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個所稅新制引台商恐慌 將衝擊傳統避稅 - 股票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10-03T06:47
at 2018-10-03T06:47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s://tinyurl.com/ybndxl4j
2.原文內容:
陸個所稅新制引台商恐慌 將衝擊傳統避稅方式
最新更新:2018/10/02 22:10
(中央社記者翟思嘉台北2日電)中國大陸新修訂個人所得稅法
,引起許多台商恐慌。稅務專家表示,中國新稅法將衝擊台商傳
統避稅方式,對擁有海外收入者是「大麻煩」。
海峽交流基金會今天舉辦講座,邀請昆山漢邦企業管理顧問有限
公司總經理李仁祥,就「大陸修訂個人所得稅法重點解析與台商
的因應之道」為題演講。
李仁祥表示,在大陸官方暗示不刪除台胞個稅「5年豁免條款」
後,台商應可鬆一口氣,雖然仍可能要離開大陸183天,才能避
免境外支付的境外所得被課稅,但至少5年一次,負擔不算太大
。
不過,李仁祥說,大陸新稅法將稅務居民的認定變得更加寬鬆,
會衝擊台商傳統的避稅方式。過去台商只要一年內離境30天,就
不屬於稅務居民,但現在改為居住滿183天就算,對長期在大陸
工作的台灣民眾來說「很難破解」。
一旦認定為稅務居民,海外所得有可能要繳稅。李仁祥認為,這
對擁有海外收入或資產的人來說是大麻煩,尤其中國大陸9月正
式生效共同申報標準(CRS),會影響台商、台幹的海外財產配
置。
在稅務居民認定範圍擴大的背景下,在大陸工作的台灣民眾,將
更容易被歸類為中國大陸稅務居民。如果台商成為大陸稅法居民
,在海外的CRS資料會交換至大陸,成為大陸稅務機關查所海外
資產的線索,台商將面臨兩邊追稅的風險。
李仁祥說,若台灣民眾在大陸居住超過183天成為稅務居民,他
在海外的收入,「要繳給台灣還是大陸?」這些問題「現在還沒
有答案」。
他表示,兩岸當年商簽「兩岸租稅協議」,至今沒有生效,也讓
當中避免兩岸重複課稅的條款沒有辦法發揮應有作用。建議兩岸
應儘速讓協議生效,不要讓台商夾在中間。
3.心得/評論:
中國經濟陷入困難,要來大割韭菜了。
台商和台幹每年只要離開中國超過183天,應該就可以避險了。
--
https://tinyurl.com/ybndxl4j
2.原文內容:
陸個所稅新制引台商恐慌 將衝擊傳統避稅方式
最新更新:2018/10/02 22:10
(中央社記者翟思嘉台北2日電)中國大陸新修訂個人所得稅法
,引起許多台商恐慌。稅務專家表示,中國新稅法將衝擊台商傳
統避稅方式,對擁有海外收入者是「大麻煩」。
海峽交流基金會今天舉辦講座,邀請昆山漢邦企業管理顧問有限
公司總經理李仁祥,就「大陸修訂個人所得稅法重點解析與台商
的因應之道」為題演講。
李仁祥表示,在大陸官方暗示不刪除台胞個稅「5年豁免條款」
後,台商應可鬆一口氣,雖然仍可能要離開大陸183天,才能避
免境外支付的境外所得被課稅,但至少5年一次,負擔不算太大
。
不過,李仁祥說,大陸新稅法將稅務居民的認定變得更加寬鬆,
會衝擊台商傳統的避稅方式。過去台商只要一年內離境30天,就
不屬於稅務居民,但現在改為居住滿183天就算,對長期在大陸
工作的台灣民眾來說「很難破解」。
一旦認定為稅務居民,海外所得有可能要繳稅。李仁祥認為,這
對擁有海外收入或資產的人來說是大麻煩,尤其中國大陸9月正
式生效共同申報標準(CRS),會影響台商、台幹的海外財產配
置。
在稅務居民認定範圍擴大的背景下,在大陸工作的台灣民眾,將
更容易被歸類為中國大陸稅務居民。如果台商成為大陸稅法居民
,在海外的CRS資料會交換至大陸,成為大陸稅務機關查所海外
資產的線索,台商將面臨兩邊追稅的風險。
李仁祥說,若台灣民眾在大陸居住超過183天成為稅務居民,他
在海外的收入,「要繳給台灣還是大陸?」這些問題「現在還沒
有答案」。
他表示,兩岸當年商簽「兩岸租稅協議」,至今沒有生效,也讓
當中避免兩岸重複課稅的條款沒有辦法發揮應有作用。建議兩岸
應儘速讓協議生效,不要讓台商夾在中間。
3.心得/評論:
中國經濟陷入困難,要來大割韭菜了。
台商和台幹每年只要離開中國超過183天,應該就可以避險了。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Frederic
at 2018-10-07T23:02
at 2018-10-07T23:02

By Robert
at 2018-10-08T07:09
at 2018-10-08T07:09

By Margaret
at 2018-10-10T00:47
at 2018-10-10T00:47

By Valerie
at 2018-10-13T06:11
at 2018-10-13T06:11

By Lydia
at 2018-10-14T05:13
at 2018-10-14T05:13

By Agatha
at 2018-10-18T22:16
at 2018-10-18T22:16

By Daniel
at 2018-10-22T02:20
at 2018-10-22T02:20

By Todd Johnson
at 2018-10-25T09:42
at 2018-10-25T09:42

By Heather
at 2018-10-29T01:31
at 2018-10-29T01:31

By Dinah
at 2018-11-01T05:46
at 2018-11-01T05:46

By Lydia
at 2018-11-06T05:12
at 2018-11-06T05:12

By Olivia
at 2018-11-08T20:26
at 2018-11-08T20:26

By Christine
at 2018-11-13T19:28
at 2018-11-13T19:28

By Ingrid
at 2018-11-15T10:50
at 2018-11-15T10:50

By Emma
at 2018-11-19T16:12
at 2018-11-19T16:12

By Tom
at 2018-11-21T19:13
at 2018-11-21T19:13

By Kumar
at 2018-11-23T04:54
at 2018-11-23T04:54

By Daph Bay
at 2018-11-28T00:05
at 2018-11-28T00:05

By Skylar Davis
at 2018-12-02T22:24
at 2018-12-02T22:24

By Elvira
at 2018-12-04T18:31
at 2018-12-04T18:31

By Joseph
at 2018-12-06T20:27
at 2018-12-06T20:27

By Robert
at 2018-12-08T11:13
at 2018-12-08T11:13
Related Posts
經濟比預期更糟?傳中國全面封鎖負面報導

By Hedda
at 2018-10-03T01:58
at 2018-10-03T01:58
蘋概股過時了嗎?當台股總市值亞軍從郭?1

By William
at 2018-10-03T00:53
at 2018-10-03T00:53
友達 長期投資 多

By Lily
at 2018-10-03T00:09
at 2018-10-03T00:09
tesla第三季生產83500輛車比預期多

By Rosalind
at 2018-10-02T23:12
at 2018-10-02T23:12
期貨和選擇權保證金限制提高?

By James
at 2018-10-02T22:56
at 2018-10-02T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