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 "量縮到極盡" 怎麼看? - 股票
By Madame
at 2018-06-03T04:16
at 2018-06-03T04:16
Table of Contents
之前在我文章的推文裡 有人問波浪理論是否不看量能 其實這是不對的
價格走勢其實是(時間)或(量能)的函數 (價格=F(時間,量能))
所以循環時間的比例關係以及量能的縮放關係 是提供波浪推理的絕佳途徑
也就是說計算波浪絕對不是像電視上的分析師那樣靠感覺亂畫的
而原文想問的是甚麼叫做``量縮到極致~``(窒息量??)
這個問題之所以重要就在於說 正常的價格波動(特定人沒辦法絕對控制籌碼前提下)
通常走勢發展會是 量增上漲-->爆天量見頂反轉或量縮背離持續漲一小段才見頂
-->量縮下跌-->窒息量觸底反轉或量增背離持續跌一小段才觸底-->量增上漲 的循環模式
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這種特性在窒息量縮或稍微延後才觸底時抄底來作長線佈局
以台股個股而言 最極端的量縮狀況 當然是漲跌停鎖死(接近成交量=0) XDDDDD
籌碼被特定人壟斷的狀況也非常多~ 漲跌停鎖死也很常見
特定人可能是同一人或來自同一集團或有少數集團的聯合狀況
因此有時可能對個股籌碼有絕對控制力
但對台股大盤來說 流動性接近0的極端狀況 則非常非常非常少見~
目前就我查到的資料顯示 外資持股頂多佔4成
外資也並非同一人或全部來自同一集團 集團間的聯合狀況則說不一定~ (或許部份有)
因此外資對於大盤籌碼應該有相對控制力 但還不算有絕對控制力
綜合上述 我認為台股大盤在基本條件上 擁有符合``正常波動走勢``的條件
但因為實務上流動性不太可能接近0 所以用絕對值大小來看窒息量觸底這件事可能有問題
我們可以先換個想法 用``量縮多久``會觸底 來想這件事情~ (之後再看絕對值大小)
因為量能縮放的循環性 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它會是一段時間的過程
好吧~ 講了一大堆 其實都是廢話... 不認同也沒關係
我直接講結論給不想動腦子的人參考好了
``7``是一個很神奇的數字 在聖經中常常出現
作股票有時候迷信也是一項很有利的武器
7跟21有關(3x7=21 21是費波南西數列之一) 也跟18有關(盧卡斯數列7-->11-->18)
台股大盤適合的抄底時間就是從成交量極大值量縮後的至少第6季末-->第7季(18-21個月)
雖然遇上長波段後的大型修正可能會稍微超過時間或需要再重複一次量縮過程才觸底
但以經驗上來說 7季代表的中期修正常常會是值得注意的時間節點
為什麼會這樣呢? 為什麼是7季呢?
這就要從波動的循環性說起了
照已故大師周金濤的說法 經濟循環(低-->高-->低)的過程
其實就是1個康波週期(55-60年)
= 3個房地產週期(18-20年)
= 6個固定資產投資週期(9-10年)
=18個商業庫存週期(3-4年)
4年=16季 所以多空比若為黃金切割率0.618 漲慢跌快則應為10季:6季的比例
抄底其實就是計算新循環何時即將開始的一個動作而已
以下幫大家歸納一些資料做為佐證~ (由1967-加權指數誕生後開始看)
開始點=成交量為極大值的時間-->結束點=明顯量縮時的最後低檔進場時間
(只要結束點的價位對比前波最高點有明顯回落 就視為處於修正波位階)
採月K架構 漲幅則以進場=收盤價-->見頂=最高價 採百點間隔認定
如果有另外更明顯的修正波最低點會另外寫出來做參考
1968/3-->1969/9 (Q3) = 第19個月(第7季) ~ 長波段起漲
指數從100多-->500多
1973/12見長波段高 一共飆漲51個月(17季)
最低點為第15個月(指數為90多)
長波段中途的中期修正波:1970/4-->1971/10 (Q4) = 第19個月(第7季)
這趟有爭議 因為走勢是平台整理
在途中(1971/6)爆過一次大量超過開始點(小型B波反彈)
但結束平台整理後的飆漲 指數也是從100多-->500多(上述共17季飆漲的範圍)
以下涵蓋在長波段結束後的大三角收斂修正波期間:
1973/11-->1975/3 (Q1) = 17個月(第6季即將結束)
指數從200多-->400多
1975/6見短高 反彈3個月(1季)
最低點為第14個月(指數為100多 接近200)
1975/6-->1976/11 (Q4) = 18個月(第6季即將結束)
這筆紀錄有爭議~ 因為走勢是收斂整理
在途中(1976/3)爆過一次大量超過開始點(小型B波反彈)
指數從200多-->300多
1977/2見短高 反彈3個月(1季)
1976/3-->1977/7 (Q3) = 17個月(第6季即將結束) ~ 長波段起漲
這筆紀錄有爭議~ 因為走勢是收斂整理
在途中(1977/1)爆過一次大量超過開始點(小型B波反彈)
但這趟量縮結束了大三角收斂修正波
指數從300多-->600多
1978/10見長波段高 一共飆漲15個月(5季)
以下涵蓋在長波段結束後的大型ABC修正波期間:
1978/8-->1980/6 (Q2最後一季) = 23個月(第8季)
(這趟採取最高價附近的次高量 因為次高量非常接近最大量)
這趟超過時間但應該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多走1季 若採取真正最大量的1978/5則為26個月 多走2季)
因為遇到長波段大型的ABC修正波 所以總共修正了2大波
而這趟遇上A波-->B波 所以上漲時間很短
指數從400多-->500多
1980/11見高 一共只有5個月(2季)
1981/6-->1983/1 (Q1) = 20個月(第7季) ~ 長波段起漲
這趟遇上長波段大型的ABC修正波的C波落底
指數從400多-->900多
1984/5見長波段高 一共飆漲16個月(5季)
超長波段中途的中期修正波:
(這趟採取最高價附近的次高量 因為本波最大量離最高價太遠了)
1984/2-->1985/7 (Q3) = 18個月(第6季即將結束)
除此之外 其他的修正都很短 沒有另外的中期修正波進場機會了
指數從600多-->12682
1990/2見高 一共飆漲55個月(19季)
以下涵蓋在超長波段結束後的大型ABC修正波期間:
1990/2-->1991/10 (Q4) = 21個月(第7季)
這趟遇上A波-->B波 指數從4300多-->5300多
1992/1見高 反彈3個月(1季)
1991/4-->1993/1 (Q1) = 22個月(超過第7季1個月) ~ 長波段起漲
這趟遇上超長波段大型的ABC修正波的C波落底
指數從3300多-->10256 1997/8見長波段高 一共飆漲55個月(19季)
這2趟都對應 最低點為1990/10的2485 由1990/2高點滑落共9個月
這次修正過程我覺得也有另一種波浪計數的可能
就是12682為長波段大型的ABC修正波的B波(真正的前波第5波已經在1988年見高)
這樣的話2485就是C波落底 然後接下一段長波浪的1波+2波(1993/1的起漲)
筆者比較在乎的是循環時間的規律性 波浪計數應建立在此之上~
所以本文會把筆者認為有可能的波浪計數都寫出來給大家作參考
但不表示這樣算就是百分百正確的 因為波浪循環是複合狀態
有可能2種看法都是對的或都是錯的 端看開始點如何取用而認定
台股到這裡為止完成一個大階段
因為最高點12682出現了 而長波段修正後的最低點2485 後來也沒有再跌破過~
先說一點題外話~
從年K來看 長波浪循環的開始與結束
可以說是從1967開始 先走了3個8年的^
(^ = 低-->高-->低的循環 1967-->1974年底 , 1975-->1982年底 , 1983-->1990年底)
後來就比較不準 先是從1990-->2003 走了大約1個13年的^
然後又回頭從2001-->2009 走了1個8年的^
不過看得出來整體還是跟8這個費波南西數列的數字有關(8-->13)
現在的^是從2009開始 +13的話 應該會落在2021-2022
(^ = 8年的話 會落在2016-2017 也已經實現了...)
也可以用以下的劃分法來切割循環
(請回頭看上述例子的標定時間)
1967-->1977 = 10年 長波段起漲
1967-->1983 = 16年 長波段起漲
1967-->1993 = 26年 長波段起漲
1967-->2009 = 42年 長波段起漲 <---這個時間的例子還沒寫 但應該沒人會質疑吧...
彼此間有1.618的比例關係 10-->16-->26-->42....
(4個大型的^ 波動間隔逐漸放大 下次循環結束=1967+68=2035)
又或者可參考以下更妙的劃分法
之前筆者有一篇文章被大家討論得很慘烈
就是中華民國總統任期vs台股的比較
8-->13-->21-->34-->55... = 費波南西數列
蔣介石 1967-->1975(死掉) = 台股跨過第8年 第1個^ (死掉時是台股狂飆起漲點)
蔣經國 1967-->1988(死掉) = 台股跨過第21年 第2個^ (死掉時是台股狂飆起漲點)
XDDDD 我只能說 這2位真的很會挑時間死掉....
1967-->1980 = 台股第13年
蔣介石死掉後的第1個超級高點出現在1978年底-1979年初 其實時間很接近
1967-->2001 = 台股跨過第34年 第3個^
千禧年新時代不太順啊 一開頭就遇到網路泡沫...
阿扁真的命不好... 請大家要多體諒他
1967-->2022 = 台股跨過第55年 第4個^
目前已經有``7``個人當過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總統了(兩蔣嚴李扁馬蔡)
如果蔡英文下次連任 那平均起來每個總統大概就是都當了8年
8跟7這2個數字 對應的其實就是上述講的商業庫存週期3-4年的3-4的2倍
其實我在股版已經好幾次提醒過大家要留意2021了(預期會先崩盤...)
前面提過1個康波週期是55-60年
對台股來說 很可能是極為重要的分界點
因為波動是複合的 所以其實^可以有好幾種看法
上述只是把我知道的告訴大家而已
講這些題外話 無非是想提醒大家
這篇文章雖然主旨是想透過探討量縮時間長度來抄底
但前面歸納的例子顯示並沒有百分百固定的時間長度
因此只是先幫大家歸納出一個大致上相對安全的時間範圍做參考(7季)
最終還是要跟大型循環時間一起看 抄底才會更準~
請不要過份苛責我這是在湊數字 不然我下次連看圖說故事都不會分享了... = =///
打這些東西是很累的... 不爽不要做 其實是真的~
很多人真的是因為不爽少數人的態度 所以懶得分享
先打到這裡....
1997以後的例子跟文章結論 等之後再繼續完成
後面就會真的比較準了...
-----------------------------------------------------------------------------
下半場文章分界線
長波段中途的中期修正波:
1994/8-->1996/2 (Q1) = 19個月(第7季)
指數從4700多-->10256
1997/8見長波段高 一共飆漲18個月(6季)
1997/7-->1999/2 (Q1) = 20個月(第7季)
指數從6300多-->10393
2000/2見長波段高 一共飆漲12個月(4季)
到此為止的波浪計數看法也是2種
有可能10256才是長波浪的第5波高點(10393則是反彈大B波)
若10393才是超長波浪的第5波高點 則會影響之後下一段長波浪的計數
以下涵蓋在長波段結束後的大型ABC修正波期間:
2000/1-->2001/9 (Q3) = 21個月(第7季) ~ 長波段起漲?????
指數從3600多-->6400多
2002/4見短高 反彈7個月(3季)
以前一段的看法來說 這趟可能遇上反彈大B波
也可能已經進入下一段長波浪的1波了
往後續發展看是1波-->2波的可能性較大~
所以暫且認定為長波段起漲開始吧
長波段中途的中期修正波:
2001/12-->2003/4 (Q2) = 16個月(第6季剛開始) ~ 長波段起漲?????
指數從4000多-->7100多
2004/3見短高 反彈11個月(4季)
2004/3-->2005/10 (Q4) = 20個月(第7季)
指數從5700多-->9859
2007/10見長波段高 一共飆漲24個月(8季)
這幾段有可能是長波段中的2波-->5波
以下涵蓋在長波段結束後的大型ABC修正波期間:
2007/7-->2009/1 (Q1) = 19個月(第7季) ~ 長波段起漲?????
指數從4200多-->9200多
2011/2見長波段高 一共飆漲25個月(9季)
這一段波浪計數的問題也如同之前一漾
有可能2008/5已經是大B波了 所以2009/1是大C波落底
也有可能2011才是大B波 而等到2012年底
歐債風暴結束後才是大C波落底 不過這樣有點畸形就是了
但這段大反彈是因為美國人的QE造成的 QE本來就是很畸形的政策了...
總之波浪計數的確有時候是看人的主觀來認定
但還是必須符合循環的規律性
2010/12-->2012/7 (Q3) = 20個月(第7季) ~ 長波段起漲?????
指數從7200多-->10014
2015/4見長波段高 一共飆漲33個月(11季)
長波段中途的中期修正波:
2014/7-->2016/1 (Q1) = 19個月(第7季)
指數從8100多-->11270
2018/1可能見長波段高 一共飆漲24個月(8季)
目前波浪計數的位階
有可能是超長波浪的第3波主升浪快結束
也可能是第5波末升浪快結束 不過大家還不用太擔心~
因為就歷史經驗而言 台股大盤都是末升段或是反彈大B波走勢最強...
所以不遠的未來應該還有高點可期~ (相信川普總統的三萬點就對了!!!!)
但問題是現在不太適合買股票就是了(筆者個人看法 目前已飆漲超過7季 很久了...)
因為我們觀察上述那些例子~ 長波浪起漲前是真的需要量縮大概7季左右
所以真正需要的不是波浪計數或推算價位,時間的技術能力
而是``耐心``
因為觀察大部份的股市操作者會死翹翹 其實都是死在想賺快錢的貪婪心態上
新手迫不及待高檔追價 老手按耐不住抓B波反彈 高手信心破表太早抄底...)
想想看~ 如果現在要大家先等量縮18個月後再買股票~ 誰聽得下去????
這種狀況每次發生後 ptt股票版大概人都已經走光光了....
但歷史經驗就是告訴我們 就算7季後 走勢還沒有完全修正完
套牢時間也會大幅的縮短~ 而且成本離最後落底價位也不會太遠
就算真的要凹單也比較凹得下去~ 絕對比高檔追價還凹單的人安全很多
(不信就自己對照走勢看看... google ``pchome股市``網站的技術分析有長期的月K線圖)
很多人來信問我一堆個股的價位怎麼算
唉~ 別問了... 良心勸大家一句話
學那麼多有用嗎... 還不如等長波段落底後再抄底就好啦
人啊~ 一輩子只要做到2-3次的長波浪 就不用擔心退休了~
真正需要擔心的是 長波浪來臨時 手上可以all in的錢 居然只有一點點...
所以還是先認真上班賺錢吧~ (給開司一罐啤酒)
ps.
本篇文章只有寫該如何抄底 是因為其實就歷史經驗來看
高點真的比低點難抓很多... 上述例子就可以證明
用量增量縮的抓法 其實很難抓到高點(比較沒有固定週期)
雖然筆者知道用大範圍循環時間其實還是可以抓的
但因為不符合本篇主旨 就算了 不寫了...
因為已經拉哩拉雜講了一堆題外話~ 我想大家早就看到暈頭了...
其實高點之所以難抓的理由很簡單
^^^^^^
因為走勢常常是 / | 這樣的型態
它會頂背離... 然後崩下來的速度會加快
所以大家最好要有一個認知...
股市它並不是永遠不會跌 如果1個循環是365天/1年
當價位在第364天還維持在最高點 剩下最後1天就是準備爆跌了
比如今年2月初就是最好的例子....
現在有人覺得股市漲的還不夠久的嗎???
--
價格走勢其實是(時間)或(量能)的函數 (價格=F(時間,量能))
所以循環時間的比例關係以及量能的縮放關係 是提供波浪推理的絕佳途徑
也就是說計算波浪絕對不是像電視上的分析師那樣靠感覺亂畫的
而原文想問的是甚麼叫做``量縮到極致~``(窒息量??)
這個問題之所以重要就在於說 正常的價格波動(特定人沒辦法絕對控制籌碼前提下)
通常走勢發展會是 量增上漲-->爆天量見頂反轉或量縮背離持續漲一小段才見頂
-->量縮下跌-->窒息量觸底反轉或量增背離持續跌一小段才觸底-->量增上漲 的循環模式
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這種特性在窒息量縮或稍微延後才觸底時抄底來作長線佈局
以台股個股而言 最極端的量縮狀況 當然是漲跌停鎖死(接近成交量=0) XDDDDD
籌碼被特定人壟斷的狀況也非常多~ 漲跌停鎖死也很常見
特定人可能是同一人或來自同一集團或有少數集團的聯合狀況
因此有時可能對個股籌碼有絕對控制力
但對台股大盤來說 流動性接近0的極端狀況 則非常非常非常少見~
目前就我查到的資料顯示 外資持股頂多佔4成
外資也並非同一人或全部來自同一集團 集團間的聯合狀況則說不一定~ (或許部份有)
因此外資對於大盤籌碼應該有相對控制力 但還不算有絕對控制力
綜合上述 我認為台股大盤在基本條件上 擁有符合``正常波動走勢``的條件
但因為實務上流動性不太可能接近0 所以用絕對值大小來看窒息量觸底這件事可能有問題
我們可以先換個想法 用``量縮多久``會觸底 來想這件事情~ (之後再看絕對值大小)
因為量能縮放的循環性 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它會是一段時間的過程
好吧~ 講了一大堆 其實都是廢話... 不認同也沒關係
我直接講結論給不想動腦子的人參考好了
``7``是一個很神奇的數字 在聖經中常常出現
作股票有時候迷信也是一項很有利的武器
7跟21有關(3x7=21 21是費波南西數列之一) 也跟18有關(盧卡斯數列7-->11-->18)
台股大盤適合的抄底時間就是從成交量極大值量縮後的至少第6季末-->第7季(18-21個月)
雖然遇上長波段後的大型修正可能會稍微超過時間或需要再重複一次量縮過程才觸底
但以經驗上來說 7季代表的中期修正常常會是值得注意的時間節點
為什麼會這樣呢? 為什麼是7季呢?
這就要從波動的循環性說起了
照已故大師周金濤的說法 經濟循環(低-->高-->低)的過程
其實就是1個康波週期(55-60年)
= 3個房地產週期(18-20年)
= 6個固定資產投資週期(9-10年)
=18個商業庫存週期(3-4年)
4年=16季 所以多空比若為黃金切割率0.618 漲慢跌快則應為10季:6季的比例
抄底其實就是計算新循環何時即將開始的一個動作而已
以下幫大家歸納一些資料做為佐證~ (由1967-加權指數誕生後開始看)
開始點=成交量為極大值的時間-->結束點=明顯量縮時的最後低檔進場時間
(只要結束點的價位對比前波最高點有明顯回落 就視為處於修正波位階)
採月K架構 漲幅則以進場=收盤價-->見頂=最高價 採百點間隔認定
如果有另外更明顯的修正波最低點會另外寫出來做參考
1968/3-->1969/9 (Q3) = 第19個月(第7季) ~ 長波段起漲
指數從100多-->500多
1973/12見長波段高 一共飆漲51個月(17季)
最低點為第15個月(指數為90多)
長波段中途的中期修正波:1970/4-->1971/10 (Q4) = 第19個月(第7季)
這趟有爭議 因為走勢是平台整理
在途中(1971/6)爆過一次大量超過開始點(小型B波反彈)
但結束平台整理後的飆漲 指數也是從100多-->500多(上述共17季飆漲的範圍)
以下涵蓋在長波段結束後的大三角收斂修正波期間:
1973/11-->1975/3 (Q1) = 17個月(第6季即將結束)
指數從200多-->400多
1975/6見短高 反彈3個月(1季)
最低點為第14個月(指數為100多 接近200)
1975/6-->1976/11 (Q4) = 18個月(第6季即將結束)
這筆紀錄有爭議~ 因為走勢是收斂整理
在途中(1976/3)爆過一次大量超過開始點(小型B波反彈)
指數從200多-->300多
1977/2見短高 反彈3個月(1季)
1976/3-->1977/7 (Q3) = 17個月(第6季即將結束) ~ 長波段起漲
這筆紀錄有爭議~ 因為走勢是收斂整理
在途中(1977/1)爆過一次大量超過開始點(小型B波反彈)
但這趟量縮結束了大三角收斂修正波
指數從300多-->600多
1978/10見長波段高 一共飆漲15個月(5季)
以下涵蓋在長波段結束後的大型ABC修正波期間:
1978/8-->1980/6 (Q2最後一季) = 23個月(第8季)
(這趟採取最高價附近的次高量 因為次高量非常接近最大量)
這趟超過時間但應該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多走1季 若採取真正最大量的1978/5則為26個月 多走2季)
因為遇到長波段大型的ABC修正波 所以總共修正了2大波
而這趟遇上A波-->B波 所以上漲時間很短
指數從400多-->500多
1980/11見高 一共只有5個月(2季)
1981/6-->1983/1 (Q1) = 20個月(第7季) ~ 長波段起漲
這趟遇上長波段大型的ABC修正波的C波落底
指數從400多-->900多
1984/5見長波段高 一共飆漲16個月(5季)
超長波段中途的中期修正波:
(這趟採取最高價附近的次高量 因為本波最大量離最高價太遠了)
1984/2-->1985/7 (Q3) = 18個月(第6季即將結束)
除此之外 其他的修正都很短 沒有另外的中期修正波進場機會了
指數從600多-->12682
1990/2見高 一共飆漲55個月(19季)
以下涵蓋在超長波段結束後的大型ABC修正波期間:
1990/2-->1991/10 (Q4) = 21個月(第7季)
這趟遇上A波-->B波 指數從4300多-->5300多
1992/1見高 反彈3個月(1季)
1991/4-->1993/1 (Q1) = 22個月(超過第7季1個月) ~ 長波段起漲
這趟遇上超長波段大型的ABC修正波的C波落底
指數從3300多-->10256 1997/8見長波段高 一共飆漲55個月(19季)
這2趟都對應 最低點為1990/10的2485 由1990/2高點滑落共9個月
這次修正過程我覺得也有另一種波浪計數的可能
就是12682為長波段大型的ABC修正波的B波(真正的前波第5波已經在1988年見高)
這樣的話2485就是C波落底 然後接下一段長波浪的1波+2波(1993/1的起漲)
筆者比較在乎的是循環時間的規律性 波浪計數應建立在此之上~
所以本文會把筆者認為有可能的波浪計數都寫出來給大家作參考
但不表示這樣算就是百分百正確的 因為波浪循環是複合狀態
有可能2種看法都是對的或都是錯的 端看開始點如何取用而認定
台股到這裡為止完成一個大階段
因為最高點12682出現了 而長波段修正後的最低點2485 後來也沒有再跌破過~
先說一點題外話~
從年K來看 長波浪循環的開始與結束
可以說是從1967開始 先走了3個8年的^
(^ = 低-->高-->低的循環 1967-->1974年底 , 1975-->1982年底 , 1983-->1990年底)
後來就比較不準 先是從1990-->2003 走了大約1個13年的^
然後又回頭從2001-->2009 走了1個8年的^
不過看得出來整體還是跟8這個費波南西數列的數字有關(8-->13)
現在的^是從2009開始 +13的話 應該會落在2021-2022
(^ = 8年的話 會落在2016-2017 也已經實現了...)
也可以用以下的劃分法來切割循環
(請回頭看上述例子的標定時間)
1967-->1977 = 10年 長波段起漲
1967-->1983 = 16年 長波段起漲
1967-->1993 = 26年 長波段起漲
1967-->2009 = 42年 長波段起漲 <---這個時間的例子還沒寫 但應該沒人會質疑吧...
彼此間有1.618的比例關係 10-->16-->26-->42....
(4個大型的^ 波動間隔逐漸放大 下次循環結束=1967+68=2035)
又或者可參考以下更妙的劃分法
之前筆者有一篇文章被大家討論得很慘烈
就是中華民國總統任期vs台股的比較
8-->13-->21-->34-->55... = 費波南西數列
蔣介石 1967-->1975(死掉) = 台股跨過第8年 第1個^ (死掉時是台股狂飆起漲點)
蔣經國 1967-->1988(死掉) = 台股跨過第21年 第2個^ (死掉時是台股狂飆起漲點)
XDDDD 我只能說 這2位真的很會挑時間死掉....
1967-->1980 = 台股第13年
蔣介石死掉後的第1個超級高點出現在1978年底-1979年初 其實時間很接近
1967-->2001 = 台股跨過第34年 第3個^
千禧年新時代不太順啊 一開頭就遇到網路泡沫...
阿扁真的命不好... 請大家要多體諒他
1967-->2022 = 台股跨過第55年 第4個^
目前已經有``7``個人當過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總統了(兩蔣嚴李扁馬蔡)
如果蔡英文下次連任 那平均起來每個總統大概就是都當了8年
8跟7這2個數字 對應的其實就是上述講的商業庫存週期3-4年的3-4的2倍
其實我在股版已經好幾次提醒過大家要留意2021了(預期會先崩盤...)
前面提過1個康波週期是55-60年
對台股來說 很可能是極為重要的分界點
因為波動是複合的 所以其實^可以有好幾種看法
上述只是把我知道的告訴大家而已
講這些題外話 無非是想提醒大家
這篇文章雖然主旨是想透過探討量縮時間長度來抄底
但前面歸納的例子顯示並沒有百分百固定的時間長度
因此只是先幫大家歸納出一個大致上相對安全的時間範圍做參考(7季)
最終還是要跟大型循環時間一起看 抄底才會更準~
請不要過份苛責我這是在湊數字 不然我下次連看圖說故事都不會分享了... = =///
打這些東西是很累的... 不爽不要做 其實是真的~
很多人真的是因為不爽少數人的態度 所以懶得分享
先打到這裡....
1997以後的例子跟文章結論 等之後再繼續完成
後面就會真的比較準了...
-----------------------------------------------------------------------------
下半場文章分界線
長波段中途的中期修正波:
1994/8-->1996/2 (Q1) = 19個月(第7季)
指數從4700多-->10256
1997/8見長波段高 一共飆漲18個月(6季)
1997/7-->1999/2 (Q1) = 20個月(第7季)
指數從6300多-->10393
2000/2見長波段高 一共飆漲12個月(4季)
到此為止的波浪計數看法也是2種
有可能10256才是長波浪的第5波高點(10393則是反彈大B波)
若10393才是超長波浪的第5波高點 則會影響之後下一段長波浪的計數
以下涵蓋在長波段結束後的大型ABC修正波期間:
2000/1-->2001/9 (Q3) = 21個月(第7季) ~ 長波段起漲?????
指數從3600多-->6400多
2002/4見短高 反彈7個月(3季)
以前一段的看法來說 這趟可能遇上反彈大B波
也可能已經進入下一段長波浪的1波了
往後續發展看是1波-->2波的可能性較大~
所以暫且認定為長波段起漲開始吧
長波段中途的中期修正波:
2001/12-->2003/4 (Q2) = 16個月(第6季剛開始) ~ 長波段起漲?????
指數從4000多-->7100多
2004/3見短高 反彈11個月(4季)
2004/3-->2005/10 (Q4) = 20個月(第7季)
指數從5700多-->9859
2007/10見長波段高 一共飆漲24個月(8季)
這幾段有可能是長波段中的2波-->5波
以下涵蓋在長波段結束後的大型ABC修正波期間:
2007/7-->2009/1 (Q1) = 19個月(第7季) ~ 長波段起漲?????
指數從4200多-->9200多
2011/2見長波段高 一共飆漲25個月(9季)
這一段波浪計數的問題也如同之前一漾
有可能2008/5已經是大B波了 所以2009/1是大C波落底
也有可能2011才是大B波 而等到2012年底
歐債風暴結束後才是大C波落底 不過這樣有點畸形就是了
但這段大反彈是因為美國人的QE造成的 QE本來就是很畸形的政策了...
總之波浪計數的確有時候是看人的主觀來認定
但還是必須符合循環的規律性
2010/12-->2012/7 (Q3) = 20個月(第7季) ~ 長波段起漲?????
指數從7200多-->10014
2015/4見長波段高 一共飆漲33個月(11季)
長波段中途的中期修正波:
2014/7-->2016/1 (Q1) = 19個月(第7季)
指數從8100多-->11270
2018/1可能見長波段高 一共飆漲24個月(8季)
目前波浪計數的位階
有可能是超長波浪的第3波主升浪快結束
也可能是第5波末升浪快結束 不過大家還不用太擔心~
因為就歷史經驗而言 台股大盤都是末升段或是反彈大B波走勢最強...
所以不遠的未來應該還有高點可期~ (相信川普總統的三萬點就對了!!!!)
但問題是現在不太適合買股票就是了(筆者個人看法 目前已飆漲超過7季 很久了...)
因為我們觀察上述那些例子~ 長波浪起漲前是真的需要量縮大概7季左右
所以真正需要的不是波浪計數或推算價位,時間的技術能力
而是``耐心``
因為觀察大部份的股市操作者會死翹翹 其實都是死在想賺快錢的貪婪心態上
新手迫不及待高檔追價 老手按耐不住抓B波反彈 高手信心破表太早抄底...)
想想看~ 如果現在要大家先等量縮18個月後再買股票~ 誰聽得下去????
這種狀況每次發生後 ptt股票版大概人都已經走光光了....
但歷史經驗就是告訴我們 就算7季後 走勢還沒有完全修正完
套牢時間也會大幅的縮短~ 而且成本離最後落底價位也不會太遠
就算真的要凹單也比較凹得下去~ 絕對比高檔追價還凹單的人安全很多
(不信就自己對照走勢看看... google ``pchome股市``網站的技術分析有長期的月K線圖)
很多人來信問我一堆個股的價位怎麼算
唉~ 別問了... 良心勸大家一句話
學那麼多有用嗎... 還不如等長波段落底後再抄底就好啦
人啊~ 一輩子只要做到2-3次的長波浪 就不用擔心退休了~
真正需要擔心的是 長波浪來臨時 手上可以all in的錢 居然只有一點點...
所以還是先認真上班賺錢吧~ (給開司一罐啤酒)
ps.
本篇文章只有寫該如何抄底 是因為其實就歷史經驗來看
高點真的比低點難抓很多... 上述例子就可以證明
用量增量縮的抓法 其實很難抓到高點(比較沒有固定週期)
雖然筆者知道用大範圍循環時間其實還是可以抓的
但因為不符合本篇主旨 就算了 不寫了...
因為已經拉哩拉雜講了一堆題外話~ 我想大家早就看到暈頭了...
其實高點之所以難抓的理由很簡單
^^^^^^
因為走勢常常是 / | 這樣的型態
它會頂背離... 然後崩下來的速度會加快
所以大家最好要有一個認知...
股市它並不是永遠不會跌 如果1個循環是365天/1年
當價位在第364天還維持在最高點 剩下最後1天就是準備爆跌了
比如今年2月初就是最好的例子....
現在有人覺得股市漲的還不夠久的嗎???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Rae
at 2018-06-04T12:55
at 2018-06-04T12:55
By Damian
at 2018-06-05T15:51
at 2018-06-05T15:51
By Jacob
at 2018-06-07T01:34
at 2018-06-07T01:34
By Hamiltion
at 2018-06-11T19:22
at 2018-06-11T19:22
By Christine
at 2018-06-13T06:37
at 2018-06-13T06:37
By James
at 2018-06-17T16:51
at 2018-06-17T16:51
By James
at 2018-06-20T08:00
at 2018-06-20T08:00
By Mason
at 2018-06-21T15:55
at 2018-06-21T15:55
By Bennie
at 2018-06-26T15:39
at 2018-06-26T15:39
By Andy
at 2018-06-27T18:57
at 2018-06-27T18:57
By George
at 2018-07-02T09:18
at 2018-07-02T09:18
By Blanche
at 2018-07-02T19:16
at 2018-07-02T19:16
By Tom
at 2018-07-02T20:54
at 2018-07-02T20:54
By Mason
at 2018-07-05T13:18
at 2018-07-05T13:18
By Dora
at 2018-07-10T11:01
at 2018-07-10T11:01
By Olga
at 2018-07-13T23:04
at 2018-07-13T23:04
By Yuri
at 2018-07-14T07:21
at 2018-07-14T07:21
By Rebecca
at 2018-07-14T12:30
at 2018-07-14T12:30
By Dorothy
at 2018-07-18T22:40
at 2018-07-18T22:40
By Catherine
at 2018-07-21T23:29
at 2018-07-21T23:29
By Noah
at 2018-07-22T15:00
at 2018-07-22T15:00
By Zanna
at 2018-07-24T03:26
at 2018-07-24T03:26
By Jacky
at 2018-07-29T03:07
at 2018-07-29T03:07
By Zenobia
at 2018-08-03T02:37
at 2018-08-03T02:37
By Jacky
at 2018-08-05T09:58
at 2018-08-05T09:58
By David
at 2018-08-08T22:05
at 2018-08-08T22:05
By Odelette
at 2018-08-12T00:57
at 2018-08-12T00:57
By Rebecca
at 2018-08-12T11:55
at 2018-08-12T11:55
By Zenobia
at 2018-08-14T23:56
at 2018-08-14T23:56
By Hedy
at 2018-08-18T03:31
at 2018-08-18T03:31
By Agnes
at 2018-08-19T15:41
at 2018-08-19T15:41
By Zenobia
at 2018-08-22T00:14
at 2018-08-22T00:14
By Harry
at 2018-08-24T17:37
at 2018-08-24T17:37
By Vanessa
at 2018-08-28T06:11
at 2018-08-28T06:11
By Frederic
at 2018-08-28T07:27
at 2018-08-28T07:27
By Liam
at 2018-08-31T16:11
at 2018-08-31T16:11
By Carol
at 2018-09-02T02:39
at 2018-09-02T02:39
By Jake
at 2018-09-02T04:20
at 2018-09-02T04:20
By Ina
at 2018-09-03T15:03
at 2018-09-03T15:03
By Jack
at 2018-09-05T08:41
at 2018-09-05T08:41
By Jack
at 2018-09-07T14:45
at 2018-09-07T14:45
By Jack
at 2018-09-11T20:05
at 2018-09-11T20:05
By Steve
at 2018-09-14T04:56
at 2018-09-14T04:56
By Harry
at 2018-09-18T16:05
at 2018-09-18T16:05
By Sandy
at 2018-09-21T17:24
at 2018-09-21T17:24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09-25T04:43
at 2018-09-25T04:43
By Yedda
at 2018-09-29T04:56
at 2018-09-29T04:56
By Harry
at 2018-09-29T13:42
at 2018-09-29T13:42
By Callum
at 2018-10-03T03:21
at 2018-10-03T03:21
By Zenobia
at 2018-10-06T07:05
at 2018-10-06T07:05
By Hardy
at 2018-10-07T21:16
at 2018-10-07T21:16
By Jake
at 2018-10-08T06:48
at 2018-10-08T06:48
By Mary
at 2018-10-11T03:00
at 2018-10-11T03:00
By Jake
at 2018-10-14T17:02
at 2018-10-14T17:02
By Lily
at 2018-10-15T01:37
at 2018-10-15T01:37
By Damian
at 2018-10-18T10:34
at 2018-10-18T10:34
By Suhail Hany
at 2018-10-22T17:50
at 2018-10-22T17:50
By Una
at 2018-10-24T06:14
at 2018-10-24T06:14
By Noah
at 2018-10-24T15:21
at 2018-10-24T15:21
By Hamiltion
at 2018-10-26T19:21
at 2018-10-26T19:21
By Faithe
at 2018-10-29T01:01
at 2018-10-29T01:01
By Victoria
at 2018-10-30T19:10
at 2018-10-30T19:10
By Genevieve
at 2018-11-02T07:34
at 2018-11-02T07:34
By Tom
at 2018-11-04T06:29
at 2018-11-04T06:29
By Annie
at 2018-11-06T08:37
at 2018-11-06T08:37
By Yuri
at 2018-11-06T19:25
at 2018-11-06T19:25
By George
at 2018-11-08T22:45
at 2018-11-08T22:45
By Kumar
at 2018-11-09T13:07
at 2018-11-09T13:07
By Michael
at 2018-11-09T21:44
at 2018-11-09T21:44
By Regina
at 2018-11-11T20:43
at 2018-11-11T20:43
By Quanna
at 2018-11-13T16:01
at 2018-11-13T16:01
By Robert
at 2018-11-15T22:12
at 2018-11-15T22:12
Related Posts
台灣程式交易工具現況
By Andy
at 2018-06-03T02:27
at 2018-06-03T02:27
國泰科技ETF
By Mason
at 2018-06-02T23:01
at 2018-06-02T23:01
3029 零壹 多
By Tom
at 2018-06-02T23:00
at 2018-06-02T23:00
是不是沒人價值派轉技術派?
By Edith
at 2018-06-02T22:46
at 2018-06-02T22:46
第一季壽險到底虧多少?
By Selena
at 2018-06-02T22:06
at 2018-06-02T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