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救經濟!蕭萬長提出驚人構想 - 理財

By Caitlin
at 2008-09-14T21:07
at 2008-09-14T21:07
Table of Contents
: 噗 我只有半個月前曾經寫過總統信箱
: 不過也沒收到回信過 搞不好是最近焦頭爛額了才把這IDEA丟給老蕭講 XD
: 另外我寧可希望是施政團隊上批踢踢看文章勒.........
b大這麼佛心阿,
還寄去總統信箱.. XD
如果施政團隊上PTT看文章,
可能會看到吐血身亡,
因為意見實在太多~~哈哈
: 題外話 最近一年的股市震盪 真的讓我認為
: 經濟和股市是無法脫鉤的 而經濟又和政治鉤在一起
經濟學告訴我們,
人會做出理性的判斷,
但從市場的反應來看,
人其實在市場的行為裡面一點都不理性,
股市是最好的例子。
政治,是管理眾人的事,
理論上,管理者應該也是理性的做出最有效率的選擇。
然而,一個理性的管理者,
管理一群理性的人民,
最後因為種種因素,
演變成不理性的集合。
所以說,經濟遇上政治,就是無解。
: 所以其實在投資一個國家的時候 也就算是投資他們的行政團隊
: 大概也是這個原因 讓我再也不敢碰單一國家的基金
: 馬來西亞總理是誰? 菲律賓總統是誰?
: 泰國總統如果不是最近被彈劾 我也不知道他是誰.............
: 雖然目前手上沒有任何股票基金
: 不過之後我也不會買任何單一國家的股票基金了
政治人物肯定有他們的難處。
也許很有抱負的總統,
為了實現理想,可能跟黨內利益產生衝突,
造成理想無法實現。
也許很有guts的官員,
原本想一展雄心壯志,
沒想到輿論一來,
未酬壯志,身已先死。
投資基金風險低,
其實是相較於單一投資在股票或任何工具上,
基金具備投資組合與資產配置的優點。
然而,如果從政治風險的角度來看,
分散投資在單一國家,
風險不全然小於投資在另一個單一國家且單一股票上。
當然這種說法好比雞腿比蘋果,
畢竟政治風險很難精確衡量。
不過,究竟是伊拉克安定,
還是瑞士安定,
這應該很容易辨別才是。
: 唉唉 這就是最無力的一點
: 每次講這個就是如此
: 台灣選總統 還有立委 議員 縣市長
: 搞的幾乎兩年就有一次選舉 到了選舉就要想辦法搶選票
: 兩年拿不出什麼長遠政績 所以只好攻擊對手 順便作一些短期政見
: 另外集團企業老闆長期金援政治人物 還有西進大陸的把柄
: 也讓現在的施政手腕被企業主箝制.................
因此可以說:
有錢人箝制民意代表
-->民意代表箝制國會
-->國會箝制行政與法律
-->行政幫助有錢人
政治生態如此,
即可推導出最悲觀的結論是:
有錢人箝制國家,是政治食物鏈唯一沒有天敵的動物
哈哈 XD
--------------------
提議一下,我來成立一個「台灣PF政治基金」(PTT-Fund),
團結力量大,我們也來當食物鏈的最上游吧。
: 嘖嘖 有點離題了 順便講一下喊了好多年的亞太金融中心
喊了很多年,
一直都沒有實現。
記得三年前去大陸上海參訪,
市長告訴我們,
上海的金融建設目標,就是取代東京、香港、新加坡,
成為亞太的金融中心。
雖然是狂語,
但還是挺嚇人的。
老共發起狂來,
的確很有可能做給你看。
(但成不成功是一回事摟XD)
: 目前我在新加坡 香港都有開戶
: 說真的以他們提供的商品 還有實際去當地銀行和理專對談
: 深深的感覺台灣金融真是一點都不自由阿
: 除了跟對岸的特殊關係讓許多商品不得買賣之外
: 政府或許是基於保護心態 所以引進金融商品有頗嚴格的規定
: 說真的這樣有點因噎廢食的感覺
: 血淋淋的例子就是連動債的受害者
: 還有最近有一位榮民老伯伯被理專教唆買基金賠錢的新聞
: 這些應該都會被列為阻止金融自由的原因
: "現在這樣都有一堆人受騙了 引進更多的不就會更糟糕嗎?"
台灣之所以會演變成如此,
主要還是金融業過度競爭所致。
早期台灣政府沒有思考到銀行家數過度開放會怎樣,
當然開放銀行成立有其時代背景。
後來金融改革希望減少過度競爭問題,
但就筆者觀察,
其實只是把商店對商店競爭;
改變成金融百貨對金融百貨競爭而已。
過度競爭的問題,
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反而換到財團之間的過度競爭,
造成更多商業利益與政治利益的糾葛。
最好的例子,
就是台新金為了避免金改被購併的命運,
以小吃大,準備把百年老店彰銀吞下肚。
沒想到換了個政府,換了個時空背景,
卻開始拉肚子了....
: 唉唉 這就是金融業的根本問題了
: 把理專搞的像是免洗業務一樣 搾完一個換一個
: 反正出錯就拿出文件說自己沒有違法
: 最糟糕就斷尾求生 說這是理專的個人行為
: 搞到現在不論是銀行或是公司企業都在壓榨手上的每一分利益
: 之前忘了那個版有提到過 或許是企業主的心態問題
: 想要短期看到效果 所以只追求短期的獲利 並且努力的搾出每一滴利潤
: 或許我們的政治界和企業界都面臨到這問題了吧~
過度競爭,幾乎等於流血競爭,
在這種環境下的企業,
很難為了甚麼長遠發展,
可以「生存」,就已經不錯。
管仲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金控顯然在這過度競爭的環境裡面,
沒有辦法衣食足,
因此「知榮辱」的重要性,
遠遠小於無所不用其極的銷售與績效。
銀行櫃台人員,
曾幾何時的鐵飯碗,
現在多少都要背負業績壓力。
銀行的理財專員,
證券業的營業員,
哪一個不是被主管壓榨又壓榨,
硬是要在業務人員的身上,
搾出點滴利益...
=============================
這確實是一個微利的時代,
IT產業如此;台灣的金融業也是如此,
一般受薪階級的上班族更是生活在「微薪」時代。
因此,政府倘能扮演好火車頭的角色,
打造一個值得投資的大環境,
政治安定,人才素質高,
國際觀的視野,以百年基業的遠見建設這塊土地。
或許會是台灣人民最希望看到的景象..
=============================
以上 淺見
--
All Comments

By Isla
at 2008-09-15T01:40
at 2008-09-15T01:40

By Michael
at 2008-09-18T01:26
at 2008-09-18T01:26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8-09-18T02:38
at 2008-09-18T02:38

By Jessica
at 2008-09-20T07:50
at 2008-09-20T07:50

By Vanessa
at 2008-09-24T14:41
at 2008-09-24T14:41
Related Posts
貝萊德世礦 JF印度 霸菱全球資源 富坦全球

By Emma
at 2008-09-14T16:04
at 2008-09-14T16:04
颱風天閒聊一下吧

By Catherine
at 2008-09-14T16:03
at 2008-09-14T16:03
資產配置是有錢人的專利?

By Rebecca
at 2008-09-14T15:04
at 2008-09-14T15:04
有在看NetDania網站的大大

By Frederica
at 2008-09-14T12:56
at 2008-09-14T12:56
請問富坦全球債的配息?

By Anonymous
at 2008-09-14T12:54
at 2008-09-14T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