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大不易!稅改應提高扶幼扣除額 - 所得稅
By Harry
at 2017-09-09T21:19
at 2017-09-09T21:19
Table of Contents
https://tinyurl.com/y7h8xoz5
談到這次稅改方案,極容易讓人聯想到一句話:「當你想討好所有人,最後的結果往往是
誰都討好不了。」
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社會的衝擊下,多數受薪階級都是「三明治族群」,上有高堂、下有嗷
嗷待哺的幼子要扶養,想推出人民有感的稅改方案,鼓勵這群人「扶老攜幼」,不僅敢生
、能養,亦有餘力照顧年邁的父母,方為上策。
比方說,目前《所得稅法》規定,扶養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僅2.5萬元、扶養年滿70歲直
系親屬免稅額可再加2分之1,但多數立委都認為,需要進一步放寬。
先前有立委提出修法草案,像是扶養6歲以下幼兒的免稅額再增加50%、提供每人每年「
長照特別扣除額」30萬元額度等,都是可行、能嘉惠多數受薪階級的租稅手段。若能從這
些最實際的地方著手,理應比成立少子化辦公室、發放一堆老人年金,更讓人受惠。
執政黨一向最喜歡標榜與勞工、弱勢族群站在一起,致力於降低貧富差距等。但這次的稅
改政策,政府卻彷彿轉了個髮夾彎,優先替高所得、高股利收入的富人減稅。茲列3點討
論如下:
1.富人優先減稅,魯蛇更魯
這次稅改最受矚目的,除了兩稅合一正式走入歷史外,還包括降低「富人稅」,綜所級距
由6級修為5級,最高稅率由45%降為40%,此後綜合所得淨額超過1000萬元的富人,適用
40%稅率。
這一減,富人應繳稅金「殺很大」,遭到外界質疑為劫貧濟富的改革之一。為了免除這種
質疑,財政部雖將綜所稅的薪資扣除額、標準扣除額及身障者特別扣除額一併提高,但非
常有限,以年薪60萬元的單身族來試算,一年也僅少繳個3600元左右。反觀富人動輒省下
幾百萬稅額,中、低薪階層的「魯蛇」窮忙族,相形之下反而更「魯」了。
2.炒股炒愈多省愈多
針對股利所得課稅,這次財政部提出甲、乙兩案,若採甲案,股利金額將有37%免稅,剩
下63%併入綜所稅課稅。簡言之,若獲得100元股利,其中37元免稅,剩下63元要納入綜
合所得總額課稅。
若採用乙案,股利所得可選擇併入綜所稅後再減除8.5%可抵減稅額,但以8萬元為限;或
選擇以單一稅率26%分開計稅、合併申報。
表面上,看似大小股東都有受惠,但實際上真是如此嗎?
試想一下,若選擇甲案,就是「股利愈多、免稅額愈高」的邏輯,有錢人自然得利。
若選擇乙案、單一稅率26%,對於適用所得稅率在5%、12%、20%的小股東們來說,完
全佔不到便宜。但,這群人才是數量最龐大的受薪階級,不是嗎?
若選擇設算扣抵率8.5%、最高8萬元的方案,等於股利將近100萬元的人才會用到8萬元免
稅上限。倘若在財政部的認知裡,領股利就可以領到快100萬元的人會是小散戶的話,那
也只能說「87分,不能再高了!」實在不瞭解台灣受薪階級的真實狀況。
換言之,不論哪個方案,真正嘗到減稅大利多的,都是股利豐厚的富人,對多數散戶而言
可能無感,因為股票不夠多,節稅節不到。
3.外資稅率仍遠低於內資
當全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強調國民待遇(國民稅率比外資優惠)時,唯有台灣「逆向行駛」
,外資股利所得稅率低於內資(本國投資人)。也因為如此,不少內資會設法化為假外資
來投資台灣,降低稅負。蔡英文總統還說,這是她心中的痛。
有鑑於此,這次新方案中,財政部將將外資股利所得稅從20%調高至21%,但外資稅率仍
比內資優惠不少。
歸納上述三點,這次稅改方案的精神約莫如此:大戶快來買股票,本來要扣45%稅率,現
在給你優惠價,只要40%!至於假外資,就繼續假下去吧,反正只是意思意思,把稅率微
微微調高1%,當假外資還是好棒棒。
這次稅改,雖然引發了不少爭議,但民進黨立委指出,財政部長許虞哲曾私下透露:「這
次稅改方案,主要是為了讓兩稅合一走入歷史,其他的改革要之後慢慢做」,所謂「其他
的改革」,已將提高扶養幼兒、高齡長輩扣除額等選項列入考慮。若能盡快實現,三明治
族群的壓力,屆時便能舒緩一些了。
--
Tags:
所得稅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租金收入放誰名下好?
By Freda
at 2017-09-03T10:42
at 2017-09-03T10:42
綜所稅薪扣額增至18萬 標扣額為11萬
By Heather
at 2017-09-01T22:07
at 2017-09-01T22:07
過世當年的所得需補繳所得稅??
By Eden
at 2017-08-30T20:42
at 2017-08-30T20:42
售出遺贈房產之稅?
By Charlotte
at 2017-08-20T00:44
at 2017-08-20T00:44
肥咖條款台灣版要來了 規範比照OECD
By Ophelia
at 2017-08-09T09:06
at 2017-08-09T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