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市場失靈 - 經濟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09-10-09T16:36

Table of Contents

: 另一個描述是「在某些外在因素的影響下,使得市場在自由運作下無法達到最有
: 效率的結果,意即無法透過價格機能來達到社會最適產量,便是市場失靈。」
: 另外,書上都寫說 市場失靈的原因有三個
: 大家知道的就是 1.自然獨占 2.外部性 3.公共財
: 然後書上就會把這三個是什麼意思解釋完,但是我還是覺得它解釋這些情況
: 是什麼並沒有解釋到 "為什麼這樣是失靈" XD 所以我自己還是有點霧煞煞
: 所以我想問是不是「供過於求」或「供不應求」時就是市場失靈呢?
: 如果是的話我覺得這樣解釋好像比較好懂耶
: 如此一來,獨占就是會造成供不應求
: 外部不經濟就是供過於求
: 公共財就是供過於求


你的盲點在於

"獨占,外部不經濟,公共財等情形是supply和demand兩方不等的結果"

(就是供不應求啦)

其實這是誤解了市場失靈的內涵



市場機制是一套以價格來調整供需兩方的供給數量和需求數量

使得兩個量相等以求均衡,而均衡後了便有可能能達到社會最佳效率

這市場機制運作過程中,最有可能遇到的限制就是政府干預

常見的例如價格限制,綁死了價格無法調整供給量和需求量

破壞市場機制後自然也達不到社會效率

但是要注意的一點 ~ 此時並不算是市場失靈,而是市場機制受干擾無法自行運作



再來我們看到真正的市場失靈,定義就用你的第二個敘述好了

"市場自由運作後仍無法達到最有效率的情形"

也就是市場已經正常運作了,使供給需求量相等卻依然無法達到最佳效率

既然這是市場失靈的定義,怎麼失靈後還會出現供不應求呢?



其實真正市場失靈的原因不在供應不等,而是市場機制運作後的均衡數量

"不等於能達到社會最佳效率的理想數量"

以公共財而言,它擁有外部經濟和撘便車FREE RIDER的特性

使得供給不足且數量低於理想數量

(注意是供給不足,而非供給量不足)

因此政府應該投入公共財的建設提高供給

使得均衡產量達到最佳效率



回到你的問題

"是不是「供過於求」或「供不應求」時就是市場失靈呢?"

答案很明顯





---------------

打完感覺哪裡不太正確,麻煩各位挑個錯吧



--
Tags: 經濟

All Comments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09-10-12T00:51
你說的有道理,我的定義有盲點...哈哈

供給、需求曲線分析時..why價格放縱軸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09-10-09T16:34
個體經濟學分析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時 通常以縱軸表示自變量P,以橫軸表示因變量Q 有人說經濟學上把價格放在縱軸是因為傳統的習慣 也不知道從誰開始的 關於這點 不知道有沒有誰做過這方面考古... - ...

就是不要讓韓元漲...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09-10-09T13:58
就是不讓韓元漲… 南韓 限制國企借美元 【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南韓政府為抑制韓元狂漲,開始祭出一連串措施。國營企業不論是到國外或向國內銀行借 美元,都將受限;政府也將要求企業籌募韓元資金。部分人士甚至揣測,央行可能以升息 抑制美元借貸。 南韓企劃財政部國際金融局官員金益洙(音譯)表示,當局正在引導韓 ...

有關最近的外資炒匯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09-10-09T11:03
小弟觀看今日98/10/8(四)工商時報頭版:外資炒匯 躲進債市 不明瞭這炒匯的原理 流程 上來請教板友替我解答 先感謝 報紙上的流程圖是說 外資進入匯市把美元換成台幣→到公債市場跟外銀買公債→新台幣升值 →外資再把公債賣回外銀拿回台幣→外資再到匯市把台幣換美金獲利了結 以上的流程是報紙的說明圖 ...

關於簡單凱因斯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09-10-08T23:46
凱因斯對大蕭條之假設 大量閒置資源 有效需求不足 必須賴以政府介入引發乘數效果 如果是民間投資增加,以圖解來看,效果同政府支出 但以民間投資促使資本上升來看,似乎是投資無效論 (因為大量資本閒置,增加投資,只帶來更多資本閒置) 有此謬誤是哪邊思路出錯呢? 麻煩各位點醒一番 - ...

安聯人壽不當銷售請問受害者如何爭取權益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09-10-08T23:43
請問安聯人壽推銷保本保息的債券型基金 卻因金管會一紙公文 逕行終止本人權益 申訴到金管會居然也沒用 仔細查詢發現安聯人壽因為這個保險商品已經被金管會開罰 兩次 現在不懂是金管會不希望開先例要求安聯退費 還是我沒有找到有力人士幫忙 請問有沒有人有意見可以幫我 以下是本人真實經歷 目前正向金管會申訴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