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所得財產信託 避稅有方 - 所得稅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04-04-27T11:48

Table of Contents

■ 記者林杰兒/台北報導

財政部最近一項函令指出,信託財產的受益人不特定或尚未存在者,原本由受託銀行代繳

的20%稅率,即為最終稅負,在受益人確定後不須另行歸入綜所稅累計歸課。這項新規定

將成高所得者另一「合法避稅」管道。

所得稅法規定,收益人不特定或尚未存在者,應以受託人為納稅義務人,在期限內按規定

的扣繳率 (20%)申報納稅,至於受益人確定後,信託所得是否要歸課受益人,則未有明確

規定。

財政部最近發布台財稅字第0930452146號函令指出,上述情形在受益人確定後,以前年度

所得無須重新核課或累計歸課受益人。也就是說,原本受託銀行代繳的20%稅率,即為最

終稅負,受益人不須以此抵繳應納稅額。

舉例而言,假設信託行為定為「以明年考績最佳者為受益人」,若今年信託所得有100萬

元,由於受益人不特定,依法是由當年度受託銀行代繳20%稅額,待明年受益人確定後,

根據上述函令,即不須另行補稅。也就是,只要適用稅率超過20%以上者,利用此一管道

都能達到規避所得稅的效果。

例如,信託契約可將受益人歸為「三等親以內的親屬」,信託期間五年,隔年再指定受益

人為「兒子」,若有信託所得,最多即可規避20%的所得稅。

據了解,所得稅法規定由財政部擬定、報請行政院核定發布的信託所得扣繳率原為35%,

比起個人綜所稅適用最高級距稅額40%差距不大,用意即在防堵此一避稅漏洞,但在信託

公會代表與利益團體不斷遊說的壓力下,扣繳率降至20%,規避稅負的空間大增。

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陳文炯會計師表示,賦稅署的見解,明顯是根據稅法的字面所作解

釋而來,就法論法,當然沒錯,當若考量憲法實質課稅的精神,則仍有討論空間。

由於所得稅法僅規定當受益人不特定或尚未存在者,以受託人為納稅義務人,待受益人確

定後,信託所得再由受益人併入「確定」年度所得額課稅。

而既然以往年度所得是以信託期間的「受託人」為納稅義務人,自然不須將這部分所得累

計歸課受益人。

「這等於是另一個捐地節稅的管道,」陳文炯強調,稅法以外,仍須考量到租稅的原則與

公平,新函令明顯牴觸憲法實質課稅精神,由於憲法位階較高,「將是未來打行政救濟一

個相當有利的空間。」

【2004/04/27 經濟日報】

--

All Comments

房租與房貸支出 擇一申報扣抵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04-04-26T12:58
■ 記者林杰兒整理 新竹黃小姐問:去年如果前半年為租屋,後半年購屋,並有利息支出,在選用列舉扣除額 項目時,兩者是否都可列舉? 台北市國稅局答覆:不行,即使一年內同時有租屋與購屋利息兩筆支出,仍然只能擇一列 舉申報扣除。 根據所得稅法第17條有關列舉扣除額的規定,納稅義務人及其配偶與受撫養直系親屬, ...

捐地抵稅 今年仍可申報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04-04-26T12:45
■ 記者 陳美珍 公共設施保留地在去年以前,一直都是高所得者最愛的節稅利器。今年申報92年度所得稅 時,購買公設地的民眾,還有最後的機會再用公設地節稅一次。 財政部為了列管公設地捐贈抵稅案件,今年的申報書上有關「捐贈」的列舉扣除額明細表 上,總共分成三大欄位,包括:以土地對政府的捐贈; 捐贈(對政府除 ...

受託人據實管理 始符合信託要件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04-04-24T21:53
■ 尤英夫 依照我國現行所得稅法的規定,營利事業出售外國政府或公司發行之有價證券所取得的收 益,應與其國內營利事業所得合併申報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 如,甲公司透過張三持有某公司股票或出資額,為了某種原因,甲公司再透過張三將所持 有的某公司股票或出資額移轉給甲公司百分之百持股的乙公司。雖然乙公司是甲公司 ...

公婆名義租屋 不能申報租金支出

Ursula avatar
By Ursula
at 2004-04-23T12:43
■ 記者陳美珍整理 台北市讀者小米問:我與先生於91年底結婚,因公婆現有的房子不夠居住,為此,公婆特 地幫我們在附近租了一間房子做為婚後居住之用(租屋人為公公的名字)。想請問一下:在 申報所得稅的時候,租金支出是否可以由我先生來申報 (因為實際居住者為我跟我先生) 。 財政部賦稅署答覆:不可以。因為 ...

報稅補給站》申報書格式 調整退稅等欄位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04-04-23T12:42
■ 記者 陳美珍 國內物價不升反跌,92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時,納稅人可以享受的免稅額與扣除額度並未 調整。民眾如果所得比去年高,扶養人口或家庭開支沒有比91年多時,今年稅負就會較上 年度增加。 每一年報稅時,最受民眾關心的就是扣除額與免稅額度有無調整。今年的扣免繳稅額均與 去年相同,其中個人免稅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