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專利師職前訓練試題 - 專利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2-02-09T15:57

Table of Contents

如果把修正中,關於數值範圍之限定的概念,
運用在這裡,會比較好理解。

以審查基準2-6-15中pH值的例a來看,
原說明書記載條件為pH=6-12,較佳為6-8;前案揭示10-12時,
允許修正為pH=6-8;但不允許修正為6-9。
但如果原說明書記載的是pH=6-12之正整數,
就視同揭示了6、7、8、9、10、11、12等數值,而允許修正為6-9。

由此可知,當一文件揭示了數值範圍而沒有其他數值時,
會被視為僅揭示了該範圍的兩端點,許多美國判例也持相同的見解。

從這樣的概念來看,先前技術僅揭示了4和12兩個數值;因此:
4落在選項A的1-4小時中,A沒有新穎性(前案與本案有一端點相同)
4和12都落在選項B的1-15小時中,B沒有新穎性(前案範圍完全落在本案中)
4或12都沒有落在選項C的7-8小時中,C有新穎性(前案範圍完全涵蓋本案)
4落在選項D的3-10小時中,D沒有新穎性(前案範圍與本案部分(且大幅)重疊)

以上的論述,套進審查基準2-3-28例(2),會出現漏洞,
此例中先前技術為20度以下,本案為17-25度,
前案的具體數值20落在本案的範圍17-25中,應當使本案不具新穎性,
但審查基準說可以審究此例的進步性,那是否默認其具有新穎性?
此例可參酌MPEP 2131.03 Anticipation of Ranges
II 先前技術所教示的範圍與所請範圍重複或相近時,
若先前技術中之範圍述及所請範圍時具有「足夠明確性」,
則先前技術使所請範圍喪失新穎性。
PRIOR ART WHICH TEACHES A RANGE OVERLAPPING OR TOUCHING THE CLAIMED
RANGE ANTICIPATES IF THE PRIOR ART RANGE DISCLOSES THE CLAIMED
RANGE WITH "SUFFICIENT SPECIFICITY"
其所舉的例子中,先前技術揭示的範圍是100-500度,較佳為150-350度;
而所請範圍是330-450度,此時即便所請範圍與較佳範圍有些許重疊,
先前技術對於330-450此一範圍並未有具體的描述,故所請範圍具有新穎性。
此外,當無法確認前案是否有「足夠明確性」之說明時,可發出102/103綜合核駁。
我認為,上述審查基準的例(2)就類似MPEP所說的102/103 combination rejection。

另外,您的認知沒有錯,
本案請求項A寫4小時,沒有新穎性;
而本案請求項B寫6小時,則有新穎性。
理由是,4小時已白紙黑字寫在先前技術中而喪失新穎性
就算後來發現4小時有前案並未指出的特殊功效,
此特殊功效可能會被視為此端點值的inherent property,
而無助於專利性。


※ 引述《magamanzero (qqq)》之銘言:
: ※ 引述《snoopy0322 (嗯....)》之銘言:
: : 相對於下列之先前技術,何者申請專利範圍具有新穎性?
: : 先前技術:一種氮化矽陶瓷的生產方法,其燒成時間為 4~12 小時。
: : A、一種氮化矽陶瓷的生產方法,其燒成時間為 1~4 小時。
: : B、一種氮化矽陶瓷的生產方法,其燒成時間為 1~15 小時。
: : C、一種氮化矽陶瓷的生產方法,其燒成時間為 7~8 小時。
: : D、一種氮化矽陶瓷的生產方法,其燒成時間為 3~10 小時。
: : 我實在看不出來有什麼分辨= =a
: 一直以來 數值的新穎性判斷 我都是靠著審查基準的案例來判斷
: 但是 我始終不了解 審查基準規定(尤其是中國審查基準)的合理性在哪
: 以上面問題來說 如果 (a) 我的請求項寫4小時 那是否具有新穎性?
: 又如果 (b) 我的請求項寫6小時 那是否具有新穎性?
: 一般來說 case (a)會被不認為具有新穎性 而case(b)會具有新穎性
: 但是 以發明人的立場來看 同樣都是 4~12小時這個範圍內的數值
: 為什麼 4小時不會有新穎性 而 6小時有新穎性?
: 更甚者 如果4小時有特殊功效 那麼4小時這個case 會因為新穎性直接被駁回
: 而無法進到討論特殊功效的進步性的層級
: 反觀6小時這個case 因為有新穎性 所以如果6小時有特殊功效 就可以有進步性
: 而拿到專利 老實說 我覺得這是很詭異的事情.....
: 不知道是否有大大可以幫忙解惑一下?

--

--
Tags: 專利

All Comments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2-02-12T00:33
有引外國見解 推一個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2-02-16T21:02
不好意思,想請教個笨問題,先前技術基於所提的概念而被認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2-02-18T18:26
認為僅揭露4和12,那同樣的概念下,是否選項A只保護1和4的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2-02-22T09:44
揭露,選項B只保護1和15的揭露,選項C只保護7和8的揭露,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2-02-25T07:36
選項D只保護3和10的揭露?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2-02-29T18:47
對於2-6-15,"n=1~x正整數"是用另外去描述,個人覺得您
混合起來後的理解不是那麼正確 ^^"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2-03-05T18:12
2-6-15第一個句點後面是我自己加的例子,抱歉沒講清楚。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12-03-10T17:45
這裡說的是,在討論anticipation時,應看前案具體揭露的數值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12-03-15T12:07
而一旦取得權利後,保護範圍當包括落於該端點中的任一數值。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2-03-17T07:33
還好L大補充說明了,差點要回了這個大問題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12-03-19T12:10
"a.由較寬的範圍減縮為實施例所界定的較佳範圍",依這句,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2-03-22T11:21
如果原說明書記載的是pH=6-12之正整數,允許修正的應該不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2-03-23T18:42
會是6-9,而應該是6、7、8、9才對?
另外,依您的第3段,當一文件揭示了數值範圍而沒有其他數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12-03-28T18:36
時值,會被視為僅揭示了該範圍的兩端點,這樣您第2段最後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12-03-30T05:54
一行應該是「就視同揭示了6及12」,而不會是您列的正整數?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2-03-31T17:08
更進一步地,個人無法理解的是,由2-6-15應該無法由此可知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2-04-05T02:12
而推得您第3段所言

98年 專利師職前訓練試題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2-02-09T11:08
甲就同一發明,先於西元 2006.07.01 向德國提出 A 發明專利申請案,其後 於 2007.02 間於我國政府所主辦之國際展覽會上公開展示該發明,嗣於 2007.06.30 復向我國提出 B 發明專利申請案,並主張援用德國 A 發明專利 申請案作為主張國際優先權之基礎案,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因甲 ...

99專利師職前訓練試題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2-02-09T00:32
※ 引述《snoopy0322 (嗯....)》之銘言: : 相對於下列之先前技術,何者申請專利範圍具有新穎性? : 先前技術:一種氮化矽陶瓷的生產方法,其燒成時間為 4~12 小時。 : A、一種氮化矽陶瓷的生產方法,其燒成時間為 1~4 小時。 : B、一種氮化矽陶瓷的生產方法,其燒成時間為 1~15 小 ...

99專利師職前訓練試題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2-02-08T23:19
※ 引述《snoopy0322 (嗯....)》之銘言: : 相對於下列之先前技術,何者申請專利範圍具有新穎性? : 先前技術:一種氮化矽陶瓷的生產方法,其燒成時間為 4~12 小時。 : A、一種氮化矽陶瓷的生產方法,其燒成時間為 1~4 小時。 : B、一種氮化矽陶瓷的生產方法,其燒成時間為 1~15 小 ...

99專利師職前訓練試題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2-02-08T20:00
※ 引述《piglauhk (我要當陽光型男!!)》之銘言: : ※ 引述《jerrytown (學會快樂)》之銘言: : : 這題很有趣,的確看解答的答案是C,理由是基於上下位的關係 : : 我覺得很多人應該會跟我一樣會覺得答案是A,B,D都有可能 : : 但不會是C : : 回到本題來看 ...

張飛打到岳飛…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2-02-08T19:14
小弟是專利新鮮人 最近在做OA時,遇到以下問題: 本案是封裝半導體,有一特徵是導腳面積增大(整個變大顆), 而審查委員自然拿了一篇有導腳面積增大的來打 不過,說明書雖然說是導腳的總接觸面積增大 圖式卻只有挖個洞跟加幾隻插腳兩種… (好吧,你硬要這麼說也算,挖洞的話接觸面積是會變大) 說明書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