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寶來富盈債券 - ETF
By Harry
at 2011-03-22T20:41
at 2011-03-22T20:41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zps (笑看人生)》之銘言:
: 標題: [問題] 關於寶來富盈債券
: 時間: Tue Mar 22 19:35:29 2011
:
: 覺得這支的規定怪怪的
:
: 上面寫利息不分配下來,選擇收為己用
:
: 而淨值方面,說明書上寫
:
: 淨資產價值:收盤價加計至計算日止應收之利息為準
:
: 如果是這樣的話
:
: 那不就表示無法確定追蹤的好壞?
指數(不管是股票或債券指數)通常都會有兩種,一種是含配息在內(報酬指數)
一種是不含配息(價格指數)在內。 所以如果ETF不配息的話其實更簡單
直接拿它淨值(或股價,但股價有時會有低估或高估)的總績效去跟 含配息在內
的報酬指數去比較就可以了。
反倒是有配息的ETF比較難比,股價和配息兩者都要比較,或者
也是得把二者加(乘)總來算。
:
: 而後來買的人,不是就也要付出含有利息的淨值價錢
:
: 這樣感覺上已經失去了購買ETF的初衷
:
: 而且付出的成本也似乎不太合理
:
這裡沒有任何吃虧或問題。
ETF如果不配息,它就會把持有債券得到的配息
再去買新的債券(即配息再投入),所以你買到的淨值,就
是買前ETF所持有債券總數的債值。(當然過渡期可能會有一定比例現金在裡面
這個不論配不配息都不可能避免)
你花同樣錢去買,買到的ETF股數可能減少。(因為淨值較高)
但實際買到的債券是跟配了息買情況是一樣的。
(打個比方,這個差別就像是ETF 一股10元,而1000股含有十張債券;跟一股8元,
1000股含有八張債券,你拿80000去買該ETF,兩者結果是一樣買到80張債券)
反倒相較於淨值本身,可能要注意的是實際的股價會高於或低於淨值
(因為量小,實物交換套利可能不那麼發達),如果買進時價格
高於淨值太多,那買入的時候就會吃虧。
: --
: 標題: [問題] 關於寶來富盈債券
: 時間: Tue Mar 22 19:35:29 2011
:
: 覺得這支的規定怪怪的
:
: 上面寫利息不分配下來,選擇收為己用
:
: 而淨值方面,說明書上寫
:
: 淨資產價值:收盤價加計至計算日止應收之利息為準
:
: 如果是這樣的話
:
: 那不就表示無法確定追蹤的好壞?
指數(不管是股票或債券指數)通常都會有兩種,一種是含配息在內(報酬指數)
一種是不含配息(價格指數)在內。 所以如果ETF不配息的話其實更簡單
直接拿它淨值(或股價,但股價有時會有低估或高估)的總績效去跟 含配息在內
的報酬指數去比較就可以了。
反倒是有配息的ETF比較難比,股價和配息兩者都要比較,或者
也是得把二者加(乘)總來算。
:
: 而後來買的人,不是就也要付出含有利息的淨值價錢
:
: 這樣感覺上已經失去了購買ETF的初衷
:
: 而且付出的成本也似乎不太合理
:
這裡沒有任何吃虧或問題。
ETF如果不配息,它就會把持有債券得到的配息
再去買新的債券(即配息再投入),所以你買到的淨值,就
是買前ETF所持有債券總數的債值。(當然過渡期可能會有一定比例現金在裡面
這個不論配不配息都不可能避免)
你花同樣錢去買,買到的ETF股數可能減少。(因為淨值較高)
但實際買到的債券是跟配了息買情況是一樣的。
(打個比方,這個差別就像是ETF 一股10元,而1000股含有十張債券;跟一股8元,
1000股含有八張債券,你拿80000去買該ETF,兩者結果是一樣買到80張債券)
反倒相較於淨值本身,可能要注意的是實際的股價會高於或低於淨值
(因為量小,實物交換套利可能不那麼發達),如果買進時價格
高於淨值太多,那買入的時候就會吃虧。
: --
Tags:
ETF
All Comments
By Charlie
at 2011-03-24T08:10
at 2011-03-24T08:10
By Olive
at 2011-03-28T10:06
at 2011-03-28T10:06
Related Posts
豪賭海外資金回流 投機客暗戰日圓匯率聯合干預
By Lydia
at 2011-03-22T11:53
at 2011-03-22T11:53
TD AMERITRADE開戶雜感與部分問題解答
By Vanessa
at 2011-03-20T16:50
at 2011-03-20T16:50
firstrade交易費用
By Enid
at 2011-03-19T06:35
at 2011-03-19T06:35
日本地震對基金的影響?
By Todd Johnson
at 2011-03-15T01:27
at 2011-03-15T01:27
firstrade買適合課稅or免稅帳戶的ETF?
By Ida
at 2011-03-13T17:08
at 2011-03-13T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