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停利(二)停利後買入其他基金 - 投資
By Harry
at 2011-03-17T22:35
at 2011-03-17T22:35
Table of Contents
探討一個停利策是否完整,是否合理,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就是「贖回以後錢要做什麼」?
不得不說,停利是否真能達到入袋為安、保住獲利或是其他的效果。就在於贖回之
後錢要做什麼。一次停利是否合理,也和這點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一次停利
完全沒思考過這個問題,就跟想逃難但沒想要到逃到那裡去一樣,說不定還更危險。
這系列文章就會從這個問題的解答方式來討論各種停利,這篇先從一種常見的作法,
「固定%停利後,改買其他基金」(或直接用基金轉換) 開始討論。
1、 換購同金額的類似風險基金:
首先假設的情況,是在手上基金獲利固定%數 的獲利(這裡以20%)之後
把基金賣掉,之後再將這筆錢全買入相同金額的另一支基金。(或用基金轉換
功能可能更省手續費),而另一支基金也是與原基金有類似的風險
(例如把拉美基金換成東歐基金)這種做法的理由,可能包括希望能保住獲
利、躲過下跌、增加報酬、降低風險等等。
先說結論,除非有能力預測未來漲跌,否則這種作法,是完全無法達到上述
這些目的。
1-1 換基金並不會讓獲利比較容易保住:
這裡舉A投資人,用成本20萬元買進XX拉美基金 設定 賺20%之後停利,
停利之後把它賣掉,把錢(24萬元)買入XX東歐基金。他自認無法預測
基金走勢漲跌,因此選用這種「有記律」的作法。
簡單的邏輯,是否賣掉原基金換上新基金,都不會改變過去 賺了20% 的事實,
有差別的是當下手上的資產在未來的增減。 也就是A投資人手上的24萬元資產
在未來會增加還是減少。 之前的4萬元是否會因為之後的虧損而不見。
所以這時候持有拉美基金 跟 東歐基金的差別 ,就在於未來那支基金會漲
那支基金會跌,或是誰漲得多、誰跌得多。假如A沒有某種程度的「預測市場」
的能力,那麼對A來說,這兩支風險相近的基金,上漲或下跌的可能及幅度的期望值是
一樣的。留著拉美基金或是轉到東歐基金,都有一樣的機會會把之前賺的4萬塊變不見
甚至還虧更多。
那麼A這麼做的差別在那呢?就如上篇所說的,這是一種「心情」「感覺」,先停利
20%,會讓A有那種「我贏了一回合」 「見好就收」「績效歸零」的感覺。讓心情變好,
之後再投入另一支的信心增加。也產生了,我已經「入袋為安」,我把「獲利保住」的
錯覺。
這裡可以換個角度來想,如果A把賺20%的拉美基金賣掉(入袋為安)之
後,把績效歸零之後,又再把24萬買同一支拉美基金如何呢? 是不是也有入袋為安的
感覺呢? 但其實是這和不停利繼續放實際上是一樣的,而且還多交一次手續費。在不能
預測未來漲跌的情況下,停利一支基金,再全買入風險類同的基金,其入袋為安
(降低未來風險)之效果就像是賣同一支基金再買同一支基金是一樣的。
1-2 風險沒有下降,那麼報酬呢?
同上,如果不能預測未來那支基金比較會漲,報酬的期望值是一樣的
而停利再換基金還多交一次手續費(或轉換費)
1-3如果A賣了拉美基金,等市場下跌一陣再買東歐基金呢?
假如A沒有能力判斷市場上漲或下跌的機會較高,那麼「等待」之後,
可能躲過下跌或是可能讓自己再更高價位買進東歐基金的機會是一樣大的。
前者的確使之前賺的4萬元保住的機會更大,但後者就是增加這4萬元虧掉的機會。
兩者的機會和期望值對A來說是一樣的。
(相關類似的情況的討論可進一步見2-1)
1-4 如果可以某種程度預測走勢呢?
投資人B的作法跟A完全一樣,但與A不同的是,他有深入研究兩個市場,認為自己在
某些情形下可以某種程度(例如準確率達到6成)判斷未來拉美基金、東歐基金 的前景
相對好壞。
這種情形下,換基金自然有利可圖,只要能在手上持有拉美基金時,判定東歐基金
前景較好,換過去之後,增加報酬、躲過下跌風險的機會就能提昇。
但在換基金有利可圖,亦即B具有這種60%準確度的能力時, 20%停利就從A的例子中
無明顯好處壞處,僅僅是白增加手續費轉換開銷的策略,變成一個妨礙增加
獲利降低風險的累贅了。例如賺20%的時候,判斷出未來拉美基金比東歐還好,要怎
麼辦?嚴守紀律停利? 這時候停利換自己不看好基金,明顯是不利的。
又假如B才賺5%的時候,發現這時東歐基金的後勢好過拉美基金,這時轉換應才是有利的,
但這時要守紀律等賺20%再換?
換言之,假如投資人具有某種預測市場的能力時,儘可能地使用這樣的能力作
轉換基金才是更有利於自身的投資(使用次數愈多,會愈能發揮這6成的效果)弄個
20%停利,等於是把自己的能力綁住。 亦即用一個「過去的」「個人的」績效,
去干擾自己由當下對市場的觀察作出的對未來的判斷。
2、換購(或轉換)不同風險類型的基金:
假如停利之後,換了一支不同風險的基金又如何呢?這裡的重點還是要問
之後這筆錢會如何?
2-1 過一陣再轉入同風險基金
例3 投資人C自認無法預測市場走勢,訂下策略,先買入20萬xx拉美基金,預定賺30% 之
後,轉換到xx債券基金,預定等有10%的報酬(含配息)之後再轉入xx東歐基金。
轉入不同風險的基金,的確可以改變該資產的風險,但如果在用掉這筆錢之前,
仍然要轉回同類型基金的話。那就沒有達到實際保住獲利的效果。(心理上的效果有)
同樣是最後要轉入東歐基金,如果
轉入債券基金期間,如果債券基金的績效勝過東歐基金 ,那這樣做就有利於保住獲利。
但如果是反過來,就會讓之後轉入再東歐基金時,虧光之前獲利的風險大於
直接轉入東歐基金。如果C無法預測市場走勢,那麼這段時間股債何者有較有利
就無法事先判斷。
或者,這裡僅用績效來比,對債券不公平(長期來看股贏債的機率高,但風險也高)
,如果用整體這段時間的波動來看,停利轉入債券再轉入股票基金,其標準差多半
會小於一直持有股票基金。可以說,這樣作的確有利於降低整段時間的風險。
那麼是不是這種停利策略產生降低風險的效果了呢? 其實不是,因為只要在任何
時候把股票基金換成債券基金,都能夠降低波動,這個效果,跟轉換當時賺幾%賠幾%
一點關係都沒有,同樣要降低整體波動,假如先持有拉美基金較長時間不停利----之後直
接轉入債券--最後用這筆錢。只要債券持有時間類似效果也是一樣的。 並不會因
為先停利放債券再轉股票基金,就讓「獲利比較容易保住」
(簡單地說 乘法是和加法一樣有交換性的,假設b是波動較小的債基的報酬率,a、c
是波動報酬類似的基金) a*b*c 和 a*c*b 的波動期望值和報酬期望值都是非常接近的的,
a*a*b 也不會有明顯的差異)
2-2 如果能預測市場呢?假如投資人D 能某種程度預測(例如準確度6成)
股票債券市場的優劣,股票--債券基金之間的轉換就變成有利可圖,不僅能
增加獲利,也可能減少風險。 但也如同上面所說的,
有了這種能力之後,固定% 停利就沒義,而且反而是有害的。限制住這種能
力的使用了。
----------------
本篇的討論,集中在 單筆出、單筆進(或直接轉換)的情況。不同數額的進
出(含定期定額)更為複雜,會在後面的文章中進一步探討。
--
All Comments
By Candice
at 2011-03-21T06:05
at 2011-03-21T06:05
By Selena
at 2011-03-24T14:20
at 2011-03-24T14:20
By Agnes
at 2011-03-27T02:56
at 2011-03-27T02:56
By Andrew
at 2011-03-28T18:01
at 2011-03-28T18:01
By Kyle
at 2011-03-30T14:49
at 2011-03-30T14:49
By Adele
at 2011-04-03T18:20
at 2011-04-03T18:20
By Andy
at 2011-04-06T14:18
at 2011-04-06T14:18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1-04-08T12:08
at 2011-04-08T12:08
By Joseph
at 2011-04-11T17:57
at 2011-04-11T17:57
Related Posts
投資報酬率負90趴的理專
By Yuri
at 2011-03-17T15:07
at 2011-03-17T15:07
股票看你怎麼看待他
By Puput
at 2011-03-17T14:40
at 2011-03-17T14:40
養小孩
By Una
at 2011-03-17T13:05
at 2011-03-17T13:05
關於投資型保單打敗定期壽險部分
By Suhail Hany
at 2011-03-16T20:50
at 2011-03-16T20:50
高手麻煩給點意見 配置組合
By Valerie
at 2011-03-16T16:02
at 2011-03-16T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