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ETF和基金 - 投資

By Kumar
at 2007-10-13T20:00
at 2007-10-13T20:00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ericwinner (接近期望失望)》之銘言:
: 最近上了Scott和Firsttrade的網站瀏覽了一下
: 發現美國發行的ETF種類也很多~
: 幾乎各種基金上熟悉的市場(東歐 拉美 北美 歐洲 房地產 物料 黃金 能源...)
: ETF也都有~
: 這就讓我想到~
: 如果是這樣的話
: 那買ETF就好啦 因為交割方便 手續費又很低廉~
: 要基金幹嘛?
: 後來才想到說
: 其實像是東歐好了 基金可能有經理人代為操盤 比較靈活
: 多頭時大漲 空頭時可以抗跌(理想狀況XD)
: 而ETF只是被動追蹤指數 所以跌時可能有比較大風險
: 所以 基金收的高額手續費是花在這裡
^^^^^^^^^^^^^^^^^^^^^^^^^^^^^^^^^^^^^^^^^^^^^^
其實我覺得這就是癥結所在
高手續費真的=高績效嗎?
其實我覺得彼得林區(忘了是哪一本了)說的很好
他說散戶其實比基金經理人更有優勢
因為基金是有法令限制的
持股一定要在某些百分比以上
所以高手續費真的=高績效的推論有可能不成立
因為他沒法賣股票 所以可能更不抗跌
又或者他賣掉再跌的股票
但為了要符合法令
就隨便亂買了其他股票呢?
反而是散戶有這樣的優勢
因為要判斷ETF的漲跌比個股漲跌容易些
然後你要的話可以全買或是全賣都行
而且還可以保留現金到你想在操作為止
我認為便宜沒好貨的觀念在這裡並不適用
: 如果某基金經理人也被動放著其基金讓他追蹤指數而不加以理會
其實也沒有不加理會
被動就是他設定一個目標
然後定期檢視
比如這個基金是追蹤大型股 那可能以股票市值來代換
要是價值型 那有可能用本益比或是股利率來代換
還是有管理的
只是被動 所以便宜
: 那真的是.....!#)_)*(&^$...
: 不過ETF的方便性真的很吸引人
: 隨時交割 真正達到不定期不定額的精神
: 不必受到傳統定期定額的日期限制 (當然如果跟投信直接買單筆也可以達到相同目的)
^^^^^^^^^^^^^^^^^^^^^^^^^^^^^^^^^^^
這應該是在台灣才這樣
因為台灣是跟銀行簽訂信託契約
要是你在國外券商買基金的話
一樣是隨時交割的
: 缺點可能就是利空時可能會跌很慘
: 但如果把投資時間拉長(5~15年) 加上每天去關心一下世界的總體經濟
: 報酬率其實可以比基金更好?
: 加上美股ETF空頭時還可放空(?)
: 不知道大家覺得如何?
我覺得最後總是要回歸到投資哲學與貪心程度
ETF是命運
共同基金或股票是機會
端看你要接受命運或者是尋找機會
--
: 最近上了Scott和Firsttrade的網站瀏覽了一下
: 發現美國發行的ETF種類也很多~
: 幾乎各種基金上熟悉的市場(東歐 拉美 北美 歐洲 房地產 物料 黃金 能源...)
: ETF也都有~
: 這就讓我想到~
: 如果是這樣的話
: 那買ETF就好啦 因為交割方便 手續費又很低廉~
: 要基金幹嘛?
: 後來才想到說
: 其實像是東歐好了 基金可能有經理人代為操盤 比較靈活
: 多頭時大漲 空頭時可以抗跌(理想狀況XD)
: 而ETF只是被動追蹤指數 所以跌時可能有比較大風險
: 所以 基金收的高額手續費是花在這裡
^^^^^^^^^^^^^^^^^^^^^^^^^^^^^^^^^^^^^^^^^^^^^^
其實我覺得這就是癥結所在
高手續費真的=高績效嗎?
其實我覺得彼得林區(忘了是哪一本了)說的很好
他說散戶其實比基金經理人更有優勢
因為基金是有法令限制的
持股一定要在某些百分比以上
所以高手續費真的=高績效的推論有可能不成立
因為他沒法賣股票 所以可能更不抗跌
又或者他賣掉再跌的股票
但為了要符合法令
就隨便亂買了其他股票呢?
反而是散戶有這樣的優勢
因為要判斷ETF的漲跌比個股漲跌容易些
然後你要的話可以全買或是全賣都行
而且還可以保留現金到你想在操作為止
我認為便宜沒好貨的觀念在這裡並不適用
: 如果某基金經理人也被動放著其基金讓他追蹤指數而不加以理會
其實也沒有不加理會
被動就是他設定一個目標
然後定期檢視
比如這個基金是追蹤大型股 那可能以股票市值來代換
要是價值型 那有可能用本益比或是股利率來代換
還是有管理的
只是被動 所以便宜
: 那真的是.....!#)_)*(&^$...
: 不過ETF的方便性真的很吸引人
: 隨時交割 真正達到不定期不定額的精神
: 不必受到傳統定期定額的日期限制 (當然如果跟投信直接買單筆也可以達到相同目的)
^^^^^^^^^^^^^^^^^^^^^^^^^^^^^^^^^^^
這應該是在台灣才這樣
因為台灣是跟銀行簽訂信託契約
要是你在國外券商買基金的話
一樣是隨時交割的
: 缺點可能就是利空時可能會跌很慘
: 但如果把投資時間拉長(5~15年) 加上每天去關心一下世界的總體經濟
: 報酬率其實可以比基金更好?
: 加上美股ETF空頭時還可放空(?)
: 不知道大家覺得如何?
我覺得最後總是要回歸到投資哲學與貪心程度
ETF是命運
共同基金或股票是機會
端看你要接受命運或者是尋找機會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獲利贖回的問題

By Oscar
at 2007-10-13T19:54
at 2007-10-13T19:54
該贖回嗎

By Lucy
at 2007-10-13T19:18
at 2007-10-13T19:18
美林拉丁美洲基金

By Sandy
at 2007-10-13T19:06
at 2007-10-13T19:06
請問一下ETF和基金

By Selena
at 2007-10-13T19:05
at 2007-10-13T19:05
全球股漲 淨值百美元境外基金大增

By Belly
at 2007-10-13T18:39
at 2007-10-13T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