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思169》專家的良心 - 理財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08-01-31T21:27

Table of Contents

▲迷思169》專家的良心
 ̄ ̄ ̄ ̄ ̄ ̄ ̄ ̄ ̄ ̄


資料來源:聯合理財網理財會客室(http://0rz.tw/833Ey
 ̄ ̄ ̄ ̄ ̄ ̄ ̄ ̄ ̄ ̄





作者:李雪雯 小姐

日期:2008年1月31日

==========================================================


最近,一位朋友忿忿不平地告訴筆者一個故事。話說這位住在四樓
朋友,樓上五樓剛剛被轉手拍賣。新屋主買了加上六樓違建的房子
之後,便開始大張齊鼓地翻修舊屋。


新屋主為了怕整棟樓的鄰居去市政府建管處密報,因此在翻修之前
,每家每戶帶著拌手禮去拜訪。當時,新屋主還刻意欺瞞整棟樓的
住戶,說是家裡人口眾多,因此需要重新裝潢。


這位朋友近來被每天震耳欲聾的噪音,吵得幾乎要抓狂。但這還不
是最令她生氣的事,因為這位新屋主,居然要把頂樓原本使用權屬
於所有屋主的公共區域鐵皮屋違建,進一步擴充成五間磚塊水泥隔
間的套房,然後大牟其利。


當然,新屋主要將自己的房子出租賺錢,照理說其他樓層的住戶沒
有置喙的餘地,但是整棟樓各層屋主異常光火的是:五個隔間的水
泥磚塊重量,勢必將會對五樓以下的房屋結構造成影響,特別是一
棟屋齡有20年的老舊建築。至於出租後的人口複雜,更可能對原本
人口簡單的公寓環境,造成安全性的影響。


==========================================================


為了堵住整棟樓住戶的嘴,好讓新房趕快完工出租賺錢。新屋主開
始採取個別擊破的方式,挨家挨戶地哭訴新買的房子房價太高,必
須靠出租「貼補家用」,並且再三保證只租給親戚,不會另外出租



但是,這位新屋主卻提不出任何「新增建築不影響整棟房子安全結
構」的證明,以及為何租給親友住,卻需要五間水泥隔間的套房與
獨立的電錶?當新屋主知道筆者這位朋友,只是租房子的房客,而
不是屋主之後。就在第二天,這位朋友便「很湊巧地」在信箱中,
發現一封署名為「關心你的有心人」,口氣溫和的「恐嚇信」。


信中,這位「有心人」再三勸筆者的朋友:得饒人處且饒人,不要
去管他人的閒事…。這朋友越說越氣,講到最後還補了一句抱怨筆
者的話:「你們這些專家騙騙當事人就算了,為什麼連我們這些當
事人的左鄰右舍,都要跟著倒大霉」?一席話讓筆者語塞,半天講
不出一句話。


因為這位朋友講的也是事實,現階段許多所謂的「房屋仲介」或「
房屋投資達人」,都是這麼告訴投資人的:房產投資很好賺,轉售
或出租兩相宜。就算行情不好而賣不出去,也可以翻修出租,一個
月的租金就有好多好多錢…。


單以那位朋友的例子來看,位於市中心區靠近捷運,不到40坪的老
舊公寓五樓加蓋,目前一整層的租金也不到2萬元(因為完全沒有
電梯,租金1萬5000元可能也不見得租得出去)。


但是新屋主買來進行翻修(事實上,這已經構成了新違建的標準)
,變成五間套房,每間以租金至少5000元計算,一個月房東收入就
是2萬5000元。兩相比較一下,新屋主之所以買下這間中古屋的頂
樓,算盤當然是要這麼撥才是。


只不過,將頂樓加蓋,本來就是屬於即報即拆的違建。就算原先的
頂樓加蓋,是屬於民國84年以前的「暫緩拆除」,卻並不表示可以
將舊違建全數打掉,面積由原先的三分之一,擴大到全部,再隔成
五間套房,所有管線路徑跟著變動,就一定是完全合法。


最後,屋主是否真的能拿到好處,還是未定之天。但追根究底起來
,還是這群不負責任的所謂「專家」,讓許多平民老百姓「見利思
齊」,只顧著中飽私囊,卻沒有告訴這些想要當「包租公」或「包
租婆」的人,在整修時應該考慮到整棟大樓結構是否安全?是不是
在追求個人極大利潤之前,也注意並尊重到其他相關人的安全或權
益?而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


另一個真實案例,則是來自於一位會計師所提供的資料。某家金控
公司的理專,慫恿一位60多歲且罹患癌症的高資產人士,向金控旗
下銀行借款上千萬元,再用這筆錢去購買高額保單,目的是為了節
省遺產稅。


因為買保單的時間在身故前兩年的敏感時間,又是高額保單,再加
上核保當時有正確告知罹患癌症。諸多事證下來,法院當然裁定當
事實人的遺族除了要補繳遺產稅之外,還有高額的罰款。


於是,這位理專因為達到公司所定的高額業績,而順利賺到佣金,
卻苦了當事人的遺族。但是,不論是因為理專利慾燻心,而告知當
事人錯誤的節稅方法;還是因為理專本就無知,從頭到尾都不知道
這是錯誤的方法,當事人的遺族卻是最損失慘重的。


==========================================================


從以上的兩個故事,讓筆者陷入長長的思考:到底一位專家,應該
肩負著什麼樣的社會責任又或者,專家在提供建議時,是否只需
要「唯利是圖」或是沉浸在「眾人稱讚、羨慕的眼光」中即可,其
他就應該把責任丟給所謂的「社會道德重整師」?


當許多受害人紛紛感嘆法律這最後一道保護的防線,無法徹底發揮
作用之際,到底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不負責任的「專家」嚐到苦
果?或者是讓平民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因為,當某些劣質專家能夠得到好處,而沒有受到絲毫懲罰;或是
另一個角度來說,是「好的專家沒有受到正向鼓勵」時,也難怪
劣幣驅逐良幣的西瓜效應會一再地出現。  ̄ ̄ ̄
 ̄ ̄ ̄ ̄ ̄ ̄ ̄ ̄ ̄ ̄ ̄ ̄ ̄ ̄ ̄ ̄ ̄

筆者認為,一位好的專家,不應該只是「避免讓客戶賠錢」的顧問
而已,更應該具有人道關懷,且不走旁門左道;而不是只想著自己
的私利,置他人利益於不顧。  ̄ ̄ ̄ ̄ ̄ ̄ ̄
 ̄ ̄ ̄ ̄ ̄ ̄ ̄ ̄ ̄ ̄ ̄ ̄

因為,當這位號稱「專家」的人,滿腦子只想著個人的名利時,他
所提出的「建議」,不但可能對廣大平民百姓無益,更有可能產生
莫大的危害。就算有些民眾在法律或爭論中贏得勝利,這漫長時間
的身心折磨,卻不見得真能還其公道。


==========================================================


在歲末天寒,即將迎接戊子年農曆新年之際,筆者期盼與讀者們一
同思考、正視這個議題。當然,也希望繼續藉由廣大讀者(投資人
)的力量,鞭策與提醒每一位專家的言行。


==========================================================






結語:「末段」提到了「劣幣驅逐良幣」~~
 ̄ ̄ ̄ ̄ ̄

用最基本的「資金排擠」看來,當市場中劣質專家賺取
暴利,相對就成良質業務獲利壓縮的始因,因為市場利
潤像一塊「大餅」,當劣幣得以分到很多餅繁衍叢生時
,良質業務生存空間自然被壓縮了。(因餅有一大塊被吃了)


李雪雯小姐文中,提到之「良心」或「社會責任」,皆
屬"不可量化"之物,不去探求,就只能任人指使、擺佈
。由於「人格」難以捉摸,僅能退而求其次,從消除資
訊不對稱開始,降低經濟學上所謂的"道德風險",先靠
自己做功課!!(否則何以判斷商品良窳與適切度?)


「法律是最後一道防線」!故而當我們發現有不法之銷
售行為或劣質業務發不當言論時,若縱容該言論恣意叢
生,勢必也變相成為打擊良質業務生存空間的幫兇。


提供大家參考~~~





註:提到「專家」,陳之藩先生的散文「哲學家皇帝」可以
一併參考~~  ̄ ̄ ̄ ̄ ̄








-淺見,謝謝-













--

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說的白是什麼白?人們說的
天空藍,是我記憶中那團白雲背後的藍天。
我望向你的臉,卻只能看見一片虛無,
是不是上帝在眼前遮住了簾,忘了掀開。 你是我的眼‧蕭煌奇

--

All Comments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08-02-02T19:29
e大的感觸良深啊!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08-02-05T18:51
銀行借款上千萬元....這個有夠狠....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08-02-07T03:54
我有同感 香港都有財富管理法可以規範標準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08-02-11T02:27
而台灣卻沒有 理專或是業務犯了道德上面的錯誤 沒有一個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08-02-12T22:23
法令可以強制規範他們 這一點有時候讓比較善良的人做起事來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08-02-16T23:45
感覺到很心灰意冷@@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08-02-21T11:21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08-02-22T02:09
大推這篇文章,也推簽名檔~~ 蕭煌奇超棒~ XD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08-02-22T05:42
M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08-02-22T11:18
唉~~只能嘆氣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08-02-25T18:53
大推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08-03-01T08:06
大推啊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08-03-03T04:18
推推,有用心畫重點!!

關於投資型保單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08-01-31T20:10
※ 引述《andyjaw (祈禱陽光)》之銘言: : 但我記得真的有一種基金是這樣子的 : 台灣叫做債卷型基金, 好像國外叫做貨幣型基金 : 他真的就是淨值只上不下, 永遠不會跌 : 只是漲多漲少的問題而已~~ 券 不是 卷 債券型基金也不等於貨幣型基金 通常升息的時候債券價格就會下跌 如果債券發行單位掛掉 ...

關於投資型保單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08-01-31T17:33
※ 引述《truenoae86 (長島冰茶)》之銘言: (43) : 我當時買保險是26歲 會買投資型保單 : 是因為想說過10年我36歲時可能已經結婚生小孩 : 會要奶粉錢andgt;andlt;...但對投資又不懂 : 只知道定存的%數並不高 : 所以選投資型去買基金 : 由於本人 ...

關於投資型保單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08-01-31T16:29
※ 引述《andyjaw (祈禱陽光)》之銘言: : 抱歉, 這段我並不認同, 很多投資專家都會有類似的論調 : 但我覺得這樣並不恰當, 因為真的要考量投資者的屬性 : 以這些文章看下來, 原po對投資並不是那麼積極或有興趣的人 : 所以所謂的趁年輕把錢拿去多投資, 是要他把血汗錢貢獻給市場上的狼群嗎? ...

台大金融中心CFA課程即將開課! 欲報從速~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08-01-31T15:43
※ [本文轉錄自 CFAiafeFSA 看板] 作者: cindycat1210 (back from denmark) 看板: CFAiafeFSA 標題: 台大金融中心CFA課程即將開課! 欲報從速~ 時間: Thu Jan 31 15:42:44 2008 台灣金融教育協會與台大金融中心主辦 [CF ...

關於投資型保單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08-01-31T14:40
※ 引述《Jmilkshake (唯一的好友)》之銘言: (恕刪, 其他部分J版友寫的很好, 要推一下~~) : : 他說的應該是終生壽險,定期壽險保障高,保費便宜,怎麼會負擔較重 : : 你是男生,將來要養家,且有可能生小孩及貸款買房子,300萬有點少。 : : 意思應該是以終生壽險當主約,保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