者房地產
資金控管在哪裡 風險控管在哪裡
這些操作上最重要的元素 通通沒看到
運氣很好這兩年股市剛好走大多頭
以這種方式操作 不要說空頭了 回檔一次就可以把之前辛苦賺的統統賠光光
前一陣子被水桶 不是還大力推薦看好韓國
現在版上有人套牢賠錢 若是他是聽從你的建議去買進的
道義上該去處理一下
每個人都有其言論
但是有利害關係就另當別論了
藥商在賣藥的時候廣告是有其法律限制的
而金融市場也是相同的 不然今年就不會只有證券分析師
能上電視講個股
R大每篇文章都附上他的部落格網址
其部落格置頂文章 就是想基金歡迎來信 (這要收費)
其言論的自由應該受到一定之限制 不然請發文時不要附上部落格網址
最少裡面不應該有收費的文章
這已經是廣告範圍 其自由要受到一定之限制
--
: 個人觀點
: 其實不用說什麼金鑽十一國 金磚四國
: 一語以蔽之,就是"新興市場" 就對了
: 要獲得高報酬,一定要投資新興市場
: 基本上之前曾提過標準差,個人認為標準差不能稱之為"風險"
: 只能稱之為波動幅度,試想,波動度不是表示"下跌的幅度"
: 他只是反應一個上下的區間,而要有高報酬,向上的區間一定會拉大
: 那麼..波動度小可能有很大的報酬嗎? 相信很難
: 真正風險不來自於波動度,因為沒有波動就沒有股市的漲跌
: 真正風險是來自於沒有深入的研究和嚴守紀律
: 昨天看了一本舊的今週刊,巴菲特提到自己是死多頭,認為這世紀結束
: 前道瓊會到兩百萬點,其實我個人是認同這個觀點(這觀點也是長期
: 投資非常重要的概念,之後有機會寫篇文章再述)
前幾天才剛看過巴非特年報
以下引自 巴菲特年報2005 節錄
How to Minimize Investment Returns
如何減少投資收益
這些年來,對Berkshire及其它美國股市投資人來說,
要賺錢實在是再容易不過的事了,
從1899年12月31日到1999年12月31日期間,這應該算是相當長一段期間了,
道瓊指數從66點漲到11,497點,
(請各位猜猜需要多少年複合成長率,才能達到這個目標,令人訝異的答案會在稍後揭曉)
,如此大幅上漲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這一個世紀以來,
美國企業的表現的確相當優異,而投資人則有幸隨著企業繁榮而受惠,
如今企業的表現依舊相當不錯,
但投資人由於一連串地自我引發的傷害,導致本身所能夠獲得的投資報酬大幅縮水。
要解釋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首先必須從事情的本質談起,
(扣除一些不重要的例外,例如說公司倒閉,這其中有部份損失是由債權人所承擔),
股東們所能夠賺取的,應該是約當於公司從現在到審判日為止的獲利總合,確實,
經由買進賣出,投資人A只要夠聰明或夠幸運,
有可能從投資人B那裡奪取較大的一塊餅,也確實,當股市上漲時,
所有的投資人都覺得自己變得更富有了,
但有股東要出場就代表必須找到另外一位股東來接手,如果他要賣高價,
則代表接手的股東必須高價買入,對於整體股東來說,
這中間並沒有什麼神奇的空間,天上不會掉下意外的禮物,
使得股東們能夠得到比公司本身賺取的還要多,甚至於由於中間存在著許多摩擦成本,
使得股東最後拿到的遠比公司賺取的還要少,在這裡我要提出我個人的看法,
那就是目前這些飆升的交易成本已使得股東們拿到的,遠低於歷史的水平。
為了要了解這中間的成本爆漲的原因,請大家想像一下,
假設全美的企業皆由同一個家族所擁有,我們姑且將之稱呼為Gotrocks家族,
本來在支付相關的稅負之後,這個家族在公司每年賺取的利潤累積之下,
一代比一代富有,到今天這筆財富已累積到7,000億美元之譜,
當然這個家族也會有必要的開支,但剩下的部份依舊會繼續累積賺取複利,
對於Gotrocks的家族成員來說,大家都以一致的速度累積財富,家族間和諧相處。
但現在讓我們假設,有一群口才便給的外人突然出現,跑來說服家族成員,
聲稱可以利用買進或賣出部份股權而拿到比其它家族成員更多的財富,
當然這群外人經由處理這些買賣也能賺取部份佣金,
當然Gotrocks依舊擁有美國企業所有的股權,這些交易只是決定那些
成員擁有那些公司的股權,就這樣整個家族每年的所得因而減少,
因為原來可以領取的盈餘,必須再扣除支付出去的佣金,而交易的越頻繁,
家族可以分到的餅就越少,支付給外人的佣金就越多,
當然外人很清楚這中間的遊戲規則,一再鼓勵家族成員大量從事交易。
漸漸地,家族成員慢慢地了解,這種擊敗兄弟的遊戲沒有想像中好玩,
這時另一群外人又出現了,這群新人告訴家族成員說,
光是靠自己的力量並不足以打敗其它兄弟。
他們建議家族成員應該雇用專業經理人,也就是他們來管理,
不過這群經理外人卻依舊雇用原來的經紀外人進行交易,
有時這些經理外人甚至會故意提高交易量好讓經紀外人多賺一些,結果到頭來,
更多的餅都被這兩群人所分走,當然可想而知,家族成員失望的情緒也日益升高,
結果所有的成員都有自己專屬的專業經理人,但家族的財務狀況卻是每況愈下,
該怎麼辦呢?? 當然是再尋求更多的協助囉,這時理財專員跟投資顧問適時地出現了
,他們協助家族成員如何挑選適合的經理外人,頭昏腦脹的家族欣然地接受其建議,
到現在家族成員終於明瞭,他們自己實在是沒有能力去挑選股票或是股票挑選人,
當然有人或許會問,他們自己怎麼有可能會找到對的顧問呢??
Gotrocks家族不會想到這個問題,而投資顧問也不會主動提出來。
現在由於Gotrocks家族要養三個階層的外人,使得收入銳減,陷入了絕望地步,
而就在希望破滅之際,第四個團體適時出現了,我們姑且稱之為超級好幫手,
這群友善的人士向Gotrocks家族解釋說,
他們之所以會有這樣令人感到不滿意的結果出現,完全是因為現有的幫手,
包含經紀人、經理人及投資顧問在內受到的激勵手段不夠所致,
所以他們只會照章行事,這些新幫手問到,
你能期望這群麻木不仁的人替你做些什麼呢?? 方法很簡單,
這群新貴提出了令人窒息的解決方案,那就是「付更多的錢」,充滿了自信,
這群超級幫手信誓旦旦地說,除了固定的費用之外,再加上高額的獎金,
將是一舉戰勝其它家族成員的不法門
比較機警的家族成員或許會發現,
這些所謂的超級幫手只不過是原來的經理人穿上新的制服上面繡著醒目的
”避險基金”或是”私募基金”的字眼罷了,
但這些新貴卻告訴Gotrocks家族,這樣衣著的改變確實相當重要,
就像是原本平庸的克拉克,在換上超人的衣服後,就脫胎換骨一樣,
接受這樣的解釋之後,Gotrocks家族決定買單。
而這就是我們現在的處境,本來只要大家安份地待在搖椅上,
全部都可以進入口袋的盈餘,現在卻必須由一大堆米蟲所瓜分,
最離譜的是最近流行的約定是,當這群人夠聰明或幸運時,賺了錢,
他們先分一大半,而若他們太笨或運氣不佳(有時甚至心懷鬼胎),
一旦發生損失,包含高昂的固定開支,卻都必須由家族成員來承擔。
有很多合約都是這樣安排的,賺錢,超級幫手分一大半,虧錢,
Gotrocks家族承擔,同時還要支付一筆可觀的管理費用,
我想將這個家族改名叫做冤大頭應該比較貼切,時至今日,
美國投資人必須負擔的摩擦成本可能高達盈餘的20%,換句話說,
整個家族最後拿到手的,可能只有原來的八成。
很久以前,牛頓就告訴我們三大運動定律,但我想牛頓的智慧並未擴及到投資領域,
他在南海泡沫中賠了一大筆錢,之後他檢討說,「我可以準確計算出天體的運轉,
但卻不能理解人類的瘋狂」,我想要不是受到投資損失的創傷,
他極有可能會發現第四運動定律,那就是「對於整體投資人來說,
收益會隨著變動而遞減」。
現在答案揭曉,若要精確一點的話,回顧20世紀道瓊指數從65.73點上漲至11
,497.12點,換算年複合成長率為5.3%(當然這期間股東另外還會收到一些股利),
而21世紀若要有相同的成長率,則在2099/12/31以前,
道瓊必須要漲到2,011,011.23點才行,好啦,掐頭去尾二百萬就好,
只是到目前為止,這個世紀已經過了六年了,道瓊指數卻連一點都沒有漲。
R大不必改天寫一篇文章
現在回答就好了 這篇文章是巴非特2005年報 翻譯節錄
他可沒有說道瓊一世紀後會漲到200萬點
(若是還搞不懂 我把英文原本巴大師的原文貼上來大家自己翻譯)
不知道是我解讀錯誤嗎 這篇文章在說的是降低交易成本
還有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幫你理財 除非你確信他有這個能力
: 這裡要跟投資朋友分享的是個人研究基金投資創出的一套投資心法,
: 在此簡短分享其中一個小概念,以新興市場來說,因為開發較晚
: 因此自然資源較為豐富,以股市概念來說,這是一種
: 快速成長型股+資產股的概念,以美國來說GDP一年了不起2~4%
: 看起來很遜,但是以美國的經濟規模來說2~4%是非常恐怖的事
: 新興市場由於經濟規模較小"成長空間較大" 因此成長自然快速
: 尤其全世界經濟是一種追求處於不平衡中的傾向平衡
: 簡單來說,窮苦的國家很難立即追上富有強國,但卻會受惠於全世界
: 的經濟成長而加速縮小這個差距,新鑽十一國即使以金磚四國週圍地
: 區為主,基本上就是一種經濟帶動經濟的方式,而新興市場絕對是
: 最具爆發力的區塊,因為他們是從零開始潛力無窮
: 所有經歷新興國家期的已開發國家,在新興時期的爆發力也是
: 明顯優於現在,而觀望2008年,我個人認為新興拉美和東歐的股市價
: 值會優於東協和部份新興亞洲(中國除外)
: 當然
: 印度的潛力大於巴西
: 但是我們買不是買國家
: 而是買這個國家的股市
: 相較於巴西我認為印度近期已經將其價值反應在股市上
: 依風險回報率來看我會選巴西(拉美)
: 但市場上除了基本面還有信心面
: 印度或中國靠的就是基本面加信心面
: 但是目前信心面都已經反應出來,會再上去多少沒人知道
: 但是當信心面成為撐盤的比重越來越大時
: 信心一崩
: 就泡沫化了
: 而目前東協和新興拉美東歐相比,也相對較貴,因此我個人較看好
: 新興拉美和東歐
每次看到R大的文章總是嘆為觀止
常常把牛頭不對馬嘴 接在一起
那個波動率的結論也很奇怪
每篇文章反正買就對了 大力看好那一個國家的基金 或者房地產
資金控管在哪裡 風險控管在哪裡
這些操作上最重要的元素 通通沒看到
運氣很好這兩年股市剛好走大多頭
以這種方式操作 不要說空頭了 回檔一次就可以把之前辛苦賺的統統賠光光
前一陣子被水桶 不是還大力推薦看好韓國
現在版上有人套牢賠錢 若是他是聽從你的建議去買進的
道義上該去處理一下
每個人都有其言論
但是有利害關係就另當別論了
藥商在賣藥的時候廣告是有其法律限制的
而金融市場也是相同的 不然今年就不會只有證券分析師
能上電視講個股
R大每篇文章都附上他的部落格網址
其部落格置頂文章 就是想基金歡迎來信 (這要收費)
其言論的自由應該受到一定之限制 不然請發文時不要附上部落格網址
最少裡面不應該有收費的文章
這已經是廣告範圍 其自由要受到一定之限制
--
All Comments

By Mary
at 2008-01-05T22:53
at 2008-01-05T22:53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8-01-09T05:26
at 2008-01-09T05:26

By Lily
at 2008-01-09T21:33
at 2008-01-09T21:33

By Belly
at 2008-01-10T07:38
at 2008-01-10T07:38

By Caitlin
at 2008-01-11T03:44
at 2008-01-11T03:44

By Edith
at 2008-01-13T23:21
at 2008-01-13T23:21

By Andy
at 2008-01-16T13:49
at 2008-01-16T13:49

By Hamiltion
at 2008-01-20T08:11
at 2008-01-20T08:11

By Victoria
at 2008-01-21T23:29
at 2008-01-21T23:29

By Madame
at 2008-01-23T18:10
at 2008-01-23T18:10

By Bennie
at 2008-01-25T11:15
at 2008-01-25T11:15

By Lily
at 2008-01-29T14:54
at 2008-01-29T14:54

By Rachel
at 2008-02-02T16:52
at 2008-02-02T16:52

By Una
at 2008-02-07T16:44
at 2008-02-07T16:44

By Ina
at 2008-02-08T22:15
at 2008-02-08T22:15

By Bennie
at 2008-02-11T13:50
at 2008-02-11T13:50

By Zanna
at 2008-02-16T07:07
at 2008-02-16T07:07

By Heather
at 2008-02-17T11:47
at 2008-02-17T11:47

By David
at 2008-02-18T07:56
at 2008-02-18T07:56

By Suhail Hany
at 2008-02-18T21:05
at 2008-02-18T21:05

By Emma
at 2008-02-20T00:27
at 2008-02-20T00:27

By Connor
at 2008-02-22T07:00
at 2008-02-22T07:00

By Skylar Davis
at 2008-02-27T06:38
at 2008-02-27T06:38

By Kelly
at 2008-02-29T03:11
at 2008-02-29T03:11

By Puput
at 2008-03-01T01:51
at 2008-03-01T01:51

By Hamiltion
at 2008-03-05T12:28
at 2008-03-05T12:28

By Jake
at 2008-03-07T09:07
at 2008-03-07T09:07

By Gary
at 2008-03-11T16:05
at 2008-03-11T16:05

By Caroline
at 2008-03-13T23:20
at 2008-03-13T23:20

By Zenobia
at 2008-03-14T17:07
at 2008-03-14T17:07

By Rachel
at 2008-03-16T19:46
at 2008-03-16T19:46

By Hedy
at 2008-03-20T23:30
at 2008-03-20T23:30

By Victoria
at 2008-03-23T04:13
at 2008-03-23T04:13

By Liam
at 2008-03-26T06:57
at 2008-03-26T06:57

By Donna
at 2008-03-29T16:55
at 2008-03-29T16:55

By Quanna
at 2008-03-31T00:23
at 2008-03-31T00:23

By Oscar
at 2008-04-01T05:35
at 2008-04-01T05:35

By Emily
at 2008-04-02T02:21
at 2008-04-02T02:21
Related Posts
初次購買基金有些許問題請教..

By Victoria
at 2008-01-02T17:41
at 2008-01-02T17:41
基金放多久才可贖回,才不會變成黑名單

By Annie
at 2008-01-02T16:43
at 2008-01-02T16:43
投資大調查》新興亞洲 金光超強 (內含個人觀點)

By Michael
at 2008-01-02T16:01
at 2008-01-02T16:01
今年,俄羅斯大有可為

By Puput
at 2008-01-02T16:00
at 2008-01-02T16:00
該死的中國信託...

By Poppy
at 2008-01-02T14:09
at 2008-01-02T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