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崩盤後資金配置 - 股票

By Zora
at 2018-10-27T13:36
at 2018-10-27T13:3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LimitDown (跌停)》之銘言:
: 目前小弟有400w 現金,小家庭住南部
: 近期 一直看房子,剛好看到最近股市崩盤
: 買房貸款,是否會遇到升息?
: 投入股票,要是真的崩盤到底
: 不知道該買進哪些必勝股票?
: 感謝,版上股神給個意見
你如果純玩股票.
那就手持現金就好了.
股票很少在長期緩跌的,就算是日本失落的20年,他真正大崩盤也是2年左右就烙底.
跟不動產差很多.
所以...你看到要崩盤,那就全部套現,耐心等烙底.
之後跟國安GG一起進場就好.
鈔票放個一兩年,在怎樣貶值也不會太多,又不是放一二十年.
所以全部套現,然後拿錢出國去環球影城玩..挑戰一天玩透所有項目紀錄.
(我一天玩到剩一樣沒玩到...目前認識的問過是最速紀錄保持中.洛杉磯的有含場景導覽)
玩個兩年回來剛好逢低進場,舒服!!
至於買房的話是另外一個故事.
不動產和股票是不同的生物.
你不要用股票大腦去玩不動產..
不動產遠雄說好31塊就是31塊....不會甚麼可能股價31塊可以買在27或是賣在35的狀況.
不動產可不一樣.
行情500,我們黑心投資客就是有辦法吃在450以內,然後賣在530...
(以上是指完全不整理狀態下買和賣)
不動產是模糊行情,以及相對價格論.
也就是說,當大立光衝破1000,國巨又接力衝破1000,結果遠雄在31哭哭...
但是當高雄火車站6米巷透天衝破800萬,那武廟可就不客氣,跟你780萬.
因為如果火車站衝破800萬,你武廟還在700萬.
買家就會跑去武廟買700萬..反正騎機車才10分鐘...何苦為了10分鐘多花一百萬?
高雄人都可以為了"排隊"買便當,專程騎機車跑2~3公里..
昨天我為了找奶油餅,跑到三公里外去買..(後譯吉林街那間倒了....)
因為,高雄騎機車3公里只要10~15分鐘...
location只限於交通成本太高的地方,例如台北.
台北你停車麻煩找位置找很久,停車費貴,坐捷運麻煩又花很多時間要走很多路.
騎機車可能會下雨又冷或超熱,外加很多台北人不會騎機車.
所以台北的location價差很大.
但是除了雙北,你看其他縣市有沒有吃你這一套...XD
就像洛杉磯好了,台灣大的洛杉磯郡,你看他房價價差有沒有很大...
為啥??因為人民習慣動不動就跑5~10公里去買便當....人手一台汽車.
因此同樣人手一台機車的台中台南高雄,區域價差就很有限.
不相信自己打開台中的591看..
你看台中北屯西屯南屯北區南區中區的公寓,20年大樓,透天價差...
有沒有根本沒差很大阿...
新聞整天講甚麼七期西屯多偉大,但其實看新聞智商會退化就是這樣子.
新聞都會特別拿特利在講...講貴就拿豪宅,講便宜就拿瑕疵屋的價格.
然後把內容寫的很可怕(很多背後都是有目的的,建商買新聞,或是特別操控放空)
可是591就在那邊,大家自己打開看就知道..
你設定,20年,電梯大樓,3房,坪數37~42...這個基本款.
然後你看...你是不是甚麼北區南區中區北屯西屯南屯都買的到??
價格也都沒差很大?
so....不動產的話,你無腦移植股票大腦過來玩,很多都會摔得很慘.
也不是說你會現虧拉,反正你買了你也搞不清楚狀況..
但是等到哪一天你要賣,或是遇到其他人聊起買房,你才發現你買貴了...
(不動產的問題大多都發生在買貴了)
崇尚location,結果買貴了,炒作消退被套在蛋黃區.
(蛋黃區和新屋,是不動產最容易虧錢的東西,尤其是蛋黃區的新屋,必殺產品....XD
只是名嘴永遠都在推銷蛋黃區和新屋,整個科科科
傳說中別人的小孩死不完,市場需要盤子
當然你自住用花錢買爽的概念,那是另外一個故事...
但投資可不是這樣一回事.
蛋黃區可能是最不保值的地方,新屋則是一定是最不保值的東西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跳到高點就是準備下墬
而建商則會再去另外一個地方搞出另外一個蛋黃區來取代你...)
買屋況好或建商好的買貴了,結果過幾年跟爛建商的房子價格傻傻分不清楚.
買好格局的買貴了,結果出租居然跟低樓層爛格局的租金差不多...
而不動產的經驗,通常都要十年二十年才會懂...
因為你買了之後就傻傻搞不清楚狀況.
要很多年把這些誤差放大後,你才警覺到殘酷的現實.
也因此,很多時候不動產等你懂了,也已經很老了就是了.
除非你爸媽的經驗移植給你.....
當然更多人的爸媽,活了七八十歲,也是傻傻搞不清楚狀況.
人云亦云,或是看白癡新聞和名嘴就信以為真,而沒有真實在市場上打滾或是買賣.
--
: 目前小弟有400w 現金,小家庭住南部
: 近期 一直看房子,剛好看到最近股市崩盤
: 買房貸款,是否會遇到升息?
: 投入股票,要是真的崩盤到底
: 不知道該買進哪些必勝股票?
: 感謝,版上股神給個意見
你如果純玩股票.
那就手持現金就好了.
股票很少在長期緩跌的,就算是日本失落的20年,他真正大崩盤也是2年左右就烙底.
跟不動產差很多.
所以...你看到要崩盤,那就全部套現,耐心等烙底.
之後跟國安GG一起進場就好.
鈔票放個一兩年,在怎樣貶值也不會太多,又不是放一二十年.
所以全部套現,然後拿錢出國去環球影城玩..挑戰一天玩透所有項目紀錄.
(我一天玩到剩一樣沒玩到...目前認識的問過是最速紀錄保持中.洛杉磯的有含場景導覽)
玩個兩年回來剛好逢低進場,舒服!!
至於買房的話是另外一個故事.
不動產和股票是不同的生物.
你不要用股票大腦去玩不動產..
不動產遠雄說好31塊就是31塊....不會甚麼可能股價31塊可以買在27或是賣在35的狀況.
不動產可不一樣.
行情500,我們黑心投資客就是有辦法吃在450以內,然後賣在530...
(以上是指完全不整理狀態下買和賣)
不動產是模糊行情,以及相對價格論.
也就是說,當大立光衝破1000,國巨又接力衝破1000,結果遠雄在31哭哭...
但是當高雄火車站6米巷透天衝破800萬,那武廟可就不客氣,跟你780萬.
因為如果火車站衝破800萬,你武廟還在700萬.
買家就會跑去武廟買700萬..反正騎機車才10分鐘...何苦為了10分鐘多花一百萬?
高雄人都可以為了"排隊"買便當,專程騎機車跑2~3公里..
昨天我為了找奶油餅,跑到三公里外去買..(後譯吉林街那間倒了....)
因為,高雄騎機車3公里只要10~15分鐘...
location只限於交通成本太高的地方,例如台北.
台北你停車麻煩找位置找很久,停車費貴,坐捷運麻煩又花很多時間要走很多路.
騎機車可能會下雨又冷或超熱,外加很多台北人不會騎機車.
所以台北的location價差很大.
但是除了雙北,你看其他縣市有沒有吃你這一套...XD
就像洛杉磯好了,台灣大的洛杉磯郡,你看他房價價差有沒有很大...
為啥??因為人民習慣動不動就跑5~10公里去買便當....人手一台汽車.
因此同樣人手一台機車的台中台南高雄,區域價差就很有限.
不相信自己打開台中的591看..
你看台中北屯西屯南屯北區南區中區的公寓,20年大樓,透天價差...
有沒有根本沒差很大阿...
新聞整天講甚麼七期西屯多偉大,但其實看新聞智商會退化就是這樣子.
新聞都會特別拿特利在講...講貴就拿豪宅,講便宜就拿瑕疵屋的價格.
然後把內容寫的很可怕(很多背後都是有目的的,建商買新聞,或是特別操控放空)
可是591就在那邊,大家自己打開看就知道..
你設定,20年,電梯大樓,3房,坪數37~42...這個基本款.
然後你看...你是不是甚麼北區南區中區北屯西屯南屯都買的到??
價格也都沒差很大?
so....不動產的話,你無腦移植股票大腦過來玩,很多都會摔得很慘.
也不是說你會現虧拉,反正你買了你也搞不清楚狀況..
但是等到哪一天你要賣,或是遇到其他人聊起買房,你才發現你買貴了...
(不動產的問題大多都發生在買貴了)
崇尚location,結果買貴了,炒作消退被套在蛋黃區.
(蛋黃區和新屋,是不動產最容易虧錢的東西,尤其是蛋黃區的新屋,必殺產品....XD
只是名嘴永遠都在推銷蛋黃區和新屋,整個科科科
傳說中別人的小孩死不完,市場需要盤子
當然你自住用花錢買爽的概念,那是另外一個故事...
但投資可不是這樣一回事.
蛋黃區可能是最不保值的地方,新屋則是一定是最不保值的東西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跳到高點就是準備下墬
而建商則會再去另外一個地方搞出另外一個蛋黃區來取代你...)
買屋況好或建商好的買貴了,結果過幾年跟爛建商的房子價格傻傻分不清楚.
買好格局的買貴了,結果出租居然跟低樓層爛格局的租金差不多...
而不動產的經驗,通常都要十年二十年才會懂...
因為你買了之後就傻傻搞不清楚狀況.
要很多年把這些誤差放大後,你才警覺到殘酷的現實.
也因此,很多時候不動產等你懂了,也已經很老了就是了.
除非你爸媽的經驗移植給你.....
當然更多人的爸媽,活了七八十歲,也是傻傻搞不清楚狀況.
人云亦云,或是看白癡新聞和名嘴就信以為真,而沒有真實在市場上打滾或是買賣.
--
Tags:
股票
All Comments

By Elizabeth
at 2018-10-31T17:29
at 2018-10-31T17:29

By Jake
at 2018-11-04T12:27
at 2018-11-04T12:27

By Christine
at 2018-11-07T18:58
at 2018-11-07T18:58

By Catherine
at 2018-11-09T00:58
at 2018-11-09T00:58

By Zora
at 2018-11-09T23:51
at 2018-11-09T23:51

By Elizabeth
at 2018-11-13T05:40
at 2018-11-13T05:40

By Megan
at 2018-11-13T22:46
at 2018-11-13T22:46

By Callum
at 2018-11-15T15:44
at 2018-11-15T15:44

By Quanna
at 2018-11-16T22:30
at 2018-11-16T22:30

By Liam
at 2018-11-19T17:59
at 2018-11-19T17:59

By Carol
at 2018-11-23T15:56
at 2018-11-23T15:56

By Kelly
at 2018-11-23T23:26
at 2018-11-23T23:26

By Isla
at 2018-11-26T22:13
at 2018-11-26T22:13

By Rebecca
at 2018-12-01T09:40
at 2018-12-01T09:40

By Mason
at 2018-12-02T07:33
at 2018-12-02T07:33

By Mia
at 2018-12-04T08:46
at 2018-12-04T08:46

By Harry
at 2018-12-08T13:27
at 2018-12-08T13:27

By Yedda
at 2018-12-13T05:04
at 2018-12-13T05:04

By Robert
at 2018-12-17T08:30
at 2018-12-17T08:30

By Adele
at 2018-12-21T04:45
at 2018-12-21T04:45

By Harry
at 2018-12-24T09:42
at 2018-12-24T09:42

By Susan
at 2018-12-24T14:55
at 2018-12-24T14:55

By Franklin
at 2018-12-25T06:26
at 2018-12-25T06:26

By Lydia
at 2018-12-29T19:53
at 2018-12-29T19:53

By Barb Cronin
at 2019-01-02T08:41
at 2019-01-02T08:41

By Doris
at 2019-01-04T04:04
at 2019-01-04T04:04

By Queena
at 2019-01-04T22:48
at 2019-01-04T22:48

By Megan
at 2019-01-05T07:56
at 2019-01-05T07:56

By Bethany
at 2019-01-08T12:51
at 2019-01-08T12:51

By Yedda
at 2019-01-10T10:26
at 2019-01-10T10:26

By Lydia
at 2019-01-12T23:51
at 2019-01-12T23:51

By Gary
at 2019-01-15T11:08
at 2019-01-15T11:08

By Elvira
at 2019-01-20T03:21
at 2019-01-20T03:21

By Dora
at 2019-01-24T17:04
at 2019-01-24T17:04

By Bennie
at 2019-01-26T04:08
at 2019-01-26T04:08

By Tom
at 2019-01-27T05:10
at 2019-01-27T05:10

By Linda
at 2019-01-30T12:12
at 2019-01-30T12:12

By Olive
at 2019-02-03T04:15
at 2019-02-03T04:15

By Bethany
at 2019-02-05T20:54
at 2019-02-05T20:54

By Ida
at 2019-02-06T07:31
at 2019-02-06T07:31

By George
at 2019-02-07T08:32
at 2019-02-07T08:32

By Rosalind
at 2019-02-08T00:38
at 2019-02-08T00:38

By Dora
at 2019-02-08T13:09
at 2019-02-08T13:09

By William
at 2019-02-10T08:30
at 2019-02-10T08:30

By Kumar
at 2019-02-12T13:55
at 2019-02-12T13:55

By Adele
at 2019-02-16T09:16
at 2019-02-16T09:16

By Ida
at 2019-02-17T22:14
at 2019-02-17T22:14

By Lauren
at 2019-02-19T04:03
at 2019-02-19T04:03

By Tracy
at 2019-02-20T02:38
at 2019-02-20T02:38

By Elizabeth
at 2019-02-20T22:17
at 2019-02-20T22:17

By Hardy
at 2019-02-21T22:41
at 2019-02-21T22:41

By Ursula
at 2019-02-25T08:59
at 2019-02-25T08:59

By Odelette
at 2019-03-01T06:08
at 2019-03-01T06:08

By Harry
at 2019-03-03T07:08
at 2019-03-03T07:08
Related Posts
萬一崩盤後資金配置

By Regina
at 2018-10-27T12:15
at 2018-10-27T12:15
本周台股慘跌共430點 市值蒸發1.36兆

By James
at 2018-10-27T11:53
at 2018-10-27T11:53
萬一崩盤後資金配置

By Steve
at 2018-10-27T11:46
at 2018-10-27T11:46
郭明錤看好受惠股 美律跌停

By Selena
at 2018-10-27T11:40
at 2018-10-27T11:40
健保補充保費的不合理有沒有要修正啊?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10-27T11:20
at 2018-10-27T11:20