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cycle investing>> Ian Ayres, Barry Nalebuff - ETF
By Hardy
at 2021-04-21T23:23
at 2021-04-21T23:23
Table of Contents
感謝 daze 大的介紹,讓我看到 Lifecycle investing 這本書
剛看完原文版
其實寫的很不錯,簡單易懂,推薦有興趣的版友挑戰
※ 引述《daze (一期一會)》之銘言:
: 考慮一個簡化的例子:
: 假設現有資產10萬美元,且一個月後100%確定會獲得40萬美元
: 希望維持總資產40%的S&P500曝險
: 對Lifecycle invest來說
: 理想的方式是借10萬美元,買入20萬美元SPY。
: 此時股票佔最終資產的40%
: 對現有資產的槓桿率為200%
兩位作者事實上在書中多次強調
雖然 Lifecycle investing 年輕時最適合的槓桿可能更高
但不建議使用超過 2:1 的槓桿
原因是:
1) 比 2:1 更高的槓桿會增加 wipeout (資產全部歸零)的機會
2) 更高的槓桿取得資金通常會更昂貴 (P.35)
: 如果當天S&P500下跌20%
: 總資產變成 16萬美元SPY-10萬美元負債+40萬美元應收帳款=46萬美元
: 要維持總資產的40% S&P500曝險,理想上應再借入2.4萬美元買入SPY
: 此時現有資產的槓桿率變成18.4/6=307%
我的理解是:
此時因槓桿程度過高 (307% > 200%),故將曝險降低到 200%
原有10萬美元資金下跌20%,現在剩下8萬
故反而必須賣出 SPY 至持有 16 萬美元 SPY
作者認為,限制槓桿的上限,才能保持風險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且也減少被 wipeout 的機會
: 如果不使用信貸
: 用期貨的方式達成200%槓桿率
: 假設用10萬美元現金配上 1口 E-mini S&P500 (假設ES 買在4000)
: S&P500下跌20%,ES下跌800點
: Mark-to-market變成 6萬美元配上 1口 ES
: 槓桿率也是16/6=267%
: 到此為止與信貸相同
: 但與信貸不同的是,ES要求11000美元的保證金
: 如果ES再跌980點,就會觸發margin call砍光部位
: 只剩下11000美元現金
: 或者此時也可以再追加 1口 E-micro
: 股票曝險變成17.6萬美元,更貼近理想配置
: 槓桿率提升至17.6/6=293%
: 吃margin call的可能性也上升了,只要再跌871點
以您的舉例,我認為這幾個方法其實並不等同
因為市場的下跌造成槓桿的倍數其實是不一樣的
會造就不同的風險程度
以本書的建議而言,必須要在市場下跌的時候出清部位
以維持最高 2:1 的槓桿 (P.166)
: 如果使用S&P500正二ETF
: 用十萬美元買入SSO
: 股票下跌20%,變成價值六萬美元的SSO
: 每日調回2倍槓桿
: 隔日對S&P500曝險為12萬美元,槓桿率200%
原書作者認為用正二/正三 ETF/基金來執行槓桿,在波動性大的市場可能會不利 (P.164)
原因是這類的產品會每日再平衡
故特性與每月或每年再平衡會有不同
舉例而言,若 S&P 從 1000 --> 750 --> 1000
採用信貸/選擇權/期貨會沒有盈虧
但正2 會在跌至 750 時再平衡 (賣出持股)
因此當 S&P 回到 1000 時,正2 會 -16.7%
==
總結來說,我認為 Lifecycle investing 的理論與數據相當說服我
但是目前我還沒找到一個簡單易懂的 2:1 Buy-and-hold 產品
--
剛看完原文版
其實寫的很不錯,簡單易懂,推薦有興趣的版友挑戰
※ 引述《daze (一期一會)》之銘言:
: 考慮一個簡化的例子:
: 假設現有資產10萬美元,且一個月後100%確定會獲得40萬美元
: 希望維持總資產40%的S&P500曝險
: 對Lifecycle invest來說
: 理想的方式是借10萬美元,買入20萬美元SPY。
: 此時股票佔最終資產的40%
: 對現有資產的槓桿率為200%
兩位作者事實上在書中多次強調
雖然 Lifecycle investing 年輕時最適合的槓桿可能更高
但不建議使用超過 2:1 的槓桿
原因是:
1) 比 2:1 更高的槓桿會增加 wipeout (資產全部歸零)的機會
2) 更高的槓桿取得資金通常會更昂貴 (P.35)
: 如果當天S&P500下跌20%
: 總資產變成 16萬美元SPY-10萬美元負債+40萬美元應收帳款=46萬美元
: 要維持總資產的40% S&P500曝險,理想上應再借入2.4萬美元買入SPY
: 此時現有資產的槓桿率變成18.4/6=307%
我的理解是:
此時因槓桿程度過高 (307% > 200%),故將曝險降低到 200%
原有10萬美元資金下跌20%,現在剩下8萬
故反而必須賣出 SPY 至持有 16 萬美元 SPY
作者認為,限制槓桿的上限,才能保持風險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且也減少被 wipeout 的機會
: 如果不使用信貸
: 用期貨的方式達成200%槓桿率
: 假設用10萬美元現金配上 1口 E-mini S&P500 (假設ES 買在4000)
: S&P500下跌20%,ES下跌800點
: Mark-to-market變成 6萬美元配上 1口 ES
: 槓桿率也是16/6=267%
: 到此為止與信貸相同
: 但與信貸不同的是,ES要求11000美元的保證金
: 如果ES再跌980點,就會觸發margin call砍光部位
: 只剩下11000美元現金
: 或者此時也可以再追加 1口 E-micro
: 股票曝險變成17.6萬美元,更貼近理想配置
: 槓桿率提升至17.6/6=293%
: 吃margin call的可能性也上升了,只要再跌871點
以您的舉例,我認為這幾個方法其實並不等同
因為市場的下跌造成槓桿的倍數其實是不一樣的
會造就不同的風險程度
以本書的建議而言,必須要在市場下跌的時候出清部位
以維持最高 2:1 的槓桿 (P.166)
: 如果使用S&P500正二ETF
: 用十萬美元買入SSO
: 股票下跌20%,變成價值六萬美元的SSO
: 每日調回2倍槓桿
: 隔日對S&P500曝險為12萬美元,槓桿率200%
原書作者認為用正二/正三 ETF/基金來執行槓桿,在波動性大的市場可能會不利 (P.164)
原因是這類的產品會每日再平衡
故特性與每月或每年再平衡會有不同
舉例而言,若 S&P 從 1000 --> 750 --> 1000
採用信貸/選擇權/期貨會沒有盈虧
但正2 會在跌至 750 時再平衡 (賣出持股)
因此當 S&P 回到 1000 時,正2 會 -16.7%
==
總結來說,我認為 Lifecycle investing 的理論與數據相當說服我
但是目前我還沒找到一個簡單易懂的 2:1 Buy-and-hold 產品
--
Tags:
ETF
All Comments
By Caroline
at 2021-04-25T10:50
at 2021-04-25T10:50
By Jake
at 2021-04-28T22:10
at 2021-04-28T22:10
By Madame
at 2021-04-30T04:58
at 2021-04-30T04:58
By Eartha
at 2021-05-02T00:05
at 2021-05-02T00:05
By Olga
at 2021-05-04T06:53
at 2021-05-04T06:53
Related Posts
人在海外,ETF求推薦(有清單)?
By Brianna
at 2021-04-21T14:00
at 2021-04-21T14:00
股票ETF 複雜版本配置
By Zenobia
at 2021-04-19T22:01
at 2021-04-19T22:01
股票ETF 配置
By Puput
at 2021-04-19T20:19
at 2021-04-19T20:19
IB以及退稅請益
By Edwina
at 2021-04-17T20:04
at 2021-04-17T20:04
請問FT的債券基金是否還會自動退稅
By Zanna
at 2021-04-15T21:25
at 2021-04-15T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