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專欄》東歐危機蔓延 - 投資

By Ida
at 2009-03-02T04:02
at 2009-03-02T04:02
Table of Contents
20年前柏林牆坍塌,將東歐各國送上了民主化的道路。十年前北約東進以及五年前歐盟擴
張,為東歐帶來了一場經濟繁榮。今天全球陷入同步衰退,金融危機此起彼伏,東歐經濟
面臨著崩潰的威脅,而此又可能反過來影響世界經濟和市場。東歐火藥庫的導火索,在嗞
嗞作響。
東歐各國今天的經濟數據,幾乎重組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前亞洲國家所有的病徵:信貸
無節制擴張、過度投資、巨額貿易赤字、嚴重依賴外債、外匯儲備不足、政府無能。97危
機後美國消費上升,亞洲國家依靠強勁的出口,穩定住了匯率,並將經濟推回正常的軌道
。東歐國家今天面對的,卻是蕭條的歐洲市場和衰退中的全球經濟。
歐盟東擴,為東歐國家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西歐市場門庭洞開、海外投資湧入、大批勞
工在歐洲找到薪水高出許多的工作,東歐經濟出現了空前的繁榮。
同時,東歐又是全球信貸泡沫的主要受益人之一。筆者認為,繼美國CDO、英國房地產、
能源商品價格之後,東歐乃葛林斯班泡沫的第四大得益者,外圍的流動性觸發了國內的信
貸擴張和資產價格上升。
2005年之後,西歐銀行大舉入侵東歐,收購本地銀行作為貸款的窗口。西歐經濟長期不景
,業務擴張空間有限,迫使它們面向海外市場。歐盟東擴,將新興歐洲變成發達歐洲的後
花園,歐洲的跨國金融機構蜂擁而至。這些被收購的本地銀行的內部監管並未達到標準,
但又獲得了跨國集團的資金來源,信貸於是像“爆米花”一樣膨脹起來,經濟的景氣和資
產的升值,刺激起更大的信心,外債滾起雪球,外資銀行的貸款在之後的三年飆升三倍,
總額達到1.656兆美元。
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海嘯,打破了信貸─經濟─資產價格的正面互動,外資開始撤離。債
券市場信心低迷,過去很容易做的再融資,變得幾乎不可能。沒有資本流入來支持貿易逆
差,匯率開始貶值,加深資金對償付能力的擔心。於是惡化循環啟動,信心動搖。東歐在
今年有2,000億美元債務需要再融資,同時需要1,000~1,500億美元解決銀行壞帳。在目前
的市場環境下,依靠市場資金供應,根本是不可能的。
實體經濟所面臨的挑戰同樣嚴峻。西歐已陷入戰後最嚴重的衰退,失業飆升,需求大減,
東歐製造業的出口訂單急劇萎縮。同時,在各國打工的外勞紛紛被裁,海外工人的匯款金
額勢必大受影響。東歐地區除個別國家外,今年經濟基本上都是負增長。經濟形勢惡化,
必然導致企業倒閉潮,再影響金融行業的健康。
IMF出手拯救有需要的國家,不過開出的藥方卻十分苦澀。IMF要求緊縮財政和貨幣政策,
這對已經陷入衰退的東歐國家經濟不啻雪上加霜,並觸發一系列社會矛盾、甚至政治動盪
。接受IMF162億美元援助的烏克蘭,在幾個月內便偏離IMF所訂的重整方案,凸顯其對社
會、政治的負作用。
其它拒絕參加IMF計畫的國家,則通過擴張性政策來刺激經濟,希望經濟的好轉可以最終
走出債務陷阱。不過降息的後果是資金外流,匯率貶值,甚至可能導致國家主權評級被調
低,令再融資變得更困難。
東歐危機致命傷是匯率暴跌。新興市場本來就在高息借貸,一旦匯率再貶30%,便將原來
有償還能力的企業也推向違約。企業破產反過來拖垮銀行系統,使實體經濟全面崩潰。當
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傳導機制,似在東歐重演。
東歐經濟邁向深度調整,已難避免。這場危機會如何牽連歐洲銀行,甚至觸發全球範圍內
新的金融海嘯更值得關注。奧地利的銀行借給東歐3,000億美元,相當於該國GDP的68%。
如果加上由義大利擁有的奧地利銀行的貸款,總貸款額等於全國GDP。在東歐所借的1,657
億美元外債中,屬於歐洲銀行的占到1,511億(為其對新興市場貸款總額的45%)。次貸危
機爆發迄今,歐洲銀行所受到的打擊如美國銀行一樣沈重,而且歐洲槓桿率卻遲遲降不下
來。東歐破產一定會使歐洲銀行資本金再受重創,如果沒有政府施以援手,信用評級可能
被調低,資本成本上升,甚至遭到擠提。
歐洲政府在出手救援銀行向來遲緩,且各有盤算。一旦危機爆發,延誤時機是一大風險。
歐洲央行的唯一政策目標是維護價格穩定,不像聯儲,它連區域內銀行都不能充當最後救
援人(lender of last resort),遑論拯救東歐。
一旦歐洲銀行出事,會不會像去年美國銀行不穩,帶來整個市場的連鎖坍塌和資本價格新
一輪調整?只有時間可以給出答案。
(作者是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亞太區首席經濟分析師,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並非投資
建議或勸誘)
【2009/03/02 經濟日報】
連結: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4764060.shtml
感言:持有EUR的版友請保重 @.@"
--
張,為東歐帶來了一場經濟繁榮。今天全球陷入同步衰退,金融危機此起彼伏,東歐經濟
面臨著崩潰的威脅,而此又可能反過來影響世界經濟和市場。東歐火藥庫的導火索,在嗞
嗞作響。
東歐各國今天的經濟數據,幾乎重組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前亞洲國家所有的病徵:信貸
無節制擴張、過度投資、巨額貿易赤字、嚴重依賴外債、外匯儲備不足、政府無能。97危
機後美國消費上升,亞洲國家依靠強勁的出口,穩定住了匯率,並將經濟推回正常的軌道
。東歐國家今天面對的,卻是蕭條的歐洲市場和衰退中的全球經濟。
歐盟東擴,為東歐國家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西歐市場門庭洞開、海外投資湧入、大批勞
工在歐洲找到薪水高出許多的工作,東歐經濟出現了空前的繁榮。
同時,東歐又是全球信貸泡沫的主要受益人之一。筆者認為,繼美國CDO、英國房地產、
能源商品價格之後,東歐乃葛林斯班泡沫的第四大得益者,外圍的流動性觸發了國內的信
貸擴張和資產價格上升。
2005年之後,西歐銀行大舉入侵東歐,收購本地銀行作為貸款的窗口。西歐經濟長期不景
,業務擴張空間有限,迫使它們面向海外市場。歐盟東擴,將新興歐洲變成發達歐洲的後
花園,歐洲的跨國金融機構蜂擁而至。這些被收購的本地銀行的內部監管並未達到標準,
但又獲得了跨國集團的資金來源,信貸於是像“爆米花”一樣膨脹起來,經濟的景氣和資
產的升值,刺激起更大的信心,外債滾起雪球,外資銀行的貸款在之後的三年飆升三倍,
總額達到1.656兆美元。
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海嘯,打破了信貸─經濟─資產價格的正面互動,外資開始撤離。債
券市場信心低迷,過去很容易做的再融資,變得幾乎不可能。沒有資本流入來支持貿易逆
差,匯率開始貶值,加深資金對償付能力的擔心。於是惡化循環啟動,信心動搖。東歐在
今年有2,000億美元債務需要再融資,同時需要1,000~1,500億美元解決銀行壞帳。在目前
的市場環境下,依靠市場資金供應,根本是不可能的。
實體經濟所面臨的挑戰同樣嚴峻。西歐已陷入戰後最嚴重的衰退,失業飆升,需求大減,
東歐製造業的出口訂單急劇萎縮。同時,在各國打工的外勞紛紛被裁,海外工人的匯款金
額勢必大受影響。東歐地區除個別國家外,今年經濟基本上都是負增長。經濟形勢惡化,
必然導致企業倒閉潮,再影響金融行業的健康。
IMF出手拯救有需要的國家,不過開出的藥方卻十分苦澀。IMF要求緊縮財政和貨幣政策,
這對已經陷入衰退的東歐國家經濟不啻雪上加霜,並觸發一系列社會矛盾、甚至政治動盪
。接受IMF162億美元援助的烏克蘭,在幾個月內便偏離IMF所訂的重整方案,凸顯其對社
會、政治的負作用。
其它拒絕參加IMF計畫的國家,則通過擴張性政策來刺激經濟,希望經濟的好轉可以最終
走出債務陷阱。不過降息的後果是資金外流,匯率貶值,甚至可能導致國家主權評級被調
低,令再融資變得更困難。
東歐危機致命傷是匯率暴跌。新興市場本來就在高息借貸,一旦匯率再貶30%,便將原來
有償還能力的企業也推向違約。企業破產反過來拖垮銀行系統,使實體經濟全面崩潰。當
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傳導機制,似在東歐重演。
東歐經濟邁向深度調整,已難避免。這場危機會如何牽連歐洲銀行,甚至觸發全球範圍內
新的金融海嘯更值得關注。奧地利的銀行借給東歐3,000億美元,相當於該國GDP的68%。
如果加上由義大利擁有的奧地利銀行的貸款,總貸款額等於全國GDP。在東歐所借的1,657
億美元外債中,屬於歐洲銀行的占到1,511億(為其對新興市場貸款總額的45%)。次貸危
機爆發迄今,歐洲銀行所受到的打擊如美國銀行一樣沈重,而且歐洲槓桿率卻遲遲降不下
來。東歐破產一定會使歐洲銀行資本金再受重創,如果沒有政府施以援手,信用評級可能
被調低,資本成本上升,甚至遭到擠提。
歐洲政府在出手救援銀行向來遲緩,且各有盤算。一旦危機爆發,延誤時機是一大風險。
歐洲央行的唯一政策目標是維護價格穩定,不像聯儲,它連區域內銀行都不能充當最後救
援人(lender of last resort),遑論拯救東歐。
一旦歐洲銀行出事,會不會像去年美國銀行不穩,帶來整個市場的連鎖坍塌和資本價格新
一輪調整?只有時間可以給出答案。
(作者是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亞太區首席經濟分析師,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並非投資
建議或勸誘)
【2009/03/02 經濟日報】
連結: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4764060.shtml
感言:持有EUR的版友請保重 @.@"
--
All Comments

By Puput
at 2009-03-02T13:41
at 2009-03-02T13:41

By Erin
at 2009-03-06T20:00
at 2009-03-06T20:00

By Wallis
at 2009-03-09T09:36
at 2009-03-09T09:36

By Liam
at 2009-03-11T12:50
at 2009-03-11T12:50

By Sierra Rose
at 2009-03-14T18:56
at 2009-03-14T18:56

By Elizabeth
at 2009-03-16T05:49
at 2009-03-16T05:49

By Charlotte
at 2009-03-18T01:01
at 2009-03-18T01:01

By Ingrid
at 2009-03-21T21:49
at 2009-03-21T21:49

By Steve
at 2009-03-23T12:03
at 2009-03-23T12:03

By Edwina
at 2009-03-27T09:01
at 2009-03-27T09:01

By John
at 2009-03-31T04:23
at 2009-03-31T04:23

By Blanche
at 2009-04-03T23:50
at 2009-04-03T23:50

By Isabella
at 2009-04-07T09:03
at 2009-04-07T09:03

By Wallis
at 2009-04-08T09:50
at 2009-04-08T09:50

By Annie
at 2009-04-08T21:52
at 2009-04-08T21:52

By Barb Cronin
at 2009-04-10T21:29
at 2009-04-10T21:29

By Isla
at 2009-04-12T03:34
at 2009-04-12T03:34
Related Posts
匯市債市新聞整理/Job-英國將降息至1%以下

By Belly
at 2009-03-02T02:01
at 2009-03-02T02:01
T-note vs USD vs DJIA vs CRB

By Jacky
at 2009-03-02T01:22
at 2009-03-02T01:22
請問將美金匯回台灣銀行的外幣帳戶

By Andy
at 2009-02-28T23:15
at 2009-02-28T23:15
旅行支票手續費 4月調漲 日加英澳幣 限定台銀兆豐銀兌換

By Heather
at 2009-02-28T12:44
at 2009-02-28T12:44
台幣再貶1角 恐測彭淮南防線

By Margaret
at 2009-02-28T12:33
at 2009-02-28T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