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央行新政策-彭老大是對的! - 股票
By Kelly
at 2008-06-29T23:31
at 2008-06-29T23:31
Table of Contents
有鑒於坊間太多人似乎不太了解彭老到底在"壁啥咪芒"!? XDDD
在此小i斗膽以自身的理解,試著找出央行出此決策背後的意涵
希望能提供大家一個思考的方向
轉貼自
http://www.wretch.cc/blog/izaax/12091797
沒有排版 內附圖片無法顯示於bbs上 請見諒
--------------------------------------------------------------------
解讀央行新政策-彭老大是對的!
近來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輸入性通膨似乎一夕之間成了最熱門的議題了。
話說這玩意兒也真不是啥新鮮事,老實說,通膨基本上本質並沒有不同。
讓我們追根究底,何謂通膨?
我們若把錢視為一種”商品”,那麼通膨就意味著,錢對於其他相對應的商品貶值。
無論是因為市場上貨幣供給浮濫造成的貨幣貶值,或是因為成本提高導致之貨幣購買力下
降。
基本上,就是”錢”不值錢就對了。因此,要改善錢不值錢,本質上並沒有不同,就是要
想辦法讓錢變值錢。
目前市面上大概有兩種看法,一種就是利用傳統的貨幣工具,也就是升息來調控,另外一
種則是利用台幣升值來解決輸入性通膨的問題。
一般是傾向雙管齊下。前者是讓流通的貨幣減少,如此一來可讓較少的金錢追逐較多的其
它商品,並進而讓錢變的比較值錢,改善通膨。
後者則是讓貨幣兌美元升值(商品計價貨幣),但是如我之前一再強調的,只要商品價格
持續飆升,貨幣升值所能改善的通膨有限,因為商品漲勢和美元貶值幅度完全不成比例;
更何況以台灣這種嚴重依賴出口的國家,貨幣升值是雙面刃,有可能會砍到自己。
在幾年來的實務經驗上,尤其是先前的東南亞國家,或是印度紐澳..都一樣,我們可以看
到這些國家的政府,
無論是升息或升值,就算都已經雙管齊下了,還是解決不了通膨,為什麼?
答案在我早期的文章中已有解釋->通膨為何越壓越膨?
http://www.wretch.cc/blog/izaax/12001193
也就是在這些國家中,在沒有遏制外來熱錢肆虐的前提下,升息和升值完全沒有達到”緊
縮貨幣的功能”。
無論是澳洲,紐西蘭,印度都一樣,貨幣供給皆呈現爆增的現象。
換句話說,這些國家的央行,一方面想緊縮市場資金打壓通膨(升息),一方面卻又讓熱
錢湧入造成市場資金氾濫,
如此互相矛盾的政策,焉能改善通膨?自是緣木求魚了。
台灣一路以來,升息都採用緩步進行的方式,目的就是不希望引進過多的熱錢進來。
央行一貫的立場就是,台灣不歡迎熱錢,這樣在立足點上基本上就已經和上述國家不一樣
了。
因此不容易發生於通膨為何越壓越膨?一文中所出現的窘境。
相信這樣已經先解答部分讀者,對於我先前反對新興國家採用升息升值來壓制通膨,為何
現在又贊成央行舉措之矛盾點。
原因就在於,時空環境完全不同。
像是紐西蘭這些國家,是因為先前升值升息引入太多熱錢推升通膨,如今當然不該再繼續
升息(據我所知紐西蘭央行果然開始考慮降息了。)
雖然有點太遲了,但是這些國家的確應該及時醒悟,反其道而行,利用降息,貨幣貶值讓
國內熱錢出海,減少過多的游資在市場上推升物價,才能有效遏止通膨。
而台灣則不然,既然沒有熱錢的顧慮,就應該回到貨幣工具的正確使用上,也就是->升
息。
對於這一次央行的大動作,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解讀。
不過大概都不脫兩個疑問:
1.為何要在此時採取這個行動?
嗯,現在就來讓我們看看為什麼央行這次要調存準率,而且一調就是這麼大的幅度
--->1.25%
(圖一)
這是我們台灣的貨幣供給的直條圖:
台灣和美國、英國等國使用的慣用數據不太一樣。
我們把貨幣依照其性質的不同分類為M1A(黑線), M1B(藍線), M2(灰線)
略為解釋一下:(資料來源:經建會網站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1205&key=&ex=%20&ic=&cd=)
M1A=通貨淨額(社會大眾手中持有的通貨)+企業及個人與非營利團體存在銀行與基層金
融機構之支票存款及活期存款。
M1B=M1A+活期儲蓄存款。
M2=M1B+準貨幣。 (準貨幣 Quasi-money 是指可無條件立即按等價兌換成狹義貨幣的貨
幣性資產,例如定期性存款、外匯存款、郵政儲金…等,其流動性較狹義貨幣低,多以價
值儲藏為目的;惟受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影響,部分準貨幣資產與狹義貨幣間之分際已日
趨模糊。各國因金融制度不同,準貨幣所涵蓋之資產亦不儘相同。)
一般會推升市場物價的流動資金是前兩者(M1A, M1B),基本上由於M1B就包含了M1A,所
以我們只要看M1B即可,
這就是央行這次調升存準率(短率)的主要打擊目標。
動動腦:我們若以2000年為基準來看,台灣市場上三樣貨幣供給的數值中,哪一項增幅最
大呢?
答案是:M1B
M1B從兩千年的4兆5千多億元增加到2008年4月份的八兆兩千億元 +183%
M1A的增額排第二 從兩千年的1兆8千多億增加到 2008年4月份的3兆元 +167%
而同期的M2增額則是從17兆七千億增加到26兆8千億 只有+150%而已
而事實上因為M1B計數包括了M1A,M2又包含了M1B,代表準貨幣(非流動資金)的增幅相
較流動資金的增幅還會比上述數值顯示的差距更大。
這意味著什麼呢?
這代表這八年來,雖然央行不斷的升息,市場上的流動資金卻是有增無減。
悄悄話:該說還好台灣沒有開門放熱錢進來嗎?不然我們好的話變南韓,壞的話可能變越
南了....( ′-`)y-~
在過去幾年台灣經濟低迷不振的同時,維持市場資金寬鬆老實說算是不得不的選擇。
也因此縱有上述紅線所描述的情形,央行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一切以拼經濟為重心
(有點類似當前美國FED的決策考量)。
不過,在當前通膨危機一觸即發的前夕,情況已然改變,這不再是可以容忍的現象了,而
是要立即處理的問題核心。
調升存準率恐怕只是第一步,央行未來極有可能再進一步緊縮資金。直到M1B數值回落到
一個合理的區間,至少不能超出M2增額太多。
再來回答另一個更多人關心的議題:
2. 台灣當前面臨的是輸入型通膨,也就是因為成本推升所導致的通膨,如此一來升息有
效嗎?
嘿嘿,所以我說媒體和大眾關切的焦點總是慢半拍,看到越南和南韓的窘境,現在才來擔
心台灣會不會步上後塵會不會太遲?
不用怕啦,還好台灣是彭老坐陣,策略老早就擬好啦,目前只是照著劇本在走罷了。
讓我們來看看台灣的物價分類指數:(資料來源,主計處)
(圖二)
很明顯地,商品類指數無論是扣除食品或是沒有扣除食品,在近期都呈現上揚的趨勢,此
圖的計算基準是民國95年,也就是說,一年半來
包含食品的商品類漲幅約為6%,扣掉食品類則為5.5% 增幅不可謂不大。年化之後增幅約
在4%左右。
ㄟ...可是奇怪捏,總物價指數怎麼會才增加4%? 年化之後還不到3%...是不是資料有問題
啊?
沒問題啦,答案在這裡。
(圖三)
很明顯的服務類商品價格上不去,明顯落後(一年半來僅有2.5%漲幅),而服務類商品才
是民間消費的主力,是消費者最後購買產品時所付出的價格。
我們若再細分其中的細項:
(圖四)
除了家外食物(外食)和衣著有較明顯的增幅外,其他的消費品項的增幅極為有限,有些
甚至還下滑(雜項特別明顯...雜項就是經濟不好時你會省下來不買的東東XD)。
那麼一定有人要說...可是食物漲價啊..衣服漲價啊..能源漲價啊 對物價影響一定很大啊
,其他的東西就算漲的少,或是跌價有什麼用呢?
答案是:比例問題。
這是由項目來分類的國內生產毛額項目比例圓餅圖:
(圖五)
圖不太清楚,幫各位標示一下:(後面數字為佔總民間消費份額)
菸絲及捲菸 1.04%
飲料 1.75%
燃料與燈光 2.13%
家庭管理 3%
家庭器具與設備 3.44%
衣著鞋襪及服飾4.91%
醫療與保健 8.33%
其他 9.94%
交通與通訊 11.68%
租金及水費 13.27%
娛樂消遣與教育20.1%
食品 20.41%
漲最多的食物佔了民間消費約 20% 燃料只佔2% 衣著佔4.91% 這些通通加起來佔總民間消
費多少,不過1/4多一點。
剩下的支出大項,例如租金、交通、通訊、醫療、其他類等等(合計超過40%)都是幾乎
沒漲到價,甚至還有跌價的。
行文至此,不知各位看官是否已經了解央行葫蘆裡在賣什麼藥了嗎?
------------------------------------------------------------------------------------------------------------------------------------------------------------------
事實上央行升息的目的並不是要治輸入性通膨,輸入性通膨的源頭在於原物料飆漲和弱勢
美元,而這些都不是可操之在我的外在因素。
或許輸入性通膨會推升民生必需品的價格,但是注意唷!民生必需品漲並不代表通膨一定
會漲。
央行的貨幣政策(升息)或許治不了前者(但我們可以以減少消費的方式來減小衝擊),
但對於後者(非民生必需品)是有效的。
原因就在於民生必需品和非民生必需品兩項佔GDP的份額差距極大,如這比例如前所述,
在台灣約是1:3(補充:此比例在美國約為1:4)
也就是說,央行緊縮資金的措施在緊縮市場的消費的同時,會對剩下75%的非必需品起非
常大的價格抑制效果。
那麼,各位看官,你們覺得這樣可不可以治通膨呢?小i認為就算無法根治,至少可以很
大程度上改善通膨惡化的情形。
例如我們看下面這個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628/8/12648.html
花價直直落,價格創Sars以來新低點
看到這個新聞當然讓人覺得非常難過,但是這就是所謂貨幣緊縮政策所能帶來的功效。
未來可以預見的是,在市場資金與消費進一步緊縮的效應之下,會有越來越多非必需品價
格下跌甚至崩盤,如此一來通膨就會和緩,
(甚至若是過頭了,可能就得考慮降息)
說穿了,這就是一個正常的景氣循環,而在通膨危機日熾的當下,當前央行的舉措無疑是
十分適切的。
畢竟通膨要是壓不住,全面惡化了,會導致極為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危機。
ok,如今我們已經大致知道央行在打什麼如意算盤了,不過,由此延伸出兩個議題十分值
得我們注意。
1. 新興國家恐將遭受嚴重的輸入性通膨衝擊。
這一點其實小i已經講了很多很多遍了,為什麼輸入性通膨對新興國家,特別是低所得的
國家是個大災難?
原因就在於所得越低的國家,民生必需品佔GDP、或是民間消費總額的比例就會越高
像是台灣的比例就比美國高,而東南亞諸國的比例又遠較台灣為高。所以基本上像是對美
國,嚴格來說根本就沒啥輸入性通膨的問題(若只計糧食和能源兩項消費額,還不到美國
民間消費額10%,說危機實在是有些誇張了)。
所以不要人云亦云,媒體整天說什麼,說什麼"輸入性通膨"危機,就如獲至寶以為是啥真
理。
換個角度來想就豁然開朗了,如果連台灣這種較高所得的國家都沒辦法應付輸入性通膨,
那東南亞怎麼辦?開發中國家怎麼辦?準備等死嗎?(老實說有些國家的確快了XDD)
如果你問小i:台灣有沒有輸入性通膨問題? 我的答案是:有
那麼,要防止全面通膨一定非要打倒輸入性通膨嗎? 我的答案是:不一定,我們可從其
它可操之我的消費產品項目著手更有效,台灣的條件沒那麼糟,我們不需坐以待斃。
2.投資須避開非民生必需品相關生產或銷售廠商
這點我就點到為止就好,相關標的自己去想,可以參考上面的圖表項目。
在緊縮市場資金,消費緊縮的情況下,首當其衝的就是非民生必需品相關的標的,相關類
股或標的恐怕還有一段不小的修正空間。
以上分享,是為了我所尊敬的彭總裁所寫的感想文。
既是感想文,不用批也不用認真,看過就忘,不值一提,感恩m(_ _)m
izaax
免責聲明
此評論所包含之資料及意見僅供參考,任何瀏覽網站的人士,須自行承擔一切風險,本評
論不負擔盈虧之法律責任。
--
在此小i斗膽以自身的理解,試著找出央行出此決策背後的意涵
希望能提供大家一個思考的方向
轉貼自
http://www.wretch.cc/blog/izaax/12091797
沒有排版 內附圖片無法顯示於bbs上 請見諒
--------------------------------------------------------------------
解讀央行新政策-彭老大是對的!
近來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輸入性通膨似乎一夕之間成了最熱門的議題了。
話說這玩意兒也真不是啥新鮮事,老實說,通膨基本上本質並沒有不同。
讓我們追根究底,何謂通膨?
我們若把錢視為一種”商品”,那麼通膨就意味著,錢對於其他相對應的商品貶值。
無論是因為市場上貨幣供給浮濫造成的貨幣貶值,或是因為成本提高導致之貨幣購買力下
降。
基本上,就是”錢”不值錢就對了。因此,要改善錢不值錢,本質上並沒有不同,就是要
想辦法讓錢變值錢。
目前市面上大概有兩種看法,一種就是利用傳統的貨幣工具,也就是升息來調控,另外一
種則是利用台幣升值來解決輸入性通膨的問題。
一般是傾向雙管齊下。前者是讓流通的貨幣減少,如此一來可讓較少的金錢追逐較多的其
它商品,並進而讓錢變的比較值錢,改善通膨。
後者則是讓貨幣兌美元升值(商品計價貨幣),但是如我之前一再強調的,只要商品價格
持續飆升,貨幣升值所能改善的通膨有限,因為商品漲勢和美元貶值幅度完全不成比例;
更何況以台灣這種嚴重依賴出口的國家,貨幣升值是雙面刃,有可能會砍到自己。
在幾年來的實務經驗上,尤其是先前的東南亞國家,或是印度紐澳..都一樣,我們可以看
到這些國家的政府,
無論是升息或升值,就算都已經雙管齊下了,還是解決不了通膨,為什麼?
答案在我早期的文章中已有解釋->通膨為何越壓越膨?
http://www.wretch.cc/blog/izaax/12001193
也就是在這些國家中,在沒有遏制外來熱錢肆虐的前提下,升息和升值完全沒有達到”緊
縮貨幣的功能”。
無論是澳洲,紐西蘭,印度都一樣,貨幣供給皆呈現爆增的現象。
換句話說,這些國家的央行,一方面想緊縮市場資金打壓通膨(升息),一方面卻又讓熱
錢湧入造成市場資金氾濫,
如此互相矛盾的政策,焉能改善通膨?自是緣木求魚了。
台灣一路以來,升息都採用緩步進行的方式,目的就是不希望引進過多的熱錢進來。
央行一貫的立場就是,台灣不歡迎熱錢,這樣在立足點上基本上就已經和上述國家不一樣
了。
因此不容易發生於通膨為何越壓越膨?一文中所出現的窘境。
相信這樣已經先解答部分讀者,對於我先前反對新興國家採用升息升值來壓制通膨,為何
現在又贊成央行舉措之矛盾點。
原因就在於,時空環境完全不同。
像是紐西蘭這些國家,是因為先前升值升息引入太多熱錢推升通膨,如今當然不該再繼續
升息(據我所知紐西蘭央行果然開始考慮降息了。)
雖然有點太遲了,但是這些國家的確應該及時醒悟,反其道而行,利用降息,貨幣貶值讓
國內熱錢出海,減少過多的游資在市場上推升物價,才能有效遏止通膨。
而台灣則不然,既然沒有熱錢的顧慮,就應該回到貨幣工具的正確使用上,也就是->升
息。
對於這一次央行的大動作,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解讀。
不過大概都不脫兩個疑問:
1.為何要在此時採取這個行動?
嗯,現在就來讓我們看看為什麼央行這次要調存準率,而且一調就是這麼大的幅度
--->1.25%
(圖一)
這是我們台灣的貨幣供給的直條圖:
台灣和美國、英國等國使用的慣用數據不太一樣。
我們把貨幣依照其性質的不同分類為M1A(黑線), M1B(藍線), M2(灰線)
略為解釋一下:(資料來源:經建會網站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1205&key=&ex=%20&ic=&cd=)
M1A=通貨淨額(社會大眾手中持有的通貨)+企業及個人與非營利團體存在銀行與基層金
融機構之支票存款及活期存款。
M1B=M1A+活期儲蓄存款。
M2=M1B+準貨幣。 (準貨幣 Quasi-money 是指可無條件立即按等價兌換成狹義貨幣的貨
幣性資產,例如定期性存款、外匯存款、郵政儲金…等,其流動性較狹義貨幣低,多以價
值儲藏為目的;惟受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影響,部分準貨幣資產與狹義貨幣間之分際已日
趨模糊。各國因金融制度不同,準貨幣所涵蓋之資產亦不儘相同。)
一般會推升市場物價的流動資金是前兩者(M1A, M1B),基本上由於M1B就包含了M1A,所
以我們只要看M1B即可,
這就是央行這次調升存準率(短率)的主要打擊目標。
動動腦:我們若以2000年為基準來看,台灣市場上三樣貨幣供給的數值中,哪一項增幅最
大呢?
答案是:M1B
M1B從兩千年的4兆5千多億元增加到2008年4月份的八兆兩千億元 +183%
M1A的增額排第二 從兩千年的1兆8千多億增加到 2008年4月份的3兆元 +167%
而同期的M2增額則是從17兆七千億增加到26兆8千億 只有+150%而已
而事實上因為M1B計數包括了M1A,M2又包含了M1B,代表準貨幣(非流動資金)的增幅相
較流動資金的增幅還會比上述數值顯示的差距更大。
這意味著什麼呢?
這代表這八年來,雖然央行不斷的升息,市場上的流動資金卻是有增無減。
悄悄話:該說還好台灣沒有開門放熱錢進來嗎?不然我們好的話變南韓,壞的話可能變越
南了....( ′-`)y-~
在過去幾年台灣經濟低迷不振的同時,維持市場資金寬鬆老實說算是不得不的選擇。
也因此縱有上述紅線所描述的情形,央行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一切以拼經濟為重心
(有點類似當前美國FED的決策考量)。
不過,在當前通膨危機一觸即發的前夕,情況已然改變,這不再是可以容忍的現象了,而
是要立即處理的問題核心。
調升存準率恐怕只是第一步,央行未來極有可能再進一步緊縮資金。直到M1B數值回落到
一個合理的區間,至少不能超出M2增額太多。
再來回答另一個更多人關心的議題:
2. 台灣當前面臨的是輸入型通膨,也就是因為成本推升所導致的通膨,如此一來升息有
效嗎?
嘿嘿,所以我說媒體和大眾關切的焦點總是慢半拍,看到越南和南韓的窘境,現在才來擔
心台灣會不會步上後塵會不會太遲?
不用怕啦,還好台灣是彭老坐陣,策略老早就擬好啦,目前只是照著劇本在走罷了。
讓我們來看看台灣的物價分類指數:(資料來源,主計處)
(圖二)
很明顯地,商品類指數無論是扣除食品或是沒有扣除食品,在近期都呈現上揚的趨勢,此
圖的計算基準是民國95年,也就是說,一年半來
包含食品的商品類漲幅約為6%,扣掉食品類則為5.5% 增幅不可謂不大。年化之後增幅約
在4%左右。
ㄟ...可是奇怪捏,總物價指數怎麼會才增加4%? 年化之後還不到3%...是不是資料有問題
啊?
沒問題啦,答案在這裡。
(圖三)
很明顯的服務類商品價格上不去,明顯落後(一年半來僅有2.5%漲幅),而服務類商品才
是民間消費的主力,是消費者最後購買產品時所付出的價格。
我們若再細分其中的細項:
(圖四)
除了家外食物(外食)和衣著有較明顯的增幅外,其他的消費品項的增幅極為有限,有些
甚至還下滑(雜項特別明顯...雜項就是經濟不好時你會省下來不買的東東XD)。
那麼一定有人要說...可是食物漲價啊..衣服漲價啊..能源漲價啊 對物價影響一定很大啊
,其他的東西就算漲的少,或是跌價有什麼用呢?
答案是:比例問題。
這是由項目來分類的國內生產毛額項目比例圓餅圖:
(圖五)
圖不太清楚,幫各位標示一下:(後面數字為佔總民間消費份額)
菸絲及捲菸 1.04%
飲料 1.75%
燃料與燈光 2.13%
家庭管理 3%
家庭器具與設備 3.44%
衣著鞋襪及服飾4.91%
醫療與保健 8.33%
其他 9.94%
交通與通訊 11.68%
租金及水費 13.27%
娛樂消遣與教育20.1%
食品 20.41%
漲最多的食物佔了民間消費約 20% 燃料只佔2% 衣著佔4.91% 這些通通加起來佔總民間消
費多少,不過1/4多一點。
剩下的支出大項,例如租金、交通、通訊、醫療、其他類等等(合計超過40%)都是幾乎
沒漲到價,甚至還有跌價的。
行文至此,不知各位看官是否已經了解央行葫蘆裡在賣什麼藥了嗎?
------------------------------------------------------------------------------------------------------------------------------------------------------------------
事實上央行升息的目的並不是要治輸入性通膨,輸入性通膨的源頭在於原物料飆漲和弱勢
美元,而這些都不是可操之在我的外在因素。
或許輸入性通膨會推升民生必需品的價格,但是注意唷!民生必需品漲並不代表通膨一定
會漲。
央行的貨幣政策(升息)或許治不了前者(但我們可以以減少消費的方式來減小衝擊),
但對於後者(非民生必需品)是有效的。
原因就在於民生必需品和非民生必需品兩項佔GDP的份額差距極大,如這比例如前所述,
在台灣約是1:3(補充:此比例在美國約為1:4)
也就是說,央行緊縮資金的措施在緊縮市場的消費的同時,會對剩下75%的非必需品起非
常大的價格抑制效果。
那麼,各位看官,你們覺得這樣可不可以治通膨呢?小i認為就算無法根治,至少可以很
大程度上改善通膨惡化的情形。
例如我們看下面這個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628/8/12648.html
花價直直落,價格創Sars以來新低點
看到這個新聞當然讓人覺得非常難過,但是這就是所謂貨幣緊縮政策所能帶來的功效。
未來可以預見的是,在市場資金與消費進一步緊縮的效應之下,會有越來越多非必需品價
格下跌甚至崩盤,如此一來通膨就會和緩,
(甚至若是過頭了,可能就得考慮降息)
說穿了,這就是一個正常的景氣循環,而在通膨危機日熾的當下,當前央行的舉措無疑是
十分適切的。
畢竟通膨要是壓不住,全面惡化了,會導致極為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危機。
ok,如今我們已經大致知道央行在打什麼如意算盤了,不過,由此延伸出兩個議題十分值
得我們注意。
1. 新興國家恐將遭受嚴重的輸入性通膨衝擊。
這一點其實小i已經講了很多很多遍了,為什麼輸入性通膨對新興國家,特別是低所得的
國家是個大災難?
原因就在於所得越低的國家,民生必需品佔GDP、或是民間消費總額的比例就會越高
像是台灣的比例就比美國高,而東南亞諸國的比例又遠較台灣為高。所以基本上像是對美
國,嚴格來說根本就沒啥輸入性通膨的問題(若只計糧食和能源兩項消費額,還不到美國
民間消費額10%,說危機實在是有些誇張了)。
所以不要人云亦云,媒體整天說什麼,說什麼"輸入性通膨"危機,就如獲至寶以為是啥真
理。
換個角度來想就豁然開朗了,如果連台灣這種較高所得的國家都沒辦法應付輸入性通膨,
那東南亞怎麼辦?開發中國家怎麼辦?準備等死嗎?(老實說有些國家的確快了XDD)
如果你問小i:台灣有沒有輸入性通膨問題? 我的答案是:有
那麼,要防止全面通膨一定非要打倒輸入性通膨嗎? 我的答案是:不一定,我們可從其
它可操之我的消費產品項目著手更有效,台灣的條件沒那麼糟,我們不需坐以待斃。
2.投資須避開非民生必需品相關生產或銷售廠商
這點我就點到為止就好,相關標的自己去想,可以參考上面的圖表項目。
在緊縮市場資金,消費緊縮的情況下,首當其衝的就是非民生必需品相關的標的,相關類
股或標的恐怕還有一段不小的修正空間。
以上分享,是為了我所尊敬的彭總裁所寫的感想文。
既是感想文,不用批也不用認真,看過就忘,不值一提,感恩m(_ _)m
izaax
免責聲明
此評論所包含之資料及意見僅供參考,任何瀏覽網站的人士,須自行承擔一切風險,本評
論不負擔盈虧之法律責任。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Candice
at 2008-07-02T10:36
at 2008-07-02T10:36
By Franklin
at 2008-07-04T01:35
at 2008-07-04T01:35
By Hedwig
at 2008-07-05T08:42
at 2008-07-05T08:42
By Eden
at 2008-07-09T15:49
at 2008-07-09T15:49
By Franklin
at 2008-07-13T01:04
at 2008-07-13T01:04
By Enid
at 2008-07-13T11:57
at 2008-07-13T11:57
By Jacky
at 2008-07-18T08:23
at 2008-07-18T08:23
By Lily
at 2008-07-23T07:39
at 2008-07-23T07:39
By Megan
at 2008-07-25T02:09
at 2008-07-25T02:09
By Irma
at 2008-07-29T02:23
at 2008-07-29T02:23
By Hedda
at 2008-08-02T10:05
at 2008-08-02T10:05
By Cara
at 2008-08-04T03:28
at 2008-08-04T03:28
By Olivia
at 2008-08-08T15:32
at 2008-08-08T15:32
By Linda
at 2008-08-10T05:49
at 2008-08-10T05:49
By William
at 2008-08-12T15:37
at 2008-08-12T15:37
By Olive
at 2008-08-17T03:20
at 2008-08-17T03:20
By Kumar
at 2008-08-17T22:15
at 2008-08-17T22:15
By Dora
at 2008-08-20T06:18
at 2008-08-20T06:18
By Annie
at 2008-08-20T10:21
at 2008-08-20T10:21
By Yuri
at 2008-08-22T04:32
at 2008-08-22T04:32
By William
at 2008-08-26T12:13
at 2008-08-26T12:13
By Lauren
at 2008-08-30T07:20
at 2008-08-30T07:20
By Hedda
at 2008-09-02T20:02
at 2008-09-02T20:02
By Anthony
at 2008-09-05T02:10
at 2008-09-05T02:10
By Mason
at 2008-09-05T08:05
at 2008-09-05T08:05
By Elma
at 2008-09-07T23:55
at 2008-09-07T23:55
By Xanthe
at 2008-09-10T14:16
at 2008-09-10T14:16
By Sandy
at 2008-09-10T21:27
at 2008-09-10T21:27
By Zenobia
at 2008-09-14T00:04
at 2008-09-14T00:04
By Heather
at 2008-09-18T19:47
at 2008-09-18T19:47
By Odelette
at 2008-09-20T13:41
at 2008-09-20T13:41
By Edith
at 2008-09-23T12:58
at 2008-09-23T12:58
By Franklin
at 2008-09-26T20:33
at 2008-09-26T20:33
By Rosalind
at 2008-09-29T09:56
at 2008-09-29T09:56
By Elizabeth
at 2008-09-29T13:00
at 2008-09-29T13:00
By Rebecca
at 2008-10-03T06:37
at 2008-10-03T06:37
By Genevieve
at 2008-10-04T22:10
at 2008-10-04T22:10
By Ingrid
at 2008-10-05T17:56
at 2008-10-05T17:56
By Charlotte
at 2008-10-07T11:45
at 2008-10-07T11:45
By Megan
at 2008-10-11T10:11
at 2008-10-11T10:11
By Andrew
at 2008-10-16T04:35
at 2008-10-16T04:35
By Lucy
at 2008-10-17T03:25
at 2008-10-17T03:25
By Daph Bay
at 2008-10-21T03:13
at 2008-10-21T03:13
By Rachel
at 2008-10-23T11:29
at 2008-10-23T11:29
By Mason
at 2008-10-26T22:00
at 2008-10-26T22:00
By Eden
at 2008-10-29T13:01
at 2008-10-29T13:01
By Eartha
at 2008-10-31T00:37
at 2008-10-31T00:37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8-11-01T00:17
at 2008-11-01T00:17
By Audriana
at 2008-11-05T03:54
at 2008-11-05T03:54
By John
at 2008-11-08T05:54
at 2008-11-08T05:54
By Wallis
at 2008-11-11T01:47
at 2008-11-11T01:47
By Iris
at 2008-11-11T15:39
at 2008-11-11T15:39
By Charlie
at 2008-11-12T19:06
at 2008-11-12T19:06
By Frederica
at 2008-11-15T10:46
at 2008-11-15T10:46
By James
at 2008-11-15T18:43
at 2008-11-15T18:43
By Charlie
at 2008-11-16T20:17
at 2008-11-16T20:17
By Daph Bay
at 2008-11-17T00:47
at 2008-11-17T00:47
By Skylar Davis
at 2008-11-19T04:51
at 2008-11-19T04:51
By Una
at 2008-11-23T19:37
at 2008-11-23T19:37
By Selena
at 2008-11-24T18:13
at 2008-11-24T18:13
By Barb Cronin
at 2008-11-25T20:03
at 2008-11-25T20:03
By Callum
at 2008-11-26T20:26
at 2008-11-26T20:26
By Erin
at 2008-11-27T21:50
at 2008-11-27T21:50
By Faithe
at 2008-12-02T20:01
at 2008-12-02T20:01
By Valerie
at 2008-12-06T21:23
at 2008-12-06T21:23
By Isabella
at 2008-12-10T16:10
at 2008-12-10T16:10
By Adele
at 2008-12-12T04:27
at 2008-12-12T04:27
By Suhail Hany
at 2008-12-16T20:50
at 2008-12-16T20:50
By Robert
at 2008-12-21T02:05
at 2008-12-21T02:05
By Damian
at 2008-12-25T02:26
at 2008-12-25T02:26
By Thomas
at 2008-12-27T02:43
at 2008-12-27T02:43
By Margaret
at 2008-12-28T00:43
at 2008-12-28T00:43
By Jessica
at 2008-12-29T20:19
at 2008-12-29T20:19
By Kristin
at 2008-12-30T02:38
at 2008-12-30T02:38
By Mary
at 2009-01-04T02:22
at 2009-01-04T02:22
By Madame
at 2009-01-06T09:45
at 2009-01-06T09:45
By Una
at 2009-01-09T02:28
at 2009-01-09T02:28
By Todd Johnson
at 2009-01-12T10:08
at 2009-01-12T10:08
By Elvira
at 2009-01-13T01:51
at 2009-01-13T01:51
By Rachel
at 2009-01-14T20:27
at 2009-01-14T20:27
By Una
at 2009-01-16T18:03
at 2009-01-16T18:03
By Michael
at 2009-01-18T19:05
at 2009-01-18T19:05
By Ophelia
at 2009-01-19T21:57
at 2009-01-19T21:57
By Damian
at 2009-01-20T19:15
at 2009-01-20T19:15
By Hedda
at 2009-01-21T21:05
at 2009-01-21T21:05
By Elma
at 2009-01-22T11:52
at 2009-01-22T11:52
By Frederic
at 2009-01-27T00:57
at 2009-01-27T00:57
By George
at 2009-01-29T08:01
at 2009-01-29T08:01
By Ivy
at 2009-02-02T20:32
at 2009-02-02T20:32
By Elma
at 2009-02-03T07:09
at 2009-02-03T07:09
By Kama
at 2009-02-04T00:50
at 2009-02-04T00:50
By Tracy
at 2009-02-08T04:21
at 2009-02-08T04:21
By Brianna
at 2009-02-11T06:44
at 2009-02-11T06:44
By Catherine
at 2009-02-14T09:54
at 2009-02-14T09:54
By Jessica
at 2009-02-17T06:36
at 2009-02-17T06:36
By Selena
at 2009-02-18T04:05
at 2009-02-18T04:05
By Gilbert
at 2009-02-20T23:36
at 2009-02-20T23:36
By Anonymous
at 2009-02-25T18:36
at 2009-02-25T18:36
By Aaliyah
at 2009-02-26T03:11
at 2009-02-26T03:11
By Sarah
at 2009-03-02T12:21
at 2009-03-02T12:21
By Tom
at 2009-03-03T03:09
at 2009-03-03T03:09
By Iris
at 2009-03-06T14:24
at 2009-03-06T14:24
By Erin
at 2009-03-07T12:20
at 2009-03-07T12:20
By Ursula
at 2009-03-10T01:02
at 2009-03-10T01:02
By Kristin
at 2009-03-14T11:55
at 2009-03-14T11:55
By Megan
at 2009-03-16T16:31
at 2009-03-16T16:31
By Eartha
at 2009-03-21T14:39
at 2009-03-21T14:39
By Valerie
at 2009-03-24T13:22
at 2009-03-24T13:22
By Rebecca
at 2009-03-27T07:57
at 2009-03-27T07:57
By Agatha
at 2009-03-31T03:44
at 2009-03-31T03:44
By Charlotte
at 2009-04-01T12:39
at 2009-04-01T12:39
By Doris
at 2009-04-03T23:45
at 2009-04-03T23:45
By Todd Johnson
at 2009-04-04T22:21
at 2009-04-04T22:21
By Hamiltion
at 2009-04-09T17:37
at 2009-04-09T17:37
By Carol
at 2009-04-10T18:07
at 2009-04-10T18:07
By Vanessa
at 2009-04-15T05:28
at 2009-04-15T05:28
By Lucy
at 2009-04-16T13:04
at 2009-04-16T13:04
By Poppy
at 2009-04-16T18:05
at 2009-04-16T18:05
By Poppy
at 2009-04-18T07:42
at 2009-04-18T07:42
By Isabella
at 2009-04-21T15:01
at 2009-04-21T15:01
By Freda
at 2009-04-22T00:18
at 2009-04-22T00:18
By David
at 2009-04-24T11:37
at 2009-04-24T11:37
By Quanna
at 2009-04-28T04:25
at 2009-04-28T04:25
By Edwina
at 2009-04-28T09:18
at 2009-04-28T09:18
By Kelly
at 2009-04-29T16:57
at 2009-04-29T16:57
By Lauren
at 2009-05-01T14:37
at 2009-05-01T14:37
By Candice
at 2009-05-05T07:10
at 2009-05-05T07:10
By Thomas
at 2009-05-10T04:10
at 2009-05-10T04:10
By Olga
at 2009-05-13T04:59
at 2009-05-13T04:59
By Aaliyah
at 2009-05-16T19:00
at 2009-05-16T19:00
By Barb Cronin
at 2009-05-18T20:43
at 2009-05-18T20:43
By Edith
at 2009-05-23T19:48
at 2009-05-23T19:48
By Gary
at 2009-05-28T16:43
at 2009-05-28T16:43
By Yedda
at 2009-05-29T14:42
at 2009-05-29T14:42
By Elvira
at 2009-05-31T12:40
at 2009-05-31T12:40
Related Posts
景氣變化的「時」與「勢」:景氣對策訊號vs台股走勢(上)
By Olive
at 2008-06-28T17:12
at 2008-06-28T17:12
Re: 台股為什麼跌得特別兇?
By Jack
at 2008-06-28T13:04
at 2008-06-28T13:04
準備率歷史資料
By Hardy
at 2008-06-27T10:17
at 2008-06-27T10:17
星星點燈 股市版
By Lauren
at 2008-06-27T01:07
at 2008-06-27T01:07
利用簡單思維,趨吉避凶很輕鬆(面板股為何跌跌不休?)
By Enid
at 2008-06-26T23:12
at 2008-06-26T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