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實支實付有很重要嗎 - 保險

By Irma
at 2017-09-20T18:29
at 2017-09-20T18:2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benny3579 (阿斯)》之銘言:
: 對於醫療險
: 我再稍微發表一下我的看法
: 我本身就是基層的醫療人員啦
: 先提醒大家一點
: 其實大家本來就有保健保
: 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廣泛的醫療險了
: 自費項目很多啊 我也承認
: 但是自費項目的效果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好
: 不必過度神話 有的時候花了三到五倍的錢
: 療效只增加不到5%
: 大家都保了醫療險 在生病的時候會做甚麼?
: 當然是能凹自費就凹自費嘛
: 笑的是誰? 醫院財團老闆 哈哈成本超低反正自費開價高也有人買
: 哭的是誰? 就是我們這些醫療人員啦
: 在醫院有一句話叫 自費的最大
: 意思就是說 雖然你自費的項目以我們的專業來看完全沒有必要
: 東做一個檢查西做一個檢查 照一堆奇怪的儀器之類的
: 但是你有錢 你最大 就算自費項目對你本身有害
: 我們也完全不敢去反駁 因為會損及醫院的利益阿
: 在這個凹回本的心態之下
: 無形之中也浪費的許多醫療資源
: EX: 明明可以出院了但是保險有住院理賠就把醫院當旅館賴在醫院
: 真正需要病房的人反而沒病房
: ps. 自費的處理流程跟健保不一樣(至少在我的單位)
: 反正接到一些自費的單就很OOXX 要跑其他的流程多花很多時間
: --------------------------------------------------------------------
: 以我本身的情況醫療險非必要
: 自費項目先評估後才會做決定 沒必要的我就不會去自費
: 當然有的人的情況也是適合保 那你們就自己評估這樣
看完原PO從基層人員角度切入的文章後
那我也來分享一個理賠案例好了
家母是業務從業人員,家族裡的親戚幾乎都是由我媽來保的
去年有位姨丈因為心肌炎住院,情況並不是很好,用上了葉克膜也發過幾次病危通知
但始終不知道病因為何。身上投保的都是早期終身醫療日額的險種
這次住院最驚人的花費,是在某一次病危通知時,
醫生建議施打免疫球蛋白來提高免疫力看情況能不能好轉
免疫球蛋白的單價一瓶是自費6000元,再依據體重來換算需要施打多少的量
根據姨丈當時的狀況來算評估後大概是要施打到60瓶,也就是自費30萬左右的費用
而存活率也不是說從5%增加到8、90%這種程度,至多就提高個3、4成吧!
若在這樣的情況下,身為家人的你會做怎麼樣的決定?
是要救,還是不救呢?
面對這樣緊急的情況,醫生就是要你馬上決定打還是不打
就算花30提高不到5成的機率,多數人一定咬牙也要花下去
因為那是一條活生生的命、是陪你走了多久的另一半、是你的家人
如果用理性一點的方式來思考,可能會開始衡量
「花了這些錢萬一最後還是沒救活,那不就是白花了嗎?還可能要因此背債...」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實支實付,你還需要考慮這麼多嗎?
後來姨丈也很幸運地好轉了,出院後現在也是活跳跳的人,正常生活、工作
什麼重大傷病阿、殘扶險的,在這個案例可以說是沒派上任何用場
你說30萬也許不多,但如果發生在一個經濟環境不是很好的家庭裡
他們可能要去到處籌錢才能花得起這些費用
那你說實支實付險到底重不重要?就每個人自己衡量囉!
------------------------------------------------------------
再說第二個案例分享
這次的情況是癌症末期,客戶早期買的癌症險一次性給付也有到70萬
說低也不算太低,因為年紀也過半百,體況並不是很好
所以身上並無殘扶險這類每月給付的險種
目前的治療情況是大約14天左右就要回院做一次標靶藥物的治療
一次的費用大約是4、5萬左右含病房費
若是單單只有重大疾病這類的防癌一次金,算200萬好了
在沒有實支實付的情況下,每兩周就花費4、5萬的醫療費用
你覺得能花多久?這還不包括前期可能需要長期住院的費用哦
以這個客戶而言,在醫院起碼住了3個月以上
不要以病人本身好了,以一個照顧的家屬來說
你能忍受住在隨時有人交談、進進出出的四人健保病房多久?
一個人生病還要拖另一個人來照顧,甚至為此而辭掉工作
除非你真的很會賺錢或者家裡很有錢,完全不擔心醫療的花費
不然雙實支一份補支出一份補貼收入中斷
這樣的情況你還是覺得不需要實支實付嗎?
--
: 對於醫療險
: 我再稍微發表一下我的看法
: 我本身就是基層的醫療人員啦
: 先提醒大家一點
: 其實大家本來就有保健保
: 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廣泛的醫療險了
: 自費項目很多啊 我也承認
: 但是自費項目的效果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好
: 不必過度神話 有的時候花了三到五倍的錢
: 療效只增加不到5%
: 大家都保了醫療險 在生病的時候會做甚麼?
: 當然是能凹自費就凹自費嘛
: 笑的是誰? 醫院財團老闆 哈哈成本超低反正自費開價高也有人買
: 哭的是誰? 就是我們這些醫療人員啦
: 在醫院有一句話叫 自費的最大
: 意思就是說 雖然你自費的項目以我們的專業來看完全沒有必要
: 東做一個檢查西做一個檢查 照一堆奇怪的儀器之類的
: 但是你有錢 你最大 就算自費項目對你本身有害
: 我們也完全不敢去反駁 因為會損及醫院的利益阿
: 在這個凹回本的心態之下
: 無形之中也浪費的許多醫療資源
: EX: 明明可以出院了但是保險有住院理賠就把醫院當旅館賴在醫院
: 真正需要病房的人反而沒病房
: ps. 自費的處理流程跟健保不一樣(至少在我的單位)
: 反正接到一些自費的單就很OOXX 要跑其他的流程多花很多時間
: --------------------------------------------------------------------
: 以我本身的情況醫療險非必要
: 自費項目先評估後才會做決定 沒必要的我就不會去自費
: 當然有的人的情況也是適合保 那你們就自己評估這樣
看完原PO從基層人員角度切入的文章後
那我也來分享一個理賠案例好了
家母是業務從業人員,家族裡的親戚幾乎都是由我媽來保的
去年有位姨丈因為心肌炎住院,情況並不是很好,用上了葉克膜也發過幾次病危通知
但始終不知道病因為何。身上投保的都是早期終身醫療日額的險種
這次住院最驚人的花費,是在某一次病危通知時,
醫生建議施打免疫球蛋白來提高免疫力看情況能不能好轉
免疫球蛋白的單價一瓶是自費6000元,再依據體重來換算需要施打多少的量
根據姨丈當時的狀況來算評估後大概是要施打到60瓶,也就是自費30萬左右的費用
而存活率也不是說從5%增加到8、90%這種程度,至多就提高個3、4成吧!
若在這樣的情況下,身為家人的你會做怎麼樣的決定?
是要救,還是不救呢?
面對這樣緊急的情況,醫生就是要你馬上決定打還是不打
就算花30提高不到5成的機率,多數人一定咬牙也要花下去
因為那是一條活生生的命、是陪你走了多久的另一半、是你的家人
如果用理性一點的方式來思考,可能會開始衡量
「花了這些錢萬一最後還是沒救活,那不就是白花了嗎?還可能要因此背債...」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實支實付,你還需要考慮這麼多嗎?
後來姨丈也很幸運地好轉了,出院後現在也是活跳跳的人,正常生活、工作
什麼重大傷病阿、殘扶險的,在這個案例可以說是沒派上任何用場
你說30萬也許不多,但如果發生在一個經濟環境不是很好的家庭裡
他們可能要去到處籌錢才能花得起這些費用
那你說實支實付險到底重不重要?就每個人自己衡量囉!
------------------------------------------------------------
再說第二個案例分享
這次的情況是癌症末期,客戶早期買的癌症險一次性給付也有到70萬
說低也不算太低,因為年紀也過半百,體況並不是很好
所以身上並無殘扶險這類每月給付的險種
目前的治療情況是大約14天左右就要回院做一次標靶藥物的治療
一次的費用大約是4、5萬左右含病房費
若是單單只有重大疾病這類的防癌一次金,算200萬好了
在沒有實支實付的情況下,每兩周就花費4、5萬的醫療費用
你覺得能花多久?這還不包括前期可能需要長期住院的費用哦
以這個客戶而言,在醫院起碼住了3個月以上
不要以病人本身好了,以一個照顧的家屬來說
你能忍受住在隨時有人交談、進進出出的四人健保病房多久?
一個人生病還要拖另一個人來照顧,甚至為此而辭掉工作
除非你真的很會賺錢或者家裡很有錢,完全不擔心醫療的花費
不然雙實支一份補支出一份補貼收入中斷
這樣的情況你還是覺得不需要實支實付嗎?
--
All Comments

By Joe
at 2017-09-23T14:37
at 2017-09-23T14:37

By Kumar
at 2017-09-27T14:19
at 2017-09-27T14:19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7-09-30T13:50
at 2017-09-30T13:50

By Isla
at 2017-10-02T09:07
at 2017-10-02T09:07

By Hedda
at 2017-10-03T16:25
at 2017-10-03T16:25

By Charlie
at 2017-10-06T21:17
at 2017-10-06T21:17

By Elma
at 2017-10-10T21:23
at 2017-10-10T21:23

By Ursula
at 2017-10-13T16:50
at 2017-10-13T16:50

By Ophelia
at 2017-10-17T14:25
at 2017-10-17T14:25

By Jacky
at 2017-10-20T20:24
at 2017-10-20T20:24

By David
at 2017-10-21T17:03
at 2017-10-21T17:03

By Tracy
at 2017-10-22T13:40
at 2017-10-22T13:40

By Hardy
at 2017-10-25T10:31
at 2017-10-25T10:31

By Zenobia
at 2017-10-29T01:12
at 2017-10-29T01:12

By Sarah
at 2017-11-01T21:48
at 2017-11-01T21:48

By Lucy
at 2017-11-04T01:50
at 2017-11-04T01:50

By Doris
at 2017-11-08T19:03
at 2017-11-08T19:03

By Ursula
at 2017-11-10T04:52
at 2017-11-10T04:52

By Gilbert
at 2017-11-14T18:02
at 2017-11-14T18:02

By Irma
at 2017-11-17T01:08
at 2017-11-17T01:08
Related Posts
0歲女 罐頭保單選擇

By Vanessa
at 2017-09-20T15:13
at 2017-09-20T15:13
請問友邦終身意外險相關問題

By Donna
at 2017-09-20T12:54
at 2017-09-20T12:54
各家高爾夫球員責任險比較

By Megan
at 2017-09-20T11:16
at 2017-09-20T11:16
醫療實支實付有很重要嗎

By Hamiltion
at 2017-09-20T10:21
at 2017-09-20T10:21
有單保機車竊盜險的嗎?

By Ethan
at 2017-09-20T09:50
at 2017-09-20T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