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終身和定期的拔河:75障礙 - 保險
By Kumar
at 2010-02-28T23:17
at 2010-02-28T23:17
Table of Contents
上篇文章看似是和保險公司對抗,
事實上只是保險業務員在對抗,
如果真的從保險公司的經營來看呢?
從保險經營的角度上來看,
在終身健康險中,
保險公司必須要承擔人類的長壽風險與住院發生率,
雖然目前在國內並未有明顯報告指出終身健康險造成的財務問題,
但近年來政府更因美國終身醫療險造成大量保險公司財務危機,
命令各家保險公司設定醫療險最高上限理賠額度,
故產生了上一波終身醫療險停售主因,
從費率公平化的角度來看,
精算師就過去台灣地區的疾病發生率,
並推算未來至被保險人99歲(或110歲)的住院發生率,
才可估算出該險種平準化後之保費,
若20人參加終身健康保險(不考慮中途解約)20年期,
保費為P、平均住院發生率與住院日期乘數(即理賠金)為A(X)、
B(X)為當年度虧損或盈餘,可得下列公式,
說明﹕
A(1)為該險開辦第一年賠付之保險金、B(1)為該險開辦第一年虧損或剩下的理賠金,
本公式尚須加入營業費用、附加費用、保單簽單費用、保單維持費用...等。
P-A(1)=B(1),
P+B(1)-A(2),
.
.
.
則得一系統
1.P+B(N-1)-A(N)=B(N)。N要小於等於20
2.B(N-1)-A(N)=B(N)。N要大於20
按照我夢到的營業機密,
通常B(N)在第七到第十年是負的,
換句話說,保險公司在終身健康險中,要到第七年以後才有可能打平,
但是到了End of this block of policy,B(N)是要絕對打平的。
各位可以在看看現代流行病學針對各項疾病的研究和WHO與行政院衛生署的資料,
就可以知道壽險公司經營終身健康險風險非常的大,
而台灣壽險公司的優勢在於,
全民健康保險實施後,降低了就醫的障礙,提升就醫意願,
台灣地區的精算準確率可以比國外更加精確,
台灣全民健康保險的相關資料更是全世界保險公司經營亞洲地區的聖典。(題外話)
但是還是沒辦法掌握Emerging Epidemic disease(突然爆發之傳染病如H1N1)。
總結就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定理,
如果每個人買健康醫療保單都很划算、理賠金都大於總繳保費,
那麼保險公司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倒,但是有保險公司會讓自己倒嗎?
金融監理機構會讓國光保險公司的狀況再發生一次嗎?
如果保險公司不能具公平性、合理、平等對價,在自由市場又如何競爭呢?
其實很多業務老手都知道,這是客戶與保險公司、業務同仁信任關係的問題,
根本不用去處理這個問題,只有小弟我當研究主題來看,
是的,我承認很多業務同仁沒辦法了解到數理專業的部分,
或只會話術沒辦法回答這些問題,
但尚未了解全貌卻企圖胡亂閒扯的人,
如果你讓任何一個一知半解的保戶解約任何保單,你又承受得起嗎?
你確定是累積天上的財富嗎?
還是影響了金融機構監理秩序?自認自己比政府、國內外精算師更懂?
還是你只是看不起部分保險業務員能因為只用技巧銷售保險卻收大量佣金才反對保險?
(甚麼是銷售技巧與銷售技術可以在業務板爬文或發問,兩者大不同。)
那你該反對的是部分保險業務員還是保單?
如果所謂的無良業務員這麼差為什麼不讓自己成為所謂的有良心的業務員?
還是,在生活中你就可以大大力的去推薦有良心的業務員協助客戶進行保險管理規劃?
而事實上,亞洲第二大保險市場的台灣大多數客戶早已熟知保險的重要性,
但是怎麼沒有人去重視保額問題?財務能力與險種規劃問題?(即需求分析)
再者現在的市場難道還是停留在你有沒有買保險的市場呢?
還是你買了多少保險的市場呢?
好了,不說了。
我這篇就不附上簽名檔(因為有公司名稱),
免得被其他人認為這家保險公司的壽險顧問都他O的閒閒沒事做,
把營業單位當研究單位在搞(不過我真的有好一陣子是,我對不起公司/股東/保戶 XD),
我主管一定把我定在牆上。
晚安。
P.S.
禁止轉錄,免得我被找到總公司立正站好。
--
事實上只是保險業務員在對抗,
如果真的從保險公司的經營來看呢?
從保險經營的角度上來看,
在終身健康險中,
保險公司必須要承擔人類的長壽風險與住院發生率,
雖然目前在國內並未有明顯報告指出終身健康險造成的財務問題,
但近年來政府更因美國終身醫療險造成大量保險公司財務危機,
命令各家保險公司設定醫療險最高上限理賠額度,
故產生了上一波終身醫療險停售主因,
從費率公平化的角度來看,
精算師就過去台灣地區的疾病發生率,
並推算未來至被保險人99歲(或110歲)的住院發生率,
才可估算出該險種平準化後之保費,
若20人參加終身健康保險(不考慮中途解約)20年期,
保費為P、平均住院發生率與住院日期乘數(即理賠金)為A(X)、
B(X)為當年度虧損或盈餘,可得下列公式,
說明﹕
A(1)為該險開辦第一年賠付之保險金、B(1)為該險開辦第一年虧損或剩下的理賠金,
本公式尚須加入營業費用、附加費用、保單簽單費用、保單維持費用...等。
P-A(1)=B(1),
P+B(1)-A(2),
.
.
.
則得一系統
1.P+B(N-1)-A(N)=B(N)。N要小於等於20
2.B(N-1)-A(N)=B(N)。N要大於20
按照我夢到的營業機密,
通常B(N)在第七到第十年是負的,
換句話說,保險公司在終身健康險中,要到第七年以後才有可能打平,
但是到了End of this block of policy,B(N)是要絕對打平的。
各位可以在看看現代流行病學針對各項疾病的研究和WHO與行政院衛生署的資料,
就可以知道壽險公司經營終身健康險風險非常的大,
而台灣壽險公司的優勢在於,
全民健康保險實施後,降低了就醫的障礙,提升就醫意願,
台灣地區的精算準確率可以比國外更加精確,
台灣全民健康保險的相關資料更是全世界保險公司經營亞洲地區的聖典。(題外話)
但是還是沒辦法掌握Emerging Epidemic disease(突然爆發之傳染病如H1N1)。
總結就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定理,
如果每個人買健康醫療保單都很划算、理賠金都大於總繳保費,
那麼保險公司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倒,但是有保險公司會讓自己倒嗎?
金融監理機構會讓國光保險公司的狀況再發生一次嗎?
如果保險公司不能具公平性、合理、平等對價,在自由市場又如何競爭呢?
其實很多業務老手都知道,這是客戶與保險公司、業務同仁信任關係的問題,
根本不用去處理這個問題,只有小弟我當研究主題來看,
是的,我承認很多業務同仁沒辦法了解到數理專業的部分,
或只會話術沒辦法回答這些問題,
但尚未了解全貌卻企圖胡亂閒扯的人,
如果你讓任何一個一知半解的保戶解約任何保單,你又承受得起嗎?
你確定是累積天上的財富嗎?
還是影響了金融機構監理秩序?自認自己比政府、國內外精算師更懂?
還是你只是看不起部分保險業務員能因為只用技巧銷售保險卻收大量佣金才反對保險?
(甚麼是銷售技巧與銷售技術可以在業務板爬文或發問,兩者大不同。)
那你該反對的是部分保險業務員還是保單?
如果所謂的無良業務員這麼差為什麼不讓自己成為所謂的有良心的業務員?
還是,在生活中你就可以大大力的去推薦有良心的業務員協助客戶進行保險管理規劃?
而事實上,亞洲第二大保險市場的台灣大多數客戶早已熟知保險的重要性,
但是怎麼沒有人去重視保額問題?財務能力與險種規劃問題?(即需求分析)
再者現在的市場難道還是停留在你有沒有買保險的市場呢?
還是你買了多少保險的市場呢?
好了,不說了。
我這篇就不附上簽名檔(因為有公司名稱),
免得被其他人認為這家保險公司的壽險顧問都他O的閒閒沒事做,
把營業單位當研究單位在搞(不過我真的有好一陣子是,我對不起公司/股東/保戶 XD),
我主管一定把我定在牆上。
晚安。
P.S.
禁止轉錄,免得我被找到總公司立正站好。
--
Tags:
保險
All Comments
By Blanche
at 2010-03-05T07:15
at 2010-03-05T07:15
Related Posts
[討論] 終身和定期的拔河:75障礙
By Mary
at 2010-02-28T20:29
at 2010-02-28T20:29
有沒有想過..3年存百萬??
By Kyle
at 2010-02-27T10:21
at 2010-02-27T10:21
有關保費的事
By Frederic
at 2010-02-26T11:10
at 2010-02-26T11:10
看完此文 還是會買終身醫療險的請舉手!
By David
at 2010-02-26T10:21
at 2010-02-26T10:21
看完此文 還是會買終身醫療險的請舉手!
By Genevieve
at 2010-02-26T09:17
at 2010-02-26T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