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說"年存5萬退休月領4萬"是真的嗎? - 保險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3-05-03T22:31

Table of Contents

本期Money雜誌封面故事說"年存5萬退休月領4萬"
請問是真的嗎?
整本翻來翻去也沒寫得很清楚
看起來似乎是保複利6%的什麼變額險才會有這種好康
但複利6%不是基金還是投資型保單嗎?確定每年都會有6%嗎?
那與其把錢交給保險公司去投資得6%, 為何不自己買債券手動複利6%?
請教高手怎麼看?陷阱在哪?tks



--

All Comments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3-05-05T07:06
6%.......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3-05-08T12:45
你確定是 變額險嗎? 投資型保單成立約10年多
賺錢的有嗎?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3-05-12T11:58
雜誌只會舉成功例子,那些賠得慘兮兮的沒人會去訪問....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13-05-14T21:48
文章寫得不清不楚 又只列增額壽險和變利xx險,我也不知
Una avatar
By Una
at 2013-05-15T23:59
自己能買債券獲得6%的人,就不會把錢交給保險公司賺6%....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3-05-20T03:20
查詢以前的類似文章 也有 看看就好
Steve avatar
By Steve
at 2013-05-21T01:37
陷阱通常在於投資有賺有賠
且以投資型而言,成本不比直接買基金少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3-05-21T06:54
如果投資型可賺,直接銀行買基金說不定還...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3-05-22T22:59
成本的計算~~~算法可以有很多種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3-05-23T23:35
該雜誌~~~我認為看看就好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3-05-25T01:55
靠這種方式成功的人有 失敗的人更多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13-05-26T19:57
連債券也很難穩定賺6%, 不過投資型債券是比較接近的這個數字的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3-05-27T11:43
不過如果目的是要投資, 建議單純買基金就好了, 不透過保單

31歲男首次保險規劃

Freda avatar
By Freda
at 2013-05-03T21:06
一、性別:男 二、年齡:1981/11 (31y近32) 三、職業/工作內容:行政 四、保障需求:意外、醫療 五、保費預算:2萬/年 (請大家給點建議) 六、健康告知:無特殊病史 七、常用交通工具:機車 八、預計規劃: 主要是希望意外發生時不會帶給家人負擔 單靠保險即可負擔醫療費用 九、現有 ...

27歲男 第一張保單請大大們幫我檢視 謝謝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3-05-03T17:47
一、性別:男 二、年齡:27歲 三、職業/工作內容:待業中 四、健康告知:無遺傳疾病史,未有過重大手術 五、常用交通工具:汽機車 六、現有保險:無 七、保障需求:萬一有疾病或是意外,可以有錢支付醫療費用或是賠償的金額 今天友邦人壽打電話跟我推銷黃金意加醫方案,很快地就幫我算好我一個月要繳2086 ...

明台住宅火災險-附加第三人責任意外保險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3-05-03T16:35
今天上網試算了幾家火險~ 相對之下.明台住宅火災險的舉例承保範圍如下: 承保範圍 保險金額 保險費 建築物 72萬 $161 建築物內動產 22萬 0 附加第三人責任意外保險 1000萬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

『問題』有關於新生兒保費的問題~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3-05-03T16:34
請問一下 我朋友今天到家裡作客,我跟她聊天時談及保險的問題 因為我昨天正巧與業務員談過,建議書是2萬左右~ 我朋友說,新生兒保費都很貴,建議可以1~2歲時在保 姑且先不論這段期間會不會有需要保險的狀況 請問各位板友,以現階段費率來說,什麼時候保費會比較便宜呢?? 以終身險為主.. 1.0歲 2. ...

罕病兒失明失聰 媽放手教獨立 自由時報 中部新聞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13-05-03T15:28
〔記者劉曉欣/北斗報導〕樂觀開朗的徐玉惠,在六年前得知寶貝兒子竟然是罕病兒,視 力、聽力都可能會漸漸衰退時,她跟著兒子學習點字,即使現在十二歲的兒子只能見到微 光,她也要兒子幫忙擦地板與洗碗,連到校門口都要自己背書包進教室,她說,家有罕病 兒,父母更要學會「放手」,才能讓孩子逆光飛翔。 徐玉惠說,兒子鄭家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