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戰打到半導體 台灣迎轉單效應 - 股票

By Eden
at 2018-10-09T15:13
at 2018-10-09T15:13
Table of Contents
1.原文連結: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8/9/n10626933.htm
2.原文內容:
【大紀元2018年08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郭曜榮、徐翠玲台北報導)美國川普政府宣布第
二波關稅清單,對價值160億美元的陸貨加徵25%關稅,清單涵蓋279項商品,其中包括中國
的半導體產品,外界認為恐波及台灣與韓國的半導體業。不過,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9日表
示,若美國針對中國半導體技術做限制,反而對台灣半導體產業不是利空,而是比較有利的
因素。
鄭貞茂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指出,初步並未看到台灣的半導體廠商被列入課徵關稅的對象
,美國較關心的是中方對科技與智慧財產權上的剽竊;而位居供應鏈上游的台灣半導體業如
台積電,主體也都在台灣,就算在中國大陸生產,也不見得是直接運到美國,基本上以供應
中國大陸內需市場為主,所以加重關稅對台灣半導體業者的影響並不是很嚴重。
除非中共之後要拿蘋果供應鏈開刀,鄭貞茂說,例如手機全部都要課關稅,「那問題可能就
比較大」。
經濟部長沈榮津9日表示,美國8日發布的課稅清單包含半導體,台積電在中國大陸產值占比
相當低,僅占台灣整體半導體產值約0.9%,因此對台灣的衝擊不大。
沈榮津指出,過去國際大廠三星、英特爾、SK海力士都在中國大陸投資,現在因為關稅,會
影響它們在中國大陸投資與下單的意願,相對來說也會產生轉單效應。而台灣的晶圓製造與
封測全球數一數二,台灣半導體不只具有優勢,轉單效應也是正面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過去中國大陸的市場、成本是誘因,現在因為被美國課了25%的關稅,
中國大陸的生產成本就不再有那麼大的誘惑。
「還是要把我們的本顧好,改善我們的投資環境,讓產業界(安心)。」沈榮津說,例如五
缺,把土地、水電、人才都準備好,由於廠商到中國大陸投資有25%關稅,因此相對會留在
台灣加碼投資。政府會利用這一波機會把投資環境優化,迎接台商回台。
內需推升下半年經濟成長
行政院長賴清德則表示,為因應外在環境潛存不確定性風險,「內需」將為推升下半年經濟
成長的主要動能,要求各部會全力以赴,積極推動提升內需動能的各項工作,包括加強推動
公共建設、「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能源轉型、危老重建及都市
更新、長照2.0、準公共化托育等,以及「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推動的鬆綁法規、排除
投資障礙等。
鄭貞茂也提到,今年7月分進口金額達261.2億美元,年增率達20.5%,其中包括半導體設備
購置回升,整體投資有復甦與加速成長的跡象。他強調,投資是台灣經濟下半年能否往上調
的重要因素。
3.心得/評論:
現在回來看大紀元
真的很準
今天大盤收紅
轉單效應好像已經開始了
--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8/9/n10626933.htm
2.原文內容:
【大紀元2018年08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郭曜榮、徐翠玲台北報導)美國川普政府宣布第
二波關稅清單,對價值160億美元的陸貨加徵25%關稅,清單涵蓋279項商品,其中包括中國
的半導體產品,外界認為恐波及台灣與韓國的半導體業。不過,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9日表
示,若美國針對中國半導體技術做限制,反而對台灣半導體產業不是利空,而是比較有利的
因素。
鄭貞茂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指出,初步並未看到台灣的半導體廠商被列入課徵關稅的對象
,美國較關心的是中方對科技與智慧財產權上的剽竊;而位居供應鏈上游的台灣半導體業如
台積電,主體也都在台灣,就算在中國大陸生產,也不見得是直接運到美國,基本上以供應
中國大陸內需市場為主,所以加重關稅對台灣半導體業者的影響並不是很嚴重。
除非中共之後要拿蘋果供應鏈開刀,鄭貞茂說,例如手機全部都要課關稅,「那問題可能就
比較大」。
經濟部長沈榮津9日表示,美國8日發布的課稅清單包含半導體,台積電在中國大陸產值占比
相當低,僅占台灣整體半導體產值約0.9%,因此對台灣的衝擊不大。
沈榮津指出,過去國際大廠三星、英特爾、SK海力士都在中國大陸投資,現在因為關稅,會
影響它們在中國大陸投資與下單的意願,相對來說也會產生轉單效應。而台灣的晶圓製造與
封測全球數一數二,台灣半導體不只具有優勢,轉單效應也是正面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過去中國大陸的市場、成本是誘因,現在因為被美國課了25%的關稅,
中國大陸的生產成本就不再有那麼大的誘惑。
「還是要把我們的本顧好,改善我們的投資環境,讓產業界(安心)。」沈榮津說,例如五
缺,把土地、水電、人才都準備好,由於廠商到中國大陸投資有25%關稅,因此相對會留在
台灣加碼投資。政府會利用這一波機會把投資環境優化,迎接台商回台。
內需推升下半年經濟成長
行政院長賴清德則表示,為因應外在環境潛存不確定性風險,「內需」將為推升下半年經濟
成長的主要動能,要求各部會全力以赴,積極推動提升內需動能的各項工作,包括加強推動
公共建設、「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能源轉型、危老重建及都市
更新、長照2.0、準公共化托育等,以及「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推動的鬆綁法規、排除
投資障礙等。
鄭貞茂也提到,今年7月分進口金額達261.2億美元,年增率達20.5%,其中包括半導體設備
購置回升,整體投資有復甦與加速成長的跡象。他強調,投資是台灣經濟下半年能否往上調
的重要因素。
3.心得/評論:
現在回來看大紀元
真的很準
今天大盤收紅
轉單效應好像已經開始了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Donna
at 2018-10-09T20:36
at 2018-10-09T20:36

By Yuri
at 2018-10-13T23:15
at 2018-10-13T23:15

By Quanna
at 2018-10-16T14:43
at 2018-10-16T14:43

By Odelette
at 2018-10-21T08:14
at 2018-10-21T08:14

By Wallis
at 2018-10-23T22:47
at 2018-10-23T22:47

By Leila
at 2018-10-27T10:20
at 2018-10-27T10:20

By Olive
at 2018-10-30T20:01
at 2018-10-30T20:01

By Elizabeth
at 2018-11-01T07:20
at 2018-11-01T07:20

By Eartha
at 2018-11-05T12:05
at 2018-11-05T12:05

By Delia
at 2018-11-07T22:41
at 2018-11-07T22:41

By Dinah
at 2018-11-09T12:31
at 2018-11-09T12:31

By Mary
at 2018-11-12T13:47
at 2018-11-12T13:47

By Eartha
at 2018-11-16T08:29
at 2018-11-16T08:29

By Isla
at 2018-11-16T13:28
at 2018-11-16T13:28

By Mason
at 2018-11-18T16:09
at 2018-11-18T16:09

By Agatha
at 2018-11-19T04:01
at 2018-11-19T04:01

By Wallis
at 2018-11-20T10:07
at 2018-11-20T10:07

By Ingrid
at 2018-11-22T07:49
at 2018-11-22T07:49

By Hedwig
at 2018-11-25T19:56
at 2018-11-25T19:56

By Frederica
at 2018-11-25T23:15
at 2018-11-25T23:15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8-11-26T20:22
at 2018-11-26T20:22

By Barb Cronin
at 2018-11-28T19:14
at 2018-11-28T19:14

By Michael
at 2018-12-03T02:35
at 2018-12-03T02:35

By Yuri
at 2018-12-05T12:10
at 2018-12-05T12:10

By Odelette
at 2018-12-08T18:11
at 2018-12-08T18:11

By Aaliyah
at 2018-12-10T10:35
at 2018-12-10T10:35

By Margaret
at 2018-12-13T23:54
at 2018-12-13T23:54

By Yuri
at 2018-12-17T12:06
at 2018-12-17T12:06

By Callum
at 2018-12-18T13:55
at 2018-12-18T13:55

By Susan
at 2018-12-19T03:12
at 2018-12-19T03:12

By Margaret
at 2018-12-21T19:54
at 2018-12-21T19:54

By Faithe
at 2018-12-24T04:04
at 2018-12-24T04:04

By Hazel
at 2018-12-26T16:04
at 2018-12-26T16:04

By Ophelia
at 2018-12-29T04:21
at 2018-12-29T04:21
Related Posts
淺談工具機族群現況

By Rosalind
at 2018-10-09T15:04
at 2018-10-09T15:04
107年10月09日 三大法人買賣金額統計表

By Todd Johnson
at 2018-10-09T15:04
at 2018-10-09T15:04
東鹼蘇澳廠遭勒令停工 股價爆量急殺跌停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10-09T15:04
at 2018-10-09T15:04
【2892 第一金】107年9月份自結合併盈餘

By Susan
at 2018-10-09T14:52
at 2018-10-09T14:52
2個原因 外商投資金額540億元較去年近乎

By Andy
at 2018-10-09T14:47
at 2018-10-09T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